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0)
2023(6435)
2022(5490)
2021(5023)
2020(4283)
2019(9494)
2018(9536)
2017(17379)
2016(9686)
2015(10906)
2014(10956)
2013(10584)
2012(9871)
2011(8948)
2010(9240)
2009(8842)
2008(8995)
2007(8206)
2006(7326)
2005(6890)
作者
(30746)
(25827)
(25655)
(24512)
(16486)
(12412)
(11560)
(9874)
(9833)
(9424)
(9032)
(8758)
(8606)
(8488)
(8359)
(7994)
(7754)
(7728)
(7524)
(7492)
(6611)
(6557)
(6343)
(5960)
(5958)
(5831)
(5801)
(5764)
(5265)
(5154)
学科
管理(32474)
(32181)
经济(32099)
(27399)
(23896)
企业(23896)
(12493)
(12422)
方法(12210)
数学(10011)
数学方法(9820)
(9211)
(8979)
(8637)
中国(8581)
业经(8554)
(7632)
财务(7608)
财务管理(7586)
体制(7314)
企业财务(7192)
(6919)
银行(6890)
(6663)
贸易(6660)
理论(6634)
(6604)
金融(6601)
(6560)
(6513)
机构
大学(146850)
学院(144671)
(53841)
经济(52541)
研究(51674)
管理(49481)
理学(42110)
理学院(41537)
管理学(40517)
管理学院(40260)
中国(38288)
科学(33517)
(31438)
(29469)
(29393)
(27485)
研究所(24875)
业大(24326)
农业(23486)
(23450)
中心(23121)
财经(22431)
(20240)
北京(19525)
(18875)
(18566)
师范(18466)
(17749)
(17651)
经济学(16977)
基金
项目(96429)
科学(74532)
基金(69850)
研究(66729)
(63091)
国家(62625)
科学基金(52068)
社会(41335)
社会科(39095)
社会科学(39084)
(37941)
基金项目(36768)
自然(34975)
自然科(34151)
自然科学(34136)
自然科学基金(33526)
(32597)
教育(31837)
资助(28351)
编号(25203)
重点(22691)
成果(22284)
(22203)
(21380)
(20312)
(19932)
创新(19246)
课题(19225)
计划(19143)
科研(18859)
期刊
(62720)
经济(62720)
研究(42450)
中国(31975)
学报(29344)
(27771)
(24810)
科学(24500)
管理(21954)
大学(21868)
学学(20847)
农业(18367)
教育(15950)
技术(13559)
(13537)
金融(13537)
财经(11790)
(10078)
经济研究(9331)
(9290)
(9111)
业经(9110)
业大(8557)
问题(7983)
科技(7428)
农业大学(7346)
(6542)
财会(6397)
理论(6239)
现代(6181)
共检索到221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海健   苏闯建   魏熙宇   柯丁宁   孙飞云  
压电催化是由压电晶体的应力诱导电效应驱动的催化过程。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材料的压电催化性能,对制备铁酸铋压电材料Bi2Fe4O9的传统水热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探索了其压电催化降解性能及相关机理。利用XRD、SEM、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Bi2Fe4O9样品的形貌尺寸和元素分布,利用FPM、压电瞬间电流等测试了其压电性能,以罗丹明B模拟废水考察了基于Bi2Fe4O9压电催化的高级氧化体系。结果表明,通过改进水热法制备的Bi2Fe4O9样品是具有光滑表面、单分散性、平均尺寸为910 nm×82 nm的薄片状形态纳米片结构。XRD及XPS结果表明,Bi2Fe4O9样品纯度高,且Bi、Fe、O元素均匀分布。PFM及压电电流测试发现,Bi2Fe4O9纳米片具有很好的压电催化性能。超声波空化诱导Bi2Fe4O9纳米片压电催化S2O82–体系(US/Bi2Fe4O9/S2O82–)的罗丹明B(Rh B)去除率达97.8%,表明超声活化压电和压电催化多场耦合系统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贾寒   谢秋宇   李传錡   孙涵   齐宁  
制备了一种两亲SiO2纳米颗粒,借助红外光谱及接触角测量证实了相关基团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的成功接枝,探究了其界面活性和界面扩张流变行为。通过动态界面张力测量及小幅正弦振荡实验发现,两亲SiO2纳米颗粒相比亲水和疏水SiO2纳米颗粒能够更稳定地吸附在界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降低界面张力,同时由于其扩散交换速度较慢,界面扩张模量大于亲水和疏水SiO2纳米颗粒。进一步的大幅线性压缩实验发现两亲SiO2纳米颗粒在表面比为0.35时其界面吸附量会发生激增,扩张模量迅速增大,其形成的界面膜具有抵抗较大程度形变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正杰   刘苗   刘忆贤   房春霞   马喜龙   张志昆   韩继龙  
该文设计了[Emim]NTF2/MIL-53(Al)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硫酸羟基氯喹(HCQ)吸附性能探索型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和浸渍法制备了[Emim]NTF2/MIL-53(Al)复合材料,通过静态吸附法考察了p H值、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HCQ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Emim]NTF2的负载量为20%时,复合材料在20min的吸附容量可达230.95mg/g。高吸附容量可归因于材料骨架原子和离子液体与HCQ分子之间的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该探索型实验涉及配位化学、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等专业知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科研前沿相链接,有利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扩展学生视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在货币总量非常充裕的背景下,应当关注货币结构变动背后的因素。短期而言,单纯调整统计口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持续下降的活期存款占比,实际上反映了居民和企业家对未来的弱预期,根本措施应当是通过改革切实稳定人们的预期。
关键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崔永朋   冯文婷   陈帅奇   李欣悦   王雅君   李永峰  
该文设计了钾离子电池用超分散MoSe2负极材料合成的研究型综合实验。该实验以层间作用力较弱的MoSe2为研究对象,提出用有机小分子在MoSe2层间“扩层-剥离”及MoSe2在碳质骨架中诱导组装这两种策略来优化MoSe2负极材料的设计原则。超分散的MoSe2材料协同碳质骨架的空间-化学双重限域机制,可有效解决电极材料体积膨胀、易粉化、活性组分脱落等关键问题,进而获得高容量、高倍率、长循环的储钾负极材料。该综合实验将为高性能储钾负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玉佩  王晓静  赵君  李发堂  
设计了g-C_3N_4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分析的科学研究型综合实验。通过简单的一步煅烧法合成了α-Fe_2O_3/g-C_3N_4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通过测试模型污染物罗丹明B(Rhodamine-B,RhB)的降解程度来考察其光催化性能。实验设计简单易行,涵盖了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评价等多个知识点,便于学生了解光催化领域的学术前沿,掌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熟悉大型仪器的使用步骤,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伊湄   朱春阳  
为探究城市带状绿地降减空气颗粒物的作用机制和效应,选取武汉市罗家港带状公园绿地及其周边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冬季天气晴朗无风且气象条件相似的3天进行重复观测,采用LU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冬季城市带状绿地对空气PM10和PM2.5浓度的降减效应,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基于LUR模型得出城市带状绿地对空气PM10和PM2.5的降减作用存在宽度效应,宽度30~40 m的绿地在冬季对空气PM10的降减效率最显著。同时,研究发现冬季城市带状绿地内部的空气PM2.5和PM10浓度会出现高于邻近道路位置的现象,空气PM10和PM2.5在城市带状绿地内存在明显的积聚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带状绿地对空气PM10和PM2.5的降减作用会受到周边交通污染排放的干扰,不同宽度带状绿地创造的微气象条件也会对空气PM10和PM2.5的浓度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小春   揭红东   许妍   许岳军   揭雨成  
为研究喷施植物激素赤霉素(Gibberellin A3, GA3)对不同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种质农艺性状和不同器官绿原酸、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筛选在激素调控下,木质素含量降低、纤用品质提高及功能成分含量増加的纤用苎麻种质资源。本试验以10个苎麻种质为试验材料,以同期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组,在成熟期喷施50 mg·L-1 GA3为处理组。结果表明:1.喷施50 mg·L-1 GA3后孙新品种、中苎一号和周博不育系鲜重总产量分别提高12.19%、26.85%、10.42%,干重总产量分别提高40.00%、6.31%、31.56%。2.喷施50 mg·L-1 GA3的苎麻种质厚皮种一号的麻叶、苎麻种质B的麻骨的绿原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79%和44.82%,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2.56%和32.23%。10个供试苎麻种质中的9个苎麻种质的麻骨的绿原酸含量均较对照提高,提高幅度在5.90%~74.36%。供试苎麻种质B、厚皮种一号、中苎一号的麻骨木质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0.55%、2.54%和1.67%,供试苎麻种质红皮小麻、昆池一号、湘饲纤兼用苎麻一号、周博不育系的麻叶木质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4.04%、1.87%、4.25%和1.01%。不同的苎麻种质对GA3调控的响应并不相同,在选用苎麻种质时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调控方法。50 mg·L-1 GA3处理比较适合孙新品种、中苎一号和周博不育系增产,有助于苎麻种质B累积次生代谢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泳学   陈庆轩   赵梓旭   赵昊民   赵洪刚   李庆增  
【目的】分析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切削效果最优回归模型,为满足切削效果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组合。【方法】以激光机镜头高、进给速度和光强为影响因素,以缝深和缝宽为切削效果指标,利用SPSS 27.0对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MATLAB R2020a编程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镜头高与缝深和缝宽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和0.962;进给速度与缝深呈极显著相关、与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和-0.090;光强与缝深和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和0.05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71 54(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04 58(P<0.01);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R2为0.936 69(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42 41(P<0.01);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均拟合较好,相对来说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准确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多元回归模型系数对比和图像变化幅值显示,镜头高对缝深和缝宽的影响大于进给速度和光强。4)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如果只是粗略、快速计算缝深和缝宽,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如果需精确计算缝深和缝宽,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效果更好。【结论】1)缝深和缝宽随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总体上呈周期性变化规律。2)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需要先调整镜头高。3)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对缝深与缝宽的影响展现出更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运星   聂小双   尚磊   欧明伟   刘姗   宋倩军   陈红  
【目的】探究采前钙处理对蜂糖李果实贮藏品质和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为外源钙在提高蜂糖李果实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蜂糖李树,于花后80,90和100 d分别喷施质量分数1.5%CaCl2溶液(CaCl2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CK),采收2个处理八成熟果实,将其置于(25±1)℃、相对湿度85%~95%光照培养箱条件下贮藏,在贮藏0,5,10,15,20和25 d时测定了果实品质及ROS代谢指标,并分析了果实品质及ROS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贮藏0~25 d,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CaCl2处理和CK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TA)含量均下降,腐烂率、失重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增加,呼吸强度、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TSS)、钙、丙二醛(MDA)、H2O2、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均先增加后降低。与CK相比,CaCl2处理可提高果实硬度和TSS含量,降低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和TA含量,抑制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的升高,保持较高的SOD、APX、POD和CAT活性以及GSH和As A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K果实中,硬度与失重率和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腐烂率、MDA和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腐烂率与MDA和钙含量及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TA含量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重率、腐烂率、MDA和钙含量及POD活性呈显著或者极显著负相关。CaCl2处理果实中,硬度与失重率、腐烂率、钙含量和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失重率与腐烂率、钙和GSH含量及POD活性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腐烂率与钙和GSH含量及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TA含量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重率、腐烂率、钙和GSH含量及POD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前喷施CaCl2可以使采后蜂糖李果实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及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果实耐贮性,延长果实保鲜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霖   徐克   孙云飞   罗国芝   谭洪新   成永旭  
为揭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晒塘阶段的CO2排放变化规律,以江苏宿迁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使用土壤碳通量测量仪器对池塘2023年12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初晒塘期的CO2排放通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晒塘1周、1个月和2个月的池塘底质CO2日排放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214±633) mg/(m2·d)、(1055±422) mg/(m2·d)和(407±93) mg/(m2·d),且均表现为昼高夜低的规律,随着晒塘时间延长,昼夜排放通量差距逐渐减小。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在晒塘阶段表现为CO2的排放源,其沉积物-大气界面的CO2排放通量平均值为(1040±647) mg/(m2·d)。土壤温度和土壤孔隙度是影响沉积物-大气界面CO2排放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晒塘阶段CO2累积排放量为89.3 g/m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窦旺胜   秦波  
文章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9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分析PM2.5污染的空间演进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PM2.5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黄河流域PM2.5年均浓度呈现“M”型变化趋势;东南-西北向是PM2.5空间演进的主要方向;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黄河流域内邻近地区PM2.5的浓度每升高1%将导致本地PM2.5浓度升高0.6%以上;年均气温、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能源消费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密度、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本地PM2.5浓度产生正向影响,年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对本地PM2.5浓度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天伦   吴杉杉   李加敏   沈凯凯   方鹏   蒋家威   彭墨  
为研究VD3对高糖饲料喂养下黄鳝存活率及糖代谢的影响,实验选取健康的黄鳝幼鱼[初始体重(17.13±0.08) g]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投喂正常糖水平、高糖水平和高糖水平添加2 000 IU/kg维生素D3 (分别命名CON组、HC组和HCVD3组)的3种等氮等脂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生长性能及体成分均无显著影响;HC组存活率(82.22%)显著下降,添加VD3后,存活率(88.89%)显著增提高,且与CON组(90.42%)无显著差异。HCVD3组脏体指数和肥满度较HC组均显著上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在HC组达到最大值;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在HCVD3组达到最大值。肠道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HC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HC组黄鳝肝脏中糖原含量(124.45 mg/g)较CON组(99.55 mg/g)显著升高,己糖激酶(H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也显著升高;HCVD3组肝糖原含量(89.44 mg/g)较HC组显著下降,且PFK活性显著高于HC组。肌肉PFK活性在HCVD3组达到最高值。HC组黄鳝肝脏和肠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低于CON组,添加VD3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活性均显著降低。HCVD3组黄鳝肠道促炎细胞因子(IL-1β、MyD88)、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基因(ZO-1、ZO-2、Claudin-12)相对表达量显著优于HC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高糖(35%)日粮会显著降低实验鱼的存活率、增加肝糖原积累、降低其抗氧化能力并破坏肠道健康;而高糖饲料中添加2 000 IU/kg VD3后,可通过增强鱼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进而提高鱼体存活率;此外,高糖饲料中添加VD3会增强鱼体对糖的利用能力。本研究可为黄鳝的糖代谢调控和人工饲料的配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指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邱宇  王清漪  王晓娜  赵宇  张莹莹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研究了ZnO-CuO基纳米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及压电性能性能评价的综合实验。利用磁控溅射和水溶液等方法制备ZnO-CuO的PN异质结结构,并研究其压电性能。结果表明,该异质结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整流特性,对器件施加外力时器件产生直流电流的输出且有很高的灵敏度,电流强度约为300nA,极大地提高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该实验激发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研究兴趣,深入理解异质结结构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袁小先  赵亚军  李静波  单一洋  解建军  陈嘉信  李亚楠  李玲  
利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法,以四氯化钛、有机羧酸、氨水、硝酸铜、硝酸镍等原料制备铜/镍共掺杂的复合纳米TiO_2透明乳液。使用XRD、纳米粒度分布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物相、粒径、光吸收、光催化等性质进行表征。将该透明乳液在模拟太阳光下对酸性红3R染料进行降解,分析了染料初始质量浓度、样品掺杂浓度、体系pH值、加热回流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铜/镍掺杂量均为0.001 mol/L、体系pH值为5、回流时间为0时,复合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