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2)
2023(7925)
2022(6230)
2021(5714)
2020(4337)
2019(9457)
2018(8711)
2017(16519)
2016(8615)
2015(9291)
2014(9070)
2013(8892)
2012(7966)
2011(7105)
2010(7467)
2009(7261)
2008(6070)
2007(5697)
2006(5004)
2005(4680)
作者
(23487)
(19542)
(19112)
(18276)
(11792)
(9259)
(8724)
(7486)
(7435)
(6807)
(6679)
(6492)
(6195)
(6046)
(6022)
(5951)
(5772)
(5672)
(5476)
(5453)
(4734)
(4688)
(4644)
(4596)
(4316)
(4288)
(4195)
(4184)
(3889)
(3847)
学科
(35944)
经济(35925)
(24932)
金融(24930)
管理(22646)
(22097)
银行(22085)
(21666)
(21526)
中国(18147)
(17559)
企业(17559)
地方(14542)
中国金融(10952)
方法(10856)
(10315)
(10275)
(10149)
数学(9752)
数学方法(9650)
业经(9381)
农业(7744)
地方经济(7663)
(7074)
财务(7055)
财务管理(7044)
企业财务(6789)
(6105)
理论(5819)
环境(5697)
机构
学院(114577)
大学(110925)
(48087)
经济(46868)
管理(41304)
研究(39577)
中国(37461)
理学(34351)
理学院(33968)
管理学(33494)
管理学院(33287)
(23805)
(22817)
科学(22561)
中心(20889)
(19183)
财经(18516)
(17728)
研究所(17325)
(17095)
(16876)
(16731)
银行(16512)
(16037)
经济学(15798)
金融(15693)
(15547)
(15375)
(15212)
师范(15082)
基金
项目(77205)
科学(61094)
研究(59994)
基金(54343)
(46842)
国家(46416)
科学基金(39776)
社会(38699)
社会科(36840)
社会科学(36833)
(31646)
基金项目(28285)
教育(26647)
(26303)
编号(24918)
自然(23097)
自然科(22541)
自然科学(22533)
自然科学基金(22102)
资助(21104)
成果(20089)
(19413)
重点(18248)
课题(18025)
(17003)
国家社会(16288)
(16271)
发展(16057)
创新(15930)
(15791)
期刊
(55657)
经济(55657)
研究(35504)
(28736)
金融(28736)
中国(25595)
(18331)
(16534)
学报(15088)
管理(14793)
科学(14476)
教育(14031)
大学(11678)
学学(11183)
农业(10490)
技术(10279)
财经(9094)
业经(8756)
经济研究(8491)
(7827)
问题(6482)
理论(5734)
国际(5427)
技术经济(5369)
职业(5272)
(5224)
现代(5218)
实践(5187)
(5187)
科技(5096)
共检索到183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应晖  
本文主要对通过BOT项目为基础设施领域融资问题的分析 ,阐述自然垄断产业融资制度改革的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方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上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促进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 ,以拓宽投融资渠道 ,扩大投资规模 ,提高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友胤  李廉水  
本文阐述了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和运作框架,指出了基础设施证券化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新途径。在基础设施收费证券化与我国其它几种融资方式作比较的基础上,看出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具有其特有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庆玲  
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运用项目融资模式中存在着投资人自身的局限性、银行对项目融资的取向偏好以及法律环境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阻碍了项目融资的推广应用。因此,需要从转变项目融资相关主体的观念、完善项目融资法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银行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力度、提高投资人运作能力和培育专业化中介机构等方面出发,努力促进项目融资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热依扎  
项目融资(Projectfinancing),又称工程项目融资或项目贷款,是国际上为兴建大型工程项目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主要用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以及交通、运输、电力、化工及农林业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融资最大的特色是贷款人并非以项目发起人的资信,而是以项目本身的可行性作为发放贷款的主要依据,并基本上愿意以项目本身产生的现金流量与盈利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同时以项目公司及项目的资产作为贷款偿还的保证。项目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晓君  张宏  
本文通过对BOT和TOT项目融资模式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兼备两种项目融资模式优点的TBT项目融资模式。阐明了运用TBT模式进行项目融资的操作步骤,界定了TBT项目融资模式的应用范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庞超然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银行业监管增强是制约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要因素。探索国际基础设施融资新模式,需要解决政府层面如何为财政直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的融资方法问题,需要通过信贷市场为银行提升资本流动速率、合理分散风险提供新的融资模式,更需要从直接融资市场为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投融资渠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国际基础设施融资中出现的新模式,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不同阶段讨论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并为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融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惠馨  
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融资杨惠馨为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那么,为基础设施开拓融资渠道就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融资模式的特点、实施步骤、可行性分析等进行分析考察,从中把握该模式对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储祥银  万颖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培育参与新一轮竞争活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大计。在目前情况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举措。李岚清副总理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中国未来三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敏  王婷婷  
基础设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额资金,传统的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融资方式的不足,以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丽华  
西部基础设施领域民营资本BOT项目在我国处于探求阶段,风险较大。此类BOT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对BOT项目风险进行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源头抓起,对BOT项目的评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研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BOT项目评估应该从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秋敏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长期短缺 ,由于财力有限 ,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已不占主要地位 ,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必须拓宽其融资渠道。BOT和ABS作为国际项目融资的两种不同方式 ,在基础设施项目国际融资领域各有所长 ,应区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为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外资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敏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长期短缺 ,由于财力有限 ,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已不占主要地位 ,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必须拓宽其融资渠道。BOT和ABS作为国际项目融资的两种不同方式 ,在基础设施项目国际融资领域各有所长 ,应区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为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外资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蒋先玲  
进入21世纪以来,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成为决定发展中国家竞争力高低的关键一战。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大、周期长、收益低等特点,使其难以通过传统的融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项目融资作为一种创新,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运用项目融资引入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场是大势所趋,因为并非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具有纯粹公共物品的性质。私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并不影响政府对它的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