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9)
- 2023(5262)
- 2022(4814)
- 2021(4552)
- 2020(4141)
- 2019(9905)
- 2018(9922)
- 2017(19821)
- 2016(11169)
- 2015(12984)
- 2014(13593)
- 2013(13652)
- 2012(12997)
- 2011(11712)
- 2010(12175)
- 2009(11540)
- 2008(11904)
- 2007(11217)
- 2006(9753)
- 2005(8950)
- 学科
- 济(48955)
- 经济(48902)
- 管理(31056)
- 业(30685)
- 方法(24312)
- 企(23988)
- 企业(23988)
- 数学(21710)
- 数学方法(21440)
- 农(14784)
- 财(13572)
- 中国(12251)
- 学(10439)
- 制(10128)
- 贸(9963)
- 贸易(9961)
- 易(9661)
- 地方(9660)
- 农业(9450)
- 业经(9043)
- 务(8249)
- 财务(8224)
- 财务管理(8192)
- 银(8004)
- 银行(7984)
- 企业财务(7664)
- 和(7559)
- 行(7518)
- 融(7273)
- 金融(7270)
- 机构
- 大学(169202)
- 学院(168119)
- 济(69837)
- 经济(68153)
- 管理(64185)
- 研究(56710)
- 理学(53913)
- 理学院(53315)
- 管理学(52371)
- 管理学院(52057)
- 中国(44705)
- 京(36266)
- 科学(35219)
- 财(33330)
- 农(31329)
- 所(30522)
- 中心(27294)
- 研究所(27271)
- 江(26987)
- 业大(25824)
- 财经(25797)
- 农业(24660)
- 北京(23408)
- 经(23074)
- 范(22030)
- 师范(21833)
- 州(21503)
- 经济学(21213)
- 院(19445)
- 经济学院(19222)
- 基金
- 项目(102961)
- 科学(79148)
- 研究(75150)
- 基金(72682)
- 家(62822)
- 国家(62278)
- 科学基金(52166)
- 社会(45428)
- 社会科(42876)
- 社会科学(42859)
- 省(40857)
- 基金项目(38504)
- 教育(35065)
- 划(34440)
- 自然(33784)
- 自然科(32949)
- 自然科学(32937)
- 自然科学基金(32342)
- 编号(31915)
- 资助(31088)
- 成果(27101)
- 重点(23278)
- 部(23160)
- 发(22217)
- 课题(22092)
- 创(20519)
- 科研(20039)
- 教育部(19439)
- 性(19354)
- 大学(19345)
共检索到257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新 史本山
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和资产的专用性,BOT项目参与方受利益驱动可能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套牢对方。本文研究了BOT项目中的套牢问题,给出了项目公司和政府套牢问题的博弈收益矩阵;并引入产品购买方,构建了产品购买方和项目公司在政府监督和不监督两种情况下的基于合同价格谈判的套牢问题的博弈收益矩阵。求解得到各方采取套牢行为的临界条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参与方的最优策略。研究表明,政府通过适时的监督、适当的罚款额度和合适的利益激励机制避免被项目公司套牢;项目公司应增大其事前的产权比例和再谈判成本,防止产品购买方通过价格再谈判将其套牢。
关键词:
BOT 套牢问题 再谈判 机会主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新 史本山
文章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指导下,分析了项目公司和产品购买方的套牢机制,并对项目公司投资决策和事后谈判行为决策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产品购买方降低项目产品价格时的套牢问题,分析事前权益比例对双方决策行为的影响,给出了再谈判时双方的临界条件和最优决策。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BOT 套牢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利花 张静 杜德权
通过引入不可证实性系数,分析了开发商与承包商的博弈过程,并且得出结论:当市场状况良好时,即使承包商采取套牢行为,开发商仍将投资房地产;如果开发商的可占用准租不足以支付承包商所侵占的利益,开发商将可能不再投资房地产。其中,事项的不可证实性使承包商有机会侵占开发商的利益,因此,减少事项的不可证实性可以最大化开发商的收益。垫资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承包商的套牢程度。但无论如何,合同的不完全性都难以解决,套牢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但是只要开发商能够从中获取超额收益,其投资行为就是必然的。
关键词:
建筑企业 施工合同 工程收益 施工项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华武 方世建 缪柏其
风险投资企业在和人力资本市场上的经理签约时,会存在契约不完全现象,导致套牢的产生。和其他两种经济解释不同,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套牢的原因,是既定契约框架下经理追求准租金的结果。这造成企业成本提高,效率损失。通过设计良好的契约治理结构,自我实施的隐性契约可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现象。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套牢 不完全契约 专用性准租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季建伟 邱菀华
本文基于关系专用性投资所产生的“套牢”效应 ,分析了企业边界的决定问题。通过一个重复博弈的“声誉”模型 ,表明在计划的总交易量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减少单次交易数量、增加交易次数 ,将使交易者增加诚实交易的激励 ,从而在企业边界不变的情况下 ,有效的解决“套牢”问题。
关键词:
套牢 企业边界 关系专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韧 曾国平
在证券市场上,契约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往往带来内幕人的内幕交易行为;而证券内幕交易行为一旦发生,投资者往往会处于被“套牢”的地位。通过分析投资者被“套牢”的原因后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显性和隐性契约的完善、产权的明晰以及内幕人的有效规制这三个方面来解决。
关键词:
证券内幕交易 套牢 不完全契约 交易成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文新 彭文敏 史本山
政府通过担保吸引非政府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基础设施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多,政府提供的项目担保可以避免非政府投资主体无法控制的非经营风险,但同时政府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基础设施项目担保中存在套牢问题。本文简述了政府担保的作用机制,结合期权理论分析了基础设施项目担保中的套牢问题,并分别建立了上限式担保、上下限式担保和比例上下限式担保套牢问题的博弈模型,比较了三种担保方式的优缺点,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双方的最优决策以及解决套牢问题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在峰
本文首先探讨了BOT项目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然后借助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BOT项目中存在的博弈问题,指出特许权期的确定是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在项目招投标完成后博弈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特许权期对项目建设投入成本和项目建设质量影响的分析,建立了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的博弈模型,得到了特许权期的最优决策模型,为BOT项目特许权期的确定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
BOT 特许权期 博弈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太玲 朱邦毅
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套牢问题在现实中是常见的,其解决不仅有利于提高交易双方的福利,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文章以冰箱厂和压缩机厂之间的合作为例,通过一个不完全契约的设定来有效阻止套牢行为,取得社会最优产出;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专用性资产 套牢问题 契约 合作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大双 黄巫琳 石磊
本文在分析BOT项目运营期内项目公司道德风险的表现及其危害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政府和项目公司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均衡的分析,发现政府监督效率低于某一水平时,项目公司必然发生道德风险;而当高于该水平时,项目公司则以一定概率发生道德风险。最后提出可从增加处罚金额、提高监督效率、降低监督费用、建立民众监督机制等方面对运营期内项目公司的道德风险加以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
BOT 道德风险 运营期 博弈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胡冰
自然资源绿色利用方式转型,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角度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由于专用性投资、机会主义、产权不清以及自我履约不足等,导致资源绿色利用方式转型中存在着作为代理方的地方政府官员的套牢行为。这种套牢容易导致委托方选择理性无知、放纵代理方的道德风险、提高经济发展的交易费用等。从东北某省近年的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可见一斑。应对之策包括:提升法律执行级次并进一步明确政府间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责权利关系,引入"耻文化"强化默认契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约束能力,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以提高契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胡冰
自然资源绿色利用方式转型,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角度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由于专用性投资、机会主义、产权不清以及自我履约不足等,导致资源绿色利用方式转型中存在着作为代理方的地方政府官员的套牢行为。这种套牢容易导致委托方选择理性无知、放纵代理方的道德风险、提高经济发展的交易费用等。从东北某省近年的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可见一斑。应对之策包括:提升法律执行级次并进一步明确政府间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责权利关系,引入"耻文化"强化默认契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约束能力,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以提高契约完备程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陈昊 李淑萍
近年来,双边自由贸易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全球各个地区掀起了高潮。本文将企业理论中的"套牢"概念引入国际经济领域,发现惧于交易另一国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