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0)
2023(15125)
2022(13129)
2021(12205)
2020(10105)
2019(23133)
2018(23087)
2017(43917)
2016(24125)
2015(27148)
2014(27408)
2013(27010)
2012(25052)
2011(22777)
2010(22995)
2009(21146)
2008(20819)
2007(18480)
2006(16499)
2005(15035)
作者
(70957)
(58765)
(58480)
(55491)
(37626)
(28189)
(26509)
(23033)
(22414)
(21291)
(20080)
(20014)
(18881)
(18795)
(18350)
(18039)
(17383)
(17357)
(16812)
(16778)
(14772)
(14600)
(14173)
(13410)
(13215)
(13181)
(13138)
(13064)
(11955)
(11575)
学科
(99111)
经济(98977)
管理(72296)
(67431)
(55866)
企业(55866)
方法(38271)
数学(32285)
数学方法(31929)
中国(29493)
(27225)
(25762)
地方(25062)
业经(24003)
(22637)
(21135)
农业(18123)
(17616)
银行(17563)
(16987)
贸易(16971)
(16856)
(16796)
金融(16792)
环境(16503)
(16393)
技术(16002)
理论(15991)
(15947)
(15773)
机构
大学(343720)
学院(342470)
(135390)
管理(133062)
经济(132259)
研究(119687)
理学(113637)
理学院(112311)
管理学(110511)
管理学院(109883)
中国(90062)
(75301)
科学(73669)
(65612)
(60870)
(56688)
研究所(54870)
中心(53507)
(52366)
业大(50795)
财经(50629)
北京(48246)
(46587)
师范(46129)
(45799)
农业(43977)
(43523)
(42462)
经济学(39805)
财经大学(37376)
基金
项目(228388)
科学(179137)
研究(169385)
基金(163726)
(142133)
国家(140879)
科学基金(120604)
社会(105274)
社会科(99634)
社会科学(99611)
(90228)
基金项目(86904)
自然(77603)
教育(77435)
自然科(75731)
自然科学(75717)
(75655)
自然科学基金(74336)
编号(69831)
资助(67104)
成果(57974)
(51914)
重点(51264)
(49944)
课题(49069)
(47474)
创新(44297)
(44007)
科研(43053)
项目编号(42869)
期刊
(159085)
经济(159085)
研究(107220)
中国(73867)
学报(54165)
(53171)
管理(51675)
(50222)
科学(50015)
教育(43077)
大学(41199)
学学(38525)
农业(36620)
(33532)
金融(33532)
技术(30060)
业经(26845)
财经(24943)
经济研究(24285)
(21177)
问题(20464)
图书(18587)
(18439)
理论(17278)
科技(17056)
技术经济(16053)
现代(15891)
实践(15755)
(15755)
(15562)
共检索到526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郭光生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是一种甾醇类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的胚胎发生、细胞分裂、暗形态发生、光形态发生、维管系统分化、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等生理功能。本研究在通过外施油菜素内酯和油菜素内酯合成抑制剂(Brassinazole,BRZ)处理巨桉无性系GL1生根芽苗,发现油菜素内酯能够促进苗伸长,同时促进根和茎中木质化。而BRZ对苗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显著性抑制对根和茎的次生生长,同时施加时发现其表现与对照一致。除此之外,还开展了赤霉素(Gibberellin,GA)以及GA和BR之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哲馨  钮世辉  高琼  李伟  
以烟草为材料,通过转基因技术与外源施用激素,获得了超表达PtGA20ox、PtGA2ox1及NtGA20ox RNAi转基因植株及不同激素处理野生型烟草植株,并对这些植株茎部木质部进行了石蜡切片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提高内源赤霉素(GA)水平或外源施用GA3能够明显促进烟草节间快速伸长,并促使木质部形成提前,木质部分化程度提高;降低内源GA水平或外源施用GA合成抑制剂PAC则延缓木质部的发育。研究结果证明了GA在木质部发育过程中起到正向调控作用,且存在依赖GA浓度的调控机制;生长素IAA对木质部发育的正向调控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促进GA的合成实现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芝林   刘冰   李晓伟   田玉珍   张卿   曹庆芹  
【目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板栗有效的离体再生方法。然而,目前板栗体细胞胚胎由于发育慢、再生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板栗体细胞胚胎的再生进程,难以在后续基因功能验证和新种质创制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HDZIPⅡ基因家族成员CmHAT1在板栗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加速板栗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进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了板栗HD-ZIPⅡ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了该家族成员在板栗体细胞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筛选调控体细胞胚胎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CmHAT。进一步通过烟草亚细胞定位实验、荧光定量和遗传转化方法,研究关键基因CmHAT的亚细胞定位和基因功能。【结果】(1)板栗HD-ZIPⅡ基因家族有7个成员,大部分CmHD-ZIPⅡ成员在板栗体细胞胚胎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CmHAT1在愈伤组织时期表达较低,在球形胚时期表达上调,心形胚时期表达最高,而在子叶形胚时期表达下调,因此筛选出CmHAT1作为调控体细胞胚胎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2)CmHAT1定位在细胞核;与转化空载体相比,过表达CmHAT1使体细胞胚胎数量显著减少,体细胞胚胎体积显著增大,而沉默CmHAT1后体细胞胚胎的表型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同等质量的愈伤诱导体细胞胚胎的情况下,过表达CmHAT1后可以调控板栗体细胞胚胎的数量和体积,影响体细胞胚胎的发育。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板栗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利用体细胞胚胎系统创制板栗新种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苏卓   苏涵   刘开创   黄幼梅   柴梦楠   秦源   蔡汉阳  
雌配子体发育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重要阶段,它的顺利进行是保证植物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前提。细胞分裂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一类重要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在综述细胞分裂素代谢、信号感知和转导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细胞分裂素信号在植物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旨在从细胞分裂素角度揭示植物雌性生殖发育机理,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其遗传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景丹龙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是紫葳科梓树属植物,中国特有的珍贵观赏和用材树种。重瓣楸树是近年来在湖北省新发现的天然突变体,其花器官第三轮原有的3个退化雄蕊同源异型突变成花瓣。本研究对楸树重瓣花与单瓣花发育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找到了楸树重瓣花形成和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楸树单瓣花的退化雄蕊、重瓣花的雄蕊状花瓣和正常花瓣进行mRNA转录组分析,筛选了调控楸树重瓣花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和基因家族;基于转录水平的MADS-box基因家族分析,克隆到了调控楸树花瓣和雄蕊发育的Cabu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胜龙  刘京晶  楼雄珍  刘洋  童再康  黄华宏  
为探讨主要代谢成分与应压木形成的关系,以拉弯诱导形成的杉木应压木为材料,在明确其重要显微特征、木质素含量的基础上,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GC-MS)对主要代谢成分进行了鉴定和相对表达丰度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应压木管胞多以椭圆形呈现,且管胞壁明显增厚。应压木管胞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 347.34和20.18μm,均显著小于对应木;平均壁腔比为0.43,显著大于对应木。应压木木质素的相对含量较对应木增加21.9%。在3个拉弯时期皆可鉴定出18种代谢成分,其中有机酸5种、单糖4种、二糖3种、醇类和氨基酸各2种、无机酸和内酯类各1种。时期Ⅰ应压木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应木差异不大,但这2种化合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亚方  姜笑梅  刘晓丽  
应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得到了毛白杨枝条形成层细胞与其衍生木质部细胞解剖特征在形成层活动期内的变化情况 ,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X射线微密度测定技术 ,了解了同一生长轮内木材密度沿径向方向上的变异 ,讨论了其与木质部细胞解剖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径向和弦向宽度在活动期不同阶段差异不显著 ,而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壁腔比、微纤丝角、导管分布频率和胞壁率差异极显著 ;导管组织比量差异显著 ;导管分子长度、纤维比量和射线比量差异不显著。同一生长轮内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与活动期不同阶段形成的木质部细胞数量及其解剖特征直接相关。形成层带细胞层数与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雅  张坤鹏  张汇东  毕梦希  齐明芳  
ERECTA(ER)是一种富含亮氨酸重复片段(LRR)的类受体激酶(RLKs)基因,RLKs可以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并在植物发育早期细胞间信号传导中具有关键作用。植物中有少数核心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不同方面,ER家族(ERfs)信号通路是这些核心信号之一,在植物的形态发生、花序形成和发育、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尽管ERfs对于植物生长的正常发育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其功能众多,调控机制十分复杂,各个信号通路发生的组织部位与时间都不相同,使得研究ER信号网络变得困难。ER处于各个信号通路较为上游的位置,因此明确ER调控机制对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至关重要。本研究综述了ER蛋白的结构特点和在植物地上部分器官形态发育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在气孔发育、花序结构发育、茎的伸长以及调节茎尖大小等方面的作用,阐述了不同调控过程中的上游配体以及下游通路,为深入研究ER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衡  黄胜楠  刘志勇  唐小燕  冯辉  
为探索microRNAs(miRNAs)在大白菜花发育中的调控机制,以大白菜DH系FT为试材,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创制出同一基因组的二倍体和四倍体纯系,并稳定遗传。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在形态上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开花时间延迟、花器官整体变大、花瓣颜色更深等特征。利用sRNA-seq技术,分别构建了上述二倍体和四倍体的small RNA(sRNA)文库。通过与植物数据库miRBase比对,分别获得92个和95个成熟的bra-miRNAs,新预测的分别有70个和74个novel miRNAs。通过差异表达分析,筛选获得了34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预测了其287个靶基因。根据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筛选出9个与花发育相关的miRNAs,其靶基因涉及类黄酮合成、激素调控、细胞生长、开花时间调控等多方面。通过对287个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其中179个靶基因GO功能富集到810个条目上。最显著差异的条目有:核酸结合、细胞内组分、细胞器、细胞内的细胞器及DNA结合。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有126个靶基因参与到39条代谢通路上。富集基因显著且数量最多的通路是代谢途径,其次是氰基氨基酸代谢、木质素生物合成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过对涉及影响四倍体植株花发育变化的靶基因功能进行分析,讨论其9个miRNAs在花发育过程中可能参与的调控作用,推测出有6个miRNAs(bra-miR156a-5p、bra-miR172b-5p、brami R172c-3p、bra-miR172c-5p、bra-miR172d-5p和novel_87)在花期通过互相调控多个靶基因导致开花时间的延迟;有2个miRNAs(bra-miR395d-3p、novel_122)参与调控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变化,可能导致花瓣变大及生长发育变缓等表型特征;brami R395d-3p调控的靶基因还涉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同时另一个miRNA (bra-miR9552a-3p)可能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它们的调控可能是使花瓣颜色变深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揭示由大白菜倍性变异引起的花发育表型变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海英  
盐肤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在亚洲作为中药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取食树体汁液为生的的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在其主要寄主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引起叶片增生形成角倍。角倍的主要成分为五倍子单宁,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等,广泛应用于医药、印染、石油勘探、稀有金属提取、食品工程等。角倍是在逐渐增多的角倍蚜群体操控下,刺激植物组织形成的虫瘿,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被精确调控的生理过程,然而角倍发育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植物内源激素在信号级联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杰  于颖  贺卓熙  路明远  孙宇  尹天龙  王超  
【目的】木质部细胞壁的组成及特性是决定材性的重要因素,研究木质部细胞壁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对于木材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了白桦木质部原生质体初生壁再生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并鉴定出重要调控基因,旨在为林木材性性状研究提供数据和材料。【方法】分别以培养0 h和2 h的白桦木质部原生质体为材料,通过荧光增白剂染色观察初生壁再生过程。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研究初生壁再生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参与的调控途径,将检测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在GO、KEGG、PlantTFDB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原生质体分离后不具有细胞壁,培养2 h再生初生细胞壁。以|log2(FC)|≥1(FC为差异倍数)且q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欣  张健  朱天辉  梁洪萍  
采集巨桉林下马勃子实体,培养其菌丝体,提取子实体及菌丝体基因组DNA,进行rDNA-ITS区序列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对rDNA-ITS不同区域作序列分析,首次构建马勃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野外采集获得马勃子实体10种,其中成功培养6种,测序结果表明马勃rDNA-ITS区长度在607~766bp之间,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与豆包菌(Pisolithus)亲缘关系较近,秃马勃属(Calvatia)、马勃属(Lycoperdon)及横膜马勃属(Vascellum)之间亲缘关系较近,ITS1-5.8S rDNA-ITS2区可建立马勃类真菌属间系统发育树,ITS2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诗忆  黄奕孜  李舟阳  黄华宏  林二培  
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这被称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体细胞胚胎(体胚)发生是指在没有受精的情况下,由体细胞或营养细胞发育成胚胎,是诱导植物细胞全能性的一种形式。体胚发生在种质资源保存、种苗生产、分子育种和植物基础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重要的植物生物技术工具和研究平台。多年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体胚发生受到由众多转录因子、激素信号途径及表观遗传修饰等构成的复杂网络的调控。本研究概述了植物体胚发生的途径,并重点综述了体胚发生关键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制、体胚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以及体胚发生关键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出现,体胚发生过程中涉及的代谢组分动态变化、转录调控、激素信号转导与表观遗传调控等复杂生物学过程有望得到更深入地阐释,将更进一步地解析植物体胚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此外,利用体胚发生关键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制,开发更高效的体胚诱导和遗传转化方法,有望为更多植物的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参8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青  郭锐  沈繁宜  高荣孚  沈应柏  
该文用几种木本植物茎做切片实验,探讨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的修复机制.研究发现:当脱水样品被复水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管状细胞中的空气立即回缩,形成长形或球形气泡;此后,在比较小的管状细胞中的气泡逐渐缩小直到消失;大的管状细胞中的气泡最初会伸长,然后缩短,直到消失;胞外球形泡也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除了来自细胞的切破处,这些胞外球形泡还来自木射线的横断面,其中小些的会缩小,大个的会长大.这些现象说明,样品中的气体并没有如以往所云,溶解到水中之后进入大气.作者认为,空气也许从短半径气泡移动到了长半径气泡中.有两种可能的机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是根据表面张力附加压强公式,气体会由半径小、压强大的小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婧  王耀  黄小侠  李林  
为探究细胞焦亡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分子机制,收集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对小动物肿瘤现状、细胞焦亡、诱导细胞焦亡的蛋白家族和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结果表明:1)细胞焦亡是由Gasdermins(GSDMs)家族蛋白所介导的可调节的细胞程序性死亡,GSDMs被蛋白酶水解激活,切割形成N端(具有成孔活性),在细胞膜上打孔,导致渗透性细胞裂解,从而将促炎分子释放到细胞外,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有重要意义;2)细胞发生焦亡时会不断胀大破裂,释放细胞内容物,其产生的炎性环境可以招募细胞毒性T细胞(CD8+T)、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免疫细胞杀死和吞噬肿瘤细胞,抑制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3)细胞焦亡将肿瘤免疫微环境激活为免疫刺激状态,使其由“冷”转“热”,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靶向治疗肿瘤疾病,降低患病宠物的死亡率。综上,诱导细胞焦亡和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细胞焦亡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宠物临床提供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治疗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