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3)
- 2023(10566)
- 2022(9386)
- 2021(8840)
- 2020(7432)
- 2019(17378)
- 2018(17319)
- 2017(33575)
- 2016(18333)
- 2015(20687)
- 2014(20586)
- 2013(20348)
- 2012(18403)
- 2011(16533)
- 2010(16324)
- 2009(14808)
- 2008(14122)
- 2007(12073)
- 2006(10269)
- 2005(8657)
- 学科
- 济(74233)
- 经济(74160)
- 管理(52526)
- 业(49381)
- 企(41873)
- 企业(41873)
- 方法(39931)
- 数学(35434)
- 数学方法(34909)
- 农(17680)
- 中国(17175)
- 财(16800)
- 学(16632)
- 业经(15501)
- 地方(14092)
- 理论(12985)
- 贸(12127)
- 贸易(12122)
- 农业(11969)
- 技术(11896)
- 环境(11761)
- 易(11745)
- 和(11708)
- 务(10961)
- 财务(10895)
- 财务管理(10879)
- 制(10536)
- 划(10361)
- 企业财务(10322)
- 教育(9749)
- 机构
- 大学(260687)
- 学院(259137)
- 管理(106924)
- 济(98333)
- 经济(96194)
- 理学(94680)
- 理学院(93644)
- 管理学(91664)
- 管理学院(91219)
- 研究(82601)
- 中国(58114)
- 科学(54977)
- 京(54692)
- 农(43691)
- 业大(42494)
- 财(42488)
- 所(41387)
- 研究所(38392)
- 中心(37070)
- 财经(35548)
- 江(34949)
- 农业(34602)
- 北京(33969)
- 范(33584)
- 师范(33257)
- 经(32464)
- 院(29863)
- 州(29054)
- 经济学(28944)
- 技术(27618)
- 基金
- 项目(189009)
- 科学(148925)
- 基金(138071)
- 研究(134208)
- 家(121308)
- 国家(120346)
- 科学基金(103764)
- 社会(83326)
- 社会科(79056)
- 社会科学(79036)
- 省(74717)
- 基金项目(73719)
- 自然(70339)
- 自然科(68767)
- 自然科学(68754)
- 自然科学基金(67461)
- 划(63082)
- 教育(62260)
- 资助(57649)
- 编号(54234)
- 成果(42522)
- 重点(42024)
- 部(41074)
- 创(39418)
- 发(39301)
- 课题(37074)
- 创新(36659)
- 科研(36516)
- 计划(35305)
- 大学(35090)
共检索到351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士杰 刘双月 康明辉 杭向前
对AL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的性状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比保持系单株分蘖增加1.358个,抽穗提早0.564天,穗长增加0.633cm,分别达到5%或1%水平;但是,在叶片电导率、株高、单株穗数、总小穗数和旗叶长宽诸方面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AL型胞质败育花粉中有高度和轻度皱缩型及极少数的饱满圆型;而T型胞质的败育花粉几乎全属高度皱缩型。AL型与T型胞质的杂种间除穗长差异0.717cm,达1%水平外,其它7项指标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总之,AL型胞质与可育的普通小麦胞质和T型胞质相比,无不利的副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晓华 张爱民 安玉麟 李元清 白海 于美玲
通过春 季在田间 分期播 种,冬 季在 温室 中 不补 光种 植, 研究 了 具有 D2 型 细胞 质( 胞 质供体为粗 厚山羊草 Ae .crassa) 的 Norin 26 异质 系在 呼 和浩 特自 然 光生 长条 件 下的 育 性表 现。 结果表明:(1) 不同播期 的 Norin 26 异质 系在田 间的不 育株 率均 达到 了100 % ; 不育 性 在形 态上 表 现为雄蕊心皮 化。(2) 三 个播期 的自交结 实率分 别为:3 月 28 日 播 种的 为 4085 % ( 半不 育) ,4 月 7 日播种的 为1872 % ( 高 不 育) ,4 月 17 日 播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宝存 葛荣朝 沈银柱 黄占景
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其不育机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利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75 3369B线粒体的基因文库,选取其中所载外源片段较大的重组子转化T型不育系小麦75 3369A,结果重组子ME252和ME317的转化后代变成可育,表明线粒体的部分片段可以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发生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子涵 石晓艺 闫鹏娇 段阳 耿兴侠 叶佳丽 李莎 杨雪桐 张高明 贾雨林 张玲丽 宋喜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芳 蒲晓斌 李浩杰 蒋梁材
为了探讨NEA细胞质相对效应,对选育出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NEA的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杂种F1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察的12个主要性状中,除主序角果数不育胞质杂种F1和可育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达5%显著水平外,其余11个性状2种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不显著;主序有效长、第一次分枝数、硫苷等3个性状的可育胞质与不育胞质间线性相关关系显著,其余9个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NEA不育胞质对多数组合的硫苷和千粒重有优良相对效应,对其余性状的相对效应则组合不同正负效应不同。说明NEA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性状无显著负效应,在产量和品质育种中应注意选择有较大优良相对效应的组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子涵 蒙立颖 姚盟 宋喜悦
为明确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染色体组成及雄性败育特点,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是否含有1BL/1RS易位染色体进行了鉴定。另外,为揭示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败育发生的时期和败育的细胞学机理,以牡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Ju87B1-706A)和其同型保持系(706B)为供试材料,采用I2-K染色、醋酸洋红染色、DAPI染色和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药形态特征及小孢子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Ju87B1-706A具有黑麦1RS的特异扩增条带(1 500BP),但缺少1BS的特异扩增条带(220BP),与其在A-PAGE结果的ω区...
关键词:
小麦 牡山羊草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传友 孙兰珍
从细胞学的角度对小麦83(21)35核背景的T型、V型和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三类不育系的小孢子发生过程基本正常,T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小孢子后期发生败育,以典败型和圆败型为主;V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小孢子后期至二细胞花粉期败育,以圆败型和浅染败型为主;而K型不育系的花粉主要在二细胞花粉后期至三细胞花粉期败育,以浅染败型和深染败型为主。药室合并现象普遍发生是T型不育系花药的一个突出特点,而V型和K型人育系花药各壁层的发育是正常的。核质发育关系不协调是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根本原因。细胞学观察结果可以作为不育细胞质类型划分的一项参考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阳 姚盟 蒙立颖 石晓艺 齐智 叶佳丽 闫鹏娇 刘子涵 宋喜悦
为了明确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败育的形态特征和细胞学特点及对T763A恢复系的选用提供依据,以不育系T763A,保持系763B,恢复系Tm3315B、Tm504B和TP731B为供试材料,进行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和花粉粒制片(醋酸洋红、I2-KI和DAPI);并以中国春和黑麦为对照试材,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核型鉴定。结果表明:T763A败育类型为典败和圆败,成熟花粉粒皱缩无规则,内含物少,花粉败育,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到二核期;所有供试材料均为非1B/1R类型;3个恢复系(Tm3315B、Tm504B和TP731B)恢复能力均较强,其中以Tm504B对T763A的恢复能力相对最好,这可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芬芳 岳宁燕 杨学乐 彭烨 邢蔓 朱艳菊 郑梦莎 邬贤梦
利用3个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系(X2008A、X2011A、XYZ2A)及相应保持系(X2008B、X2011B、XYZ2B)分别与恢复系W01R和W02R杂交,得杂种F_1代。以沣油520为对照,通过组合鉴定试验,分析萝卜质雄性不育胞质对杂种F_1代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恢复系W01R和W02R的恢复力强,所配的组合F_1代的恢复率均达100%,说明2个恢复系均适用于本试验;在参试的12个组合中,有10个组合比对照增产,其中用恢复系W01R所配的4个组合(X2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萝卜质雄性不育 细胞质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田保明 文雁成 刘建明 任乐建
通过多年大量的筛选 ,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批恢复系 ,并利用筛选的恢复系中的恢复基因 ,转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良好、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对这些恢复系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 ,但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的等位性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顺琪 董振生
利用甘蓝型油菜(B.napus)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优良自交系进行种间杂交、轮回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育成了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800A、2818-2等。经观察,育性基本稳定。通过两年的测交,已找到7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源,初步实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异源胞质 雄性不育 轮回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对玉米Mo_(17)核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系及正常可育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物质代谢系统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小孢子发生及败育的所有过程中,雄性不育细胞质系花药组织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可育细胞质系。讨论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物质亏损”现象及其原因。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物质亏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学德
棉花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棉通常比常规棉增产15%左右,而且在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抗逆境和光合效率等性状上也有明显改良。在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杂交种子的生产(制种)。目前,杂交棉制种常有四条途径,人工去雄授粉法制种、化学杀雄法制种、利用核雄性不育的"两系法"制种和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生产实践表明,利用棉花雄性不育既可简化制种又可节省成本,特别是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法"制种,可较有效克服其他制种方法的一些缺点,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文章在阐述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基础上,重点综述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的特点;深入阐述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的正/负效应,并就如何培育强恢复系的问题,以培育转GST的强恢复系为例,探讨克服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负效应的可能机制;根据棉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和花器具有虫媒花特征的特点,详细介绍三系杂交棉制种的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选配、地点选择和环境优化等条件,以及如何综合优化这些条件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与其他作物比较,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4个突出的优点:(1)不育系为无花粉不育类型,育性不受气候等环境的影响,可保证杂种的纯度;(2)棉花开花期长达3个月,不存在制种时花期不遇的现象,制种产量有保证;(3)棉花生态适应性广,育成的组合可在各地种植,种子产业化效益明显;(4)可利用种间(海岛棉与陆地棉间)杂种优势。可以预言,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杂交棉是大有前途的,将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最后,就本领域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棉花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从锋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王空军 贾士芳
【目的】探讨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的根系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方法】在土柱栽培条件下,选择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骨干自交系478和齐319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和其同型保持系(可育系)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灌浆期根系特性的差异及对缺氮的响应。【结果】CMS玉米的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高于其同型可育植株(P0.05),收获指数明显较高(P<0.05),且缺氮条件下优势更为明显。CMS玉米灌浆期具有较高的根系干重、根系体积和根系总活力,且深层根系分布相对较多,根系活力较强,有效延长了根系的功能期,促进了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CMS玉米氮素积...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 根系特性 氮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宝存 黄占景 沈银柱 何聪芬 秘彩莉 刘植义
以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 75 3369B为材料 ,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MboⅠ对 75 3369B的mtDNA进行完全酶切和部分酶切 ,构建了两个基因文库。其中用EcoRⅠ酶切得到的库 (以下简称ME库 )由 350个重组子构成 ;MboⅠ酶切所构建的库 (以下简称MM库 )由 4 50个重组子构成 ,MM库的库容量是 98 12 %。同时 ,讨论了两种建库方法的优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