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6)
- 2023(6952)
- 2022(5919)
- 2021(5325)
- 2020(4596)
- 2019(9972)
- 2018(9781)
- 2017(18698)
- 2016(10611)
- 2015(11513)
- 2014(11570)
- 2013(11361)
- 2012(10475)
- 2011(9526)
- 2010(9556)
- 2009(8951)
- 2008(9154)
- 2007(8332)
- 2006(7182)
- 2005(6825)
- 学科
- 济(35443)
- 经济(35364)
- 管理(34792)
- 业(31554)
- 企(27155)
- 企业(27155)
- 方法(14671)
- 财(14423)
- 制(13871)
- 数学(12474)
- 数学方法(12322)
- 学(10906)
- 农(9744)
- 体(9730)
- 中国(9690)
- 务(9082)
- 财务(9061)
- 业经(9043)
- 财务管理(9036)
- 企业财务(8658)
- 体制(8319)
- 银(8231)
- 银行(8197)
- 行(7824)
- 融(7629)
- 金融(7625)
- 技术(6956)
- 贸(6390)
- 贸易(6387)
- 划(6333)
- 机构
- 大学(153583)
- 学院(152491)
- 济(58957)
- 经济(57633)
- 研究(55381)
- 管理(52590)
- 理学(45144)
- 理学院(44534)
- 管理学(43669)
- 管理学院(43390)
- 中国(40631)
- 科学(36445)
- 农(33805)
- 京(32178)
- 财(32037)
- 所(29787)
- 研究所(27062)
- 业大(26882)
- 农业(26686)
- 财经(24599)
- 中心(24482)
- 江(24143)
- 经(22334)
- 省(20064)
- 院(19890)
- 北京(19723)
- 经济学(18874)
- 财经大学(18450)
- 州(18429)
- 范(17728)
- 基金
- 项目(104758)
- 科学(81446)
- 基金(77022)
- 研究(70293)
- 家(69869)
- 国家(69366)
- 科学基金(58089)
- 社会(44907)
- 社会科(42593)
- 社会科学(42584)
- 省(41282)
- 基金项目(40414)
- 自然(39519)
- 自然科(38601)
- 自然科学(38576)
- 自然科学基金(37916)
- 划(35109)
- 教育(32483)
- 资助(31488)
- 编号(25715)
- 重点(24502)
- 制(23701)
- 部(23194)
- 创(22159)
- 成果(21866)
- 发(21564)
- 计划(21234)
- 创新(20976)
- 科研(20656)
- 性(20449)
共检索到229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伟珍 古丽君 段廷玉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是自然界中最广泛的植物共生真菌,可以提高宿主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AM真菌能通过改善养分吸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抗氧化酶类活性、强化渗透调节作用并维持植物内源激素平衡,增加生长素的合成,调节碳氮代谢,刺激胁迫诱导基因表达,增强植物根系及菌丝本身对重金属元素的固持作用等提高植物对非生物逆境(如干旱、高低温、重金属、盐碱)的抗性;并能通过构建菌丝网络,形成对根部入侵病原真菌的机械屏障,增强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合成与抗病性相关的次生代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屈智巍 李忠宁 贾秀贞 张星耀
通过扦插试验研究了由植物生长物质和树木菌根菌组成的复合制剂对108杨扦插苗成活率、苗高、地径、根茎 比、菌根侵染率、毛根数、生物量、树体电容、叶绿素含量以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发现复合制剂可以 促进苗木的根系生长,苗木根系的毛根数、菌根侵染率及根茎比指标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可以促进苗木地上部分的 生长发育,成活率、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长势等指标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可以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苗 木的树皮相对膨胀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经IBA溶液 浸泡处理亦可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长,但整体效果不及复合制剂的最佳处理。初步确定了复合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赛男 杨国顺 石雪晖 卢向阳 徐萍
转录因子在植物胁迫应答途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转录因子的概念与结构,转录因子的分类与ERF等4类主要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近年来应用转录因子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盐性与抗病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高等植物 转录因子 抗逆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风勇 朱永兴 石晓霞 许兴
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中的miRNA能够迅速表达并作用于某些与逆境相关的基因,启动植物的某些抗逆信号系统,提高植物抵御不良环境危害的能力。文章就miRNA的合成、作用机制、进化特点及其在植物对高盐和干旱等胁迫中的抗逆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miRNA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miRNA 逆境 盐胁迫 干旱胁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红 陈晓阳
果聚糖是一类重要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其在植物中的积累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本文除了介绍果聚糖的有关知识外,重点综述了果聚糖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并从果聚糖对渗透的调节,对膜的保护,在低温、干旱条件下果聚糖相关酶活性变化方面阐述了果聚糖抗旱、抗寒机制。此外,综述了提高果聚糖积累方面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詹家绥 吴娥娇 刘西莉 陈凤平
单位点杀菌剂是植物病害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单位点杀菌剂的大量、广泛使用,抗性问题也随之产生。目前为止,有植物病原菌对各大类单位点杀菌剂均具抗性的报道。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了生产中常用的5类单位点杀菌剂,包括苯并咪唑类杀菌剂(MBCs)、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14α-脱甲基酶抑制剂(DMIs)、QoIs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的作用机理及抗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论述了抗药性产生的机理及抗性治理原则。MBCs作用于β-微管蛋白,抗性主要与靶标蛋白基因的点突变有关,突变造成的氨基酸变化多集中于第50、167、198、200和240等5个位置,主要突变位点为第198位,同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杨延杰 林多 仇宏伟 倪小会 张美庆
研究了宿主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4种宿主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高粱敖杂1号对真菌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宿主植物菌根长度及根中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根外孢子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宿主植物中磷质量分数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不同宿主植物甚至同种宿主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品种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状况不同,宿主植物的菌根长度及根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宿主植物 侵染率 菌丝含量 孢子含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玉珍 蔡丽平 周垂帆 侯晓龙 邹显花
禾本科(Gramineae)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以其抗逆性强、生态幅广等优良性状,成为植被恢复先锋植物,在南方生态治理中有较广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类芦的自然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从抗旱性、耐贫瘠性、抗污染等方面阐述了类芦的抗逆性,分析了类芦通过缩小根直径、延长根系长度、促进根系增生、扩大根系范围的根系形态策略和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策略来适应干旱贫瘠逆境,以及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和耐受机制,回顾了类芦在水土流失治理、边坡治理、土壤污染生态修复等方面应用,指出类芦抗逆性的分
关键词:
类芦 抗逆性 植被恢复 先锋植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静娟 焦加国 葛新成 刘满强 李根 胡锋 武俊 李辉信
[目的]从蚯蚓粪中筛选广谱拮抗植物病菌的细菌并应用于生物防治,同时对它的抑菌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以10种病原真菌为靶菌,采用梯度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对蚯蚓粪中的拮抗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并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基因序列对拮抗菌进行初步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及其脂肽类提取物的拮抗活性;通过平板倒扣法测定菌株产挥发性物质(VOCs)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效果。[结果]筛选出拮抗水稻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桃溃疡病菌和灰霉病菌的拮抗细菌分别为12、21、3和3株。其中,菌株M29(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波 苏鸿雁 刘硕然
应用2,7-二氯荧光素(DCFH)染色方法定性检测烟草幼苗在不同干旱条件下叶片中活性氧自由基(AOS)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持续干旱处理组叶脉中AOS的积累随干旱程度加深而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6-BA、2,4-D、IBA)处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烟草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抗逆性,其中2,4-D的作用最显著,6-BA次之,而IBA的作用效果则不明显。
关键词:
植物激素 干旱 抗性 DCFH染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秀林 张正斌 李景娟 李广敏
cDNA-AFLP技术是以m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进行AFLP分析,在保留AFLP多态性丰富、稳定性高、无需了解序列信息等优点的同时,集中显示了基因组表达序列的多态性差异,可对生物体转录组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已成功地用于基因差异显示、表达基因遗传连锁作图和基因克隆等方面。文章综述了cDNA-AFLP在植物抗逆性相关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及基因分离方面的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栋贤 赵金莉
研究白芷根际AM真菌时空分布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芷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AM真菌菌丝定殖率、丛枝定殖率与土壤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AM真菌菌丝定殖率、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AM真菌总定殖率、菌丝定殖率、丛枝定殖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AM真菌 空间分布 土壤因子 白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雅洁 王玉丹 曹红月 王琦玲 李海薇 阚佳莹 杨春雪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作为专性寄生菌,可与植物共生并发挥生态功能,为探究植物根系结构特征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以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的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和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s)为材料,分析4种植物的根长、表面积、投影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根尖数、分枝数和交叉数,测定根围土的理化性质,分离根围土中的孢子并进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4种植物根围共鉴定到AM真菌6属27种,其中狼尾草根围鉴定出5属15种,为共生AM真菌种最丰富的植物,波罗的海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baltica)分布于每种植物的根围土中,对不同植物根围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小。根系特征影响了植物根围AM真菌的分布,且根表面积和投影面积所发挥的影响力最大。研究结果可为了解AM真菌多样性与植物根系特征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梅 温志丹 肖亦农 钮旭光
从菜地耕层土壤中分离筛选出9株对卵磷脂有不同降解能力的解磷细菌(PSB),测定其在有机磷固体培养基上的溶磷圈直径(D)和菌落直径(d),以D/d>4.5为标准对初筛获得的PSB进一步复筛,获得一株高效有机解磷细菌PY3,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对卵磷脂的降解率为28%。对PY3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综合菌体形态、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PY3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对PY3与供试的8株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PY3对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等3株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