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5)
2023(5210)
2022(4361)
2021(3873)
2020(3195)
2019(7010)
2018(6695)
2017(12594)
2016(6884)
2015(7112)
2014(6721)
2013(6419)
2012(5665)
2011(4981)
2010(4667)
2009(4201)
2008(4113)
2007(3402)
2006(2727)
2005(2179)
作者
(21540)
(17945)
(17933)
(16570)
(11218)
(8824)
(7796)
(7177)
(6821)
(6151)
(6115)
(5881)
(5834)
(5747)
(5499)
(5434)
(5389)
(5376)
(5180)
(5034)
(4806)
(4386)
(4167)
(4080)
(3978)
(3912)
(3909)
(3891)
(3861)
(3580)
学科
(23525)
经济(23496)
管理(19986)
(19812)
(15364)
企业(15364)
方法(11868)
数学(10828)
数学方法(10764)
(8005)
(7695)
贸易(7695)
(7551)
(7343)
中国(5823)
(5806)
业经(5552)
(5531)
财务(5529)
财务管理(5525)
企业财务(5242)
农业(5125)
环境(4682)
技术(4546)
(3949)
产业(3837)
(3748)
(3577)
银行(3543)
(3503)
机构
学院(93763)
大学(93424)
(37525)
经济(36994)
管理(35903)
理学(32527)
理学院(32134)
研究(31788)
管理学(31510)
管理学院(31368)
(25808)
科学(22997)
中国(22757)
业大(20981)
农业(20893)
(18700)
(17115)
研究所(16085)
(15306)
农业大学(14489)
中心(14451)
财经(12982)
(12517)
(11969)
经济学(11524)
(11322)
北京(10987)
(10823)
(10815)
经济管理(10736)
基金
项目(72807)
科学(56544)
基金(54564)
(51295)
国家(50878)
研究(44353)
科学基金(42627)
自然(30455)
社会(29932)
基金项目(29912)
自然科(29792)
自然科学(29779)
自然科学基金(29292)
(28545)
社会科(28523)
社会科学(28515)
(24701)
资助(20887)
教育(19587)
重点(16503)
计划(16407)
(15820)
编号(15336)
(15253)
科研(15123)
(15071)
创新(14842)
科技(14735)
(14706)
国家社会(13149)
期刊
(32912)
经济(32912)
学报(24234)
(22325)
研究(20568)
科学(19295)
大学(17141)
学学(16874)
农业(14931)
中国(14563)
(12146)
管理(10830)
(8173)
业大(7594)
经济研究(6625)
农业大学(6582)
(6555)
业经(6465)
(6315)
金融(6315)
财经(5918)
科技(5835)
技术(5245)
商业(5186)
(4995)
问题(4744)
林业(4656)
中国农业(4590)
自然(4447)
资源(4211)
共检索到120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芳  贺海洋  
用 4年试验探讨 AVG(2 - aminoethoxyvinlglycine)对防止‘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有效处理时期和浓度。试验在开花前 1~ 3周分别采用 2 5,50 ,75,10 0 ,30 0 mg.L-1的 5种浓度。结果表明 AVG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葡萄坐果和有核果粒率。处理最佳时期为盛花前 2周、最佳处理浓度为 10 0 mg.L-1。同时 AVG处理呈现处理时期越早则所需有效浓度越高、处理时期越晚则所需有效浓度越低的趋势。处理后对收获果实的品质没有影响。此外 ,AVG处理明显抑制小花中 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井云  卢龙  邢佳毅  舒晓娟  唐丁  胡建芳  
为探明‘峰后’葡萄在赤霉素(GA3)处理促使葡萄座果率增加原因和VvAG基因在葡萄坐果过程中的作用,在开花前10d用0.02mg/g的GA3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处理葡萄花序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葡萄早期果实发育结构的变化,通过RT-PCR分析了VvAG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葡萄座果率,PAC处理则降低座果率,而PAC+GA3处理可以恢复葡萄正常坐果。GA3处理在开花后0~10d幼果纵横径大于对照,而PAC处理则小于对照。进一步分析发现,GA3处理后中果皮细胞明显大于对照,而PAC处理则小于对照,说明GA3处理导致开花后0~10d幼果增大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分裂和中果皮细胞增大的缘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井云  卢龙  邢佳毅  舒晓娟  唐丁  胡建芳  
为探明‘峰后’葡萄在赤霉素(GA3)处理促使葡萄座果率增加原因和VVAG基因在葡萄坐果过程中的作用,在开花前10d用0.02mG/G的GA3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处理葡萄花序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葡萄早期果实发育结构的变化,通过RT-PCR分析了VVAG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葡萄座果率,PAC处理则降低座果率,而PAC+GA3处理可以恢复葡萄正常坐果。GA3处理在开花后0~10d幼果纵横径大于对照,而PAC处理则小于对照。进一步分析发现,GA3处理后中果皮细胞明显大于对照,而PAC处理则小于对照,说明GA3处理导致开花后0~10d幼果增大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分裂和中果皮细胞增大的缘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国品  白先进  文仁德  李洪艳  韩佳宇  刘金标  张劲  张丹丹  曹慕明  
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在自然低温条件下(<10℃)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抗冷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使冬葡萄保持较多的绿叶数,显著提高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提高冬葡萄果实的抗冷性,对提高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柄抗拉力和果实硬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0.15‰水杨酸浓度处理表现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金标  李洪艳  曹雄军  时晓芳  张瑛  周咏梅  谢太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忠义  刘红艳  付满  吴小艳  岳书杭  李汀  
【目的】研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杀菌技术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为DMDC应用于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的浓缩葡萄浆醪中,分别添加250 mg/L DMDC和200 mg/L亚硫酸盐进行杀菌处理,比较2种杀菌处理方法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酒精度、pH、总酸、挥发酸、花色苷等理化指标及酒体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处理前,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其对葡萄醪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无显著影响。与处理前相比,DMDC处理能降低葡萄醪的菌落总数、霉菌和乳酸菌菌落数,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使葡萄醪的酵母菌菌落数降低至检测限之下,而亚硫酸盐对酵母菌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当糖质量浓度为350 g/L时,DMDC与亚硫酸盐处理之间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无差异显著。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DMDC处理的酒精度、pH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的花色苷质量浓度低于亚硫酸盐处理,但二者总酸质量浓度差异不大。在发酵前期,各处理组的挥发酸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发酵后期,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和亚硫酸盐处理的挥发酸质量浓度均较高。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DMDC处理能改善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酒体颜色呈桃红色;亚硫酸盐处理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较差,酒体颜色呈紫红的宝石色。【结论】用250 mg/L DMDC对葡萄浆醪进行处理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控制发酵冰葡萄酒品质的杀菌前处理方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颖  韩晓日  娄春荣  董环  王玲莉  
为探讨包膜肥料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施用包膜肥料,研究包膜专用肥料对巨峰葡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包膜肥料可改善巨峰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包膜肥料的施用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以包膜加抑制剂比常规施肥减量20%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和NPK常规施肥分别增产35.41%和10.52%;施用包膜肥料后葡萄的糖酸比变化不大,而Vc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秋芳  乔勇进  乔旭光  
【目的】探讨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为电子束在葡萄等果蔬类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以400、700、1000、1500、2500Gy等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400、700、1000Gy剂量电子束辐照巨峰葡萄并结合低温冷藏能够有效抑制Vc及单宁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进程,进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其中700Gy处理组贮藏后期Vc含量达3.79mg/100g,SOD、POD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冀晓昊  刘凤之  史祥宾  王宝亮  刘培培  王海波  
【目的】探明架式和新梢间距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巨峰’葡萄叶幕分布标准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Y型架和龙干型水平架两种架式,通过定梢绳控制新梢间距分别为10、15和20 cm,研究架式和新梢间距对成熟期‘巨峰’葡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花青苷和香气等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仅与架式存在显著性相关,而与新梢间距不存在显著性相关,花青苷含量与架式和新梢间距均存在显著性相关;香气总含量与架式存在显著性相关,而与新梢间距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醛类、醇类和萜烯类香气物质含量与香气总含量规律一致,而酯类香气物质含量仅与新梢间距存在一定相关性;对6个处理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花青苷、酯类、醛类、萜烯类和醇类香气含量等9个指标进行Topsis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架配合新梢间距15 cm得分最高。【结论】建议‘巨峰’葡萄在生产中采用斜干水平龙干型配合水平叶幕,定梢绳间距15 c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经贵  罗英姿  
PP333对巨峰葡萄生长期嫁接的影响房经贵罗英姿(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系,南京210095)THEEFFECTOFPACLOBUTRAZOLONKYOHOGRAPEVINEGRAFTINGINGROWINGPERIODFangJingguiandLu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强  胡仕碧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巨峰葡萄着果的效应赵强胡仕碧EFFECTSOFSEVERALPLANTGROWTHREGULATORSONIMPROVINGTHEFRUITSETINKYOHOGRAPEVINEZhaoQiangHuShibi(Horticul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雄军  邓海燕  白先进  张瑛  文仁德  谢太理  
为分析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花色素苷的异同,采用HPLC检测在成熟过程中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的花色素苷含量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的总花色素苷具有相似的累积趋势,但巨峰冬果的最大总花色素苷含量(5.56 mg·g-1FW)极显著高于夏果(4.66 mg·g-1FW)。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具有相似的花色素苷种类,但两者间花色素苷成分的分布不同,主要花色素苷物质不同。大多数花色素苷的含量及百分比在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中有极显著差异,且大部分花色素苷在巨峰冬果中有着更高的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佳  刘晓  陈建  
为了对四川地区巨峰葡萄无核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本实验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初花期和盛花后12 d进行2次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链霉素(SM)对巨峰葡萄无核率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都能使巨峰葡萄的无核率大幅度提高,GA3和SM混合处理产生的无核效应明显大于单独使用GA3;GA350 mg/L、GA3100 mg/L与SM 100 mg/L、SM200 mg/L搭配的2个组合均实现了完全无核化。从无核果实综合性状来看,两次处理的最佳方案为GA3100 mg/L+SM 200 mg/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浩暖  王海宁  丛明燕  胡顺卿  朱树华  
探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和冷藏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巨峰葡萄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O溶液浸泡处理葡萄果实,在0,25℃条件下恒温贮藏,研究不同浓度NO和冷藏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浓度、可溶性糖含量、活性氧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脯氨酸含量等物质含量的变化。相比5,30μmOl/l NO处理,15μmOl/l NO处理有效地保持了采后葡萄果实的果实硬度,推迟了果实中可溶性蛋白浓度、可溶性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时间,抑制了活性氧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提高了采后葡萄果实的脯氨酸含量,使葡萄果实在采后储存过程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果实风味,延缓腐败时间并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伟平  严婷婷  崔春梅  王博茜  邢思年  贾文锁  刘国杰  
以3年生自根‘巨峰’(Vitis vinifera‘Kyoho’)葡萄为试验材料,利用FMS-2荧光仪测定葡萄叶片的荧光指标,探讨干旱对葡萄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以及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水第1天,叶片过剩光能(Ex)便显著高于对照;控水第2天,叶片吸收的光能中应用于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非光化学猝灭(NPQ)显著高于对照,而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显著低于对照;控水第3天,叶片的天线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显著低于对照,激发能在2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不平衡性(β/α-1)显著提高;控水第4天叶片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低于对照;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