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3)
- 2023(4898)
- 2022(3810)
- 2021(3793)
- 2020(2920)
- 2019(6450)
- 2018(6398)
- 2017(11039)
- 2016(6510)
- 2015(7320)
- 2014(7181)
- 2013(6795)
- 2012(6462)
- 2011(5631)
- 2010(5816)
- 2009(5342)
- 2008(5512)
- 2007(5151)
- 2006(4513)
- 2005(4053)
- 学科
- 济(20009)
- 经济(19986)
- 管理(16926)
- 业(13811)
- 企(11595)
- 企业(11595)
- 方法(7687)
- 学(7609)
- 农(6843)
- 中国(6616)
- 数学(6112)
- 数学方法(5790)
- 财(5718)
- 业经(5486)
- 制(5166)
- 理论(4947)
- 农业(4597)
- 地方(4401)
- 教学(4064)
- 银(3882)
- 银行(3863)
- 教育(3825)
- 行(3606)
- 体(3601)
- 务(3567)
- 和(3549)
- 财务(3537)
- 财务管理(3521)
- 贸(3504)
- 贸易(3498)
- 机构
- 学院(88604)
- 大学(87910)
- 研究(32770)
- 管理(27641)
- 济(26448)
- 经济(25527)
- 中国(25051)
- 科学(24147)
- 理学(23021)
- 理学院(22673)
- 管理学(21796)
- 管理学院(21655)
- 京(19958)
- 农(19843)
- 所(18263)
- 研究所(16653)
- 业大(15982)
- 农业(15956)
- 中心(15724)
- 江(14641)
- 财(13614)
- 技术(13374)
- 范(13056)
- 师范(12836)
- 北京(12670)
- 省(12370)
- 院(12282)
- 州(11912)
- 室(10899)
- 财经(10108)
- 基金
- 项目(58558)
- 科学(44211)
- 研究(40538)
- 基金(39806)
- 家(36507)
- 国家(36174)
- 科学基金(29349)
- 省(24514)
- 社会(22168)
- 划(21067)
- 社会科(20744)
- 社会科学(20740)
- 自然(20469)
- 基金项目(20037)
- 自然科(19992)
- 自然科学(19985)
- 自然科学基金(19575)
- 教育(19321)
- 编号(17146)
- 资助(16631)
- 成果(15092)
- 重点(14002)
- 发(13008)
- 课题(12973)
- 计划(12666)
- 创(11827)
- 科研(11542)
- 科技(11365)
- 部(11268)
- 创新(11075)
共检索到14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仕军 李锐 谢新民 刘作新
根据太子河流域降水和产汇流特点 ,利用流域试点区观音阁水库枯季入库径流量、上游汛期降水量、汛末入库径流量和枯季降水量等实测系列资料 ,对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检验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枯季径流BP预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并且具备较高的精度 ,可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何俊仕 陈杨 梁凯
入库径流同时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为了更好的调控径流,更加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采用1959~2011年53a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及降水资料,借助Mann-Kendall法、有序聚类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年际、年内变化规律,探讨降水及人类活动对入库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53a来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年径流、汛期径流、非汛期径流均呈不明显减少趋势,且存在6a和28a的丰枯交替现象和阶段性特征;入库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最大月入库径流可占年入库径流的67%以上。降水对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的影响逐渐变小,而人类活动对入库径流的影响呈递增趋势,1959~1975年和1976~201...
关键词:
入库径流 演变规律 驱动因子 大伙房水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聪 鲁春霞 李亦秋 孙艳芝
利用1970~2010年水文数据,分析了安康水库下游安康水文站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并运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探讨了径流变化趋势和突变年份;在此基础之上,以安康水库蓄水运行时间为界线,通过绘制径流-降水双累积曲线,剥离降水和安康水库以上流域人类活动对其下游径流的影响,得到安康水库运行等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影响程度,从而为揭示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影响提供定量化参考。研究表明:近40a来,安康水库下游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且水库的建设运行等人类活动使径流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使径流年际间变化趋于平缓,其对径流的直接影响程度高达83.8%,是径流减少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师彪 李郁侠 于新花 闫旺 李鹏
为了提高水库和河流中长期径流预测精度,提出了弹性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RAAFSA)。应用RAAFSA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实现BP神经网络参数优化,形成弹性自适应人工鱼群-BP神经网络混合算法(RAAFSA-BP),对石泉水库进行中长期径流预测。仿真计算表明,弹性自适应人工鱼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收敛速度快于BP神经网络算法、人工鱼群-BP神经网络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算法。该混合算法克服了BP神经网络和人工鱼群算法易陷于局部极值、搜索质量差和精度不高的缺点,改善了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输出稳定性好,预报精度显著提高,每次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都小于6%,合格率达到100%。该算法成功地解决了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国章 王双银 韦华艳
多元自回归模型在枯水径流预报中的应用冯国章,王双银,韦华艳(西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陵712100)关键词多元自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枯水径流,模型评定,预报检验,作业预报APPLICATIONOFTHEMULTIVARIATEAUTORE...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圆 马钦彦 王玉涛 康峰峰 田平 卢俊峰
该文对北京密云水库和森林植被影响下不同水源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河川径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不仅与降水化学组成有关,而且受该地区的土壤、植被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003—2005年密云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比1987年加剧,其中白河对密云水库中化学元素入库负荷贡献最大,达到密云水库水体对应数值的46.20%;潮河其次,为30.02%;白马关河仅为4.97%.潮河和白河河水的N、P含量大于白马关河和安达木河,而K含量正好相反,这种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各流域土地利用及施肥等情况不同而造成的.密云水库流域的水源涵养林对大气降水、农田径流的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河川径流 富营养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迎春,姚治君,刘宝勤,吕爱锋
运用回归分析和多种曲线拟合方法,对密云水库近几十年来的入库径流时间系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库径流总体上呈指数减少趋势,洪峰流量从绝对流量和所占比例两个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减少,而且洪水减少程度高于一般径流减少程度。同时,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入库径流减少的影响较小,而流域内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
密云水库 径流 变化趋势 动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学艳 全勇 龚声信 岳银 余勇 马鹏 唐玉凤 沈燕琼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地表径流和渗漏水的土壤表层氮、磷随降雨流失的情况。【方法】在渔洞水库流域的大田里设计了4种典型的作物种植类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氮、磷浓度。【结果】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质量浓度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之后逐步下降的趋势,土壤渗透水相中氮素流失无明显变化趋势;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对磷素流失质量浓度影响较大,地表径流和土壤渗透水相中磷素流失平均浓度较高的为苹果(0.71、0.99 mg/L)和青花(0.24、0.27 mg/L)。【结论】该试验设计合理,能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的氮磷流失量和吸收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河流附近环境保护区的种植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昭通 渔洞水库 种植 径流 氮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国章 王双银 王学斌
简介了门限自回归(TAR)模型的概念和自激励门限自回归(SETAR)模型的一般形式与建模方法,建立了泾河、北洛河和渭河三河流主要灌溉取水断面月平均流量的SE-TAR模型,将模型用于预报枯水期河川径流,精度与合格率均满足水文预报规范要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娜 赵巧华 闫桂霞 黄琴
科学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可以更为合理地规划利用地球水资源。针对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减少问题,分别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检验,对1960~2012年间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汉江上游20个地面观测站的降水、气温的年际和年内演化趋势进行了比较,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入库径流减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气候弹性模型分别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度。结果表明:近年来丹江口入库径流的减少主要受春季和秋季径流减少的影响,在春季径流的减少总量中,气候变化的贡献度为67%,人类活动为33%;秋季径流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坤 胡煜斌
三峡库区入库量作为随时间变化的序列具有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所涵盖的频率信息不仅能够体现长江流域年变化尺度以上的周期特点,而且在每年汛期与枯水期的频率变化也有所不同。主要利用HHT方法对三峡库区入库量信号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利用EMD方法对信号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能够清晰分辨出由高到低不同频率范围的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对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做Hilbert变换得到时频特征表明:在20d至1a的周期范围内,频率幅值变化不大,但自2003年蓄水开始,频率存在略有增大的趋势,并且洪水期与枯水期频率变化分界不明显;年周期是20a库区信号中稳定的周期性变化信息,而残差信号代表了入库量的整体趋势,反应了整个库区水量...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入库量 HHT 时频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涂安国 尹炜 陈德强 叶闽 雷阿林
探明面源污染特征对制定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村落和林-耕复合两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流域各集水区出口地表径流氮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村落降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浓度较高,其中总氮均值超过20mg/L,变化幅度都不大;氨氮浓度较低,但变化剧烈,这种氮浓度演变过程和降雨强度关系密切。硝态氮是村落氮输出的主要形态,占总氮输出的60.31%~96.55%,与总氮输出变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林-耕地的氮浓度相对较低,总氮表现出上升—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过程,硝态氮和总氮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小流域下游氮浓度表现出稀释和富集两种效应,其中...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地表径流 面源污染 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甘丽萍 吴远 石汝杰 张静 周江翠
为了解城镇地表径流对三峡库区苎溪河水质微生物污染指标的影响程度。于2013年6月及12月采集苎溪河周边仙鹤桥(样点1)、沙河镇街道办事处(样点2)、万斛村(样点3)、天仙湖黄金海岸(样点4)、天仙湖广场(样点5)等5个样点的地表径流监测细菌(CFU)、总大肠菌群(FC)、粪大肠菌群(TC)、粪链球菌(SF)4种指示微生物指标,同时采集上述5个样点的苎溪河河水,测定水质浊度。结果表明,苎溪河地表径流中的CFU和TC较高,冬夏两季的差异较为显著,样点3中各种指示菌的浓度较高,指示菌的相关性比较明显;监测的5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铭 鲁春霞 马聪 欧洁3
龙门水库和安各庄水库同属于白洋淀流域,且地理位置上相邻。按水库库容划分,都属于大(二)型水库,并且设计之初的水库功能都是以防洪为主,同时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本文运用1961年-2008年的水库径流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两个水库上游来水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虽然两个水库地理位置靠近,但是安各庄水库运行正常,而龙门水库近年来却几乎处在彻底干涸的处境。为了解释这种差异性,本文首先通过DEM提取了两个水库的集水区,然后从水库上游集水区的气候要素、地形要素、植被要素以及人类活动要素等影响因子着手,分析了这两个水库现状迥异的深层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是造成两个水库不同径流效应的主要...
关键词:
径流 流域提取 白洋淀 龙门水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梦杰 邱龙辉 贾璐歌 李江维 李爽 沈建忠
为探究辽宁省5座水源地水库--观音阁、白石、柴河、清河和汤河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根据底栖动物的现存量估算鱼产潜力,为这5座水库保水渔业的放养捕捞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2020年开展季节性调查,共检出底栖动物67种,节肢动物52种,以摇蚊幼虫为主,有39种;寡毛类12种,主要为颤蚓和仙女虫;软体动物3种,分别为观音阁和汤河水库检出的椭圆萝卜螺,以及观音阁和白石水库的梨形环棱螺和褶纹冠蚌。检出种类以汤河水库最多,39种,其次为观音阁水库34种,白石水库最少,仅23种。密度以白石水库最高,1 546.89 ind/m~2,其次为观音阁水库658.33 ind/m~2,汤河水库最低,481.92 ind/m~2。生物量以白石水库最高,7.76g/m~2,其次为汤河水库5.68 g/m~2,清河水库最低,2.49 g/m~2。5座水库密度在春、夏、秋季均可出现峰值,但最低值皆出现在夏季;生物量则以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各库密度和生物量总体表现为静水区最高,仅观音阁水库密度和生物量、白石水库生物量峰值出现在过渡区。观音阁和柴河水库河流区至坝前密度和生物量总体以寡毛类为主,而入水口以摇蚊幼虫占比最高;清河水库和汤河水库入水口至静水区密度和生物量总体以摇蚊幼虫为主,而坝前均以寡毛类占比最高;白石水库入水口至过渡区主要为摇蚊幼虫,坝前静水区以寡毛类为主。群落聚类与MDS排序结果显示,观音阁、柴河和清河水库群落较相似,白石和汤河水库群落相似性较低,且与观音阁、柴河和清河水库差异明显。CCA结果显示,水深、总氮、氨氮、DOC、叶绿素a含量是5座水库影响底栖动物密度的关键因子。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受总氮、氨氮影响明显,汤河水库总氮、氨氮含量最低,表现为种类最多,摇蚊幼虫优势地位高;白石水库中总氮、氨氮含量最高,表现为种类最少,水丝蚓优势地位高。基于底栖动物估算的鱼产潜力白石水库最高,汤河水库次之,清河水库最低。与以往调查数据相比,5座水库种类数均增加,主要是检测出的摇蚊幼虫种类增加;而密度和生物量表现有所不同,观音阁水库密度和生物量均降低,而清河和汤河水库均增加,白石水库则密度增加而生物量降低,柴河水库则密度降低而生物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这5座水源地水库应根据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针对性地管理底栖动物食性鱼类的放养和捕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