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4)
2023(9598)
2022(8378)
2021(7812)
2020(6940)
2019(16158)
2018(16182)
2017(31153)
2016(17568)
2015(20236)
2014(20660)
2013(20253)
2012(18895)
2011(17191)
2010(17775)
2009(16669)
2008(16855)
2007(15591)
2006(13414)
2005(11944)
作者
(53538)
(45075)
(45022)
(42837)
(28468)
(21807)
(20610)
(17797)
(16913)
(16239)
(15451)
(15216)
(14384)
(14348)
(14051)
(14044)
(14017)
(13471)
(13134)
(12850)
(11313)
(11288)
(11180)
(10197)
(10177)
(10126)
(10091)
(10016)
(9194)
(9165)
学科
(77848)
经济(77779)
管理(47197)
(44050)
方法(38449)
(35836)
企业(35836)
数学(34398)
数学方法(33719)
(19367)
中国(18045)
地方(17846)
(17046)
(16266)
业经(14194)
(13789)
贸易(13782)
(13334)
理论(13015)
农业(12635)
(12391)
(11653)
环境(10507)
(10479)
金融(10476)
(10457)
银行(10423)
地方经济(10391)
(10036)
财务(9991)
机构
学院(258611)
大学(258418)
(100269)
经济(97877)
管理(96358)
研究(87644)
理学(82967)
理学院(81961)
管理学(79912)
管理学院(79441)
中国(65349)
科学(57843)
(55617)
(47953)
(46895)
(44132)
研究所(42794)
业大(41633)
中心(40775)
(40138)
农业(38227)
财经(35281)
(35032)
北京(35031)
师范(34649)
(32325)
(31758)
(31207)
经济学(30336)
技术(30099)
基金
项目(170509)
科学(131944)
研究(120589)
基金(120585)
(106442)
国家(105606)
科学基金(88947)
社会(72979)
社会科(69037)
社会科学(69011)
(68779)
基金项目(63295)
自然(59411)
(58107)
自然科(58043)
自然科学(58025)
教育(57512)
自然科学基金(56907)
资助(51607)
编号(50163)
成果(41123)
重点(39259)
(36933)
(36919)
课题(35449)
(34816)
科研(33089)
计划(32761)
创新(32596)
大学(31373)
期刊
(109509)
经济(109509)
研究(70237)
中国(50477)
学报(45002)
(43069)
科学(39685)
(34910)
管理(34006)
大学(33160)
学学(31202)
教育(30946)
农业(29346)
技术(25597)
(20553)
金融(20553)
业经(17654)
经济研究(17246)
财经(17121)
(16355)
统计(15890)
(14710)
问题(14409)
(14219)
技术经济(13972)
(13712)
图书(13118)
决策(13065)
资源(12292)
科技(11977)
共检索到379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其宁  杜刚  吴学英  
在亚麻区域试验中,品种(G)和环境(E)互作现象普遍存在,AMMI模型作为一种分析G×E互作关系的方法,较线性回归分析法更多地解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AMMI模型中双标图和特殊互作效应值Dge的引入,为直观、定量地估计环境对基因型的分辨力及基因型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对2005年至2006年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性回归分析法只解释互作SS的56.91%,而AMMI模型3条主成分轴共解释了96.53%的互作SS。应用AMMI模型分析亚麻品种区域试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学芳  苟才明  
本文采用Eberhart和Russell模型对2008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丘5组的试验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线性部分为极显著,离回归部分很小,玉米区试品种间产量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贵玉2号和DT6508产稳定性好、适应性强,为平均稳定品种,05162为超平均稳定品种,QW 67×QW 92和NH1201为不稳定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刚  刘其宁  吴学英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亚麻纤维断裂强力与锌、铜、硼、锰和钼肥5因素的定性定量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断裂强力与5项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断裂强力数据与所采用的二次数学模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对模型进行解析和模拟检验,最终在2155个组合方案中,农艺组合方案最优为667 m2喷施锌肥(X1)442.0~471.5 g、铜肥(X2)387.0~413.0 g、硼肥(X3)303.6~320.9 g、锰肥420.0~445.0 g、钼肥17.6~18.8 g,可获得较高的断裂强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应忠  
1、参试品种(系) 品种名称特性供种单位中芝10号(CK_1) 分枝、三花、四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91-4116 单杆、三花、四棱、中短蒴、种皮白色襄樊市农科所 91-38 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襄北农场农科所豫芝9号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河南农科院芝麻中心 92-45 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921 单杆、三花、四棱(个别四、六、八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CK_2 当地大而积种植的品种各点自备 2、参试单位襄樊市农科所(简称襄樊,下同)、襄北农场邓林农科所(邓林)、襄北农场黄集农科所(黄集)、钟祥市农科所(钟祥)、嘉鱼县农科所(嘉鱼)、中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定祥  
1、参试品种(系) 参试品种(系) 来源选育(供种)单位 4-2 黑皮蔸自然杂交后代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23-2 芦竹青自然杂交后代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2117-9 稀节麻自然杂交后代华中农业大学 3147-3 白里子青×黑皮蔸华中农业大学 83-1 细叶绿自然变异株阳新县麻科所黄荆皮 1983年发现的自然优系咸宁市特产局 8410 黄荆皮自然杂交后代咸宁地区农科所 8417 细叶绿自然杂交后代咸宁地区农科所细叶绿(CK) 湖北阳新农家种阳新县麻科所 2、参试单位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简称武昌),湖北农学院农学系(荆州),南漳县麻科所(南漳),嘉鱼县农业局(嘉鱼),大冶县农业局(大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燕平  彭兴民  赖永祺  
据印楝区域种植试验的常年观察,尤其是对苗木遭遇偶然低温寒害后的调查结果表明,极端低温是能否造成寒害或冻害的主要因素:极端低温≥2℃,不出现危害;>0℃而<2℃,会产生以枯叶和落叶为主的低温冷害,对植株持续生长无影响;0℃的地方种植印楝,不会受到低温影响;极端低温<0℃,而出现概率极低的地方也可种植印楝,虽幼树可能会出现轻度寒害,但对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渝生  李本逊  顾红波  毕有华  
采用方差分析和AMMI模型分析 ,对不同地点随机区组试验中甜玉米株高、穗长和产量的品种差异显著性、试验精确度和品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单年单点随机区组试验中除了呈贡和石林的穗长以外 ,其余各点性状的品种差异都是极显著的 ,同一性状不同地点的品种间差异表现不一致 ,这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所致。石林点试验精确度最高 ,其余两点的次之。超甜 2 0号在 3个性状上表现最稳定 ,黑甜糯产量最不稳定 ,白甜糯株高和穗长最不稳定。株高、穗长、产量的互作效应主成分 (IPCA)的平方和分别占交互作用平方的93 .2 %、90 .9%和 80 .3%,解释了大部分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 ,由此计算获得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普晓英  曾亚文  杜娟  杨树明  杜威  
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对9个参试啤酒大麦品种的6个主要性状2年8个试点的非平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环境因素对不同性状的效应不同,产量主要是试点效应为主,其次是品种×试点互作随机效应;②产量与全生育期,穗粒数之间协方差分量估计值为正,环境对这些性状的作用一致;③各参试品种比对照(港啤1号)增产显著;④保大麦6号、澳选1号、澳选2号和澳选3号这4个品种各个性状稳定性最好,比较适于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推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应忠  
1、参试品种(系) 品种名称品种特性供种单位中芝8号(CK_1) 单杆、三花、四、六、八棱混生、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86-302 弱分枝、三花、四棱、紫花、种皮白色襄樊市农科所 87-41029 分枝、三花、四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85-411 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87E32 分枝、三花、四棱、矮生、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翠芝1号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当阳县育溪中学襄芝2号(CK_2) 单杆、三花、四棱、长蒴、种皮白色襄樊市农科所 2、参试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简称中油所,下同)、襄樊市农科所(襄樊)、襄北农场邓林农科所(邓林)、襄北农场黄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应忠  
1、参试品种(系) 名称特性供种单位中芝8号(CK) 单杆、三花、四、六、八棱混生、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92-45 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91-38 单杆、三花、四棱、种皮白色襄北农场黄集农科所 921 单杆、三花、四(个别四、六、八)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中芝10号分枝、三花、四棱、种皮白色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2、参试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简称中油所,下同)、襄樊市农科所(襄樊)、襄北农场邓林农科所(邓林)、襄北农场黄集农科所(黄集)、钟祥市农技中心(钟祥)、嘉鱼县农科所(嘉鱼)。 3、试验概况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小区面积13.3m~2,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开锋  曾德初  郑家奎  况浩池  曾宪平  龙太康  邵启明  吴凡  
用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八五”后期育成的一批不育系和恢复系(同时加对照珍汕97A和明恢63)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0个组合,于1996年分别在成都、绵阳、重庆和泸洲进行试验,运用AMMI模型对参试组合的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9个组合的平均产量超过对照汕优63,增产幅度为0.03%~4.06%,占参试组合的42.11%;组合稳定性评价很重要,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达极显著水平,互作效应为基因型效应的二倍;AMMI模型的前两个主成分解释了83.35%的交互作用信息;珍汕97A/734、K42A/734和辐76A明恢/63表现丰产而稳产,辐76A/734和辐76A/生5丰产而不稳产,辐76A/成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凤云  张辉  贾霄云  斯钦巴特尔  
亚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对亚麻育种以及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利用这一优良生物性状,很有必要对其相关基因进行标记、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使用252条10-mer的随机引物对遗传背景相似的兄妹杂交分离出的17对可育株和不育株亚麻进行RAPD分子标记,得到三条差异片段,通过回收、克隆及测序,然后用BLAST进行序列分析以及对比研究,发现这3条差异片段与水稻不育基因具有同源性,因此推测其与亚麻显性雄性核不育有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欣  邱财生  陈信波  龙松华  郭媛  郝冬梅  王玉富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535份亚麻种质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亚麻的生长特点,确定构成亚麻种子产量和纤维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亚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3.90%~64.58%,平均变异系数为26.66%,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5。亚麻的种子产量与分枝数、分枝习性、单株茎重、蒴果数、茎粗、干茎制成率、分茎数、全生育日数、千粒重正相关,与工艺长度、出麻率及开花日数呈负相关,种子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分枝数、开花日数、分枝习性。亚麻的纤维产量与出麻率、株高、工艺长度、干茎制成率呈正相关,与抗倒性、全生育日数、蒴果数、分枝数成负相关,纤维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刚  杨若菡  吴学英  刘飞虎  刘其宁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卢丽华  
针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样本分类中存在的结果差异问题 ,本文以聚类分析法、多因素权重法、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多组判别分析法构筑一种数值分类复合模型 ,应用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对其进行特征分区 ,分类结果更趋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