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8)
- 2023(10935)
- 2022(9744)
- 2021(9184)
- 2020(7762)
- 2019(18095)
- 2018(18079)
- 2017(34645)
- 2016(19302)
- 2015(21766)
- 2014(21700)
- 2013(21505)
- 2012(19924)
- 2011(18097)
- 2010(17877)
- 2009(16240)
- 2008(15854)
- 2007(13632)
- 2006(12032)
- 2005(10392)
- 学科
- 济(73313)
- 经济(73219)
- 管理(52768)
- 业(49608)
- 企(41760)
- 企业(41760)
- 方法(35997)
- 数学(31000)
- 数学方法(30493)
- 学(20355)
- 农(18993)
- 中国(18130)
- 财(17373)
- 业经(15991)
- 地方(14482)
- 理论(13433)
- 农业(12775)
- 贸(12646)
- 贸易(12641)
- 和(12601)
- 易(12230)
- 制(12101)
- 环境(11609)
- 技术(11537)
- 务(11019)
- 财务(10957)
- 财务管理(10935)
- 教育(10556)
- 企业财务(10378)
- 划(10297)
- 机构
- 大学(279054)
- 学院(274195)
- 管理(107329)
- 济(100753)
- 经济(98404)
- 研究(96350)
- 理学(93640)
- 理学院(92519)
- 管理学(90548)
- 管理学院(90103)
- 中国(68260)
- 科学(65295)
- 京(60907)
- 农(52050)
- 所(50601)
- 业大(46996)
- 研究所(46903)
- 财(44732)
- 中心(41980)
- 农业(41530)
- 江(39575)
- 北京(38309)
- 范(37320)
- 师范(36831)
- 财经(36520)
- 院(35017)
- 经(33258)
- 州(32136)
- 技术(30322)
- 师范大学(30024)
- 基金
- 项目(195787)
- 科学(151812)
- 基金(141207)
- 研究(136969)
- 家(126306)
- 国家(125293)
- 科学基金(105224)
- 社会(82689)
- 社会科(78072)
- 社会科学(78046)
- 省(76665)
- 基金项目(75485)
- 自然(72472)
- 自然科(70752)
- 自然科学(70725)
- 自然科学基金(69439)
- 划(66181)
- 教育(62753)
- 资助(59074)
- 编号(54986)
- 成果(44976)
- 重点(44448)
- 部(42379)
- 发(41179)
- 创(40395)
- 课题(38576)
- 计划(38394)
- 科研(38383)
- 创新(37711)
- 大学(35697)
- 期刊
- 济(108137)
- 经济(108137)
- 研究(78133)
- 学报(53369)
- 中国(49402)
- 科学(47062)
- 农(46720)
- 管理(38902)
- 大学(38872)
- 学学(36671)
- 农业(32907)
- 财(31781)
- 教育(30751)
- 技术(22527)
- 融(19555)
- 金融(19555)
- 财经(17075)
- 业经(17050)
- 业(16849)
- 经济研究(16757)
- 图书(15944)
- 业大(14863)
- 科技(14692)
- 版(14498)
- 经(14402)
- 问题(13961)
- 理论(13779)
- 实践(12835)
- 践(12835)
- 技术经济(12804)
共检索到390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爽 马麟莉 孟昭福 赵盼盼
【目的】研究两性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和复配修饰剂β-环糊精(β-CD)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性能,为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5℃下,采用批处理法,研究了膨润土原土对浓度为修饰比例25%CEC、50%CEC、75%CEC、100%CEC、125%CEC和150%CEC的BS-12,以及100%CEC的BS-12修饰膨润土对浓度为修饰比例25%CEC至150%CEC的β-CD的吸附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膨润土原土、BS-12修饰膨润土、BS-12+β-CD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量和吸附率。【结果】在25℃条件下,膨润土原土对BS-12的吸附率较高,...
关键词:
BS-12 β-环糊精 膨润土 苯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新元 胡迅 李湘洲 朱媛媛
利用不同部位的竹材如竹蔸、竹节和竹枝制备竹炭,以KOH为活化剂,在活化温度为700℃和不同质量浓度的KOH溶液下进行活化制备竹活性炭,测定吸附性能最好的竹活性炭在不同吸附时间和溶液质量浓度下对苯酚的吸附情况,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KOH溶液质量浓度为16.0g·L-1时,制备的竹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而竹蔸、竹节和竹枝活性炭中又以竹蔸活性炭吸附性能最好;吸附时间在40min时,竹蔸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趋于平衡,在30℃时竹蔸活性炭苯酚吸附量达到83.4mg·g-1时趋向饱和。竹枝炭、竹节炭与竹篼炭的孔隙度分别为0.656,0.698和0.740,竹枝活性炭、竹节活性炭与竹篼活性炭的孔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胡泽友 颜伟 单胜道
研究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能力以及粒径、吸附pH值、吸附平衡时间、竹炭投加量、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下,20.0g平均粒径为0.106~0.090mm的竹炭振荡吸附处理1L初始浓度为50mg.L-1的对硝基苯酚水样120min后,对硝基苯酚最大吸附率可达82.5%,最大吸附量为2.06mg.g-1;竹炭粒径、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竹炭吸附能力有明显影响;酸性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率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升高温度不利于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过程。
关键词:
竹炭 吸附性能 对硝基苯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涛 原文丽 钟晓晓 刘永红 岳霞丽 周广生
以膨润土和凹凸棒石为原料,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膨润土和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分别制备矿物阳离子交换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n)=1∶1和1∶0.5的有机改性矿物。采用室内批量法研究矿物及其改性产物对氯磺隆的吸附效果,探讨pH值和温度对供试矿物吸附氯磺隆的影响,并采用FTIR对矿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矿物改性后,有机改性矿物对氯磺隆的吸附能力较原矿物明显增强;1∶1型改性矿物的吸附能力大于1∶0.5型改性矿物;膨润土及其改性矿物对氯磺隆的吸附能力大于相应的凹凸棒石。供试
关键词:
氯磺隆 凹凸棒石 膨润土 改性 吸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浩 齐慧云 苏雅琪 任云宁 王厚锋 曾建雄
基于NaOH对大薸进行改性的吸附剂(MPS),以聚合氯化铝(PAC)为复配剂制备吸附剂(MPSP)。采用材料表征技术分析了大薸复配前后的理化特征,并以中性红模拟染料废水,测试了大薸复配前后上述两种吸附剂对中性红废水的吸附能力,并探究了染料初始pH值、染料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对中性红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MPS相比,MPSP的比表面积更大,孔隙结构更发达,对中性红的吸附、去除能力更强;MPS和MPSP对中性红的吸附性能均与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呈正比,与溶液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呈反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MPS和MPSP对中性红染料的吸附、去除过程,表明吸附过程是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也存在物理吸附和静电引力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白蓝 秦小梅 李蕾
废水中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由于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β-环糊精(β-CD)和4-氨基-2,3,5,6-四氟吡啶(ATFP)之间简单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种聚合物吸附剂PCD-ATFP,可同时用于染料和重金属的吸附。利用红外、扫描电子显微镜、CO_2吸附-解吸和ζ-电位测试等手段表征了PCD-ATFP的结构特点。PCD-ATFP对染料罗丹明B(RB)和重金属镉(Cd(Ⅱ))的吸附分别只需45 min和60 min就能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3.2mg·g~(-1)和64.2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RB-Cd(Ⅱ)混合溶液中,PCD-ATFP表现出理想的同时吸附效果,未出现染料和重金属相互抑制吸附情况。实验还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吸附机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婧 刘田 关连珠
为探讨土壤中碳酸钙对土壤吸持固定酚类污染物能力的影响,采用人工陈化培养的方法获得碳酸钙含量不同的供试土壤,利用供试土壤对苯酚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各处理土壤对苯酚的吸附量随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对苯酚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uendlich吸附等温式加以描述。从方程拟合结果看,当碳酸钙含量为227.1g.kg-1时,土壤对苯酚的最大吸附量显著降低,达3333.33mg.kg-1,降低率达33.33%。碳酸钙含量低于227.1g.kg-1时,最大吸附量虽无明显差异,但土壤对苯酚的吸附强度却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有可能影响到苯酚的解吸行为。土壤...
关键词:
土壤 碳酸钙 苯酚 吸附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林恒 李湘洲 刘艳新 张胜 王玲芝 栾芳菲
采用高锰酸钾与硫酸锰联合对竹炭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前后的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进行探讨。分析了甲醛溶液的初始浓度、改性前后竹炭的用量、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竹炭改性前后的表面构型、比表面积与官能团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甲醛溶液浓度42 mg/m L,改性竹炭用量17 mg/m L、温度313 K,吸附时间5 h的条件下,甲醛的吸附效果最好,达到了50.25 mg/g;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等手段的分析表明,竹炭经改性后微孔结构增多、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多,改性竹炭比未改性竹炭具有更为良好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改性 竹炭 吸附 甲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梦祎 任祺恺 罗婧盈 王明枝
【目的】将木材加工剩余物木粉和改性木粉作为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剂,并探究其性能,为木粉高值化利用提供一种策略。【方法】以植酸(PA)为绿色改性剂接枝木粉制备了木粉基吸附剂(PA-WF),利用SEM–EDS、ATR–FTIR、XRD、BET对PA-WF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官能团、孔隙度、比表面积、结晶度和结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植酸和木粉质量比、尿素和木粉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木粉接枝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接枝率木粉的亚甲基蓝染料溶液吸附容量,探究了PA-WF在不同吸附时间、亚甲基蓝染料不同初始质量浓度条件下的吸附容量变化规律。【结果】当植酸和木粉质量比2.5∶5、尿素和木粉质量比3∶5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时,可制备接枝率为11.31%的改性木粉。SEM–EDS、ATR–FTIR、XRD和BET测试结果表明:PA成功接枝在木粉上引入磷酸基团,且增大了木粉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吸附测试结果表明:PA-WF在接枝率为8%时吸附性能最优,吸附容量可达22.53 mg/g,比未改性木粉的吸附容量(10.50 mg/g)提高了114.57%;PA-WF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适当条件制备植酸接枝改性木粉,经推测其吸附过程属于离子交换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利用植酸中阴离子磷酸基团,可大幅提升木粉的吸附性能,为木粉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木粉 吸附 染料 接枝改性 植酸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雪彦
以乙酸木质素为原料,通过定向化学修饰(酯化反应和点击反应)制备多酚型、希夫碱型和半胱氨酸型木质素基离子吸附材料。分别表征了三种离子吸附材料的分子结构与形貌特征,分析了吸附环境因素对材料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吸附材料结构与吸附机理/吸附选择性能的内在关系。1.多酚型木质素基吸附材料(GLA)的制备及其Pb(II)吸附选择性研究以乙酸木质素为基体,接枝含多酚结构的没食子酸吸附单元,制备多酚型木质素基吸附材料(GLA),研究对Pb(II)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GLA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颜世强 张洪才 付豪 潘迎捷
为了有效吸附水体中重金属,使用离子交联法合成制备了一种低成本、低毒性的磁性壳聚糖纳米重金属吸附材料。调节多聚磷酸钠与壳聚糖溶液的比例,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粒径大小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并比较其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电子透射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等一系列表征,确定壳聚糖纳米微粒成功包裹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并得到粒径范围介于164.05~768.69 nm尺寸颗粒。重金属吸附铜、镉、锌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重金属材料的吸附效果优于大粒径吸附材料,其最大吸附效率分别为51.66%,97.86%及82.24%。此外,该材料吸附原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0.999),属化学吸附类型。通过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共培养验证其生物相容性及毒性,细胞活性达到100%。该研究阐明小尺寸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可作为一种低成本、低毒性且吸附率高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基于该优势其在污水处理及农业环境治理具有潜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旭 廖学品 石碧
以富含单宁的落叶松树皮为原料制备吸附材料,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Au(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以甲醛作为交联剂可以实现落叶松树皮中单宁的原位固化;当温度为303K,pH=4.0,Au(Ⅲ)的初始浓度为522.3mgL时,该吸附材料对Au(Ⅲ)的平衡吸附量达到Au(Ⅲ)1821.9mgg,而且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进一步增大.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较大,最佳pH为4.0.该吸附材料对Au(Ⅲ)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固定床吸附实验表明,当原料液的浓度为Au(Ⅲ)239.2mgL,流出液的体积约为117个床层体积时才达到穿透点.分析表明,原位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康子曦 崔晓蕾 范黎黎 丰阳
在该研究型实验中,要求学生首先在室温下快速合成多种具有不同结构和水稳定性的金属有机框架;然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其微观结构和官能团组成,并结合软件模拟示意图,对其孔道结构建立初步认识;最后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和分光光度计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比较不同金属有机框架的染料吸附能力,深入理解孔结构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该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面对材料化学复杂科学问题时,采取团队合作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彦明 陈隆升 张震 陈永忠 彭邵锋
#N/A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春玲 刘岩岩 吕强 王志坤 孙霜青 王秀民 胡松青
设计了聚合物支撑型亚胺键COFs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综合研究型实验。该实验包括亚胺键COFs、聚多巴胺材料的制备,比表面积和表面形貌分析,材料质量与温度关系的变化规律,对酚类污染物吸附性能测试等实验内容。涵盖材料制备、表征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性能测试等多个知识点,教学实践表明:该综合研究实验促进了“科教融合”,并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