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4)
- 2023(3030)
- 2022(2541)
- 2021(2308)
- 2020(1921)
- 2019(4324)
- 2018(4108)
- 2017(7157)
- 2016(4115)
- 2015(4616)
- 2014(4498)
- 2013(4350)
- 2012(4207)
- 2011(3861)
- 2010(3974)
- 2009(3581)
- 2008(3786)
- 2007(3385)
- 2006(3111)
- 2005(2725)
- 学科
- 济(16050)
- 经济(16031)
- 管理(8717)
- 业(8651)
- 方法(6748)
- 企(6619)
- 企业(6619)
- 数学(5658)
- 学(5544)
- 数学方法(5484)
- 农(4482)
- 中国(4342)
- 地方(4060)
- 业经(4029)
- 理论(3412)
- 农业(3002)
- 制(2706)
- 环境(2690)
- 财(2633)
- 和(2540)
- 贸(2498)
- 发(2497)
- 贸易(2496)
- 融(2450)
- 金融(2449)
- 易(2376)
- 银(2262)
- 银行(2241)
- 行(2177)
- 地方经济(2116)
- 机构
- 大学(65139)
- 学院(64150)
- 研究(25780)
- 济(21298)
- 经济(20771)
- 管理(20438)
- 科学(19544)
- 理学(17918)
- 中国(17726)
- 理学院(17586)
- 管理学(16909)
- 管理学院(16784)
- 农(15966)
- 京(15222)
- 所(14609)
- 研究所(13761)
- 业大(13129)
- 农业(12813)
- 中心(10816)
- 江(10320)
- 范(10029)
- 师范(9861)
- 院(9579)
- 财(9500)
- 北京(9306)
- 农业大学(8333)
- 技术(8327)
- 省(8283)
- 室(8272)
- 师范大学(8163)
- 基金
- 项目(46661)
- 科学(35754)
- 基金(33156)
- 家(31509)
- 国家(31275)
- 研究(30035)
- 科学基金(25199)
- 省(18987)
- 社会(17838)
- 自然(17758)
- 基金项目(17470)
- 自然科(17374)
- 自然科学(17366)
- 自然科学基金(17034)
- 社会科(16869)
- 社会科学(16861)
- 划(16633)
- 教育(14135)
- 资助(13697)
- 重点(11405)
- 编号(11011)
- 计划(10540)
- 发(10414)
- 科技(9714)
- 部(9520)
- 创(9481)
- 成果(9397)
- 科研(9244)
- 创新(8962)
- 课题(8947)
共检索到93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傅深渊 吕健全 于红卫 槐敏
通过对丙烯酸酯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胶合成工艺研究 ,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乳液胶质量的影响 ,选择了最佳工艺条件 (聚合温度为 85℃ ,聚合时间 4h ,引发剂 0 4%~0 6 % )及木材冷胶合调制配方。结果表明 :该乳液胶使用方便 ,成膜性好 ,胶合适用范围广 ,对木材冷压胶合后的板材强度可达Ⅰ类胶合板要求 (>0 96 5MPa)。表 7参 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荔 吴义强 胡云楚 吴韧 刘晓梅
为了提高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能,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胶合板用VAc-BA-MMA-AA四元共聚乳液胶黏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乳胶膜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VAc均聚乳液相比,四元共聚乳液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乳胶膜的表面形貌更加规整;四元共聚乳液胶合的杨木三层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3.16 MPa,耐水性比用均聚乳液胶合时提高3倍,达到Ⅱ类胶合板的性能标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君友 顾继友 王垚
将玉米淀粉酸解氧化后,采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与丙烯酸胺接枝共聚,得到复合改性淀粉。通过考察各因素对接枝共聚产物接枝百分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确定接枝共聚反应的条件为:接枝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淀粉与丙烯酰胺质量比0.8。通过对复合变性淀粉工艺条件的验证性试验及其的理化性能分析,证明复合变性淀粉适于制备乳液胶黏剂。
关键词:
酸解氧化玉米淀粉 接枝共聚 性能表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君友 顾继友 王垚
采用盐酸为催化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酸解氧化淀粉乳液。淀粉在酸解的同时进行氧化,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经单因素分析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淀粉乳液质量百分数35%,反应时间1h,盐酸浓度0.5mol·L-1,反应温度55℃,过硫酸铵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2.25%。酸解氧化淀粉具有酸解淀粉与氧化淀粉的双重性质。产物具有黏度低、浓度高、抗凝沉性好特点,可用于木材胶黏剂的制造。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氧化 酸解 抗凝沉性 高浓低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铮 王逯屏
本文研究共聚乳液的聚合工艺条件,选择改性单体。实验结果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分析表明,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制得的乳液,对提高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的耐水性胶接强度和其他性能的综合效果最好。醋酸乙烯酯与顺丁烯二酸酢或顺丁烯二酸的乳液共聚合反应很难正常进行,所得产物转化率低,无应用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梅 吴义强 姚春花 张新荔 胡云楚
无机胶黏剂用于木质人造板生产时具有环保、防火等优良性能。以2.4、2.6、2.8、3.0模Na2SiO3溶液为主要原料,氧化镁、氧化铝为骨架物质,二氧化硅为固化剂,混合调制成一系列无机胶黏剂,并施加于杨木单板上,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制备5层杨木胶合板,进而对该胶合板进行力学性能、耐水性及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a2SiO3基木材胶黏剂胶合样的胶合强度介于0.358至0.46 MPa之间,耐水性有待提高;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和质量损失速率(MLR)均低于对照样,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关键词:
木材 Na2SiO3 胶合性能 阻燃性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付红梅 戴骁汉 那斌 卢晓宁
采用花旗松、辐射松和杨木,即将杨木置于芯层,花旗松或者辐射松置于表层,压制单一树种和混合树种交错层压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对材料进行顺纹抗弯、顺纹抗剪和横纹抗剪性能测试。试验表明,相比抗弯弹性模量最低的纯杨木CLT,花旗松与杨木混合CLT的性能提高35%;包含杨木和不包含杨木的不同树种CLT顺纹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差别不大。试件破坏形式与CLT材料和结构形式有很大联系,主要包含指接处破坏、胶层分层和垂直层滚动剪切破坏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瑞 李芸琪 林兰英 刘杏娥
【目的】借鉴复合材料中纤维拔出方法探究木材/酚醛树脂(PF)胶合试件真实的界面剪切强度,分析拔出木条的断裂形貌和细胞壁层的破坏模式,为揭示木材胶合界面的断裂机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根据前期试验条件探索,分别制备得到两种类型木材胶合试件:早材木条/PF树脂和早–晚材木条/PF树脂。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和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平均界面剪切强度,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手段分析界面相内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形式、拔出木条的宏观断裂形貌、微观尺度细胞壁层破坏模式以及裂纹的萌生与扩散。【结果】载荷–位移曲线表明:拔出过程中木条/PF树脂界面相均发生脆性断裂,早材木条/PF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为(1.23±0.12)MPa,而早–晚材/木条/PF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为(3.66±0.11) MPa,约为早材木条的3倍。FTIR分析得出:木材与PF树脂聚合物分子间被证实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增强界面相黏结性能。SEM结果显示:拔出后埋入顶端早材木条试样的断裂类型为剪切破坏,而埋入底端早材木条的断裂类型为拉伸–剪切破坏共存;拔出后早–晚材木条试样的断裂类型以碎片化拉伸破坏为主。AFM图像表明:拔出后早材木条试样以跨壁层破坏为主,起始裂纹发生在厚度变化较大的相邻管胞壁的S_2层,随后沿着S_1/S_2界面扩展;拔出后早–晚材木条试样晚材细胞S_2层起始裂纹同时沿着CML/S_1和S_1/S_2界面扩展;此外,交叉场区域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外部拉力载荷使得射线细胞发生剥离或整体脱落。【结论】PF树脂在早材和晚材中渗透差异导致两种类型胶合界面的剪切强度差异,早材木条和早–晚材木条自身结构和性能的差异性是造成拔出后界面断裂形貌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秦理哲
木材胶合界面在多相体系中起着载荷传递和应力分散等作用,其结构与力学性能对实木胶合产品的整体强度、韧性以及耐久性存在重要影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实木胶合产品的复合技术与性能开发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由于组成实木胶合产品主体的木质单元在性能和结构上变异性较大,因此很难从宏观层面调控产品性能。以界面力学为研究核心,建立胶合工艺参数、界面微纳结构、界面力学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界面微纳结构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将为实现实木胶合产品力学性能的可控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柳杉木材为主要原料,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会敏 赵瑞璇 张良 刘伟 刘倩楠 刘书成 胡宏海
为了研究马铃薯基乳液(PE)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玉米油(CO)或PE按不同添加量(0%~14%)与鱼糜混合,以鱼糜凝胶质构、水分、色泽、分子间相互作用、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为考察指标,探究PE作为脂肪替代物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油添加量下,与CO相比,PE能避免油滴对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和持水能力产生的劣化效果,使样品表现出更高的弹性模量和黏度;另外,横向弛豫时间结果显示,PE抑制了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的转变,使更多的不易流动水被束缚,这可能增强了光线漫反射,从而使PE样品白度更高。微观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测定结果显示,PE样品中油滴分布更均匀,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更强,凝胶网络因淀粉颗粒的填充效应而更致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PE组中油滴对鱼糜蛋白交联的干预程度更小。研究表明,PE可作为脂肪替代物提升鱼糜凝胶制品品质。本研究可为淀粉基脂肪替代物的开发及其在鱼糜凝胶产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鱼糜凝胶 马铃薯 乳液 脂肪替代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辉波 何静 朱磊 全晟
利用功能单体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苯丙乳液,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为主单体,分别合成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PSMEM)、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SMEH)聚合物表面施胶剂。应用表明:选择纸样烘干后70%乳液涂布法进行施胶对纸张的物理性质作用效果最优;PSMEH对纸张湿强度的影响优于PSMEM;PSMEH、PSMEM可使纸张具有很好的憎水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解军 陈晓 夏滴洋
木材及胶合木构件的用途非常广泛,在桥梁、建筑、家具和包装等其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众多木材力学性能指标当中,弹性模量是最基本的一个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总结了目前木材及胶合木构件弹性模量测量的一些方法,运用这几种方法来研究弹性模量无损检测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明涛 王基夫 储富祥 庞久寅 王春鹏
用细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氢化松香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高分子乳液,考察聚合过程中氢化松香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粒子粒径的变化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粒子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聚合前后单体液滴的粒径和聚合物粒子的粒径基本保持不变;氢化松香的引入降低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加宽了分子量分布,其影响与理论预测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松香 丙烯酸酯 复合高分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瑶 邵亚军
研究了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的细乳液RAFT聚合体系中,加入了-βCD作为增溶剂,在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助稳定剂正十六烷(HD)的协同作用下,较好地解决了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并详细研究各种因素对聚合体系的影响,例如:β-CD用量、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等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宁 孙正军 陈桂华 刘焕荣 崔乐
竹材和木材都是各向异性材料,其纹理对其表面性能和胶合性能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了双切口拉伸试验方法和浸渍剥离试验方法,对比分析竹层板与杨木单板垂直纹理和平行纹理两种组坯方式制备的竹木复合层积材的胶合性能和破坏模式,旨在为生产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的结构用竹木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横纹组坯方式生产的竹木复合材在试验中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材料被破坏,其胶合强度更好;由于竹拼板间横向强度较差,用该工艺生产出的竹木复合材作为Ⅰ类人造板其胶合强度不合格,作为Ⅱ类人造板的胶合强度合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