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0)
- 2023(6989)
- 2022(5920)
- 2021(5720)
- 2020(4988)
- 2019(11340)
- 2018(11662)
- 2017(21726)
- 2016(12300)
- 2015(14260)
- 2014(14557)
- 2013(13723)
- 2012(12711)
- 2011(11466)
- 2010(11919)
- 2009(10911)
- 2008(10732)
- 2007(9857)
- 2006(8691)
- 2005(7672)
- 学科
- 济(46125)
- 经济(46061)
- 管理(35650)
- 业(29487)
- 企(25376)
- 企业(25376)
- 方法(22551)
- 数学(19746)
- 数学方法(19151)
- 中国(12873)
- 农(12033)
- 学(12022)
- 理论(11084)
- 财(10707)
- 制(10479)
- 业经(9310)
- 体(8424)
- 地方(8330)
- 和(7956)
- 银(7594)
- 银行(7572)
- 教学(7564)
- 环境(7556)
- 贸(7456)
- 贸易(7447)
- 农业(7279)
- 行(7256)
- 易(7214)
- 融(7132)
- 金融(7125)
- 机构
- 学院(172764)
- 大学(171906)
- 管理(63298)
- 济(61472)
- 经济(59828)
- 研究(58642)
- 理学(53966)
- 理学院(53323)
- 管理学(51662)
- 管理学院(51361)
- 中国(44437)
- 科学(39179)
- 京(37922)
- 农(32346)
- 所(30985)
- 财(28912)
- 业大(28341)
- 研究所(28171)
- 江(27487)
- 中心(27185)
- 农业(25581)
- 北京(23848)
- 范(23489)
- 师范(23151)
- 技术(22863)
- 财经(22356)
- 州(21884)
- 院(21449)
- 经(20157)
- 省(19283)
- 基金
- 项目(114817)
- 科学(88700)
- 研究(81262)
- 基金(80522)
- 家(71722)
- 国家(71147)
- 科学基金(60006)
- 社会(47999)
- 省(47011)
- 社会科(45297)
- 社会科学(45280)
- 基金项目(41441)
- 自然(40825)
- 自然科(39963)
- 自然科学(39952)
- 教育(39746)
- 划(39660)
- 自然科学基金(39179)
- 资助(35043)
- 编号(34068)
- 成果(28388)
- 重点(26353)
- 课题(24915)
- 部(24119)
- 发(23904)
- 创(23543)
- 计划(22460)
- 科研(22001)
- 创新(21973)
- 大学(21099)
共检索到263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世芳 夏坤
基于分形理论及广义达西定律研究了非牛顿流体Bingham流体在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球向渗流问题,推导了Bingham流体球向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的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球向渗透率随径向距离和迂曲度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启动压力梯度随径向距离、屈服应力和迂曲度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同时也随毛细管最大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世芳 吴涛 夏坤
基于分形理论与技术,该文研究了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球向渗流问题,提出了牛顿流体球向渗流渗透率模型,分析了多孔介质的微结构参数对球向渗透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向渗透率随孔隙面积分形维数和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迂曲度分形维数和径向距离r的增加而减小;本模型预期结果与Chang和Yortsos的模型相比较吻合较好,证实了球向渗透率分形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涛 李港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与技术和广义Darcy定律,考虑孔隙毛细管与裂缝间的窜流效应,提出了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有效渗透率分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幂律流体特性有关,而且还与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微结构参数、沿基质与裂缝压强差之比有关,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参数对幂律流体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越锦 杨彬彬 焦阳 刘相东
目前孔道网络干燥理论中普遍以“人造多孔介质”为孔道网络模拟的研究目标,尚未涉及实际多孔体的应用问题。以农副产品中常见孔隙直径范围(10-7~10-4m)的自然多孔介质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几何学、多孔介质渗流物理和传递过程原理,建立了描述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热质传递的分形孔道网络模型和规则孔道网络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多孔介质孔隙内的液相流动、汽相扩散、温度梯度以及孔道微细结构特征等诸多因素对干燥过程热质传递特性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契合自然多孔介质的孔道网络拓扑结构,应用分形孔道网络替代了通常采用的规则孔道网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越锦 杨彬彬 焦阳 刘相东
为验证笔者建立的自然多孔介质干燥分形孔道网络模型(袁越锦,杨彬彬,焦阳,等.多孔介质干燥过程分形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I.模型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3):65-69)的正确性,采用新鲜土豆切片进行热风对流干燥试验,并对干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形孔道网络模型模拟得到的多孔介质内部温度、水分含量的分布与响应较规则孔道网络模型的更接近试验结果;分形孔道网络模型能合理地解释目前常用干燥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湿斑和不规则干燥前沿等现象;多孔介质的喉径分布对干燥有显著影响,喉径分布不均匀程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孔隙分形维数的大小与干燥时间无确定性关系。孔道网络模型考虑了多孔介质孔道细观...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干燥 模拟 孔道网络 分形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钱家忠 周杨 李福林 刘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永麒 郑胜 杨珊珊 易爽
由于天然多孔介质表面均为粗糙的且其微结构满足分形标度律,该文采用分形几何理论,给出了粗糙壁面的树状分叉网络多孔介质的有效热导率的分布函数,探讨了粗糙树状分叉网络多孔介质有效热导率与多孔介质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粗糙 树状分叉网络 分形几何 有效热导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骏 吕海东 李炎隆
基于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首先建立了单一面板裂缝的渗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裂缝密集型面板渗流的等效准连续介质模型。结果表明,对裂缝密集型面板按等效准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模拟,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坝体渗流计算结果,且该模型具有有限元网格剖分简单、计算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准确实用的面板渗流计算模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伟 韩冬阳 张士显 秦跃平 胡宇航 高鹏
为将流体力学的弥散理论教学融入实际应用,研发了多孔介质气体弥散系数测试实验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向学生直观地演示弥散系数测定方法,以及无因次气体浓度与无因次弥散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自主开发了多孔介质气体弥散模拟程序,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拟合来确定弥散系数反演解析式,并结合实验测试数据,反演得到弥散系数具体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注气点附近的无因次气体浓度最高,从注气点开始沿测定容器深部和两侧延伸的方向,无因次气体浓度递减;随着无因次弥散系数的增大,气体混合均匀所需要的距离逐渐缩短;通过反演计算得到实验装置内多孔介质气体弥散系数为0.001 647。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一、高技术渗透的涵义及特点高技术发展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高技术渗透是其发展的第三个层次。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模型。高技术渗透是指随着高技术扩散过程的进行,其产品逐渐被其它领域所应用,并作为其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发挥作用,使其经济效益产生质的飞跃过程。高技术的高渗透性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本质特征,只有这一层次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高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增值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吕建雄
在气体平均压力倒数为1.4-48atm~(-1)范围内测定了长白鱼鳞云杉和红松木材可压缩流休渗透中滑流效应及影响滑流的因素,论述了木材中流体流动形态和机理。研究表明,两种木材可压缩流体渗透中均产生滑流,但长白鱼鳞云杉中滑流高于红松。前者滑流渗透性与真渗透性百分比、比名义渗透性与真渗透性比、滑流因素分别为69.39%、1.69、0.356atm;后者分别为37.64%、1.376、0.197atm。滑流的大小与木材有效毛细管半径、真渗透性和气体平均压力有高度紧密相关。木材有效毛细管半径愈小,真渗透性愈低,或气体平均压力愈低,则滑流效应愈大。
关键词:
长白鱼鳞云杉 红松 滑流 渗透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相东 杨彬彬
简要回顾了固体物质在干燥过程中湿分迁移的理论及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固体物质中湿分传递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包括传统的连续介质假设模型和为了克服它们在描述微观结构特性上的不足而创立的应用于多孔介质的体积平均理论;还介绍了近10余年来干燥理论研究的趋势,特别是在利用相邻学科的成果应用于揭示湿分在固体物质内部迁移的微观原因方面所做的努力,其中包括孔道网络模型和多尺度方法,以及分形理论在多孔介质干燥中,内部水分迁移过程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峰 刘一星 于海鹏 刘镇波
为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木材流体渗透理论研究现状,从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主要类型与流动理论、流体在木材内的主要流通通道及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的主要理论与试验方法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概述,提出木材流体渗透性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试验观察应采取更先进的手段,动态观察流体尤其是液体渗透木材的整个连续过程,并构筑更合理的木材流体简化结构渗透模型,以较少的参数反映更完整的流体渗透途径;理论研究应借鉴木材干燥过程中应用较成熟的传质传热模型,建筑多孔材料如水泥、石、砖等的渗透性研究,土壤流体渗透性及地下石油流体渗透性研究方面应用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并拓宽木材渗透性的研究对象,建立符合木材非稳态渗透实际过程的二维或三维理...
关键词:
木材 流体 渗透理论 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瑞 赵燕东
根据羊毛毡类多孔材料的结构特点,建立了2种计算毛细管水分吸附高度的数理模型。其中3维正交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模型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这种建模思想对于分析其他类型多孔介质材料水分吸附与保持问题时也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毛细现象 羊毛毡 纤维 建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新颖 单玉鹏 纪建伟
水库是农业生产用水、灌溉农作物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水库大坝安全与否决定着水库能否正常运转。针对大坝渗流预测模型需要解决的有效影响因子确定、网络结构优化和预测算法等问题,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方法、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和Levenberg-marquardt(LM)神经网络协同应用于水库大坝渗流预测,提出PCA-GA-LM大坝渗流预测模型。利用PCA确定大坝渗流的影响因子,实现各因素之间的去耦和降维,避免多重共线性,使尽可能少的变量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利用GA优化网络结构,确定合适的隐层节点数目和权值;利用LM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和收敛速度。为了验证新方法的预测效果,以监测渗流的测压管水位为研究对象,以大伙房水库土石坝2018年的365组观测数据为训练样本,选取2019年15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对土石坝渗流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未采用PCA的GA-LM模型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PCA-GA-LM模型预测的土石坝渗流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平均误差、标准偏差和平均相对误差都较小,说明采用该方法预测准确率较高,预测效果优于试验法。研究结果表明了基于PCA-GA-LM模型可以作为水库土石坝渗流预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进一步研究水库大坝安全具有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