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9)
- 2023(9635)
- 2022(8671)
- 2021(8379)
- 2020(7007)
- 2019(16410)
- 2018(16508)
- 2017(31328)
- 2016(17598)
- 2015(19843)
- 2014(19931)
- 2013(19437)
- 2012(17747)
- 2011(15755)
- 2010(15692)
- 2009(13916)
- 2008(13460)
- 2007(11547)
- 2006(9843)
- 2005(8270)
- 学科
- 济(62130)
- 经济(62064)
- 管理(47517)
- 业(44375)
- 企(37524)
- 企业(37524)
- 方法(31807)
- 数学(27471)
- 数学方法(27047)
- 农(16384)
- 学(16168)
- 中国(15614)
- 财(14900)
- 业经(13774)
- 理论(13753)
- 地方(12528)
- 农业(10887)
- 和(10884)
- 教育(10847)
- 技术(10756)
- 贸(10411)
- 贸易(10406)
- 易(10080)
- 环境(10033)
- 务(10013)
- 财务(9950)
- 财务管理(9933)
- 制(9786)
- 教学(9372)
- 企业财务(9363)
- 机构
- 学院(239850)
- 大学(239541)
- 管理(95578)
- 济(84201)
- 理学(83523)
- 理学院(82587)
- 经济(82025)
- 管理学(80878)
- 管理学院(80478)
- 研究(78126)
- 中国(55251)
- 科学(53034)
- 京(51955)
- 农(42258)
- 业大(40179)
- 所(40085)
- 财(37193)
- 研究所(37122)
- 中心(34888)
- 江(33809)
- 农业(33425)
- 北京(32918)
- 范(32416)
- 师范(32092)
- 财经(30520)
- 技术(29046)
- 院(28580)
- 州(28171)
- 经(27733)
- 师范大学(25719)
- 基金
- 项目(171694)
- 科学(132264)
- 研究(123899)
- 基金(120868)
- 家(106540)
- 国家(105650)
- 科学基金(89559)
- 社会(72690)
- 省(69161)
- 社会科(68666)
- 社会科学(68647)
- 基金项目(65318)
- 自然(61046)
- 自然科(59574)
- 自然科学(59558)
- 自然科学基金(58409)
- 划(58395)
- 教育(58275)
- 编号(51947)
- 资助(50479)
- 成果(41635)
- 重点(38657)
- 部(36674)
- 课题(36267)
- 发(35855)
- 创(35842)
- 创新(33312)
- 科研(33238)
- 计划(32414)
- 项目编号(31981)
共检索到335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庆祥 黄洁 陈松笔 吴传毅
为了研究施用BGA土壤调理剂(BGA)对木薯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为木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研究在我国南方7省区设置9个试验点,选用木薯品种华南205为材料,使用不同剂量的BGA与复合肥混施和单施,以及肥料的不同施用时间。通过测产,测量植株高度,采用便携式光合仪Li-cro 6400XT测定木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分析并探讨施用BGA对木薯产量、淀粉含量和植株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BGA与复合肥混施或单施,都能提高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植株生长旺盛,作为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用优于一次性施用,建议施用量及施用方法为:BGA 1200 kG/h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岚涛 鲁剑巍 任涛 李小坤 丛日环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酸化土壤施用调理剂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及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能明显改善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成角率和每角粒数,进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调理剂后油菜苗期、蕾薹期、初花期、角果期株高与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19.6%、12.5%、12.2%、11.6%和0.5%、6.3%、9.3%、10.2%;油菜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成角率、每角粒数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41.7%、42.7%、10.5%、20.9%和25.4%。酸性土壤施用调理剂能明显提高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苗期、花期、角果期和成熟期土壤pH值分别提高了0.13、0.0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定棋 张永辉 夏建华 赵小蓉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在烟草上应用硒能有效改善烟草的生物、经济性状,提高烟株的抗病抗逆性,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增效的作用。公顷产值比对照增加1780.05~2566.65元,公顷产量增加72~144 kg;在烟草上应用硒,还能有效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提高烟叶的商品等级和工业可用性。试验还表明:在烟草上应硒,以移栽后50 d效果较好,能使烟叶硒含量达到0.04 mg/kg以上,符合现代烟草安全性要求。
关键词:
硒 烤烟 栽培 应用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杰文 张发明 李海平 肖志新 段志超 周冀衡 范伟 张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岚 杨少海 邹献中 巫金龙 宁建凤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碱渣、菇渣、污泥、泥炭等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调节作用和对辣椒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能降低酸性土壤活性铝对辣椒的毒害作用,提高辣椒品质,使辣椒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和辣椒产量增加,辣椒根系鲜重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以碱渣+菇渣处理的效果最显著,该处理辣椒叶片SPAD值、株高、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辣椒产量分别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照)增加了17%、32%、244%、45%、189%,辣椒V-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7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德西 何忠全 郭云建 刘富平 谢安详
为解决蔬菜基地土壤酸性化问题,恢复土壤的生产力,通过在韭菜酸性土壤上追施不同调理剂的小区试验,研究了BGA土壤调理剂、"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和生石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韭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不同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调理剂对土壤pH的提高效果为生石灰>田师傅>BGA。BGA提高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弥补了酸性土壤中钙、镁和硼的缺乏;田师傅调理剂能疏松土壤,使土质黝黑,提高有效氮、磷和钾含量;生石灰处理能提高有效氮和磷含量,降低有效钾含量。3种调理剂对防治韭菜干尖效果明显,提高了韭菜株高、茎粗、叶长叶宽,从而显著提高韭菜的产量,但对光合指标和品质影响不大。因此,3种调理剂都可在...
关键词:
调理剂 酸性土壤 韭菜 干尖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高远 郭天文 谭雪莲 马得祯 张国宏 陈光荣
采用平板计数法,以连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轮作、小倒茬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固定套作与连作;固定套作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高于连作;轮作与小倒茬处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连作土壤中真菌数量高于其他处理,与轮作和小倒茬差异显著,与固定套作则无显著差异;小倒茬土壤中真菌数量高于轮作,差异显著。轮作与小倒茬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苗后25、45d;固定套作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苗后25、45d,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苗后25d;连作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均集中在苗后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耿川雄 马心灵 杨景华 武建林 周敏 陈安强 郭永杰 周金华 孔垂思 郑毅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对设施红壤酸化消减效果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意大利生菜为材料,在设施红壤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当地常规施肥 +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1500 kg/ hm~(2))、处理T2(当地常规施肥 +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3000 kg/ hm~(2))、处理T3(当地常规施肥 +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6000 kg/ hm~(2))、处理MT3(当地常规施肥 +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6000 kg/ hm~(2)+生物菌剂),每个处理重复3次。测定收获期生菜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以及土壤pH、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处理T3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交换性钙含量,尤以对全磷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增幅为22.56%;处理T3与处理CK相比,pH值、盐基饱和度和生菜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0.7个单位、257.14%和14.4%,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和有效锰含量分别显著降低600%、75%和37.27%;处理MT3与处理T3相比,水解性氮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生菜株高分别显著提高44.56%、4.01%和11.29%;影响设施生菜地主要细菌群落(门水平)的关键环境因子分别为有机质(29.8%)、pH(24.9%)和速效钾(16.3%)。【结论】施用6000 kg/ hm~(2)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可提高设施红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消减土壤酸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细菌群落结构,其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生菜株高和维生素C含量。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酸性障碍 土壤团粒结构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曾平 周晓罡 汉瑞林 姚春馨 乔琦 王奕文 曾黎琼 杨自光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肥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魔芋品质和产量及其栽培土壤的影响,为魔芋绿色健康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T1为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T2、T3、T4分别为施用稀释100、300、500倍微生物菌剂。用量为200 mL·株~(-1),施用3次。定期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养分含量和魔芋长势、产量以及品质。【结果】施用微生物菌剂后15、30和60 d时T2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T1(CK)。60 d时T2的蛋白酶活性最高,为772.8 U,比T1(CK)提高了44.6%;15、30和60 d时T2的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最高,分别比T1(CK)提高了104.3%、88.71%、224.95%,35.29%、34.91%、20.00%,56.93%、9.36%、28.90%。施用微生物菌剂后魔芋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比对照有所提高,尤其是T2表现最为明显,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最高,比T1(CK)分别提高了5.21%、18.91%、18.74%、4.42%。T2的株高、根状茎数、最大根长、地下部分重量都最大,分别比T1(CK)增加4.5 cm、4.5个、6.5 cm、92.17 g。T4单株产量最高为0.432 kg,生长系数为6.55,折合单产为31 455 kg·hm~(-2),比T1(CK)增产12.41%。T2的烂芋和死株占比最大,为29.17%。T2鲜芋粘度和葡甘露聚糖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大,分别为1950 mPa·s和18.51%,比T1(CK)提高了600 mPa·s和4.45%;T4蛋白质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大,为10.79%,比T1(CK)提高了3.76%。【结论】施用肥效微生物菌剂后提高了魔芋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蛋白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加快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进而促进了魔芋的生长,提高了魔芋球茎的粘度、葡甘露聚糖和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魔芋 微生物菌剂 土壤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浩然 曹君迈 苏红玉
【目的】为了给宁夏南部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田合理使用地膜栽培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进行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马铃薯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各处理中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酶活性表现为蔗糖酶>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马铃薯产量以单垄双行全覆膜栽培最高,马铃薯产量与不同的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相关性不同,且各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单垄双行全覆膜垄上种植明显高于对照。【结论】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单垄双行全覆膜栽培方式最有利于增加雨养农业区马铃薯土壤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双林 萧江华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定义森林土壤生态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竹林土壤管理的历史,分析了现行竹林主要经营措施对土壤生态质量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竹林土壤生态管理领域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竹业 栽培 土壤管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当前,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我省效益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由于灌溉与施肥措施不合理,各地普遍出现了养分失衡、盐化、酸化、土传病害加重等系列土壤障碍问题,且随着设施使用年限增长这些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严重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土壤问题,本项目运用土壤学、肥料学、农田水利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采用实地生产调查与室内分析、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对辽宁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质量状况与演变规律、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构建了设施土壤质量调控技术体系,为设施土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崧 韩晓日 邹国元 张海泉 樊平
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是利用各地易得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为肥源,代替营养液使用,不但具有传统无土栽培的优点,而且使无土栽培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大幅降低、并且操作简单。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油菜-苋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供试有机肥系发酵猪粪,肥料以底肥形式一次施入。研究结果表明,高量有机肥处理(有机肥70,90 kg/m3)显著抑制了头茬作物油菜的生长,而进入苋菜生长阶段低有机肥用量处理(10 kg/m3)生长相对较弱。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升高、利用率下降,不同有机肥用量条件下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9.5%~34.5%,2.5%~7.1%,24.4%~46.6%。作物...
关键词:
有机肥 油菜 苋菜 氮 磷 钾 养分吸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丽淑 樊吴静 杨鑫 谭冠宁 唐洲萍 何虎翼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为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费乌瑞它、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黑膜覆盖、稻草覆盖和常规种植3种栽培方式下的5、10、15和20 cm 4种不同播种深度处理,测定马铃薯土壤含水量、温度、物候期及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与常规种植相比,丽薯6号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2种栽培方式下的土壤温度均提高1.9℃,在苗期、发棵期、结薯期,黑膜覆盖5~1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最大;在黑膜覆盖播种深度5和10 cm处理下,2个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最短;丽薯6号和费乌瑞它分别在黑膜覆盖播种深度为10和15 cm时,各农艺性状、产量(57.20、36.30 t/hm2)和经济效益表现最优。【结论】广西冬种马铃薯丽薯6号、费乌瑞它2个品种的最佳栽培方式分别为黑膜覆盖播种深度10和15 cm,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冬种马铃薯生产合理选择和应用栽培方式提供科学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