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5)
- 2023(13494)
- 2022(11407)
- 2021(10917)
- 2020(9171)
- 2019(21511)
- 2018(21294)
- 2017(41893)
- 2016(22273)
- 2015(25189)
- 2014(25266)
- 2013(24738)
- 2012(22364)
- 2011(19986)
- 2010(20382)
- 2009(19107)
- 2008(17599)
- 2007(15420)
- 2006(13330)
- 2005(11862)
- 学科
- 济(85615)
- 经济(85525)
- 业(64453)
- 管理(63701)
- 企(53579)
- 企业(53579)
- 方法(43725)
- 数学(38644)
- 数学方法(37961)
- 中国(29228)
- 融(28333)
- 金融(28331)
- 银(27251)
- 银行(27218)
- 行(26173)
- 财(23391)
- 农(21602)
- 业经(19467)
- 制(19261)
- 地方(18112)
- 学(17202)
- 理论(16911)
- 务(16406)
- 财务(16328)
- 财务管理(16296)
- 企业财务(15514)
- 贸(14927)
- 贸易(14913)
- 农业(14638)
- 易(14520)
- 机构
- 大学(307413)
- 学院(306539)
- 管理(126591)
- 济(119830)
- 经济(117022)
- 理学(109415)
- 理学院(108317)
- 管理学(106195)
- 管理学院(105670)
- 研究(95260)
- 中国(81031)
- 京(64960)
- 科学(58516)
- 财(57309)
- 所(46418)
- 中心(46338)
- 财经(46172)
- 农(44612)
- 业大(44213)
- 江(43268)
- 研究所(42337)
- 经(41924)
- 北京(41362)
- 范(38134)
- 师范(37798)
- 州(36651)
- 经济学(35867)
- 农业(34830)
- 院(34763)
- 财经大学(34740)
- 基金
- 项目(211076)
- 科学(165774)
- 研究(154739)
- 基金(153205)
- 家(131950)
- 国家(130858)
- 科学基金(113869)
- 社会(96231)
- 社会科(91282)
- 社会科学(91256)
- 省(82409)
- 基金项目(81091)
- 自然(75080)
- 自然科(73406)
- 自然科学(73393)
- 自然科学基金(72036)
- 教育(71476)
- 划(68994)
- 资助(65114)
- 编号(64077)
- 成果(51159)
- 重点(46488)
- 部(46091)
- 创(44014)
- 发(43702)
- 课题(43429)
- 创新(40976)
- 科研(40508)
- 项目编号(40043)
- 教育部(39983)
- 期刊
- 济(125062)
- 经济(125062)
- 研究(91337)
- 中国(57068)
- 管理(45427)
- 学报(44869)
- 融(43253)
- 金融(43253)
- 财(42743)
- 科学(42079)
- 农(39872)
- 大学(34703)
- 教育(33156)
- 学学(32733)
- 技术(27955)
- 农业(27208)
- 财经(21726)
- 业经(20066)
- 经济研究(19844)
- 经(18302)
- 理论(16639)
- 图书(15567)
- 实践(15480)
- 践(15480)
- 问题(15345)
- 技术经济(15298)
- 统计(14462)
- 科技(14365)
- 业(13858)
- 现代(13644)
共检索到44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辉,何伯森
BOT模式的项目融资是当今国际项目融资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结构。本文主要从项目公司的角度来讨论在BOT项目中的风险问题,为了便于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本文把BOT项目的风险可分为可控制和不可控制两类,然后分别对它们进行分析、评价和分配。可控制风险主要包括完工风险、生产风险、技术风险和部分市场风险。不可控制风险主要包括金融风险、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芳
BOT融资模式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BOT作为项目融资的一种模式,以项目的经济强度为融资的基础,属于有限追索,虽然参与方众多可以分散一部分风险,但由于时间跨度长、涉及方面多,因而风险也比较大。所以,加强对BOT融资模式的风险管理也就成为必然。
关键词:
项目融资 BOT模式 风险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国富 王守清
BOT和PFI都是项目融资中的典型模式,都属于PPP模式的范畴。在我国,BOT模式首先被引入,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PFI模式以及PPP模式也逐渐被引入。本文将从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应用领域、运作程序上对BOT和PFI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这两种融资模式,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项目融资 BOT PFI 基础设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荀志远 朱珊 宋兆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翠香
BOT意为"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文章结合高速公路资金特性,对所采用的BOT模式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高速公路BOT项目在融资过程中的意义、缺点与风险,可为高速公路BOT模式的相关责任方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 BOT融资 经营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坤红
BOT是国际上近十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由于运用BOT模式进行项目融资,时间跨度长、涉及方面多,因此应重视其风险管理,以保证融资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BOT模式 风险管理 融资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刚 张永强 苏加峰
本文对BT项目融资模式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均应通过合同条件来落实,按风险类型的不同,由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来承担相应的风险。
关键词:
BT项目融资模式 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先玲
中国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而多年的财政赤字又使得政府很难全部负担庞大的建设费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实体近年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财富,却又受制于诸多产业的垄断门槛无处投资。因此,由国有经济实体垄断基础设施投资的局面必须尽快打破,利用BOT方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已迫在眉睫。但中国目前的BOT项目绝大部分集中在引进外资上。事实上,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早已有实力与热情去从事BOT项目投资,关键在于,其能否获得“国民待遇”。
关键词:
BOT 基础设施 项目融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鲍洋
在我国,BOT和PFI融资模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和发展。在比较两种融资模式异同的基础上,分析了BOT和PFI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对完善BOT和PFI融资模式的实施提出对策,并描述了发展前景。
关键词:
BOT PFI 融资模式 前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水波,王辉
本文作者通过参加实际BOT项目法律谈判的过程,着重讨论在BOT法律谈判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谈判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采用的方法。本文还对BOT法律谈判应该注意的重点、技巧以及谈判中所要注意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BOT 项目融资 谈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振宇 段林玲 江伟
BOT与ABS项目融资模式是在不同背景下产生的,它们都具有项目导向和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特征共性,但两者在项目所有权与经营权、模式适用范围、限制条件、风险分配、融资成本、对政府的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并提出我国目前实施BOT和ABS融资需要建立该融资模式运行所需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制订鼓励内资和民营资本参与的措施,实现市场化运营,加快人才培养。
关键词:
BOT ABS 项目融资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康绍大 马葵 陈金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BOT(Build-Operate-Transfer)投融资方式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BOT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渐活跃的一种国际通用的项目融资模式。目前,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在我国的运用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文章通过对BOT方式风险管理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我国在BOT项目投融资中的风险管理水平,以发挥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基础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
BOT 风险管理 风险规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鲍海君 吴次芳 徐建春
BOT是Bui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的英文缩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投资合作方式。BOT项目融资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并与政府机构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分配该项目的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方式。 目前,我国各地土地整理多为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直接投资建设,投融资渠道单一,制约了土地整理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如何拓展投融资渠道,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投资土地整理,以提高土地整理效益,将土地整理工作推进到更深层次和更高境界,是十分迫切的科研任务。 本文提出将BOT模式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融资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敏蓉
PPP项目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与私人部门包括商业银行、投资机构、民间资本及个人等进行合作,通过融资、运营和转移等安排形成的公私多方参与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PPP项目资金规模巨大、生产和运营周期长、覆盖面广,因此必须举更多社会之力来公共建设,并公共享受收益。PPP融资是项目的核心,融资模式多样且关系复杂,因此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险。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其PPP融资模式具有自身独特之处。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主要特点以及主要的融资模式,通过
关键词:
城市 轨道交通 PPP融资 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