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8)
2023(3847)
2022(3181)
2021(2949)
2020(2439)
2019(5286)
2018(5382)
2017(9021)
2016(5034)
2015(5830)
2014(6234)
2013(5759)
2012(5299)
2011(4744)
2010(4914)
2009(4522)
2008(4166)
2007(3932)
2006(3430)
2005(3120)
作者
(17077)
(14249)
(14227)
(13434)
(8897)
(6677)
(6474)
(5643)
(5559)
(5115)
(4911)
(4869)
(4757)
(4739)
(4555)
(4346)
(4266)
(4239)
(4132)
(4003)
(3674)
(3596)
(3519)
(3321)
(3277)
(3221)
(3159)
(3033)
(3012)
(2998)
学科
(14560)
经济(14527)
管理(13516)
(9700)
(7973)
企业(7973)
(5881)
(5547)
中国(5424)
(5190)
理论(5060)
方法(4689)
(4659)
(4541)
教学(4093)
数学(3713)
数学方法(3592)
(3565)
银行(3544)
教育(3539)
(3447)
业经(3383)
(3379)
金融(3372)
地方(3333)
体制(2999)
农业(2760)
(2723)
学法(2639)
教学法(2639)
机构
学院(72694)
大学(72258)
研究(27411)
管理(22600)
(22381)
经济(21584)
中国(20145)
科学(18960)
理学(18712)
理学院(18421)
管理学(17752)
管理学院(17631)
(16627)
(16560)
(14928)
研究所(13695)
业大(13423)
农业(13338)
中心(12491)
(12349)
(11869)
技术(11641)
(10697)
(10496)
北京(10442)
师范(10149)
(10025)
(9672)
(9038)
财经(8819)
基金
项目(49795)
科学(36835)
研究(34883)
基金(33055)
(30583)
国家(30316)
科学基金(24507)
(20953)
社会(18808)
社会科(17639)
社会科学(17637)
(17495)
教育(17345)
基金项目(16963)
自然(16822)
自然科(16440)
自然科学(16426)
自然科学基金(16111)
编号(14291)
资助(14076)
成果(12459)
课题(11607)
重点(11591)
计划(10343)
(10302)
(10212)
(10031)
(9839)
科技(9620)
大学(9592)
期刊
(27932)
经济(27932)
研究(20462)
中国(18778)
学报(16885)
(15155)
教育(12989)
科学(12689)
大学(12209)
学学(11459)
管理(11369)
农业(10218)
(9861)
技术(9571)
(5771)
金融(5771)
业大(5213)
业经(4956)
(4873)
(4775)
经济研究(4453)
图书(4436)
财经(4431)
农业大学(4421)
职业(4377)
科技(4017)
(3846)
(3528)
论坛(3528)
林业(3425)
共检索到115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袁玲  王洪章  张一泓  高庆宇  彭耀丽  胡影  
该文基于BrO_3~–-SO_3~(2–)-Fe(CN)_6~(4–)(BSF)振荡反应体系设计了一种具有图形变化的趣味性创新实验。在非搅拌BSF反应体系中,由于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变化使得整个反应系统局部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自然对流。这种自然对流与反应、扩散过程相耦合,导致丰富的时空结构,并且可通过液膜厚度和亚硫酸钠初始浓度调控斑图形成速度、斑图结构等。该实验涉及物理化学中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等多个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应楠  武莉莉  
针对一维定常对流扩散反应方程,提出了一种四阶精度的有理型紧致差分格式,其局部截断误差为O(h4);然后通过Richardson外推技术和算子插值法将本文格式的精度提高到六阶.因为格式仅涉及到3个网格基架点,所以对于Dirichlet边值问题,由差分格式可得三对角线性方程组,可采用追赶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倪建明,吴贵生  
科技扩散中介机构体系及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倪建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贵生目前,技术中介的作用已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汪。但是,对于技术中介的认识却很不全面,这不利于中介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技术中介以促进技术扩散为生存基础的本质出发,分析了技术转移扩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建松  康凯倩  韩兆星  杨林  胡祝强  
为了系统分析低温作业环境下人体生理反应和认知反应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可测量、分析低温环境下人体生理反应及认知反应情况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内容及流程、实验设备设施、人体生理反应及认知反应测量指标等。该实验利用人工环境舱模拟低温环境工况,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同时参考国际标准利用跑步机运动模拟作业强度。该实验可有效分析了低温环境工况(温度、湿度、风速)及作业强度等因素对人体生理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低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生理及认知反应特点,从而为减少人体冷应激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艳军  
农业技术扩散问题是当前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仍然呈现出传统的单向、等级、封闭式的结构特点。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存在单向扩散导致反馈不足,等级较多造成效率下降,相对封闭缺乏足够支撑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业技术扩散。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扩散出现传播方式多样便捷、时空距离空前压缩、信息交互共享等新变化,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向交互、网络、开放式的结构转变。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需要重构,而重构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构建基础信息平台,推动政府职能转向基础服务和协调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艳军  
农业技术扩散问题是当前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仍然呈现出传统的单向、等级、封闭式的结构特点。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存在单向扩散导致反馈不足,等级较多造成效率下降,相对封闭缺乏足够支撑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业技术扩散。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扩散出现传播方式多样便捷、时空距离空前压缩、信息交互共享等新变化,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向交互、网络、开放式的结构转变。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需要重构,而重构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构建基础信息平台,推动政府职能转向基础服务和协调监管,加快农业技术扩散与生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户互联网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林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探讨次贷危机引发和扩散中的利率风险问题。主要结论是:从长期利率角度看,对房市的"松"货币政策从2001年降息一直持续到2005年6月;过低的长期利率会过度挤压金融机构放贷的长期收益,进而增大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高利率、强美元导致的大量外资流入与混合调息抵押初始低利率相结合,共同推动了高风险次贷的发放;在高息和房价下跌条件下,大量混合调息抵押集中进入初次利率重置期,导致次贷违约状况的急速恶化。次贷危机扩散中,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快速下降,但高风险的金融环境导致低利率对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刺激作用失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坤  
本文实证检验了零售企业组织体系和县域流通环境质量对城市中心大型零售企业扩散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中心零售企业自身的组织体系对企业向县域中心市场扩散决策有正向推动作用,且主要体现在连锁零售组织方面;流通环境质量是影响扩散决策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水平、人口集聚程度等方面,且人口集聚与扩散决策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中心零售企业与县域中心的距离则是扩散决策的一个阻滞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仇怡  
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长三角城市体系的分布结构与等级特征,并使用县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城市体系的技术创新等级扩散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具有等级分布特征,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且创新扩散呈等级扩散模式;城市创新流强度表现出显著的行政等级扩散特征,而对各省份自身而言,地级市之间的创新扩散主要受人口规模的影响。认为应按照城市体系优化创新布局,积极加快城市群发展,以促进城市间的技术创新扩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耀彬  白彩全  李政通  吴启焰  廖文强  
在城市规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环鄱阳湖城市间距离、城市规模、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一个城市的规模可由规模大于它且距离它最近的城市的规模以及两城市间的距离解释,两者都对此城市的规模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城市间距离的影响更大。然而,环鄱阳湖城市体系中,城市间距离的位序差异对城市间距离差异没有明显的解释作用,即环鄱阳湖城市体系中城市间距离和距离位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与城镇位序规律相一致的内在定量关系。此外,为进一步发现环湖城市体系内城市的创新扩散是否影响稳定的城市位序—规模体系,引入创新扩散因素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体系创新扩散的特征以及创新扩散与城市规模、城市位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城市体系各城市的创新流强度等级与各城市规模等级基本对应,其创新扩散主要呈现出由大城市扩散到次级规模城市再扩散到小城市的等级扩散模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利斌  刘焕文  林丽烽  
基于子域精细积分的思想和分步技术,针对常系数对流扩散方程,提出了一类含参数α>0(α<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董思凡  李昊龙  李傲齐  范士明  
设计了一种通过调节反应温度,立体发散性合成D-苯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的实验。在手性辅基3-羟基樟脑的作用下,三环亚胺内酯与氯化苄进行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在低温下,反应由动力学控制,生成endo-产物,水解后得到L-苯丙氨酸;在高温下,反应由热力学控制,生成更稳定的exo-产物,水解后得到D-苯丙氨酸。通过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反应温度变化引起的D-苯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比例的变化。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动力学与热力学控制、六元环化合物的构象等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理解以及应用,培养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芳   刘嘉梁   安蓓雅   刘柃妤   李石   王永强  
为强化学生对新污染物处理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设计了光自芬顿/过氧单硫酸盐(PMS)协同体系在自然光条件下对新污染物的强化降解实验。利用水热法和浸渍法制备改性氮化碳空心球MoS_2/TCN_(Cl-S)(P),以四环素(TC)作为新污染物代表,构建了光自芬顿/PMS协同体系,基于其耦合效应,提高在自然光条件下污染物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光自芬顿/PMS体系对TC在120min内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0%,较不引入PMS的光自芬顿体系提高了30%。其原因在于光自芬顿反应中产生的H_2O_2与PMS发生协同作用,产生了更多的·O_2~-、SO_4~-·和~1O_2等活性自由基,从而提高了TC的降解效率。该实验设计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高级氧化技术的掌握,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霜青   贺润娜   王志坤   李春玲   胡松青   王秀民  
为拓展分子模拟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了该实验教学项目。实验包括泡排体系基础学习、计算模型构建及任务提交、计算结果分析等内容。文章介绍了泡沫体系模型的设计和模拟方法,分别利用CO_2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十二烷基叔胺(C12A)以及耐盐改性后的分子构建泡排剂体系,对其稳定机理与响应消泡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不同无机盐研究了高矿化度条件下泡沫体系的各种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振国  张海英  于广建  张峰  王永健  许勇  郭绍贵  宫国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黄瓜SRAP反应体系的5种因素(dNTP、模板DNA、引物、Taq聚合酶及变性剂)4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确立了适合黄瓜SRAP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即在10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1μL 10×PCR buffer,150μmol/L dNTP,30 ng模板DNA,0.3μmol/L引物、1.5 U Taq聚合酶,PCR产物变性时用10μL变性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