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2)
2023(8364)
2022(7330)
2021(6489)
2020(5720)
2019(13325)
2018(12971)
2017(25537)
2016(13984)
2015(15915)
2014(16296)
2013(16172)
2012(15287)
2011(13864)
2010(13898)
2009(12989)
2008(12965)
2007(11922)
2006(10294)
2005(9161)
作者
(42520)
(35953)
(35841)
(34136)
(22450)
(17307)
(16646)
(14204)
(13268)
(12594)
(12209)
(11941)
(11348)
(11346)
(11282)
(11229)
(11215)
(10677)
(10319)
(10218)
(9038)
(8841)
(8769)
(8134)
(8049)
(7995)
(7934)
(7876)
(7309)
(7193)
学科
(68007)
经济(67962)
管理(34205)
(33240)
方法(32539)
数学(29137)
数学方法(28923)
(24411)
企业(24411)
(21049)
贸易(21042)
(20380)
地方(17872)
(17580)
中国(15276)
(13949)
(13364)
农业(11813)
业经(11740)
地方经济(10666)
环境(9677)
(9344)
(9008)
(8908)
(8612)
金融(8610)
理论(8554)
(8343)
银行(8302)
关系(8139)
机构
大学(209592)
学院(209407)
(92641)
经济(90892)
管理(76883)
研究(73328)
理学(66692)
理学院(65857)
管理学(64728)
管理学院(64337)
中国(53180)
科学(45949)
(43521)
(39755)
(38666)
(38261)
研究所(35058)
业大(33414)
中心(33364)
(31854)
农业(31768)
财经(31397)
经济学(29631)
(28374)
(27710)
师范(27432)
经济学院(27269)
北京(26785)
(26142)
(24803)
基金
项目(140439)
科学(109489)
基金(101374)
研究(100419)
(89154)
国家(88482)
科学基金(74151)
社会(63986)
社会科(60780)
社会科学(60758)
(55506)
基金项目(54090)
自然(47387)
(46837)
自然科(46242)
自然科学(46227)
教育(46169)
自然科学基金(45435)
资助(41519)
编号(40672)
成果(32816)
重点(32434)
(32117)
(31453)
(28869)
课题(28102)
科研(27409)
创新(27155)
国家社会(26784)
教育部(26504)
期刊
(96975)
经济(96975)
研究(58559)
中国(36165)
学报(35530)
(34887)
科学(31036)
(29517)
大学(25927)
学学(24679)
管理(24410)
农业(23752)
教育(18607)
技术(17398)
经济研究(17031)
(16123)
金融(16123)
(16107)
业经(15641)
财经(15274)
问题(14750)
国际(13361)
(13245)
(13054)
技术经济(11280)
商业(11055)
统计(10949)
(10366)
资源(10059)
(9775)
共检索到302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薛敬孝  
本文就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的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及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主要通过贸易矩阵和贸易流量分析模型来考察APEC区域内贸易的变动及其内在规律,并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背景下探讨APEC区域内贸易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楠  
开放式地区主义、南北型自由贸易区等宏观因素以及需求效应、供给效应、区位效应等微观因素对APEC区域内的贸易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可以吸纳这些因素 ,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峰  
文章对近10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本质及其变动规律,为进一步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相应的依据。并通过多重指标、贸易矩阵和按广义商品分类的产品构成考察了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演进与特征,继而用贸易流量模型分析了各国/地区贸易扩张的影响因素及对区域贸易增长的贡献,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峰  
本文首先运用贸易矩阵和广义经济分类(BEC)考察了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演进和特征,发现中间产品是东亚区域内贸易的第一大类产品。继而,用贸易流量分析模型按国别探讨了需求因素、竞争因素和区位因素分别对区域内贸易增长的贡献程度,并计算出中国对东亚区域内贸易增长的贡献度最大。最后,运用中国1992~2006年的数据验证了外部需求是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首要推动力。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对解释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未来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衣保中  郭晓立  
作为一类典型的负外部性问题,跨界污染不但使区域环境恶化,同时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资源配置状态,影响区域内贸易结构与福利分配。在跨界污染存在的情况下,严格地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贸易安排并不总是合理的,因为一国有可能出口更多污染附带产品;仅遭受本地污染的国家总能在自由贸易中获利,而拥有清洁生产技术的国家则更有可能蒙受损失。在缺乏超国家机构协调的情况下,合作是解决跨界污染与贸易分配的有效手段。可以考虑综合运用税收、单边支付、贸易—环境关联协议等手段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同时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周期的演变经历了由不同步到逐渐同步及同步性越来越明显的变动过程。这主要源于区域内的贸易联系及对市场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强的事实。面对新形势,双方应当进一步强化经贸交流和合作,以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贞余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且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导致中国-东盟区域内贸易互补性指数偏低,区域内贸易发展缓慢,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只能逐步推进,中国将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贾伟  秦富  
文章构建四地区六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2000-2007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区域及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但其影响在下降,区域贸易结构变动分别对2000年和2007年中国GDP贡献了约8个和14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较为有利,却放缓对中部经济的影响;区域贸易结构变动在2000年和2007年对农业、采掘业、重工业、服务业的影响保持一致,两者同时变动则加大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贸易结构及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各地区各产业部门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稍有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世建  付文林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迅速 ,出口增长速度远远地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可能有多重因素对此有贡献。本文利用一个供求同时均衡模型对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时 ,会使出口下降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中国出口的重要促进力量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增长会制约中国出口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坤  
从"三角贸易"到"新三角贸易",东亚地区贸易模式都未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中国作为区域内经济贸易大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在东亚区域贸易分工模式转变中的地位及作用将不断增强。本文以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为研究对象,从世界和东亚两个区域范围入手,以进口份额分布与进口增长率分解指标按进口来源地和按产品分类的分布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市场在东亚区域内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京淑  
进入21世纪以来,东亚出现了签署各种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浪潮。本文从东亚贸易发展角度切入,寻找东亚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事实依据。东亚贸易近年来的发展源于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扩大,而区域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IT关联产品、特别是中间品贸易。本文试图从工程间分工、模块化和跨国公司战略三个方面,诠释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东亚贸易中区域内中间品贸易依赖于终极品的域外出口的格局,不利于东亚贸易的自律发展。积极促进终极品的区域内贸易,应该是东亚贸易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霞  文洋  
WTO和RTAs是驱动亚太一体化纵深发展的两个轮子,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两条竞争性路径RECP和原TPP框架下的21国1996-2016年经验数据为样本,基于结构引力模型PPML估计研究WTO和RTAs对亚太区域内贸易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WTO和RTAs分别使亚太区域内双边出口额平均增长约113.61%和23.99%;WTO对南南国家间和南北国家间贸易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双边出口额分别增长约216.14%和103.81%;对北北国家间贸易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其影响下北北国家间双边出口额平均下降约94.41%;RTAs对南南国家间和北北国家间贸易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南北国家间贸易增长影响显著,使双边出口额平均增长约48.14%。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军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两国各自的增长幅度和增长成因有所差异。在农产品资源禀赋分类的基础上,对中美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符合各自的要素禀赋特征;2001年~2011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中多数年份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致,而2006年~2009三个年度由产业内贸易引致的增长又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增长需要提升双边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杰琦  
本文基于中国1990~2010年的省际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和外部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控制了变量内生性问题,修正了传统研究中贸易增长效应的有偏非一致估计。结果表明,(1)贸易开放显著地影响了各省区经济增长速度,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差异是形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2)贸易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专业化分工影响地区增长,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和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具有更有利的效应,而对传统农业省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结论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地区统筹国内外市场,实现内外需平衡增长,协调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浩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发现,二者在产业结构升级、服务新生态创造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层面形成良性互动。基于测算的贸易开放指标对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资本要素的区域性贡献呈东中西递减态势;劳动力对东部的发展贡献有限,中部影响为负,西部检验结果不显著;人力资本表现为自东至西贡献度递减趋势;外资投入对东部和中部的影响为负,西部检验结果不显著;产业升级对东部贡献明显,但中、西部呈负效应;政府干预对三大区域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贸易开放度对东部的贡献明显,中、西部地区的检验不显著;加工贸易开放度贡献对东部为正,中部为负,西部未通过检验;一般贸易开放度对各区域的贡献均为显著正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