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9)
2023(8103)
2022(6831)
2021(6402)
2020(5354)
2019(12189)
2018(11955)
2017(21636)
2016(12265)
2015(13633)
2014(13389)
2013(12901)
2012(12210)
2011(11088)
2010(10964)
2009(10178)
2008(10250)
2007(9293)
2006(8259)
2005(7340)
作者
(38946)
(32239)
(32137)
(30484)
(20511)
(15933)
(14747)
(12932)
(12449)
(11571)
(11116)
(11011)
(10595)
(10263)
(9983)
(9832)
(9753)
(9632)
(9549)
(9213)
(8219)
(8027)
(7832)
(7562)
(7334)
(7294)
(7144)
(7002)
(6716)
(6573)
学科
(44484)
经济(44433)
管理(35199)
(31461)
(26213)
企业(26213)
方法(22046)
数学(19180)
数学方法(18840)
(13472)
中国(12433)
(11820)
(11449)
图书(10452)
业经(9992)
书馆(9926)
图书馆(9926)
(9924)
贸易(9917)
(9667)
地方(8085)
工作(8056)
农业(8052)
(7837)
(7798)
技术(7476)
理论(7402)
(7381)
财务(7365)
财务管理(7346)
机构
大学(179125)
学院(173018)
管理(67077)
(63163)
经济(61704)
研究(58534)
理学(57907)
理学院(57181)
管理学(55880)
管理学院(55560)
中国(43184)
科学(41239)
(38536)
(38049)
业大(32524)
(31124)
农业(30512)
研究所(28906)
中心(27204)
(27179)
(26537)
(23982)
北京(23846)
师范(23606)
财经(22186)
图书(22003)
(21908)
书馆(21421)
图书馆(21418)
(20948)
基金
项目(121411)
科学(92931)
基金(86564)
研究(81476)
(78793)
国家(78117)
科学基金(65262)
社会(50950)
社会科(48358)
社会科学(48342)
(48030)
基金项目(46281)
自然(44175)
自然科(43224)
自然科学(43206)
自然科学基金(42420)
(40943)
教育(36537)
资助(34972)
编号(33145)
重点(27123)
成果(27090)
(25287)
计划(24860)
(24780)
(24667)
科研(24021)
创新(23137)
科技(22576)
课题(21548)
期刊
(64278)
经济(64278)
研究(43098)
学报(39682)
中国(34045)
(32218)
科学(29992)
图书(29900)
大学(28112)
学学(24629)
书馆(23614)
图书馆(23614)
农业(21981)
管理(21551)
(20996)
教育(16600)
技术(13957)
(12751)
(11424)
金融(11424)
经济研究(10721)
业经(10478)
业大(10342)
财经(10300)
(10100)
情报(9852)
统计(9798)
(9716)
论坛(9716)
科技(9321)
共检索到260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敖夏  杨思洛  
Altemetrics多用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用于学术图书影响力分析的研究少。本文以Bookmetrix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软件,建立基于Bookmetrix指标的学术图书因子综合评分模型,对学术图书的影响力进行综合分析,并讨论利用Bookmetrix指标对学术图书影响力进行评价的价值。研究发现:学术价值高或具有一定明星效应或具有学科基础性参考价值的图书容易获得更高的综合得分。学术图书在社交媒体中的获关注程度相较于传统的引文数据呈现出更加显著的马太效应。总体而言,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Bookmetrix指标数据表现优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利用Bookmetrix指标评价学术图书对传统计量指标具有一定的补充价值,但具有较多不足。对学术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应当采用分层分类方法,纳入更多指标和数据,以得到更全面的分析结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宁  宋振世  
为了更客观地评价电子图书的学术价值及其利用规律,为电子书采购提供决策依据。利用分组比较、描述性统计分析、散点图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等方法,对Springer平台数学科学14 742本电子图书的Bookmetrix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图书下载和被引指标覆盖率较高,其他社会媒体影响力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教育功能的教科书拥有较高的下载频次,学术功能的专著获得了更多的被引频次;Mendeley读者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新书具有相对较高的下载频次,而老书具有相对较高的被引频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娟   周若卿   肖云彤   胡威  
[目的/意义]政策文件对学术成果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对使用行为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为客观认识政策提及指标、科学评价学术成果社会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获取Altmetric.com的政策提及数据,针对被政策广泛提及的学术成果,分析其特征及对应政策文件的主题、发布国家和提及时间等特点,并通过编码提炼提及形式、位置、内容、动机等要素,探讨学术成果在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区分论文和报告这两类成果的提及行为,探索政策提及指标在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结论]应全面认识当前政策提及指标的数据质量和提及行为本身的复杂性,对提及指标值不能一概而论,需区分不同提及行为的实际意义,准确刻画学术成果对政策制定的支撑作用,从而合理应用政策提及指标评价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循证决策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舒予  张黎俐  
[目的 /意义]在对MNCS和百分位数两种指标机制进行阐述、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百分位数指标的计算框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动态权重的百分位数指标用于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方法 /过程]以ESI学科为评价对象,分别选取同一研究实体下的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实体下的同一学科作为两个实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这种动态权重的百分位数指标与MNCS和百分位数指标相比更能展现评价对象学术影响力的细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萝娜  李端明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学术图书评价环境,探讨利用TOPSIS法建立学术图书综合评价的可行性,提供一种学术图书综合评价的新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首先,选取图书情报领域高被引学术图书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指标筛选和变异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其次,利用CRITIC法计算指标权重值,最后运用加权TOPSIS法对样本图书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到影响力综合排名。[结果/结论]通过结果分析,发现CRITIC法与加权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扩展了当前学术图书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且操作性更强,结果更加合理,为学术图书评价提供了一种兼顾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晓庆  王圣洁  胡琳  
[目的/意义]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备受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如何科学选取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指标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采用p指数的提出者Prathap为弥补P指数不能体现总量相等的引文数在单篇论文上的分布情况的缺陷,新提出的z指数,以Muscular Dystrophy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15位学者为例,计算目标数据的z指数、h指数、p指数、总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和平均被引率、体现引文分布的一致性指标η,实证分析了利用z指数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效果。[结果/结论]z指数优于现有的h指数和p指数,更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清清  章成志  
按照不同的数据来源,目前图书的影响力评价研究可以分为基于频次数据、基于内容数据以及基于多维度数据三种评价方法。基于频次数据的评价方法在数据来源及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但是无法识别出购买动机差异、虚假引用等信息,难以判断图书内容涉及的深度与广度。基于内容数据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内容数据的深入挖掘,能够识别出用户的意图、态度、需求,但数据获取与处理的难度较大。基于多维度数据的评价研究通过整合不同的资源,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从而获取综合的评价结果,但数据获取的难度大,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难点。因此,在进行图书影响力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依据不同的评价需求进行选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映  
探讨指标难度赋权法、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和RSR(Rank-Sum Ratio)法在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范围和实际意义,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新方法。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以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为例,通过对反映期刊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子、期刊他引率、平均引文率等8项指标的综合评价,进行合理分档。结果表明,指标难度赋权法、TOPSIS法结合RSR法提高了综合评价能力,能够较为合理地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且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在学术期刊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春建  
[目的 /意义]基于评价指标设计原理,建立可扩展到多篇论文评价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多角度评价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提供多种指标。[方法 /过程]兼顾施引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包含TVF、TVF(n)以及VF(t)等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提出将TVF指标扩展到多篇论文影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计算TVF、TVF(3)与被引次数C及施引文献的h指数的皮尔森相关性,并与他人的评价结论对照印证。[结果 /结论]对TVF及TVF(n)等指标不同的用途进行了探讨:TVF是累计综合影响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春雷  陈艳云  蔡程瑞  
[目的/意义]基于学术授信思想提出一种能够衡量图书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图书Z指数。[方法/过程]根据图情领域高影响力(h指数≥5)学者名单,从CSSCI采集这些学者的图书被引信息,利用批量统计法计算全部相关图书的Z指数,并从作者、出版社、机构等视角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图书Z指数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结论]将Z指数应用于图书评价,可以描述高影响力施引者的数量和学术地位,为评估不同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提供较为精细的测度工具,在学者、机构影响力评价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建  张玢  李阳  唐小利  许培扬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73位从事临床科研的博士生导师为样本,分析不同学术年龄组在各学术影响力指标上的表现差异,并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辅助优选指标。得到的优选指标包括发文量、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A指数g、指数和累计影响因子,其中与"平均量"相关的篇均被引次数、A指数更适合于评价中国高水平学者的学术表现;而m熵指数不太适合于评价中国学者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科研人员的评价应该注意学术年龄这一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学术影响力原本是生发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一个自然而然的传播机制,因为社会环境与科学研究本质的变化而逐步扩展为内部影响与外部贡献兼顾。影响力的科学计量分析是顺应大科学时代学术分工细化的产物,但它存在诸多缺陷,以其作为政策工具存在众多争议。把学术影响力评价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将不仅面临诸多困境,而且还需要对其可能带来的效应做充分的预估和评价。现实之中众多大范围有组织的学术评价仅仅是特定情势中的一种临时性政策手段。合理的学术评价应以围绕研究内容本身的同行评议为主,辅之以更为丰富的定性、定量与案例信息作为证据支撑。相对于影响力评价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培植成熟的学术共同体和养成良好的研究伦理与文化、理顺高校内外体制与机制、营造有利于学术发展的环境与氛围是学术影响力评价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明坤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补充计量指标成为影响力评价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学术论文进入流通领域开始其影响力分析,随着学术论文进入交流传播过程,其次生影响力随之产生。分析学术论文次生影响力能更好了解学术论文在交流传播过程中对其他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产生的作用。[方法/过程]文章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学术论文社交媒体指标与引文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指标与引文指标呈弱相关,表明社交媒体指标与引文指标测度学术论文的次生影响力不尽相同,二者不具替代性。最后,在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次生影响力系数,以期在学术论文贡献度进行其次生影响力测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春林  刘则渊  梁永霞  
首先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检索数据,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部分期刊为例,比较各期刊H指教和相对H指数的大小及其特点;其次利用CNKI的系列引文数据库,对部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管理学期刊的G指数进行比较研究,认为H指数与相对H指教、相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最后指出使用H指数、相对H指数和G指数应坚持同类相比原则,在期刊评价中应慎重使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小玲  严卫中  
网络科技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效果取决于评价指标变量的选择。将网络科技论文影响力评价与论文排名相关联,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数学类论文为样本,从6个不同的排名等级组,即排名前0.01%、0.01%-0.1%、0.1%-1%、1%-10%、10%-20%、20%-50%,分别抽取论文数十篇,用文献信息方法对单篇论文从内容、论文载体和论文作者三个层面初选28个特征变量,以324篇论文的排名等级与28个学术链接指标样本建立为"序回归"模型的研究问题。基于Lasso方法对28个学术链接指标进行变量选择和参数估计,获得9个学术链接特征指标作为评价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基本特征指标;以418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