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90)
- 2023(17660)
- 2022(14957)
- 2021(14157)
- 2020(11428)
- 2019(26643)
- 2018(26569)
- 2017(50481)
- 2016(27467)
- 2015(30971)
- 2014(31326)
- 2013(30750)
- 2012(28324)
- 2011(25775)
- 2010(26198)
- 2009(23980)
- 2008(23099)
- 2007(20742)
- 2006(18485)
- 2005(16229)
- 学科
- 济(114938)
- 经济(114826)
- 管理(72936)
- 业(72100)
- 企(55064)
- 企业(55064)
- 方法(47838)
- 数学(41048)
- 数学方法(40330)
- 农(40057)
- 中国(33378)
- 地方(30078)
- 业经(27663)
- 农业(26698)
- 学(24586)
- 财(24077)
- 制(20351)
- 环境(19601)
- 理论(19482)
- 贸(18562)
- 贸易(18546)
- 和(17892)
- 易(17873)
- 银(17431)
- 银行(17390)
- 发(17353)
- 技术(17166)
- 融(17005)
- 金融(17000)
- 行(16746)
- 机构
- 学院(387217)
- 大学(384147)
- 管理(151440)
- 济(148330)
- 经济(144674)
- 研究(131908)
- 理学(129990)
- 理学院(128441)
- 管理学(125893)
- 管理学院(125190)
- 中国(99605)
- 京(84314)
- 科学(83543)
- 财(66894)
- 农(66821)
- 所(66131)
- 中心(60732)
- 研究所(60125)
- 江(59116)
- 业大(58751)
- 范(55634)
- 师范(55133)
- 北京(54045)
- 财经(52579)
- 农业(50846)
- 州(48639)
- 院(48370)
- 经(47578)
- 师范大学(44302)
- 经济学(42764)
- 基金
- 项目(262342)
- 科学(205324)
- 研究(194327)
- 基金(186472)
- 家(161946)
- 国家(160479)
- 科学基金(137575)
- 社会(120338)
- 社会科(113660)
- 社会科学(113629)
- 省(104497)
- 基金项目(99101)
- 教育(89449)
- 自然(88589)
- 划(87518)
- 自然科(86428)
- 自然科学(86410)
- 自然科学基金(84778)
- 编号(81592)
- 资助(76931)
- 成果(66111)
- 发(59405)
- 重点(58721)
- 课题(56949)
- 部(56308)
- 创(53832)
- 创新(50025)
- 科研(49443)
- 项目编号(48509)
- 国家社会(48382)
- 期刊
- 济(174840)
- 经济(174840)
- 研究(113523)
- 中国(82054)
- 农(64650)
- 学报(59854)
- 科学(57296)
- 管理(54831)
- 教育(50136)
- 财(48653)
- 大学(45888)
- 农业(44001)
- 学学(42932)
- 技术(36131)
- 融(35319)
- 金融(35319)
- 业经(31987)
- 经济研究(25907)
- 财经(23936)
- 问题(22543)
- 图书(21970)
- 业(21414)
- 经(20432)
- 资源(19382)
- 科技(19166)
- 版(19003)
- 技术经济(18749)
- 理论(17875)
- 现代(17315)
- 商业(17154)
共检索到584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乡村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发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初现规模。但由于重庆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去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困境。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又被称为"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下放给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项目,并通过经营和管理获得利润回报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BOT形式适用于我国当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欣旻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重、国内经济处于下行阶段、"三农"问题急待解决的大背景下,可通过BOT模式的运用,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将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战略性影响。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BOT模式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巫昊燕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重庆市1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探究境内194个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发展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农业园、农家乐、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其中农家乐是数目最多的类型。(2)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ANN值均小于1,说明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均呈集聚分布。(3)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其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平均分布密度最高,为61.15个/万km~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均分布密度最低,仅为27.09个/万km~2。[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数目还比较少,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今后应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开拓发展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章 王烁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集中连片特困区"久扶不脱"的瓶颈就在于内生成长力的匮乏。"木根模式"通过"政府—村民—市场"三元主体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转,实现了主体"角色—行动"的转变,在协同合作中激发内生成长力,走出一条造血式的精准脱贫路径,对破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空间贫困陷阱"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海兰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精准滴灌",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要因地制宜,认识到乡村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断变化、时时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探索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实践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
贫困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路璐 朱淑芳
本文在分析重庆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重庆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探讨重庆旅游业由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条件,结合重庆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可行性分析 重庆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慧娟 吴雪飞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邹卒
基于重庆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重庆市乡村旅游收入与旅游区固体废物产生量、环保资金投入占生产值比重呈正相关,重庆市乡村旅游收入与空气质量优良率和人均森林拥有面积呈负相关。由此提出5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调控旅游地生命周期,提高整体旅游发展水平;深化低碳环保理念,着力提倡绿色旅游;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搭建智慧环保平台,适时解决污染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重庆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杨晓霞 向旭 樊昊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但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也存在风险。文章以处于乡村旅游发展起步阶段的城口县河鱼乡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乡村旅游开发风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鱼乡乡村旅游开发总体风险等级属于一般风险;风险最高的是市场风险,其次是经济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外部协作条件风险和经济风险,最后是自然灾害与环境风险、政策风险、乡村旅游资源风险、社会风险。河鱼乡乡村旅游开发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方面注意风险防范:成立旅游开发风险管理小组,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培训机制,提高交通通达度,优化整合资金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钰瑜
供给侧改革在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佛山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不仅具有特定地域的文化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生态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佛山乡村经济的增长动力。通过调研掌握佛山乡村文化资源内涵,应用创新理论,寻找合适的、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为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有迅速的提升,人们对医疗卫生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分析,分析了重庆城乡医疗保障统筹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相关理论基础,探索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并提出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医疗保障 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荣彬 车震宇 李汝恒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长足影响。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对当地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社区居民视角,以环洱海地区喜洲和双廊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对环洱海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探讨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呈现两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和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即自上而下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旅游企业支持,以政府规划为主、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即自下而上型,居民主导、政府扶持、旅游企业支持。社区居民作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勇 赵蕾 宋鸿 郭清霞 刘名俭
在中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从经济需求、社会问题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特殊贡献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理顺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对以往学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述,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乡村旅游考察调研体会,总结出四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路径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晴
重庆市开发生态旅游条件优越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分布广泛 ,且与人文旅游资源匹配。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开发返朴归真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科考探险旅游等多种生态旅游 ,促进重庆市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开发 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龙飞 陈辉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阳朔为例,通过分析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机遇,提出发展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要加强行业管理与环境整治,分类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凸显地方特色,鼓励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等。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对策 阳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