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2)
2023(3172)
2022(2678)
2021(2888)
2020(2425)
2019(5410)
2018(5302)
2017(8810)
2016(5788)
2015(7243)
2014(7293)
2013(6645)
2012(6507)
2011(5995)
2010(6370)
2009(5914)
2008(5964)
2007(5670)
2006(5031)
2005(4643)
作者
(17062)
(14293)
(14193)
(13610)
(9192)
(7058)
(6630)
(5833)
(5607)
(5395)
(4945)
(4765)
(4725)
(4661)
(4634)
(4397)
(4385)
(4277)
(4161)
(4131)
(3755)
(3645)
(3636)
(3525)
(3238)
(3217)
(3162)
(3112)
(3109)
(3079)
学科
(13570)
经济(13541)
管理(13240)
教育(10559)
(9879)
(8743)
企业(8743)
教学(6645)
理论(6340)
中国(6084)
方法(5522)
研究(5513)
(5179)
(4868)
(4471)
数学(4340)
数学方法(4137)
(3837)
研究生(3767)
(3666)
学法(3634)
教学法(3634)
(3339)
制度(3334)
政治(3226)
思想(3208)
(3062)
贸易(3059)
业经(3029)
(2974)
机构
大学(87094)
学院(78244)
研究(30922)
管理(23586)
(22956)
经济(21913)
(20424)
中国(19778)
理学(19576)
理学院(19183)
科学(19111)
管理学(18360)
管理学院(18206)
(16604)
师范(16459)
教育(16443)
(16202)
研究所(14476)
(14228)
(13908)
北京(13647)
师范大学(13415)
中心(12966)
业大(12234)
(11606)
技术(11379)
农业(11280)
(11135)
(11119)
(9180)
基金
项目(46417)
研究(36567)
科学(34987)
基金(29833)
(25755)
国家(25447)
教育(22073)
科学基金(20709)
社会(19338)
(19177)
社会科(17948)
社会科学(17942)
(16859)
编号(16650)
成果(16389)
基金项目(15043)
课题(13920)
自然(13435)
自然科(13165)
自然科学(13157)
资助(12984)
自然科学基金(12902)
大学(12139)
(11747)
重点(11148)
(10675)
项目编号(9924)
(9647)
规划(9573)
(9369)
期刊
教育(32924)
研究(31949)
(31361)
经济(31361)
中国(27952)
学报(15407)
(13459)
大学(13229)
科学(12028)
学学(10366)
管理(9685)
农业(9608)
(9363)
技术(8202)
(7502)
图书(7037)
职业(6426)
(6109)
金融(6109)
高等(5580)
(5545)
书馆(5326)
图书馆(5326)
(4704)
论坛(4704)
(4647)
财经(4634)
高等教育(4607)
业大(4245)
(4081)
共检索到138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春华  
自2013年春季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推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对这种旨在实现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富于挑战性的核心问题是,大学先修课程的成绩在高校招生中如何使用?如果该成绩不被大学招生部门认可,在功利主义哲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清华  
先修课程是美国高中名校和大学名校合作的大学水平基础课程。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目的是加速优秀人才培育,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大学先修课程产生于冷战时的国际科技竞争,其持续发展得益于大学名校招生激励机制,向全美高中开放是教育民主化的结果。其发展表明:提升大学招生质量标准有利于推动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实现卓越;实现教育机会公平要逐步创设条件,激励更多优秀高中学生达到高水平课程标准;实现教育卓越与公平及二者良性互动,必须有政府政策支持和专业化的课程管理机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芳  
美国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估采用GPA计算方法。这是以各高中学校为排名单位,主要评价学生在该所学校中相对学业水平的学业评价方式。美国大学招生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GPA,淡化大学入学标准化成绩,大学招生录取与学生日常学业表现具有很强的关联度。这种关联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建议推进以各学校作为排名单位的评价体系,从而真实反映学生在外部教育资源相同状况下的相对学业水平,最大可能弥补因高考统一考试排位赛所带来的弊端,引导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莉萍  刘彦林  
美国大学委员会的大学先修课项目被很多人视作美国一流高中教育的"黄金准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工具。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在丰富高中学习经历、增加大学入学机会和提高大学完成率等效率性指标上,大学先修课的目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而在减轻弱势群体就读大学的经济负担、缩小学生成绩差距,以及项目对非项目学生的辐射作用等公平性指标方面,尽管项目目标明确,但实现程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陆一  黄傲寒  黄温馨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从高考的"独木桥"逐步改建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立交桥"。在公平选材的前提下,大学自主招生权与学生自主择校权扩大的趋势将使大学和学生都能得到更理想的匹配结果,本文依据美国大学公布的招生录取数据,从大学配备的招生人员结构与能力素质、大学招生遴选的高昂花费、学生申请多所大学的低廉费用,以及高中为指导学生升学的必要投入等方面测算双向自主选择体系的运行成本。结果显示,美国的招生体制泡沫与繁荣相依相伴,对选材更讲究的一流大学主动为这种基于自由选择的繁荣承担了主要的成本。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碧  
平权运动对促进美国少数族裔争取教育平等权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不满。近些年,美国亚裔群体认为同样作为少数族裔的他们却被平权运动所伤害,隐形的"种族配额制"成为其子女进入哈佛大学等一流大学的障碍。这引发了亚裔和哈佛大学之间就招生中是否存在歧视的控告和辩驳、亚裔群体内部就平权运动得失的讨论以及美国社会就平权运动存废的新争议。问题的实质是不同群体关于平等内涵及其实现形式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展开的政治博弈,它彰显了美国大学招生中种族政治的复杂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慧蕾  
美国大学招生平权法案的司法立场由德弗尼斯案的程序回避到巴基案的实体回应,由霍普伍德案对补偿理论的重申到密歇根大学案对多元化价值的肯定,由费舍尔案对严格审查原则的强调到舒特案对协商民主原则的尊重。联邦最高法院始终在努力平衡大学招生平权法案案例中的政策考量与权利保障:借助补偿理论与多元价值,肯定了大学招生平权法案基于此政策考量的目的正当性;同时,通过严格审查原则,对大学招生平权法案的具体举措进行高密度审查,强调手段的合理性、必要性与相称性,从而实现对个体权利的有效救济与保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绍培基  郑家祥  姜德明  
美国大学的MBA绍培基,郑家祥,姜德明MBA即工商行政管理硕士(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M.B.A.),该学位最早由美国推出,是美国大学中商学院设置的最广泛的硕士学位。本文根据1992年权威的美国商学院排行榜前6...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涌  
以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考生在批判性阅读、写作和数学三个领域的测试成绩与能力表现,诊断中国学生的问题所在,透视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逻辑性思辨的贫弱。文章指出,中国教育要培育未来公民的"创造性文化基因",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教育目的观由基于前喻文化的"适应论"向源自后喻文化的"超越论"发展、人才评价观由"全面发展论"向"个性化发展论"转换、考试命题观由"知识中心论"向"创新思想至上论"蜕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奇  
美国大学治理的边界变化显示,公司治理虽被称为研究型大学治理的常态,但共同治理仍然是指导大学权威决策的首要原则;大学治理结构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大学治理文化却更加受到重视;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互动过程中,权力制衡原则仍在有效发挥影响作用。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来说,这些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乔治·马斯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美国大学之魂》着眼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大学的历史变迁,探析了原本浸透宗教精神的高等教育逐渐走向世俗化的路径。该书在美国图书市场上创造了学术著作畅销的奇迹。其背后原因不乏当代美国基督教意识的隐隐复兴,亦与作者立场鲜明、敢于破除窠臼的新观点直接相关。世俗化即宗教仪礼与精神在社会生活以及个体世界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雪  
少数美国顶尖大学招生方面的改革,对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高等学校都有引领作用。从形式上看,美国顶尖大学招生要求一直是公开的,但对社会及申请者来说,招生操作过程则一直是模糊的。如何保证大学招生规则足够公开透明以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同时又能使大学招生自主权不会完全被规则束缚,是美国顶尖大学历年招生,特别是20世纪中叶之后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棣沭  韩婧  
本文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着重研究其与美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相关性,以期用国际化的视野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推动中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国际化进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敏  
为帮助大学生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美国大学一直高度重视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职业规划课程在指导和协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全面丰富的课程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