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8)
- 2023(3536)
- 2022(2839)
- 2021(2703)
- 2020(2330)
- 2019(4884)
- 2018(4759)
- 2017(9037)
- 2016(5122)
- 2015(5355)
- 2014(5409)
- 2013(5235)
- 2012(4930)
- 2011(4465)
- 2010(4420)
- 2009(3920)
- 2008(4033)
- 2007(3614)
- 2006(2929)
- 2005(2709)
- 学科
- 济(16577)
- 经济(16554)
- 业(14016)
- 管理(13561)
- 企(11520)
- 企业(11520)
- 方法(8375)
- 数学(7247)
- 数学方法(7158)
- 学(5950)
- 财(5414)
- 中国(4251)
- 农(4159)
- 制(3995)
- 技术(3809)
- 务(3746)
- 财务(3741)
- 财务管理(3730)
- 企业财务(3653)
- 业经(3548)
- 银(3481)
- 银行(3459)
- 融(3411)
- 金融(3408)
- 行(3311)
- 理论(2947)
- 农业(2811)
- 贸(2791)
- 贸易(2790)
- 易(2729)
- 机构
- 大学(74623)
- 学院(73867)
- 研究(28512)
- 济(25686)
- 经济(25014)
- 管理(24185)
- 农(22072)
- 理学(21580)
- 科学(21295)
- 理学院(21213)
- 管理学(20594)
- 管理学院(20460)
- 中国(19467)
- 农业(17961)
- 所(16508)
- 业大(16270)
- 京(15831)
- 研究所(15430)
- 财(12536)
- 中心(12390)
- 农业大学(11531)
- 省(10918)
- 江(10766)
- 业(10268)
- 室(10262)
- 财经(10256)
- 科学院(9895)
- 院(9694)
- 经(9482)
- 实验(9459)
- 基金
- 项目(54640)
- 科学(42239)
- 基金(40743)
- 家(38781)
- 国家(38502)
- 研究(32889)
- 科学基金(31511)
- 自然(23191)
- 自然科(22730)
- 自然科学(22716)
- 自然科学基金(22340)
- 省(21902)
- 基金项目(21434)
- 社会(20744)
- 社会科(19648)
- 社会科学(19640)
- 划(19114)
- 资助(16633)
- 教育(15435)
- 重点(12980)
- 计划(12901)
- 科技(11800)
- 部(11752)
- 创(11704)
- 发(11298)
- 科研(11177)
- 创新(11024)
- 业(11009)
- 编号(10965)
- 性(10158)
共检索到103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雪玲 黄丽丽 康振生 韩青梅 魏国荣
用化学诱抗剂BTH(benzothiadiazole)分别处理幼苗期和成株期小麦后,再接种小麦白粉病菌,以研究BTH诱发小麦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性抗性的能力。结果表明,用BTH处理幼苗期小麦后,小麦白粉病的病情指数较对照显著降低,BTH诱发小麦幼苗对白粉病产生抗性的最佳浓度为0.20~0.25mmol/L,最佳时间间隔应大于6d。对于成株期小麦,在分蘖中期和后期以0.20mmol/LBTH喷雾,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60.82%,较对照增产16.00%。说明BTH可以诱导小麦对白粉病产生系统获得抗性,并可用于田间白粉病防治。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系统获得抗性 BT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鹏 李振歧
为了探讨BTH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以及抗性的部分生理机制,分别用0.01,0.05,0.1,0.2,0.4,0.8和1.6 mmol/L苯并噻二唑(BTH)溶液处理小麦幼苗2 d后接种白粉病菌,结果表明,浓度大于0.2 mmol/L的BTH处理均能显著诱导小麦幼苗产生对白粉病的抗性;用0.4 mmol/L BTH处理小麦幼苗后间隔不同时间接种白粉病菌,表明BTH诱导小麦产生对白粉病的抗性持久期在7 d以上;对BTH处理或接种白粉病菌的幼苗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BTH处理可系统性地增强这2种酶的活性且与小麦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文超 刘昌来 董汉松
核黄素是一种植物抗病性激发子,能够激发植物的防御反应使植物对病原菌起到抗性作用。为研究核黄素诱导小麦对白粉菌抗性,利用不同浓度的核黄素(0,5,10,15,25μmol/L)处理小麦幼苗植株,12 h后接种白粉菌,结果表明,核黄素处理的小麦幼苗叶片中H2O2短时间内有显著的积累,小麦发病情况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叶片中诱导产生的H2O2量与核黄素的浓度有关,但不同浓度处理诱导植株产生的抗病性没有差异。在喷施核黄素的小麦上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同时加入H2O2清除剂CAT,核黄素诱导小麦抗病性消失。试验结果表明核黄素能够诱导小麦增强对抵抗白粉病菌的侵染能力,核黄素诱导小麦对白粉病菌的抗性依赖于H2O2。
关键词:
白粉病菌 核黄素 抗性 H2O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喜文 郝友进 陈德富
在建立简单、有效、准确的叶圆片检测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基础上 ,系统地比较了 7种化学诱导物及其组合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草酸、水杨酸、苦参碱、苯基硫脲、复合磷均能显著诱导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其诱导效果为草酸 >水杨酸 >苦参碱 >苯基硫脲 >复合磷 ,氯化钾和硫酸锰的诱导效果不明显。当苯基硫脲、苦参碱与硫酸锰、氯化钾和复合磷分别组合时与单一诱导物相比 ,诱导效果明显增强 ;而当水杨酸、草酸与之组合时诱导效果明显减弱 ,这可能与离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关键词:
诱导抗性 白粉病 黄瓜 化学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爱华 钟声 周建华 胡辉
毕节地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至少由1、5、7、15、115、311、313、315、347、377、715等11个生理小种组成,其中315号为优势种,其生理小种的毒性及组成复杂性不亚于全国小麦白粉病鉴定中心兴义,但县与县之间差异较大。历时4年从2500份国内外的原始材料中共鉴定出35份在田间和室内诱发接种条件下表现高抗—免疫的抗源材料,其中贵农19、贵农21等18个已知、未知抗性基因抗源材料的毒性频率极低,是不可多得的抗源材料。含Pm8、pm4+pm8、pm2X已知抗性基因的抗源材料抗性在全区已基本丧失,毒性频率超过50%;目前毕节地区大面积生产的主栽品种其毒性频率也在40%以上。
关键词:
生理小种,毒性频率,白粉病菌,抗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竹林 王德森 何中虎 王辉 陈新民 段霞瑜 周益林 夏先春
【目的】发掘慢白粉抗性基因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培育抗中国小麦主要病害白粉病的慢病性小麦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100个SSR标记和58个AFLP标记,分析百农64×京双16组合218个F2:3系的基因型,构建由158个位点组成的遗传连锁图,在小麦连锁群上覆盖3 114 cM。2003~2004和2004~2005年度将该群体种植于北京和安阳两点,鉴定各个家系对白粉病的抗性。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慢白粉病的QTL分析。【结果】发现3个控制慢白粉病的QTL,其中位于2B和2D染色体的2个QTL在两种环境下均能检测到,贡献率分别为9.6%~11.3%和21.2%~26.1%。QTL遗传效应表...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白粉病 慢病性 QTL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金龙 畅志坚 孙美荣 张晓军 詹海仙 李欣
为利用中间偃麦草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通过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育成一批兼抗我国黄淮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的新品系和新材料。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无论苗期还是成株期,对小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E09及强毒力小种E20、E21表现为免疫或高抗的有57份,占测试材料的67.9%;中抗的有10份,占11.9%,且对白粉病的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对随机选取的4份抗病品系及其与普通小麦的杂交F1进行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计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染色体构型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4个材料及其与中国春杂交F1的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中存
以龙马 1号、临 85 - 14、 832 5 5 6×F6 3Fo、 836 1- 4×PH82 - 2 - 2Fo为材料 ,研究了小麦离体培养和辐射诱变相结合对其后代抗白粉病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辐射诱变和离体培养结合 ,能产生抗白粉病植株 ,杂合材料比稳定品种的诱变频率高 ,可选择的有益变异也高 ,尤其832 5 5 6×F6 3Fo材料 ,rSC1代选出 7株抗白粉病 ,其中 2株达高抗 ,抗白粉病单株的叶片变短变厚 ,叶色变深 ,并对株高有降低作用 ;而其千粒重大都下降 ,穗粒数的变化有增加的 ,也有减少的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 离体培养 辐射诱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秋英 吉万全 王长有 薛秀庄 王亚娟
抗性种质"N9134"含有野生二粒小麦(资源编号:AS846)的抗白粉病基因。为了研究其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用感病品种阿勃、中国春、陕160、陕优225与该种质正反交,结果F1白粉病感染0~1级,F2白粉病抗感比例为3∶1;以小麦缺体系与其杂交,F1白粉病感染0~1级,F2白粉病抗感比例除"5B"偏离3∶1外,其余均为3∶1。表明N9134的白粉病抗性由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位于"5B"染色体上。
关键词:
N9134 白粉病 遗传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阎新甫 刘文轩 王胜军 胡学义 王西成
本试验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了大麦DNA导入小麦品种后,D_1,D_2和D_3代的抗白粉病变异株(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产量构成、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外源DNA的D_1代小麦檀株出。现了抗白粉病等多种变异类型,其中免疫和高抗白粉病变异株古2.77%,且抗性能够向子代传递,其D_2代在大田自然发病和温室接菌条件下,有5个株系抗性保持稳定,8个株系有分离,其中一个株系在D_2和D_3代抗性均稳定。在田间D_2代有2个稳定株系(D_2-20,D_2-29)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比受体分别高20.3%和15.76%,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高23.4%和27.5%。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立军 曾凡松 龚双军 史文琦 张学江 汪华 向礼波 喻大昭
【目的】对中国68个主推小麦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分析和基因推导,为白粉病流行预警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春季在西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淮和新疆麦区等12个省(自治区)采集1 094个单孢子堆白粉病菌株,并用每个菌株分别接种68个品种离体叶段进行抗感性测定;应用NTSYSpc2.10e软件对表型抗感性数据进行UPGAMA(unweighted pair group arithmetic mean analysis)聚类分析;用实验室长期收集保存的31个毒谱不同的菌株作为鉴别菌株对30个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和68个主推品种的离体叶段进行接种,比较68个品种和单基因材料对31个鉴别菌...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主推品种 抗性频率 抗性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媛 傅体华 贾明娟
来源于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稳定小麦品系101-3含有1个新的抗白粉病显性基因,暂命名为PmX,用单体分析的方法已定位于染色体6B上。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国春与101-3杂交后代F2为材料,用65对6B染色体上和9对6A染色体上小麦微卫星引物,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Xgwm570与基因的遗传距离为(9.72±2.40)cM,该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麦染色体6BL上,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利用该基因提供了初步的选择标记。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抗性基因 SSR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春根 唐文华 曾士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青 孙辉 杜昱光 赵小明 商鸿生
以寡聚糖为诱抗剂,研究了其对黄瓜抗白粉病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用寡聚糖诱抗剂在接种前处理黄瓜叶片,可以减轻黄瓜白粉病的发生,表现为菌落稀疏、变小,产孢期延迟、以及潜育期延长。寡聚糖诱抗剂最佳处理时间为接种前5~7d,持效期在10d以上。诱抗剂处理第一片真叶后可减轻上部叶片发病,上部叶片呈现较明显的抗病性反应特征。表明寡聚糖可诱导黄瓜幼苗产生对白粉病的系统获得抗病性。
关键词:
寡聚糖 黄瓜白粉病 诱导抗病性 黄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