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7)
- 2023(6257)
- 2022(5482)
- 2021(5042)
- 2020(4243)
- 2019(9271)
- 2018(9307)
- 2017(17820)
- 2016(9727)
- 2015(10763)
- 2014(10177)
- 2013(9989)
- 2012(9024)
- 2011(8067)
- 2010(8452)
- 2009(8150)
- 2008(7761)
- 2007(6950)
- 2006(6360)
- 2005(5995)
- 学科
- 济(31507)
- 经济(31462)
- 管理(26105)
- 业(23608)
- 税(21661)
- 税收(20221)
- 收(20053)
- 企(19436)
- 企业(19436)
- 财(12522)
- 农(10698)
- 中国(9677)
- 方法(9463)
- 贸(9159)
- 贸易(9150)
- 易(8902)
- 制(8692)
- 业经(7552)
- 数学(7298)
- 数学方法(7142)
- 融(6954)
- 金融(6953)
- 农业(6798)
- 地方(6652)
- 银(6643)
- 银行(6640)
- 体(6639)
- 理论(6380)
- 行(6372)
- 务(6095)
- 机构
- 学院(124017)
- 大学(120815)
- 济(49161)
- 经济(48003)
- 管理(44280)
- 研究(41012)
- 理学(36776)
- 理学院(36436)
- 管理学(35850)
- 管理学院(35626)
- 中国(33084)
- 财(30559)
- 京(24923)
- 科学(22522)
- 财经(21652)
- 江(21118)
- 所(20016)
- 中心(19408)
- 经(19330)
- 研究所(17325)
- 农(17225)
- 州(17026)
- 范(16211)
- 师范(16090)
- 北京(15907)
- 财经大学(15605)
- 院(14895)
- 业大(14793)
- 省(14510)
- 经济学(14378)
- 基金
- 项目(73939)
- 研究(58967)
- 科学(57779)
- 基金(52122)
- 家(44161)
- 国家(43789)
- 科学基金(37592)
- 社会(36428)
- 社会科(34541)
- 社会科学(34533)
- 省(29291)
- 教育(27496)
- 编号(26603)
- 基金项目(26481)
- 划(24367)
- 成果(23011)
- 自然(22385)
- 自然科(21885)
- 自然科学(21879)
- 资助(21592)
- 自然科学基金(21464)
- 课题(18133)
- 项目编号(16784)
- 性(16744)
- 重点(16616)
- 发(16197)
- 年(16179)
- 部(15822)
- 创(15742)
- 制(15083)
共检索到207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晓雯 张泽平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数字化经济的到来,跨国公司的逃、避税问题日益严重,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以及资本趋利的引导为跨国公司的避税操作提供了极大便利,侵蚀着主权国家的税基,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之下,201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借助二十国集团(G20)平台发起了"应对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共同打击跨国公司的不合理避税行为以应对国际税收困局。BEPS行动计划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廖体忠
2014年6月26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通过了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BEPS)项目15项行动计划中的7项产出成果和1份针对这些成果的解释性声明,并于9月16日对外发布。本刊曾专门约请代表中国参与BEPS行动计划的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及其团队,就行动计划1、2、5、6、8、13的产出成果进行了权威解读(文章详见2014年10期《国际税收》)。2015年9月21日,OECD审议并通过了BEPS全部行动计划最终报告以及解释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钱莹 陈展 彭路 李炳军
受控外国公司(CFC)税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本国母公司利润通过人为安排被转移到未从事实质经营活动且设立在低税地或避税地的境外子公司等实体,并因长期累积不分配或少分配而对母公司的税基造成侵蚀。为了应对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BEPS)问题,OECD受G20委托制定的15项行动计划中对CFC税制这一反避税工具进行了专门研究。我国于2008年引入了CFC税制,但至今仍是一个框架性和原则性的税制,许多方面亟待完善。在这个国际税收规则体系大变革的时代,适逢我国"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出台,如何找准定
关键词: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 受控外国公司 税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胤强 黄民锦
数据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找出问题、想出办法的基础,数据质量如何,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及分析建议是否客观正确。正如西谚所云:"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云计算奠定了大数据年代的技术支撑,财税、金融与各行业的横向联网构成了财税部门大数据时代,它是信息发展到今天一个海量数据库并对其分析应用有迫切性需求的时代产物。税收数据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之一,直接反映了经济运行状况,不但对政府决策和预算有价值,而且对社会公众生活、生产、投资决策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税收统计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文 张秋颖
为了应对经济数字化的快速推进对现有国际税收规则的巨大冲击,在二十国集团(G20)的委托下,经济合作组织(OECD)建立了包容性框架,提出了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双支柱”解决方案。该方案于2021年10月由包容性框架136个成员达成共识,并由G20领导人罗马峰会核准通过。其中,支柱一聚焦联结度和利润分配规则的修订,支柱二则聚焦制定全球最低税。但是,“双支柱”方案的真正实施还有赖于各税收辖区修改国内税法和税收协定。“双支柱”方案在达成共识后的一年中,在OECD层面和各税收辖区层面均有一定进展,其中支柱二的进展明显快于支柱一;同时,其也面临重重挑战。这种现状是相关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市场国与居民国之间、低税国与高税国之间、经济体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构成了博弈的主要类型。“双支柱”方案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可能前景是,支柱二落地实施,而支柱一则由于在范围内主要大型跨国企业的居民国美国无法通过而搁浅,这将导致数字服务税等单边措施泛滥,重燃美国与市场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当单边措施及其伴生的贸易冲突足够激烈时,美国可能会重新考虑支柱一的实施,而以“多边数字服务税”替代支柱一也是一个可能的选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景韬 刘志成
本文总结了后BEPS时代下国际税收博弈"一个合作,四个竞争"的典型特点,分析了影响国际税收博弈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税收 税收竞争 税基侵蚀 税收博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嘉怡
"专利盒"政策的流行表现出有关政府在促进技术商业化开发、应用方面的良好意图和积极态度,但各国政策的横向差异和设计缺陷却成为跨国公司避税安排的有力工具,进而受到有害税收竞争的质疑。本文从要素设计的主要方面对比了欧洲国家"专利盒"政策的异同,进行了有效税收负担的测算。结合BEPS项目背景下对实施国政策的社会效应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实施的"专利盒"与企业创新投入、跨国公司投资和与流动性税基作用机制都存在不确定性。为了进一步改进我国"类专利盒"政策,提出从扩大政策受益面、增加防止滥用条款、提高政策间协调性和把握国际政策调整动态等方面进行完善的思路。
关键词:
专利盒 BEPS 有害税收竞争 创新激励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静怡
在政府解决民生的问题上,财税制度本身属于事关民生的重要经济制度,它是帮助人们实现民生福祉的通道。在复合税制的条件下,税种的选择和优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主体税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民生背景下重新界定效率与公平,进而提出税收对效率与公平的选择及其优化的路径。
关键词:
民生 效率 公平 主体税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邵朱励
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作为银行保密制度的一项例外是打击逃避税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纳税人进行国际逃避税活动的机率大增,进行国际税收合作是为税收目的有效获取银行情报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OECD的观察员国,其有关银行保密制度的税收例外规定基本达到了OECD要求的标准,但也存在相关法律文件效力层级不高、规定相对零散、对外税收协定相关条款需要修改等问题。
关键词:
银行保密制度 国际逃避税 税收情报交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静韬 项炀骁 王东方
国际税改将会对我国税收管辖权、“走出去”和“引进来”、国际税收协调产生潜在影响,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我国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应在权衡税收政策目标的基础上,作出合适的税收政策选择:优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助推经济发展;适时引入合格国内最低补足税,保障我国税收利益;主动参与国际税收协调,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学诞 张耀文
"互联网+"背景下,税务部门有必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型征纳关系,降低征纳双方的成本,提高税收征管和服务质效。本文在分析税收合作遵从于"互联网+"背景下呈现出的全球新趋势的基础上,以"互信、互助、共赢"为构建原则,提出我国税收合作遵从机制的构建框架及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奕
中国国际税收征管制度长期缺乏法律层面的明确规定,制约了中国国际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在税收法典化的背景下,有必要在《税法典》中纳入国际税收征管制度,并应保证相关章节与条文之间的体系性,平衡立法的完备性与开放性,加强该制度与其他规范的协调性、落实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在立法体例方面,应通过新设专门章节或调整原有章节的方式将国际税收征管制度纳入《税收征管法》,并于未来引入《税法典》的“征收管理”分编。在具体内容方面,应在改造吸收现有立法的基础上,构建国际税收征管制度的基本框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晓妹 陈思伟 王有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合作逐渐成为中国—东盟的重要合作领域。数字经济对基于传统经济构建的国际税收规则和税收体系造成了冲击,国际社会开始谋求单边或多边税收规则调整,这种新变化对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东盟数字税收协调面临着数字经济的税制差异、税收管辖权认定困难以及国际数字税收规则调整风险的多重挑战。为更好促进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与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数字经济税收制度,调整数字经济税收管辖权,适应国际数字税收规则新变化,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