- 年份
- 2024(4)
- 2023(10)
- 2022(5)
- 2021(4)
- 2020(7)
- 2019(5)
- 2018(8)
- 2017(23)
- 2016(12)
- 2015(12)
- 2014(12)
- 2013(12)
- 2012(12)
- 2011(10)
- 2010(13)
- 2009(2)
- 2008(7)
- 2007(6)
- 2006(2)
- 2005(5)
- 学科
- 易(41)
- 贸(41)
- 贸易(41)
- 电子(40)
- 网上(40)
- 网上贸易(40)
- 管理(31)
- 企(23)
- 企业(23)
- 业(22)
- 供销(20)
- 济(20)
- 经济(20)
- 销(20)
- 数学(14)
- 数学方法(14)
- 方法(14)
- 学(12)
- 水产(11)
- 动物(10)
- 及其(10)
- 理学(9)
- 害(6)
- 家(6)
- 家畜(6)
- 治(6)
- 畜(6)
- 防(6)
- 防治(6)
- 动物学(5)
- 机构
- 学院(161)
- 大学(155)
- 农(71)
- 业大(59)
- 科学(58)
- 农业(56)
- 农业大学(49)
- 研究(47)
- 技术(44)
- 管理(43)
- 实验(40)
- 理学(40)
- 理学院(40)
- 京(39)
- 管理学(39)
- 管理学院(39)
- 室(37)
- 动物(36)
- 实验室(36)
- 重点(34)
- 济(31)
- 工程(30)
- 经济(30)
- 中国(28)
- 中心(28)
- 学学(28)
- 科技(28)
- 业(27)
- 所(27)
- 省(27)
共检索到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项羽 聂庆庆 杜恩岐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及在其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Cap嵌合蛋白,对Cap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s)的稳定性、免疫原性以及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VLPs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VLPs疫苗的高效制备及基于Cap VLPs纳米骨架展示技术嵌合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合成PCV2b型强毒株ZJ的cap基因,在其C-端插入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T1、T2、T3、T4、T5,构建cap-T1~cap-T5基因;将cap及cap-T1~cap-T5基因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大肠杆菌ClearColi~(TM)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热稳定性及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实现了Cap蛋白及其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Cap-T1、Cap-T2、Cap-T3、Cap-T4和Cap-T5嵌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并成功观察到了VLPs;表达产物热稳定性分析显示,在60℃处理30 min条件下,Cap VLPs保持稳定,而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VLPs热稳定性大幅下降;小鼠免疫效果检测显示,Cap VLPs诱导产生了高水平特异性抗体,其中VLPs+佐剂S350组效果最好。[结论]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PCV2 Cap蛋白可高效自组装成耐热和高免疫原性的VLPs,但在Cap蛋白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后的嵌合VLPs组装效果和稳定性急剧下降,提示PCV2 VLPs作为纳米骨架用于传染病疫苗研发仍有较大局限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晴坤 冯华 任春晓 魏蔷 刘运超 张改平
为了研制廉价高效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亚单位疫苗,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合成PCV2b(GenBank:AY969004.1)cap基因全序列,利用PCR技术,分别将PCV2的2个B细胞表位(~(226)LKDPPLNP~(233)和~(195)HVGLGTAF~(202))以单独和串联的方式连接到Cap的C端,成功构建至pE-SUMO表达载体,将3个重组载体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3种重组蛋白均以可溶形式表达且表达正确。对3种重组蛋白分别进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再用SUMO蛋白酶除去融合标签,获得无标签的Cap-e1、Cap-e2和Cap-e12蛋白,并分别与相应的弗氏佐剂等体积乳化,将20只6周龄大小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免疫3种重组蛋白,同时设置疫苗组和PBS组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免疫评价,比较C末端连接的不同B细胞表位对Cap免疫原性的影响。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除第2周外,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BS组,且连接2个表位的Cap-e12蛋白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只连接1个表位的蛋白(Cap-e1、Cap-e2),而在第6周时,Cap-e12蛋白抗体水平与疫苗组无显著差异。综上Cap的免疫原性与连接表位数量有关,连接2个表位后能显著提高Cap的免疫原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庆勇 卫旭彪 张璐璐 斯大勇 张日俊
为测定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可分泌Melittin(1-13)-LL(17-30)(M-L)杂合肽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谱以及生物稳定性。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16株指示菌的抑菌效果,以及经过模拟胃肠液和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清液对多种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抑菌直径半数在20mm以上,而对有益菌屎肠球菌无抑菌作用;经模拟胃液处理后,活性明显下降;但经过模拟肠液以及不同温度梯度处理后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杂合肽M-L发酵液抑菌谱广,温度耐受性好,但在胃液中稳定性较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思瑞 柳金章 张云奎 刘振学 关明杰
为了考查杨木蓝变对重组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以蓝变端部材(LD)、蓝变中部材(LM)、普通端部材(PD)、普通中部材(PZ)4组重组木为研究对象,对比了4组重组木尺寸稳定性的差异,并运用胶合界面荧光显微分析探讨了这种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4组重组木的纵向湿胀率和干缩率均小于0.50%,LD、LM的宽度湿胀率和干缩率在0.50%~2.40%之间,PZ、PD在1.50%~2.90%之间;LD、LM厚度湿胀率和干缩率为2.00%~5.00%,PZ、PD为3.30%~6.80%。4组重组木的胶层百分比从大到小依次为LM(79.81%)、LD(59.83%)、PZ(47.42%)、PD(39.36%)。当胶合强度一定时,胶层面积百分比与湿胀率成负相关,蓝变重组木的尺寸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
杨木 重组木 蓝变 尺寸稳定性 荧光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红英 崔保安 王学兵 赵现敏 邱妍
将24头3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2种多糖(山药多糖和黄芪多糖)分别以高、低2个剂量(山药多糖剂量17.10、8.55mg/kg,黄芪多糖剂量为11.50、5.75mg/kg)和猪PRRSV灭活苗同时注射,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血,监测PRRSV抗体水平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多糖均能增强免疫猪的体液免疫,其中以高剂量的黄芪多糖效果较好;2种多糖均能促进猪CD3+细胞的增殖,其中以山药多糖效果较好,提示2种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效果均有较好的增强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红英 王学兵 崔保安 赵现敏 陈红英 金钺
研究山药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抗体和猪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选择35日龄断奶仔猪16只,随机分为4组,将山药多糖分别以17.1mg/kg和8.55mg/kg两个剂量和猪PRRSV灭活苗同时注射,于免疫后7,14,24,34,44,54,69,79d采血,ELISA方法检测猪PRRSV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猪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山药多糖可显著提高PRRSV灭活苗免疫猪外周血CD3+和CD8+细胞数量,在免疫34d后,两个剂量的山药多糖均可显著提高PRRSV灭活苗免疫抗体水平。山药多糖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与PRRSV灭活苗联合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长青 常好才 宫雯珺 姬云涛
【目的】探讨Rho分子信号通路阻断剂盐酸法舒地尔(HA1077)对C3H10T1/2细胞体外增殖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3H10T1/2细胞株,用HA1077浓度梯度培养液(0(对照组),20,40,60,80,100μmol/L)对其进行处理,通过MTT比色法和油红O染色法分别检测C3H10T1/2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HA1077对C3H10T1/2细胞的体外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但HA1077可提高C3H10T1/2细胞的成脂分化效率,也呈浓度依赖性;且当HA1077浓度大于60μmol/L后,细胞成脂分化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雷 尹增芳 尤禄祥 李建银 于明祥 徐棉芬
利用形态检测与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外源Ca2+(CaCl2)处理下,南林895杨扦插苗株高、地径、生物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各营养器官δ13C,δ15N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Ca2+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苗木的生长。外源喷施Ca2+后,扦插苗株高、地径、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其中以200mg·L-1质量浓度的Ca2+处理效果最好,其单株平均株高、地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4.82%,18.01%,19.7%。随着Ca2+质量浓度(0,2,20,100,200,300mg·L-1)的升高,南林895苗木叶、茎、根中δ13C,δ15N值均呈现逐渐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且最大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实 汪琴 韦伟 张鑫宝 夏梦圆 张立凡 陈杰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酰基辅酶A合成酶家族成员2(ACSF2)基因启动子区突变c.-751 A>C与扬州鹅产蛋性能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突变位点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在343个扬州鹅个体中对c.-751 A>C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并与产蛋性能关联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检测AA型和CC型启动子活性差异;通过ACSF2过表达实验分析该基因对颗粒细胞能量代谢途径及鹅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AA基因型个体产蛋性能显著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与AC基因型个体的产蛋性能没有显著差异;qPCR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卵巢组织中ACSF2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CC基因型个体(P<0.01);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的转录活性检测结果同样表明AA型启动子活性显著低于CC型。在扬州鹅卵泡颗粒细胞中过表达ACSF2基因,参与能量代谢的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ATP浓度显著升高(PC变异能够改变该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改变颗粒细胞能量代谢进而影响扬州鹅的产蛋量。该突变位点可作为扬州鹅产蛋性能选育的分子标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邓群 茆达干 陈荣达 吴志敏 杨利国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DNA疫苗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分析这些DNA疫苗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Ⅱ组和Ⅳ组相比,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37%(P>0.05)和17.2%(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8%和6.7%。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浆中G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Ⅱ组IGF-Ⅰ的含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Ⅲ和Ⅳ组在第2周后处于较低的分泌水平,Ⅲ组IGF-Ⅰ的峰值高于其他组。Ⅰ、Ⅱ和Ⅳ组T3的含量呈下降...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 高峰 阳丽华
为了使基于小分子光敏剂的纳米粒子是光稳定的,我们通过乳液聚合来制备负载光敏剂的纳米粒子。所得纳米粒子在近红外区显示出对激发波长的持续吸收,在用近红外激光重复照射时产生稳定的光热和光动力效应,并且在使用激光照射预处理后也能有效地根除癌细胞。
关键词:
光敏剂 近红外 光热 光动力 癌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维娜 刘文斌 邵仙萍 蒋广震 张薇薇 王莹 张春暖
用含不同浓度维生素C(0,50,100,200,400和80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异育银鲫原代肝脏细胞,待细胞融合后,测定细胞活性、细胞内维生素C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再将用维生素C培养的肝脏细胞经敌百虫胁迫24 h,测定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活性以及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维生素C组相比,在100μmol/L的维生素C剂量组,肝脏细胞活性显著高于较其它剂量组(P<0.05);细胞内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培养液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在800μmo...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磊 刘珂 王建忠 尹才 邱亚峰 魏建超 李蓓蓓 邵东华 李宗杰 粟硕 马志永
[目的]本次试验探究PRRSV_Nsp4基因是否在抑制β2M分子表达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RRSV对抗原递呈的免疫抑制机制打下了基础。[方法]本次试验首先建立了PRRSV的反向遗传平台,并成功拯救出PRRSV野生毒株SH2020。随后根据之前对Nsp4基因不同结构域的研究以及氨基酸位点功能预测,在其Domain II和Domain III区域分别筛选了3个和5个不同的氨基酸位点,并在病毒感染性克隆质粒上对这些位点进行不同的氨基酸替换突变,随后将构建好的感染性克隆质粒转染Marc-145细胞以拯救各个Nsp4突变PRRSV病毒。最后将拯救的PRRSV病毒以MOI=0.02感染PAM细胞,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PRRSV_Nsp4基因是否能够在PAM细胞β2M分子表达方面发挥的作用。[结果]只有D2-5重组PRRSV毒株在不影响病毒复制能力的同时能够高效的在Marc-145和PAM细胞上促进β2M分子的表达,而野生毒株SH2020表现出了对β2M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Nsp4基因在PRRSV抑制细胞β2M分子表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Nsp4_A80L突变能够显著促进β2M分子的表达。
关键词:
Nsp4 β2M 反向遗传平台 突变毒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玮 王旭英 井汇源 万博 乔宏兴 郭科威 侯文静
旨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敲除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eIF5A)的MARC-145多克隆细胞系,并验证该细胞系对PRRSV感染的影响。针对eIF5A基因构建并筛选成功获得重组慢病毒,用重组慢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嘌呤霉素及有限稀释法进行筛选,获得敲除eIF5A的MARC-145多克隆细胞系。对构建细胞系进行活力检测,T7E1核酸内切酶、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验证eIF5A体外敲除效率,病毒增殖试验验证该细胞系对PRRS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敲除eIF5A基因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2)通过T7E1核酸内切酶、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表明eIF5A表达显著降低,并将此细胞系命名为MARC-145-△eIF5A细胞系;3)使用PRRSV HN07-1感染MARC-145-△eIF5A,体外试验证明敲除eIF5A对PRRSV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综上,本研究成功构建eIF5A基因敲除的MARC-145多克隆细胞系,体外敲除eIF5A显著抑制PRRSV增殖,这将为进一步探索eIF5A调控PRRSV复制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纪鹏 王伟隆 黄旭雄
研究了不同C/N (0:1、3:1、6:1、9:1、12:1和15:1)对绿球藻Chlorococcum sp.生长和细胞组分的影响,初始接种密度为300×10~(4) cells/mL,实验进行7天。结果表明:兼养培养能够显著提高绿球藻细胞密度、特定生长率和生物量(P<0.05),当C/N为9:1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0.36 g/L;兼养条件下,随着C/N的增加,绿球藻蛋白质和总脂含量有所降低,C/N为12:1时,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小值33.76%,C/N为15:1时总脂含量达到最小值6.67%,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碳水化合物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C/N为9:1时达到最大值30.57%,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不同C/N对绿球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不同,随着C/N的增加,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提高,在C/N为15:1时分别达到最大值20.72%和14.6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降低,在C/N为15:1时达到最小值64.67%。由此可知,C/N为9:1可以提高绿球藻生物量,随着C/N的增大有利于SFA和MUFA的合成,但不利于PUFA的合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