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4)
- 2023(10805)
- 2022(9573)
- 2021(9112)
- 2020(7670)
- 2019(17499)
- 2018(17518)
- 2017(33848)
- 2016(18592)
- 2015(20632)
- 2014(20686)
- 2013(20421)
- 2012(18583)
- 2011(16684)
- 2010(16397)
- 2009(14734)
- 2008(14267)
- 2007(12256)
- 2006(10390)
- 2005(8869)
- 学科
- 济(68623)
- 经济(68545)
- 管理(52370)
- 业(50055)
- 企(42284)
- 企业(42284)
- 方法(34247)
- 数学(29555)
- 数学方法(29213)
- 学(17762)
- 农(17618)
- 财(17584)
- 中国(17012)
- 业经(15324)
- 地方(13685)
- 理论(12408)
- 技术(12033)
- 农业(11894)
- 制(11875)
- 务(11775)
- 贸(11764)
- 贸易(11759)
- 财务(11715)
- 财务管理(11694)
- 和(11590)
- 易(11416)
- 企业财务(11155)
- 环境(10801)
- 教育(10163)
- 银(10093)
- 机构
- 大学(261051)
- 学院(258475)
- 管理(103893)
- 济(95456)
- 经济(93191)
- 理学(91447)
- 理学院(90354)
- 管理学(88626)
- 管理学院(88169)
- 研究(86002)
- 中国(60564)
- 科学(57799)
- 京(55449)
- 农(46643)
- 所(43952)
- 业大(43367)
- 财(42879)
- 研究所(40746)
- 中心(38374)
- 农业(36996)
- 江(35863)
- 财经(35335)
- 北京(34467)
- 范(34056)
- 师范(33657)
- 经(32294)
- 院(31224)
- 州(29607)
- 技术(28365)
- 经济学(27621)
- 基金
- 项目(187389)
- 科学(146313)
- 基金(136030)
- 研究(132280)
- 家(120113)
- 国家(119130)
- 科学基金(101800)
- 社会(81391)
- 社会科(77010)
- 社会科学(76989)
- 省(73942)
- 基金项目(73303)
- 自然(69319)
- 自然科(67737)
- 自然科学(67716)
- 自然科学基金(66494)
- 划(62569)
- 教育(60641)
- 资助(55901)
- 编号(53200)
- 成果(42605)
- 重点(41756)
- 部(40539)
- 创(39210)
- 发(39043)
- 课题(36551)
- 创新(36524)
- 科研(36498)
- 计划(35581)
- 大学(34504)
共检索到357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周洪友 黄永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细菌角斑病和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晨芳 马青 冯东昕 张恩顺
研究了苯丙噻二唑(BTH)和磷酸盐(K2HPO4)处理黄瓜黄化苗后对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cuc-umerinum)的诱导抗病性。结果表明,0.05~0.70mmol/L的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效果,其中0.5mmol/L BTH处理效果最明显,病情指数由对照的90.58降至28.43,发病率由100%下降到58.82%;K2HPO4对抗黄瓜黑星病的诱导效果不及BTH。0.05~0.70mmol/LBTH对黑星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1~100mmol/LK2HPO4对黑星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10mmol/L以上浓度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化学诱导剂 诱导抗病性 黄瓜黑星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娟 杜军志 薛泉宏 段春梅 王玲娜 申光辉 陈秦 薛磊
【目的】研究3株生防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对甜瓜枯萎菌(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为防治西甜瓜枯萎病提供高效生防放线菌。【方法】通过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甜瓜种子胚轴、胚根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甜瓜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甜瓜根系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对甜瓜叶片PPO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①供试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圈直径均超过17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抑菌率为2.65%~65.27%,且能促进甜瓜...
关键词:
放线菌 促生作用 诱导抗性 甜瓜 枯萎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雪玲 黄丽丽 康振生 韩青梅 魏国荣
用化学诱抗剂BTH(benzothiadiazole)分别处理幼苗期和成株期小麦后,再接种小麦白粉病菌,以研究BTH诱发小麦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性抗性的能力。结果表明,用BTH处理幼苗期小麦后,小麦白粉病的病情指数较对照显著降低,BTH诱发小麦幼苗对白粉病产生抗性的最佳浓度为0.20~0.25mmol/L,最佳时间间隔应大于6d。对于成株期小麦,在分蘖中期和后期以0.20mmol/LBTH喷雾,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60.82%,较对照增产16.00%。说明BTH可以诱导小麦对白粉病产生系统获得抗性,并可用于田间白粉病防治。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系统获得抗性 BT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玲莉 杨凤环 侯晓杰 杜绍华
诱导抗病性(Induced resistance)是指利用生物或物理、化学因子处理植物,改变植物对病原的反应,从而使其获得局部或系统的抗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杨酸、寡糖、聚糖及BTH等几种主要化学诱导剂在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性 化学诱导剂 应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艳青 庄敬华 高增贵 徐韶 陈捷
测定了木霉菌对甜瓜枯萎病的室内及田间防效。分析了应用木霉菌后,甜瓜根组织中部分防御酶系比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木霉菌对甜瓜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防效和田间防效分别为72.73%和79.00%,接种木霉菌后-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挑战接种尖孢镰孢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有明显的增强,表明木霉菌能明显诱导甜瓜对枯萎病的抗性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永红 毕阳 李永才 王毅
苯丙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是水杨酸的类似物,也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抗病性化学诱导剂,能够诱导多种植物的抗病性。采前或采后ASM处理可有效降低梨、桃、葡萄、草莓、甜瓜、橘、芒果、香蕉、枇杷、番茄和马铃薯等多种果蔬的采后病害。ASM的诱抗机理涉及诱导活性氧的积累、活化苯丙烷代谢和促进病程相关蛋白的产生等方面。本文还对扩大ASM的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效果,以及深入阐明ASM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采后病害 诱导抗性 诱抗剂 苯丙噻重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永三 王振中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 5个豇豆 (VignasesquipdalisWight)品种在受锈菌 (Uromycesvignae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若干阶段中外切几丁质酶 (exo chitinase)和 β 1,3 葡聚糖酶 (β 1,3 glucanase)的活性 ,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豇豆各品种与锈菌互作的早期 ,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均上升 ,与品种抗病性水平基本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也与品种抗性水平一致 ,且抗病品种的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的变化率高峰出现早 ,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迟 ;β 1,3 葡聚糖酶比活性与品种抗性水平也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与品种抗性有较密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士旺 郭泽建
分析了植物生防制剂及其使用特点,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防制剂菌株的改良途径,对植物诱导抗病性概念、特点、产生机理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生防制剂 诱导 植物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苟振华 张书萍 董汉松
通过检测甜瓜中与拟南芥韧皮部特异性表达蛋白的编码基因AtPP2相类似的基因(AtPP2-like)的表达情况,以及甜瓜植株的胼胝质沉积效应,证明了这二者与甜瓜植株对蚜虫抗性之间的联系。利用反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了甜瓜两个AtPP2类似蛋白的编码基因lec17和lec26,受到HrpNEa的诱导表达增强,同时通过苯胺蓝染色鉴定了胼胝质在HrpNEa处理的甜瓜植株中沉积增加。接种蚜虫后的表型观测结果表明HrpNEa处理的甜瓜生长加快,抗虫效应增加。口针刺吸活动的电波信号图(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结果显示,HrpNEa处理的甜瓜与对照相比...
关键词:
HrpNEa 甜瓜 蚜虫 趋避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程爱 杨宇红 梁俊峰 肖启明 谢丙炎 戴素明
β-氨基丁酸(BABA)是一种具有广谱诱抗活性的植物化学诱抗剂.为了研制和开发该类氨基酸农药制剂,对BABA及其合成制剂温室诱导辣椒抗TMV,CMV,疫病和番茄抗根结线虫病及田间诱导大白菜抗霜霉病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杆后,可诱导辣椒获得对TMV和CMV的抗性,诱抗效果受诱抗剂浓度所影响,最高的诱抗效果可达到50%以上;10%BABA可溶性粉剂对多种病害的诱抗效果均在BABA纯剂之上,特别对辣椒疫病的诱抗效果在接种后10 d仍高达88%;对大白菜抗霜霉病的诱抗效果也较生产上常用药剂甲霜锰锌要好.BABA衍生物对TMV,CMV,疫病和根结线虫病亦表现出一定的...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诱导抗性 氨基酸农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凯芳 姜微波
绿熟芒果(MangiferaindicaL .cv .Matisu)经水杨酸(SA)处理后,用炭疽病菌(Colletotichum gloeospori oides)孢子悬浮液(1×10 4cfu/mL)对其进行损伤接种,贮存于13℃85 %~95 %相对湿度条件下。结果表明:SA处理的芒果接种后第4天果实发病率仅为对照的6 2 . 5 % ,第12和16天果实病斑直径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9. 9%和35. 3%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关键词:
水杨酸 绿熟芒果 炭疽病菌 抗病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业先 汪金莲 罗泽民
早在1909年Bernard就发现,在兰科植物圆球茎组织上接种Rhizctoniarepens而诱发了抑菌现象,后来类似现象不断被发现和证实。1951年高又曼首先提出“诱导的抗侵染保护反应”概念,当时的观点只局限于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刺激后产生的保护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天辉 杨启智
腐皮镰孢菌培养液中存在一种耐热性的诱导因子,发酵培养7 d 后,其生成量最大;在对3 年生花椒的4 种诱导方法中,以根部注射和根茎部注射的诱导抗性效应较明显,其抗性诱导期、最大期、持续期分别为10 、20 、35 d ,在抗性表现的开始期和最大期,重复诱导可以明显增强诱导抗性,以重复诱导4 次效果最好,可使抗性诱导效应由38-1 % ~81 % 提高到60 % ~95-0 % ,在诱导抗性最大期进行4 次重复诱导,可使诱导抗性持续期延长到至少55 d;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诱导效应与诱导因子剂量成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