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5)
2023(13247)
2022(11847)
2021(11111)
2020(9483)
2019(21944)
2018(21768)
2017(41502)
2016(23031)
2015(26053)
2014(25917)
2013(25681)
2012(23506)
2011(21315)
2010(21155)
2009(19434)
2008(18678)
2007(16339)
2006(14222)
2005(12569)
作者
(69634)
(57720)
(57698)
(54530)
(36766)
(27986)
(26114)
(22829)
(22085)
(20676)
(19685)
(19605)
(18585)
(18383)
(18132)
(17919)
(17519)
(17343)
(16578)
(16482)
(14673)
(14144)
(14113)
(13249)
(13091)
(12911)
(12737)
(12636)
(11842)
(11605)
学科
(89515)
经济(89387)
管理(63948)
(58821)
(49660)
企业(49660)
方法(45719)
数学(40318)
数学方法(39723)
(22976)
(22659)
(22343)
中国(22247)
(19421)
贸易(19413)
(18979)
业经(18413)
地方(16560)
(16049)
理论(15312)
农业(14622)
(14063)
技术(13830)
环境(13806)
(13318)
财务(13246)
财务管理(13217)
(13162)
企业财务(12528)
(12158)
机构
大学(328938)
学院(324838)
管理(125540)
(124295)
经济(121582)
研究(112758)
理学(109638)
理学院(108376)
管理学(105944)
管理学院(105391)
中国(81010)
科学(75253)
(70718)
(62225)
(58741)
(56012)
业大(55555)
研究所(54125)
中心(50300)
农业(49533)
(46759)
财经(45119)
北京(44446)
(41789)
师范(41218)
(41141)
(40933)
(37834)
经济学(37427)
技术(35868)
基金
项目(231182)
科学(179430)
基金(167562)
研究(160454)
(149772)
国家(148615)
科学基金(125408)
社会(98653)
社会科(93382)
社会科学(93357)
(90816)
基金项目(88278)
自然(85666)
自然科(83683)
自然科学(83658)
自然科学基金(82132)
(77492)
教育(74046)
资助(71010)
编号(63485)
重点(52496)
成果(51148)
(50294)
(48481)
(47715)
科研(45305)
计划(45139)
课题(44638)
创新(44629)
大学(42378)
期刊
(130202)
经济(130202)
研究(91650)
学报(63065)
中国(61578)
(56195)
科学(54087)
大学(46103)
管理(45824)
学学(43656)
(41014)
农业(39150)
教育(34989)
技术(27467)
(23907)
金融(23907)
财经(21581)
经济研究(21063)
(20642)
业经(20196)
(18302)
业大(17352)
问题(17270)
科技(17063)
图书(17001)
(16554)
技术经济(15766)
理论(15378)
统计(15011)
林业(14341)
共检索到46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剑秋  王艳秋  张志鹏  朱凯  
本研究以A3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和A1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为试材,通过套袋和不套袋2种处理,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生态区的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锤度、出汁率及预期产糖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虽然出汁率降低,但不育化的A3型细胞质杂交种生物产量、含糖锤度和总产糖量均得到显著提高。A3型细胞质杂交种完全可以在能源用甜高粱生产中应用,并为解决A1型细胞质杂交种所存在的倒伏、分期收获、鸟害等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秋  邹剑秋  张志鹏  朱凯  张飞  
试验在沈阳进行,土壤为草甸土。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当前生产上有代表性的甜高粱品种辽甜1号的种植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对生物产量和茎秆含糖锤度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寻优,确定最优化措施方案。结果表明:4因子与生物产量和含糖锤度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产量的影响效应为:N>密度>K>P,密度和N、P和K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效应较大,对含糖锤度的影响效应为N>K>P>密度。4因子均在0水平时,即密度为75 000株/hm2,施N 150kg/hm2,施P2O5138kg/hm2,施K2O 60kg/hm2时为最佳栽培方案,最高生物产量可达112.70t/hm2,茎秆平均含糖锤度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华文  管延安  秦岭  杨延兵  王海莲  
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了10个甜高粱品种自上而下各茎节锤度以及茎节锤度与茎秆锤度、榨汁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上而下各茎节锤度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不同甜高粱品种茎秆的锤度最高值都出现在中上部。总体上说可以用第7或第8节锤度代表茎秆锤度,但对于不同甜高粱品种来说,能代表茎秆锤度的茎节不同。各茎节平均锤度可以代表茎秆锤度。第1,3,7,9茎节的锤度对茎秆锤度表现出正直接效应,其中第7和9节直接效应值最大,而第4,6,8,10节的锤度具有负值效应;第1,2,7,8茎节对榨汁率表现出正直接效应,其中第8节直接效应值最大,而第3,5,9,10节直接通径系数都是负值,不利于提高甜高粱茎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籍贵苏  杜瑞恒  侯升林  王新玉  赵秀萍  
采用77个粒用高粱和21个甜高粱作为研究材料,对甜高粱的含糖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的含糖量是粒用高粱的2~5倍,而且茎秆秆芯蜡质,汁液含量高。甜高粱茎秆不同茎节的含糖量有差异,其含糖量随节位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有4种类型,并以低-高-低的变化占多数,因此利用中间节段第4,7,9节的含糖量平均值可表示植株含糖量。收获后,随着茎秆水分的丧失,其含糖量逐渐上升,但是25 d后开始急剧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永静  郭兴强  谢光辉  杨树军  牛灵安  吕润海  
研究了甜高粱杂交种‘醇甜2号’在相同株距(20 cm)、不同行距(40、60和80 cm)以及相同行距(60 cm)、不同株距(13.3、20.0和26.7 cm),及其配置引起的不同密度条件下单株生物量、单位面积生物量及茎秆汁液锤度(糖分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差异显著(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吐尔逊·吐尔洪  阿扎提·阿布都古力  
【目的】分析盐碱地对甜高粱含糖锤度及秸秆产量的影响,筛选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较高的耐盐甜高粱品种。【方法】以22个不同品种(系)甜高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正常田块(对照)和盐碱地种植,研究不同土壤对甜高粱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的影响。【结果】相同高粱品种在盐碱地的秸秆产量均低于对照,盐碱地秸秆产量较高的品种有"晋甜09-1"、"济甜杂1号"、"辽甜2号"等。同一高粱品种在不同土壤中的秸秆含糖锤度不同,盐碱地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303A/304"、"龙甜高粱-5"、"晋甜08-1"、"辽甜6号"、"新高粱3号",对照田块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L0204/LTR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剑秋  王艳秋  张飞  李巍  
为探讨比较A1和A3两种细胞质甜高粱品种在抗倒性上的异同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培育抗倒伏品种,解决生产中的倒伏问题。试验应用5个典型的A1细胞质品种和5个A3细胞质品种为试材,对其自然倒伏率、倒折率,各倒伏影响因子以及抗倒参数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进行了拉力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A3细胞质品种的倒折率和倒伏率均明显低于A1细胞质品种;A3细胞质品种茎秆充实度和茎秆壁厚度显著高于A1细胞质品种;A3细胞质品种较A1细胞质品种在抗弯能力上有较大的优势;用拉力秤将茎秆拉至偏离竖直方向45°、60°和75°时,A3细胞质品种所用的拉力可分别比A1细胞质品种高16.4%、15.6%和18.6%,回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秋  邹剑秋  张志鹏  朱凯  
以辽甜1号和辽甜3号为试材,在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进行锤度测定,分析了各期茎秆节间锤度的变化规律、各节间锤度与全茎秆锤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锤度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的延续而逐渐提高,成熟期达到高峰,高锤度的节间数也相应增多。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茎秆节间的锤度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节间糖分分布呈抛物线状,茎秆中上部糖分变化活跃且含量较高;辽甜1号和辽甜3号茎秆锤度均以第6节为最高;不同节间锤度与全茎秆锤度标准差变幅呈"W"型曲线变化趋势;辽甜1号和辽甜3号可分别以节间锤度平均值第(3+9)节间/2和第(4+10)节间/2代表全茎秆锤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振祥  赵博  王唯先  仝骁鹏  郑剑波  李艳红  高建明  罗峰  孙守钧  裴忠有  
茎秆含糖量是甜高粱(Sorghum dochna)重要的农艺性状,其可溶性糖的组分与含量的测定,是甜高粱QTL定位和性状改良的前提。本研究以粒用高粱的‘忻粱52’与甜高粱‘W452’重组自交系F8代255个群体为材料,采用改良蒽酮比色法来测定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的最佳显色时间为10 min,显色温度为100℃;测定蔗糖的最佳处理条件为1 mol·L~(-1)的KOH溶液处理10 min;果糖测定的最佳显色温度为50℃,显色时间为3 min。优化过后的蒽酮比色法能测得较稳定的数值,精密度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测定甜高粱汁液的糖含量。重组自交系后代糖锤度与可溶性糖总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峰  邹剑秋  段有厚  吕香玲  
为探讨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相关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P1)和甜高粱品系Rio(P2)为亲本杂交构建的一组包含4个世代的遗传群体(P1、P2、F1、F2:3),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茎秆含糖量(混合锤度)、出汁率和茎秆鲜重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符合E-1模型,性状是由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控制的,主基因作用方式包括加性、显性和上位性3种效应。其中多基因效应高于主基因效应,遗传率分别为48.89%和39.52%。环境效应较小,占总表型方差的11.59%;出汁率性状符合B-5模型,即性状表现受2对主基因遗传控制,基因作用方式为完全显性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莲  张华文  杨延兵  秦岭  管延安  
利用锤度不同的6个高粱品种,研究了离心和储藏温度对高粱茎秆汁液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榨汁后离心与未离心的品种锤度差异不显著。在常温下放置6 d后,未离心的品种糖度下降到最低,而离心后的品种在常温下放置到9 d糖度下降到最低。在常温,4℃和-20℃的储藏条件下放置30 d后,与最初的糖度相比,每种储藏条件下的品种糖锤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常温下储藏的品种糖锤度下降最快,4℃和-20℃的储藏条件下糖锤度差异不大。因此,高粱茎秆汁液榨出后的前一周是糖分降解最快的时期,而低温储藏可以降低汁液中糖分的降解。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飞  黄瑞冬  许文娟  杨大力  申威  刘峰  
通过相关、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了甜高粱辽饲杂3号自上而下各茎节间锤度的关系以及各茎节锤度与茎秆混合锤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上而下各茎节的锤度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上数第4,5,6节的汁液含糖锤度最高,第1节最低;各节平均值及全株混合锤度总平均值与上数第10,11节锤度值最接近,因此可用上数第10或第11节值代表全株含糖锤度。上数第6,13,7,3,2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有较大的正直接效应;上数第10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的正直接效应较小;上数第11,12,4,9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有较大的负直接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华文  秦岭  王海莲  杨延兵  管延安  
通过对2个甜高粱品种茎秆的糖分含量分析可知:茎秆糖分含量在开花期急剧增长,而后逐渐缓慢增长,在乳熟期出现糖分含量不增长和负增长,接近成熟的时候又快速增长的一个过程;锤度最高值在开花期出现在茎秆中部,随后逐渐向上推进,最后最高值又回到茎秆中部的一个规律;茎秆的榨汁率随着甜高粱的生长一直下降;根据每个品种不同的生物特性来决定收获时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江慧  薛薇  刘会玲  常金华  
以粒用高粱和甜高粱为材料,对甜高粱与粒用高梁不同时期茎秆的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及SS、SPS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茎秆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果糖含量在完熟期甜高粱高于粒用高粱,乳熟期茎秆中蔗糖含量甜高粱高于粒用高粱;两种高粱类型的SPS酶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从乳熟期到完熟期粒用高粱茎秆中的SPS酶活力明显增高,SS酶活力在粒用高粱茎秆中随生育期呈上升趋势,甜高粱茎秆中SS酶活力到乳熟期达到最大,明显高于粒用高粱。对糖含量与其相关代谢酶活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甜高粱茎秆中利用SPS酶合成蔗糖的效率要高于粒用高粱;两种类型高粱的SS酶活力与其茎秆中的果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SS的作用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小红  仪治本  赵威军  崔贵梅  孙毅  崔丽霞  
高粱非迈罗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A2V4,具有来源于IS12662C不育细胞质和Chicklett细胞核背景,以A2V4组配的杂交种已用于生产。以A2V4/B2V4为材料,对A2CMS的花药发育及小孢子败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A2V4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中有大量异常现象。药室的绒毡层细胞不形成或提前解体;药室内的花粉母细胞不发育或小孢子液泡化;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出现巨型化而挤满整个药室;绒毡层细胞虽发育正常,但花粉母细胞发育异常,在造孢细胞时期即开始出现变形现象,随后发生粘连退化;绝大部分花粉母细胞不能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退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