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7)
- 2023(8092)
- 2022(6701)
- 2021(6287)
- 2020(5125)
- 2019(11796)
- 2018(11497)
- 2017(21220)
- 2016(10836)
- 2015(12012)
- 2014(11610)
- 2013(11705)
- 2012(10933)
- 2011(10182)
- 2010(10032)
- 2009(9706)
- 2008(9491)
- 2007(8456)
- 2006(7361)
- 2005(6747)
- 学科
- 济(49407)
- 经济(49362)
- 管理(37780)
- 业(37465)
- 企(32705)
- 企业(32705)
- 方法(20575)
- 数学(17415)
- 数学方法(17332)
- 中国(17210)
- 技术(15738)
- 财(12433)
- 技术管理(12148)
- 贸(11811)
- 贸易(11800)
- 易(11629)
- 业经(11167)
- 农(10466)
- 制(9669)
- 银(8711)
- 银行(8710)
- 学(8702)
- 融(8494)
- 金融(8493)
- 行(8474)
- 理论(7918)
- 划(7514)
- 环境(7463)
- 策(7463)
- 和(7359)
- 机构
- 大学(165707)
- 学院(162057)
- 济(79500)
- 经济(78463)
- 管理(63266)
- 研究(58023)
- 理学(54345)
- 理学院(53791)
- 管理学(53345)
- 管理学院(53004)
- 中国(45508)
- 财(34968)
- 京(34804)
- 科学(30484)
- 财经(28298)
- 所(27676)
- 经济学(26373)
- 经(25940)
- 研究所(25102)
- 中心(24470)
- 经济学院(23611)
- 北京(22669)
- 江(22443)
- 范(21618)
- 师范(21505)
- 财经大学(21110)
- 院(20607)
- 商学(18918)
- 商学院(18725)
- 州(17713)
- 基金
- 项目(104887)
- 科学(86121)
- 研究(80950)
- 基金(79886)
- 家(69001)
- 国家(68470)
- 科学基金(59627)
- 社会(56641)
- 社会科(53974)
- 社会科学(53966)
- 基金项目(41022)
- 省(37584)
- 教育(37032)
- 自然(34918)
- 自然科(34221)
- 自然科学(34213)
- 自然科学基金(33723)
- 划(32667)
- 资助(31501)
- 编号(29523)
- 创(28236)
- 部(25387)
- 创新(25382)
- 国家社会(25236)
- 成果(24920)
- 重点(23894)
- 中国(23290)
- 发(22998)
- 教育部(22807)
- 制(21904)
共检索到249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姜跃生
近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BEPS行动计划的7项成果体现了更加符合西方国家利益的价值创造论。本文首先探讨了这种价值创造论的论点,进而就中国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获得合理的份额这一问题,提出了中国应对的总体思路、策略,以及具体的政策管理建议。
关键词:
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 价值创造 中国 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宏 郑婧 曹清峰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深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人力资源再配置效应与技术扩散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并2006—2013年中国海关与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了70个大中城市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实证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提升了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该结论在分区域与分城市等级样本中也是成立的;进一步对作用机制的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再配置与技术扩散提升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因此,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太康
高科技条件下创造价值的源泉仍然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其中,劳动者的知识创新活动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价值创造的活劳动,它在创造价值的活劳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分配应以劳动者的知识创新活动为中心,建立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分配导向体系。
关键词:
知识创新活动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绪蔼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是社会产品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是否这就意味着价值创造的源泉就是价值分配的依据呢?笔者认为简单地把价值创造的源泉看作价值分配的依据,从而试图从这个角度证明某些社会集团在价值分配上占有更多社会财富的合理性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子文
本文重新界定了劳动的含义及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标准,将生产劳动归结为自利性市场交换劳动,非生产劳动归结为公益性社会服务劳动,从而使得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标准,从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与非物质生产领域、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表象标准中解脱了出来。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了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分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领域和范围,并研究探讨了不同经济部门的演进规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绪风
保险产品价值具有相对性,它的相对性是相对于可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值、保险产品的获得成本、保险消费者的价值偏好而言的。保险公司应以创新为主导思想,拓展新的保险服务领域;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改善保险服务;优化保险销售渠道;改进业务经营模式;注重保险品牌价值;增强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推进保险条款通俗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戚安邦 郑丽霞
基于价值链理论,从全体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建设项目价值链模型与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建设项目价值最大化集成模型与价值分配合理化模型,并提出了实现建设项目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以及在实现价值最大化过程中进一步实现项目价值传递与价值分配合理化的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模型与方法进行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伯海
(一)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历史的扭曲——把物化劳动等同于资本 价值范畴有多种涵义,哲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上都使“价值”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从两个方面阐明了价值的两种含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种物品而取得他种货币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又叫使用价值,后者又叫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富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必须把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分开。从价值创造说,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十分荒谬;但从价值分配角度看问题,这一公式又隐含着市场经济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前人所不曾面对过的新情况,必须实现我国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三位一体公式 分配制度 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南磊 李善民
本文模型表明,若企业成员所采用的贴现因子一致且稳定,企业总价值与分配情况无关。但若企业成员所采用的贴现因子与其在企业中所分配得的总收入正相关,则分配方案调整在不影响企业总生产力的情况下已可能损毁企业总价值;即使是依据边际生产率差异进行的分配调整,也只有在被调整的企业成员间的边际生产率差异有一定显著性的情形下,才能创造价值。运用模型结论,本文对并购中的目标公司和整合策略选择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贴现模型 报酬分配 组织相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晓楠 郝嘉鹏 陈家骏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的鲜明特征,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路径拥有多样化选择的空间。基于政治经济学原理,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在测算中国城市价值创造、价值转移与价值分配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与人均差异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第一,城市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排名前20的城市创造了超过全国1/4的价值量,排名前100的城市创造了全国2/3的价值量,城市间贸易导致城市创造的价值与分配的价值存在差异,但排名靠前的城市其分配价值量大多高于创造价值量,体现出大城市在价值转移方面的综合优势。第二,中国城市体系的演进具有“整体集中、局部平衡”的特征,规模较大的城市之间具有扁平化特征,城市群之间以及省份之间都具有集中化特征,但城市群内与省内则多呈现扁平化特征。第三,自2012年以来,伴随着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城市人均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这预示着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区域新经济增长极将加速形成,并且人均平衡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发展正在逐步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亦知
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根据其国家主权独立自主地行使征税权的权利,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国际税收管辖权规则下的联结因素判定、所得定性分类、独立交易原则的适用都提出了挑战。作为一种旨在发挥填补功能的补充指导性概念,“在价值创造地征税”仍具备经济关联原则之形,但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在价值创造地征税”面临着理论自洽性与征管可行性的双重缺失:作为一种征税权分配理论其逻辑无法自洽,围绕其展开的解释与实践也呈现出了混乱局面,不仅有害于税收中立性,还与BEPS行动计划初衷渐行渐远;另外,“在价值创造地征税”也经不起征管效率与征管公平的双重推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维林
本文在考虑了中国二元贸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产品与功能双重嵌入结构的测算框架和投入产出系数的优化算法,测算了中国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DVAR),并对国外附加值(FVA)中的产品和服务构成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中国出口DVAR总体处于53%~56%,技术复杂度越高的产业对进口投入的依赖性越强,意味着在传统统计方法下中国的出口规模和结构被严重夸大;加工贸易的完全国外附加值率(FVAR)远高于一般贸易,但二者差距呈收敛趋势;国外附加值主要源于产品投入,服务所占比重较小,但上升速度很快,说明"中国制造"的价值链攀升应重点立足于产品架构,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审计与价值创造是否相关?弄清楚这一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完善审计体系。传统认为,审计主要履行监督职能,而监督职能并不直接创造价值,通过监督是要确保已创造价值的安全和分配的合法、有效。事实上,审计经历了合法审计、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的转变,效益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日益关注的审计形式。而效益审计显然与价值创造有着直接的关系,它通过审计的评价和咨询功能为被审主体带来价值创造。不仅如此,即便是传统的合法审计和财务审计也无不与价值创造有关,审计的存在不仅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发挥作用,而且也为提高社会和市场诚信、降低交易费用发挥作用。审计通过监督作用、中介协同作用、评价作用与价值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春波
《基本法》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价值链"。它明确地回答了以往公司成功的价值何在,华为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华为公司存在的社会价值;华为公司的价值是如何创造的,哪些要素参与了价值创造,华为公司为谁创造价值,谁是华为公司价值的受益者;在公司内部如何进行价值评价,即确定每个人、每个部门对公司的价值贡献度;在公司内部,创造的价值应如何进行分配,即价值分配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