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7)
- 2023(13517)
- 2022(11502)
- 2021(10694)
- 2020(9095)
- 2019(20966)
- 2018(20625)
- 2017(39827)
- 2016(21026)
- 2015(23751)
- 2014(23581)
- 2013(22840)
- 2012(20942)
- 2011(18859)
- 2010(19106)
- 2009(17499)
- 2008(16603)
- 2007(14590)
- 2006(12875)
- 2005(11321)
- 学科
- 济(106669)
- 经济(106568)
- 管理(59987)
- 业(53375)
- 企(44833)
- 企业(44833)
- 方法(44236)
- 数学(39572)
- 数学方法(38900)
- 中国(24016)
- 地方(22237)
- 农(22061)
- 财(20804)
- 业经(19579)
- 学(19353)
- 制(17050)
- 理论(15892)
- 贸(14768)
- 贸易(14752)
- 融(14597)
- 金融(14590)
- 易(14220)
- 农业(14166)
- 地方经济(14109)
- 银(13814)
- 银行(13792)
- 体(13706)
- 行(13258)
- 和(13221)
- 环境(13051)
- 机构
- 学院(297303)
- 大学(297158)
- 济(131490)
- 经济(128975)
- 管理(116281)
- 研究(100308)
- 理学(100116)
- 理学院(99108)
- 管理学(97032)
- 管理学院(96479)
- 中国(76629)
- 京(61823)
- 财(58660)
- 科学(57774)
- 所(49159)
- 财经(46794)
- 中心(46413)
- 农(45345)
- 研究所(44340)
- 江(44318)
- 经(42561)
- 业大(41952)
- 经济学(41384)
- 北京(38620)
- 经济学院(36888)
- 范(36851)
- 师范(36435)
- 院(36361)
- 农业(35232)
- 财经大学(34812)
- 基金
- 项目(199698)
- 科学(158772)
- 基金(146591)
- 研究(145633)
- 家(127504)
- 国家(126523)
- 科学基金(109902)
- 社会(93882)
- 社会科(89139)
- 社会科学(89116)
- 省(77908)
- 基金项目(76256)
- 自然(71037)
- 自然科(69522)
- 自然科学(69502)
- 教育(68712)
- 自然科学基金(68231)
- 划(65306)
- 资助(61359)
- 编号(58077)
- 成果(46218)
- 重点(45036)
- 部(44456)
- 发(43036)
- 创(41872)
- 课题(40576)
- 国家社会(39352)
- 创新(39158)
- 教育部(38885)
- 科研(38104)
- 期刊
- 济(146139)
- 经济(146139)
- 研究(89108)
- 中国(59103)
- 管理(46329)
- 财(46216)
- 学报(43601)
- 科学(40997)
- 农(40191)
- 大学(34493)
- 学学(32651)
- 教育(31771)
- 技术(30537)
- 融(28353)
- 金融(28353)
- 农业(26772)
- 经济研究(24975)
- 财经(24499)
- 业经(21844)
- 经(21200)
- 问题(18439)
- 统计(17614)
- 技术经济(16567)
- 策(15589)
- 业(14578)
- 贸(14342)
- 决策(14185)
- 理论(13631)
- 商业(13559)
- 世界(13081)
共检索到44743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刁莉男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市场经济模型——ASMEC-M,用于将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ASMEC-M模型中,微观个体通过应用人工适应主体被个别地模拟出来,主体状态的不同导致主体行为的差异,宏观经济总量是微观个体状态的累积。假设经济由家庭、企业和政府组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家庭消费该产品,企业和家庭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市场来进行;企业根据库存量和销售量制订雇佣策略,根据销售量和利润等制订价格策略;家庭根据收入进行合理的消费;政府制订财政政策追求经济的平等。市场通过数量和价格调整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应用ASMEC-M模型,我们可以定性地分析经济周期波动等宏观经济现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杨树凯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转轨经济模型——ASMEC—T,用于分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动态。人工经济由多个家庭、多个私有企业、一个国有企业和一个政府组成;微观个体通过应用人工适应主体被个别地模拟出来;宏观经济动态是微观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累积。应用该模型,我们模拟分析了经济政策对私有企业成长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全胜 吴凡
消费者在线信任被视为B2C电子商务成功的必备条件,并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但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关注焦点的不同,导致了目前在线信任理解上的复杂和混乱。本文在梳理各个学科对信任的定义和理解的基础上,识别出在线交易环境中的行为主体,通过文献回顾整理出各信任行为主体的信任属性,最后提出了一个在线信任形成模型。
关键词:
电子商务 B2C 行为主体 在线信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少波 贺庆春
国内外的研究普遍显示,货币错配是造成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研究者所构建的模型主要集中于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无法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引致渠道作出解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期微观经济主体(银行、企业)行为模型。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一国的金融或经济危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净外币资产形态下货币错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俞海山 周亚越
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政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公共政策追求成功,但失败常常相伴。从政府这一政策主体角度上说,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因素:超越权限、能力不足、缺乏良知,由此就可以从政策主体角度建立一个关于公共政策失败的解释模型。超越权限是指政府做了超越其职能范围之外的事;能力不足意指政府缺乏有效地采取并促进集体性行动的足够能力;缺乏良知则是指政府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标,政策偏离公共性。政策主体超越权限、能力不足、缺乏良知,这三个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屠新泉 刘畅 方锐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强 李伟成
禀赋效应从何而来,又如何与自然产权协同演化,这些问题尚未获得充分研究。本文提出一个"偏好演化+个体选择"的主体基模型(agent-based model),发现在非常广泛的参数空间内,均可涌现出稳健的禀赋效应和自然产权现象:绝大部分实验世界都由具有禀赋效应的个体所占据;产权尊重是常态,战争和掠夺的概率微乎其微。这一切源于:在自然选择压力下,个体对物品或资源在拥有时主观评价过高,而在不拥有时主观评价趋近客观真实价值,这种具有禀赋效应的偏好有利于遏制其他个体对其拥有物的抢夺,因而这种看似"错误"的偏好反而改善了主体的处境,使得禀赋效应得以成功演化。本文还发现,优质资源的稀缺程度会影响禀赋效应的演化速度和水平。上述发现可为自发秩序的制度经济分析奠定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世伟 冯娟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转轨经济模型,用于分析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动态关联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收入差距经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实施适度的累进税政策会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桑赓陶,汪滔
“市场换技术”是我国吸引外资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向我国转让先进技术的一条基本方针。本文研究: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通过让出部分国内市场,到底从外商投资企业手中换到了多少技术,换到了什么水平的技术?本文对我国百余家内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了调查,在这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市场换技术”的成果与代价模型。该模型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让出的市场份额的增加,有关行业的“国内最高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在让出的市场份额达到某个峰值后,让出的市场越多,有关行业的“国内最高技术水平”反而逐步下降。本文的结论是:在我国,“市场换技术”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的;但是,让出市场必须有限度。
关键词:
市场 技术 外商投资企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世强 赵永强 雷铭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市场主体支配和使用生产力要素的方式及强度不同,存在"私意识"和"公意识"下的"短期能力"和"长期能力"、"私能力"和"公能力"、"私福祉"和"公福祉"的差异,也存在供给的生产关系性质的差异。市场主体作用域具有应然性,国有企业作用域及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基因是客观存在的,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资本进入必然会缩窄甚至取替国有企业作用域,会削弱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并产生与人民性相悖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统一符合社会公共需求,并且只能寄托国有企业实现。应将长期过多注重生产力的意识转化为兼对生产关系的注重,用平等共享的生产关系调节或充实生产力强度,运用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相统一的视角思考国有企业改革,将马克思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理论现实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武爱
通过分析比较完全理性、有限理性的各自特点,提出了新的理性的公式化定义,并建立了理性选择的数学模型。本文认为理性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理性的理论包容性、现象解释能力与完全理性、有限理性相比较更为突出,自然理性的数学模型有望成为一个关于理性的基础模型。从关于理性概念的形式化研究这一点,本文可以看作是对奥曼的“公开问题”的一个公开回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茵 万广华 王丽娜
这篇论文首次尝试用正式的分析框架,即联立VAR模型来研究中国的经 济周期。研究表明:(a)需求冲击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而供给冲击在 一段时间后则显示出更大的重要性;(b)在第一个经济周期———1985-1990年中, 需求冲击的推动力量是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但是,在第二个周期———1991-1996 年和1997年以后的通货紧缩时期中,推动力量则是固定资产投资和世界需求;(c) 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在引发或阻碍周期性波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楷弛
本文以剑桥增长公式和收入支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货币量值变量的宏观经济模型,讨论企业行为模式和货币银行体系的融资约束如何决定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论证了在需求起决定作用的市场经济中,宏观变量可能存在数个不同的稳定增长状态,其中一些是"刀锋增长路径",另一些则是经济长期收敛的对象,当前的投资资产比决定未来趋向于其中哪一个,而利息率、储蓄率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可以改变这些稳定增长状态。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分析给出了本模型的政策含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