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7)
2023(8299)
2022(6982)
2021(6291)
2020(5268)
2019(11527)
2018(11006)
2017(20942)
2016(11665)
2015(12415)
2014(11910)
2013(11740)
2012(10937)
2011(9830)
2010(9572)
2009(8582)
2008(8522)
2007(7403)
2006(6279)
2005(5561)
作者
(38797)
(32412)
(32240)
(30359)
(20741)
(15991)
(14361)
(12654)
(12378)
(11324)
(11180)
(10771)
(10657)
(10501)
(10306)
(10210)
(9983)
(9664)
(9402)
(9372)
(8597)
(8112)
(7801)
(7437)
(7375)
(7360)
(7068)
(7028)
(6677)
(6651)
学科
(42394)
经济(42333)
(31482)
管理(31111)
(24808)
企业(24808)
方法(21050)
数学(18840)
数学方法(18642)
(13270)
(12438)
(11732)
中国(10886)
(9598)
贸易(9597)
(9378)
业经(9126)
(8363)
农业(8106)
(7929)
财务(7923)
财务管理(7905)
技术(7747)
企业财务(7629)
(7248)
银行(7194)
(7054)
金融(7051)
(6819)
环境(6692)
机构
大学(168303)
学院(165590)
(64573)
研究(63843)
经济(63381)
管理(58401)
理学(51953)
理学院(51224)
管理学(50051)
管理学院(49795)
(45888)
科学(45796)
中国(45006)
农业(37246)
业大(35668)
(35539)
(35442)
研究所(33297)
(28161)
中心(27752)
农业大学(24540)
(23982)
财经(23237)
(23176)
(21733)
(21488)
北京(21424)
(21303)
科学院(20675)
经济学(20367)
基金
项目(124562)
科学(96151)
基金(92658)
(87824)
国家(87156)
研究(76248)
科学基金(71651)
自然(51602)
自然科(50491)
自然科学(50462)
自然科学基金(49626)
社会(49332)
基金项目(49284)
(48391)
社会科(46847)
社会科学(46831)
(42680)
资助(37724)
教育(34281)
重点(29139)
计划(28489)
(26725)
(26285)
(26024)
编号(25921)
科技(25751)
科研(25688)
创新(24755)
(24344)
专项(21668)
期刊
(61930)
经济(61930)
学报(44837)
研究(42254)
(40327)
科学(35500)
大学(31506)
学学(30643)
中国(30428)
农业(27130)
(21133)
管理(20131)
(14659)
业大(13798)
(13516)
金融(13516)
农业大学(11805)
经济研究(11760)
财经(11642)
(11347)
教育(10992)
技术(10063)
(9963)
业经(9948)
科技(9773)
林业(9011)
问题(8538)
中国农业(8046)
自然(7852)
商业(7195)
共检索到230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金莉  贺学礼  
油蒿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毛乌素沙地的重要固沙植物和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本试验系统研究了AM真菌对油蒿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促进了油蒿生长,改善了油蒿叶片水分状况,增强了叶片细胞质膜的稳定性,使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保护系统(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功能增强,但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霞  梁永江  张长华  陈小明  黄建国  
试验利用漂浮育苗技术,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193,编号BEG-193)、幼套球囊霉(Glomuse etunicatum,编号BEG-168和BGC-HEB07A)生产菌根烟苗,研究了AM真菌对烤烟生长、营养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苗生长对水分供应比较敏感,轻度干旱使它们的生物量降低27.24%。在干旱条件下,接种BEG-193和BGC-HEB07A的烟苗生物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接种BEG-168无效。接种AM真菌总体上有益于提高烟苗的氮、磷、钾含量和吸收量。此外,干旱使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了1.71倍(轻度干旱)和5.56倍(重度干旱);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晓瑜  郭艳娥  冯希  施颖  段廷玉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从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抗逆相关酶等方面探究了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互作对黑麦草(Loliumperenne)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充分利用两类微生物来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单独接种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以及无AM真菌和无禾草内生真菌4种处理,黑麦草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种子建植获得。并于黑麦草生长38 d后,按照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5%、30%、45%和60%设置4个水分梯度,共16种处理。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与禾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栗晗   江尚焘   彭海英   李培根   顾长宜   张金莲   陈廷速   徐阳春   沈其荣   董彩霞  
【目的】丛枝菌根(AM)真菌可改善植物生长,提高抗环境胁迫能力。筛选对梨苗具有抵御干旱胁迫的AM真菌,为梨菌根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杜梨苗分别接种梨土著AM真菌层状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lamellosum,Cl)和外源菌株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及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Am),探究干旱胁迫下单接种土著、外源菌株及混合接种(Mix)处理对杜梨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干旱0、3和6周Mix处理下根系及根际土AM真菌群落变化。【结果】正常水分和干旱处理下,单接种梨土著菌株Cl、外源菌株Ri及Mix处理均显著提高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干重增加35.26%—52.20%;地上部磷、钾、钙、镁等元素吸收增强,尤其增加磷的吸收,菌根磷吸收效应最高达1.0以上,而单接种外源菌株Am效果次之,正常供水条件下Fm抑制杜梨幼苗生长。回归性分析表明,菌根生长效应和元素吸收随侵染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干旱胁迫下,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杜梨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水分相比,干旱胁迫下杜梨幼苗根系及根际土AM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其中外源菌株Ri均占主导,Cl、Am丰度次之,Fm丰度最低,且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根内Ri的丰度显著上升。【结论】接种不同AM真菌对杜梨幼苗具有不同的生长效应,其中梨土著菌株Cl和外源菌株Ri表现出较强的促生和抗旱能力。AM真菌群落中Ri丰度的提高是杜梨幼苗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奇燕  张振文  宋晓菊  杜小刚  丁春晖  
【目的】研究AM菌剂接种对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生长和耐旱性的影响,为AM菌剂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用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简称G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简称Ge)和Gm+Ge混合菌剂接种处理赤霞珠葡萄扦插苗,以接种高温灭菌的等量菌剂为对照,于接种处理100 d后,测定菌剂接种处理对赤霞珠植株的侵染率和营养生长的影响。随后进行了30 d的干旱胁迫,对不同菌剂处理后葡萄扦插苗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接种AM菌剂能显著提高赤霞珠葡萄的生长量,并且菌根依赖性与赤霞珠根系菌根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裴琳婧   张思颖   朱叶琳   叶靓   陈家斌   刘芳   谭静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以云南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设置接种AMF和不接种对照,对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菌根侵染率、植株表型及其根际微生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F能很好地侵染玉米根系并形成共生,但侵染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接种AMF可以提高玉米根际土壤pH值,使土壤酸度降低;可以促进玉米植株生长,但不影响植株的生长周期;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的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提升,渗透调节物质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度干旱下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以缓解干旱对植株的伤害。接种AMF使根际土壤细菌OTU数量发生变化,显著富集的OTU数目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多;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丰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与菌根侵染率、土壤pH、植株株高和干重存在显著相关性;菌根侵染率与土壤pH、植株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存在负相关;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中,蓝藻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分别与植株部分生长和抗旱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接种AMF能够降低土壤酸度、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强其抗旱性,同时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利用AMF提高玉米应对干旱胁迫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婕  谢靖  唐明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植株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和地下干质量高于对照;水分胁迫下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下菌根侵染率;接种AMF可以显著增加不同胁迫时期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尤其到胁迫后期,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接种植株脯氨酸含量大幅升高;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且使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Fv/Fm降低,接种植株始终高于对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ETR、q L在中期下降,对照植株后期不能回升到原有水平,而接种植株可以恢复到接近前期水平;不同水分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同智  包玉英  
为探求四合木保护的菌根学途径,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或AM真菌)对四合木和霸王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MF显著提高了四合木幼苗成活率,所有处理中,干旱胁迫且接种AMF处理的四合木、霸王与正常水分且不接种AMF处理相比较,株高、鲜质量相当,说明接种AM真菌有显著的促生作用。不同接种菌剂处理对四合木叶片数量无显著性影响,但不同接种剂对霸王叶片数量存在极显著性影响;接种AMF提高了四合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但霸王的SOD、CAT和POD均升高。研究表明,四合木借助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适应干旱胁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鹏  宋小双  廖诗贤  钟斯文  王铮  王宇曦  马玲  邓勋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 DSE)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幼苗的接种效应。【方法】采用棚内盆栽试验,以2年生樟子松幼苗为材料,进行J09、J32、J35、A065和灭菌PD培养液5种接种处理,设置正常浇水(WW)、中度干旱胁迫(MW)和重度干旱胁迫(LW)3种干旱处理,观测不同处理下DSE定殖形态,测定幼苗生长指标、幼苗生理指标、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菌丝直径变粗,横隔变短,微菌核增多;与不接种相比,在MW干旱胁迫时,DSE对樟子松的促生作用最显著,樟子松的地径、地上鲜质量、地下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和地下干质量最高分别提高了67.72%、36.13%、41.58%、36.13%和41.48%;与不接种相比,干旱胁迫下,接种DSE显著提高樟子松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最高分别可达229.60%、67.80%、28.16%和37.83%;接种DSE可显著降低幼苗丙二醛(MDA)、可溶性糖(PSS)和脯氨酸(PRO)的含量,与未接种相比,最高分别为74.16%、105.91%和51.24%;DSE能提高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速效氮(AN)、全磷(TP)、速效磷(AP)、全钾(TK)和速效钾(AK)的含量,与未接种相比,最高分别增加了19.85%、40.64%、35.25%、57.92%、48.11%、55.62%和68.84%;与未接种相比,DSE还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S-CAT)、蔗糖酶(S-SC)和脲酶(S-UE)活性,最高分别可达71.85%、128.64%和65.05%,特别是干旱胁迫下,接种J09和A065对寄主植物的生物量、形态和生理指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接种J09和A065后,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显著提高,而接种J35显著抑制了樟子松幼苗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结论】DSE定殖形态的变化可能是提高寄主植物的耐旱机制之一,DSE的定殖种类显著影响寄主植物耐旱性;接种J09和A065可以通过改善植物的生长指标、提高生理指标、维持较高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等方式来缓解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对寄主植物的不利影响。因此,J09和A065有潜力应用于樟子松微生物肥料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明  陈辉  商鸿生  
采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对宿主沙棘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内总菌丝量>功能菌丝量>活性菌丝量,总菌丝和功能菌丝是活性菌丝的基础,对宿主生物量积累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菌丝;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菌丝对沙棘生长和抗旱作用最强,随着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提高,宿主林木鲜重增加,萎蔫系数降低。活性菌丝通过直接参与宿主林木磷素营养物质的交换,改善林木养分和水分状况,提高林木抗旱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妙  刘楚瑜  陈城  吴楚  
【目的】干旱是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旨在探究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Marx 270)对麻栎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麻栎幼苗为材料,进行植株正常水分管控处理(对照,CK)、干旱胁迫处理(D)、正常水分管控+接种彩色豆马勃处理(Pt)和接种彩色豆马勃+干旱处理(Pt+D)4种处理,分析干旱胁迫下接种彩色豆马勃对麻栎幼苗的菌根定植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接种彩色豆马勃能够在麻栎幼苗根部形成菌丝套,促进麻栎幼苗生长发育并且降低干旱胁迫对其影响。其中,Pt+D处理的株高和地径比D处理分别显著性高出49%和52%。接种彩色豆马勃能显著提升麻栎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为Pt处理> Pt+D处理> CK处理> D处理,进一步改变气体交换相关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干旱胁迫下导致麻栎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而接种彩色豆马勃后除POD外,Pt+D处理的SOD、CAT、APX和GR活性与D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再者,接种彩色豆马勃能显著提高麻栎AsA含量,Pt处理比CK处理显著高出74%,Pt+D处理比D处理显著高出103%,但是对GSH含量却无影响。同时能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的过氧化氢含量(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其中Pt+D处理的MDA含量比D处理降低了30%,保护麻栎幼苗膜系统的稳定。在渗透调节系统方面,麻栎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均显著提高,而接种彩色豆马勃Pt+D处理的麻栎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低于D处理。【结论】接种彩色豆马勃能在麻栎幼苗根部形成菌丝套,促进其生长发育。干旱胁迫下,接种彩色豆马勃能减少麻栎幼苗的水分丧失,改善叶绿素的降解,维持光合能力,降低H2O2、MDA和相对电导率,保护细胞膜的稳定,进而提升麻栎幼苗的抗旱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晓华  吴昆仑  
以抗旱性弱的青稞品种‘大麻青稞’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分数(5%~30%)聚乙二醇(PEG)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PEG预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大麻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和生根率,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种子的发芽率、生根率、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均在10%的PEG处理下值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14、1.05、1.24和1.33倍,且除生根率外,其他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先增加后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先降低后增加,并在15%PEG处理下最佳,分别为对照的1.38、1.84、0.65和0.71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纳提  李莉  刘梦  马海燕  梁维维  
本文对3种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比,为抗逆牧草选育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野生驼绒藜、绢蒿和冰草等3种植物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测定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等9项生理生化指标,并综合评比其抗旱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其余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复水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对其植物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其抗旱排序为伊犁野生心叶驼绒藜>伊犁野生绢蒿>新疆野生冰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彬  张琳琳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目的】探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油莎豆的生理响应、揭示其抗旱机制,可为油莎豆在北方沙区的引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沙区引种的热点油料作物油莎豆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处理,其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2%、8%~12%、5%~8%和<5%,探究干旱胁迫对油莎豆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隶属函数计算评价其抗旱能力。【结果】(1)随着干旱程度加重,油莎豆的冠幅、果实数等生长性状显著降低,根冠比升高;适度的干旱胁迫可以增强油莎豆光合速率。(2)在不同干旱程度胁迫下,油莎豆的渗透调节、激素调节和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抗逆生化机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差异,且根系和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3)随胁迫加剧,根系中APX酶活性呈单峰变化,叶片中APX酶活性在重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根系中甜菜碱含量持续升高,而叶片中甜菜碱含量呈单峰变化。(4)油莎豆抗旱性度量值为0.468,属于中等抗旱植物。【结论】油莎豆具有一定抗旱能力,沙土土壤水分质量分数8%~12%是油莎豆表型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维持光合生理活性的最优土壤水分环境,故在半干旱沙区引种需配备一定灌溉条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月  戎洁庆  盛卫星  桂仁意  
分析施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探讨施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机制。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以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外加不同浓度的硅,测定它们对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上升至487.89μmo·lg-1,57.52μg·g-1和178.125μmol·g-1·min-1分别高出对照59.00%,38.47%和32.56%,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至56.11μm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