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0)
2023(2413)
2022(2069)
2021(2047)
2020(1804)
2019(3941)
2018(4008)
2017(7102)
2016(4211)
2015(4955)
2014(4950)
2013(4930)
2012(4932)
2011(4395)
2010(4521)
2009(4292)
2008(4521)
2007(4315)
2006(3872)
2005(3555)
作者
(14820)
(12446)
(12371)
(11967)
(7887)
(6089)
(5554)
(4818)
(4668)
(4539)
(4371)
(4294)
(4144)
(4004)
(3959)
(3934)
(3797)
(3753)
(3637)
(3546)
(3327)
(3184)
(3076)
(2972)
(2807)
(2794)
(2759)
(2675)
(2666)
(2609)
学科
(14317)
经济(14297)
管理(12068)
(9953)
(8623)
企业(8623)
(6805)
方法(5983)
数学(4743)
数学方法(4548)
(4247)
(4071)
中国(3924)
(3891)
(3474)
理论(3324)
业经(3255)
(3161)
(2888)
贸易(2884)
(2784)
(2769)
金融(2768)
(2660)
财务(2651)
财务管理(2639)
(2441)
农业(2440)
银行(2417)
企业财务(2411)
机构
大学(65442)
学院(64135)
研究(24253)
中国(19097)
管理(19072)
(18761)
科学(18689)
经济(18136)
理学(15767)
(15521)
理学院(15510)
(15121)
管理学(14849)
管理学院(14752)
(14279)
研究所(12954)
农业(12233)
业大(12149)
中心(11063)
(10869)
北京(9796)
(9790)
(9153)
(8996)
(8840)
师范(8825)
技术(8642)
(8609)
(8223)
农业大学(7835)
基金
项目(40886)
科学(29984)
基金(28282)
(26772)
国家(26536)
研究(25432)
科学基金(21135)
自然(15523)
(15520)
自然科(15168)
自然科学(15160)
自然科学基金(14883)
基金项目(14381)
社会(13926)
(13837)
社会科(13013)
社会科学(13008)
资助(12617)
教育(11533)
编号(9906)
重点(9735)
成果(9236)
计划(9199)
科技(8756)
科研(8271)
(8132)
(8100)
(7451)
大学(7280)
课题(7218)
期刊
(24508)
经济(24508)
学报(17866)
研究(17022)
中国(15002)
(14414)
科学(13699)
大学(12890)
学学(12157)
农业(9596)
(8605)
管理(7981)
教育(7921)
(5673)
金融(5673)
技术(5438)
(5345)
图书(5283)
业大(5151)
(4943)
财经(4292)
农业大学(4072)
书馆(3988)
图书馆(3988)
林业(3911)
(3713)
科技(3619)
业经(3405)
资源(3308)
经济研究(3243)
共检索到103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晨毓  邱伟强  贠三月  陈舜胜  
为分析鳙和褐点石斑鱼贮藏过程中ATP关联产物含量的变化,本研究以高氯酸溶液作为蛋白沉淀剂,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4±1)°C和(0±1)°C贮藏条件下鳙和褐点石斑鱼体内6种ATP关联化合物含量变化。结果显示,(4±1)°C条件下,2种鱼体内的ATP都快速降解;ADP、AMP含量则始终较低;IMP含量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鳙体内Hx R含量相对较高,褐点石斑鱼体内Hx R含量较少;Hx在4 d后即开始大量生成。在(0±1)°C条件下,2种鱼肉中ATP同样很快降解,ADP、AMP含量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依蒙  陈舜胜  今野久仁彦  
为了深入了解牙鲆体内ATP关联化合物的变化,尤其是肌苷酸(IMP)降解这一限速步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effIcIency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不同保藏条件下牙鲆体内ATP关联化合物和K值变化,并探讨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0°c保藏条件下牙鲆体内ATP在1 d内迅速降解,产生IMP作为初期的主要积累物质,蓄积一段时间(10 d)后迅速降解为次黄嘌呤(hx),IMP的降解过程呈现二相性;鱼肉制成鱼糜形态保藏,ATP 0 d时几乎降解完全,但IMP的降解过程仍旧呈现二相性;加入抗菌素的鱼肉中微生物的生长得到有效抑制,此时IMP降解缓慢并且呈...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启梁  付时雨  詹怀宇  柴欣生  
甲酸具有较好的溶出木素的能力,同时也能水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本研究以蔗渣为原料、甲酸为蒸煮药液,采用有机溶剂法制浆,通过测定蒸煮废液中己糖和戊糖的含量来表征碳水化合物在甲酸溶剂法蒸煮过程中的水解情况.试验表明,在木素脱出的同时,碳水化合物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半纤维素迅速溶出,其降解速率随甲酸浓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加,在90%甲酸条件下,40 min内半纤维素基本上被水解;而纤维素的降解则较缓和,对于蔗渣原料在100℃,90%甲酸条件下,80 min后才发生明显降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腾  吕健  李清正  罗永康  
为更好地了解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相关品质变化,对微冻条件(-3℃)下生鲜鲢鱼片品质指标,atp关联产物及atp关联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冻条件下,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在30d贮藏时间内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二级新鲜度标准(20mg/100g);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的对数值不断增加;而感官分值、盐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ca2+-atpase活性、质构特性(弹性、硬度、内聚性)等呈现下降趋势。此外,三磷酸腺苷(atp)、肌苷酸(imp)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次黄嘌呤核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丽娜  沈慧星  罗永康  
运用物理特性-伏安法测定了不同频率下冰鲜和解冻草鱼的阻抗,分析在不同贮藏时间下阻抗的相对变化值(Q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从1 kHz增大到10 kHz,冰鲜和解冻草鱼的阻抗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冰鲜草鱼的阻抗相对变化值(Q值)明显大于解冻草鱼。冰鲜草鱼在第1、2、4、7、10天的阻抗相对变化Q值分别为:28.89%、25.10%、17.01%、11.65%、10.37%,而冷冻7、14、30 d后解冻草鱼的最大Q值分别为4.34%、4.18%、4.63%。结果表明:以Q值10%为界限,快速鉴定冰鲜草鱼和解冻草鱼是基本可行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龙云  于曙光  柯兰兰  潘大仁  
从杂草土壤中分离得到利用甾类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的菌株D61.经16S r DNA多态性分析鉴定菌株D61为肠杆菌科哈夫尼菌属,在20~37℃、p H 2.0~9.0的环境中生长较好,无卡那霉素抗性.降解试验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61可通过pAA C基因的环氧化作用途径对甾类化合物进行降解转化,其对睾丸酮的降解能力与阳性对照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相似,对雌酮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永勤  李建华  赵猛  冯津  王春生  
鲜枣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先下降 ,后略上升又下降 ;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采后处理方法 ,对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不同 ,速冻和热处理对VC 有破坏作用。脆果率高、贮藏效果好的处理维生素C含量也高 ,因此鲜枣贮藏过程中脆果率的高低可作为维生素C保存效果的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琦  常萍  周围  程国军  
以苯酚作为碳源从化工厂污水样品中富集筛选出降解能力较强的降解菌CP5,该菌能利用多种芳香烃化合物生长。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CP5可以在48h内将5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从该菌株中扩增获得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P.putida NCIB9816-4以及P.fluorescens PC20的双加氧酶具有最高同源度,均为99%。CP5菌株对芳香烃化合物的生物修复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卫光  杨广超  刘玲  张春兰  沈其荣  李双喜  郑宪清  
采用湿润好气培养法,研究连作西瓜植株残体根、茎、叶腐解过程产生的自毒物质-酚酸化合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西瓜根、茎、叶残体腐解过程中均含有香豆酸、香草酸、阿魏酸等酚酸化合物。根和茎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酚酸化合物主要是香豆酸和阿魏酸,叶片主要是香豆酸和苯丙烯酸。3种器官中酚酸化合物质总量表现为叶>茎>根。根、茎在腐解30 d时酚酸量达到高峰,叶在腐解20~30 d时酚酸量最高;到40~50 d时酚酸量很少,基本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敏  屈欢  刘建利  代秀秀  司海丽  张琇  杨国平  
[目的]从宁夏中卫硒砂瓜种植区多年连作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高效降解酚酸类物质的菌株,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并全面评估其对11种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效能,以期为该菌在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液相色谱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研究菌株对多种酚酸物质的降解特性。[结果]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命名为K7。该菌株对4-羟基苯甲酸、香豆酸、香草酸、苯甲酸、阿魏酸和咖啡酸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对丁香酸、香草醛、肉桂酸和没食子酸的降解效能较弱,不能降解水杨酸。以咖啡酸为代表,研究不同条件对菌株K7降解效能的影响,发现在中性偏碱(pH7~8)、较高温度(30~40℃)、咖啡酸初始浓度小于100 mg·L~(-1)时,菌株K7对咖啡酸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结论]不动杆菌K7对多种酚酸类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效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汤水粉  钱卓真  罗方方  吴成业  
建立了水产品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酸(AMP)、肌苷酸(IMP)、次黄嘌呤核苷(HxR)和次黄嘌呤(Hx)6种ATP关联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中的ATP关联物经高氯酸提取并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0-6.4后,以AQ-C18(250 mm×4.6 mm,5μm)柱为分析柱,0.02 mol/L KH2PO41-0.02 mol/L K2HPO4(V/V=1/1)的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254 nm波长下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ATP、ADP、AMP、IMP和HxR线性范围为0.2-40.0μg/ml,Hx线性范围为0.1-2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胡建程  方辉遂  
对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的变化以及温度对糖胺化合物的影响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茶叶含水量21%~15%范围,即在炒三青后期或辉锅前期。温度对糖胺化合物的形成和降解影响较大。烘二青和炒三青不同温度处理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高温能促进糖胺化合物形成。但在辉锅过程高温则能促进糖胺化合物降解。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飞  孙红梅  李天来  
以兰州百合为材料,研究了百合种球经不同贮藏温度处理后,植株生长及鳞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百合各个生育阶段均提前,总生育期缩短,同时百合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加快,叶面积和鳞茎鲜重增加;母鳞茎和新鳞茎淀粉、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蔗糖是百合鳞茎内糖分积累和转运的主要形态,其含量变化与总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淀粉酶活性变化与淀粉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结合鳞茎鲜重的变化可知,在本试验范围内,2℃贮藏百合种球101d有利于鳞茎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匡稷  宋建忠  林力卓  崔鹏  吕尊富  潘牧  陆国权  
为探究甘薯最宜施钾浓度以期延长甘薯贮藏和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以‘商薯19’和‘心香’2个品种为材料,设置0kg/hm~2(K_0)、75kg/hm~2(K_1)、150kg/hm~2(K_2)、225kg/hm~2(K_3)和300kg/hm~2(K_4)5个钾肥(K_2O)浓度在扦插及扦插30d后施用。甘薯块根收获、愈伤后贮藏于14℃、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中,测定贮藏0、15、30、60和90d的腐烂率、营养品质以及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K_2处理的‘商薯19’和K_3处理的‘心香’耐贮性较好,腐烂率最低,分别为18.25%和23.00%;‘商薯19’和‘心香’在贮藏期内二者淀粉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K_2处理的‘商薯19’淀粉含量最高,为82.05%。K_3处理的‘心香’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甘薯生长过程中,施用150kg/hm~2浓度的钾肥(K_2O)能有效降低其在贮藏期内的腐烂率,保持较好的营养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亚欢  田平平  王杰  杜冰  姚松君  孙恬  马务迢  刘伟贤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高品质银耳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收缩率,复水比,色泽,蛋白质、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多糖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水分含量,微生物含量,过氧化氢、SO_2、米酵菌酸和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银耳在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质构品质和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银耳收缩率和褐变程度最高,复水比增幅低;冷冻干燥的银耳褐变程度低,具有最大的复水比增幅和最小的收缩率。干燥方式对银耳营养成分影响方面,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总糖和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