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7)
2023(11562)
2022(8831)
2021(7916)
2020(6082)
2019(13232)
2018(12957)
2017(22410)
2016(11959)
2015(12949)
2014(12067)
2013(11397)
2012(10299)
2011(9342)
2010(9496)
2009(8620)
2008(8255)
2007(7132)
2006(6181)
2005(5574)
作者
(32868)
(27318)
(26984)
(25708)
(17326)
(12877)
(12304)
(10424)
(10408)
(9703)
(9343)
(9285)
(8680)
(8352)
(8207)
(8201)
(8162)
(8018)
(7954)
(7843)
(6673)
(6628)
(6426)
(6326)
(6222)
(6025)
(5987)
(5968)
(5371)
(5356)
学科
(43846)
经济(43800)
管理(35500)
(29906)
(25174)
企业(25174)
业经(15903)
方法(14841)
中国(14381)
(12653)
数学(11870)
数学方法(11589)
(11289)
产业(10410)
(9860)
信息(9781)
总论(9087)
理论(9014)
信息产业(8968)
农业(8719)
(8699)
贸易(8688)
(8425)
(8386)
银行(8371)
地方(8323)
(8251)
(7980)
(7736)
金融(7733)
机构
学院(161928)
大学(161782)
管理(60378)
(59061)
经济(57686)
研究(53787)
理学(52072)
理学院(51423)
管理学(50227)
管理学院(49903)
中国(40794)
(34051)
科学(33708)
(29167)
(25824)
中心(24985)
(24576)
(24426)
(24283)
师范(24058)
研究所(23599)
财经(22865)
业大(22448)
北京(20976)
(20841)
(20369)
(20077)
师范大学(19338)
农业(19244)
技术(18898)
基金
项目(112909)
科学(89949)
研究(86065)
基金(80966)
(70584)
国家(69999)
科学基金(60637)
社会(54946)
社会科(52112)
社会科学(52100)
(44654)
基金项目(41753)
教育(39973)
(37718)
自然(37315)
自然科(36524)
自然科学(36513)
编号(36165)
自然科学基金(35829)
资助(30828)
成果(29793)
重点(25766)
(24911)
(24842)
课题(24842)
(23658)
国家社会(23273)
创新(23067)
项目编号(22792)
(21913)
期刊
(66759)
经济(66759)
研究(46843)
中国(35967)
教育(25666)
学报(25651)
管理(22999)
科学(22976)
(22688)
(22466)
大学(19746)
学学(17655)
农业(15986)
技术(14769)
图书(13467)
(13211)
金融(13211)
业经(12492)
经济研究(11056)
财经(10387)
书馆(9689)
图书馆(9689)
(9056)
(8520)
(8426)
科技(8081)
(8023)
论坛(8023)
会计(7606)
职业(7547)
共检索到24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树义   张庆薇   张晋  
[目的/意义]从“协同能力”和“AI赋能”的视角,研究科研活动中软件工具的选择,并提出科研工作流构建的建议。[研究设计/方法]根据科研流程,通过网站与用户调研等方式,收集有关科研工具的信息,考虑功能特色和用户评价。以协同能力和AI赋能作为标准,对主流科研工具进行对比筛选。[结论/发现]科研软件应用的协同能力存在显著不同,与AIGC技术结合的程度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科研工具进行优选后所构造的科研工作流,可以在不同科研过程中、不同设备上和不同用户之间实现更为有效的协同,提升科研人员的知识管理与知识生产效率。[创新/价值]为科研人员的软件选择提供参考,促进更多优秀科研工具协同和AIGC能力的提升,以及科研活动整体效率的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瑾  郭东强  
协同商务和工作流技术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协同商务和工作流的相关概念,阐述了工作流技术在协同商务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重点研究了协同商务环境下的工作流建模技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思琦   邝苗苗   肖玥   孙晓宁  
[目的 /意义]为厘清科研工作者产生信息焦虑的根源,聚焦AIGC情境,阐明导致科研工作者产生信息焦虑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更好地缓解信息焦虑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利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23份深度访谈数据进行诠释与分析,提炼出AIGC情境下科研工作者信息焦虑的影响因素,借助社会认知理论解析因素间关系以探究影响机制。[结果 /结论 ]研究识别出用户心理因素、信息素养因素、信息特质因素、科研环境因素和AIGC技术因素5类影响因素。其中,用户心理因素对信息焦虑起直接作用;信息素养因素作为内部情境因素与信息特质因素、科研环境因素、AIGC技术因素3类外部情境因素通过影响用户心理因素间接作用于信息焦虑。基于5类影响因素与信息焦虑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了AIGC情境下科研工作者信息焦虑“认知—情境—行为”整合模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顾理澜  李刚  张生  辛涛  康丽颖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式交叠影响方能取得整体育人的效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双减的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得到广泛关注,协同目标逐渐回归育人,传统样态迫切需要更新,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诸多新样态。但是,家校社协同育人仍然存在协同目标不一致,协同主体缺失,协同资源分散且缺乏流动,协同过程低频率、单向度与缺深度等问题。数字化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重要契机,可以通过促进深度互联、加强资源的明晰共享、形成协同治理的线上平台、推动泛在学习赋能协同育人。政府作为元治理者,需要明确各方职权范围,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搭建协同育人线上平台,提供相关培训和开展评估,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数字化转型,并关注协同过程中可能的“数字鸿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秀娟  吴鸣  胡卉  
在数据开放获取背景下,文章以化学学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化学科研工作流的数据生命周期,分析每一阶段化学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以此作为服务切入点,设计嵌入化学科研工作流不同阶段的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模式,最终策划化学科研工作中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为我国图书馆开展嵌入科研工作流的数据服务提供思考和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煜华  向子威  胡瑶瑛  张悦  
为了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本文以先进制造企业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搜集汇总的案例材料进行扎根分析,利用乔亚方法呈现数据结构,结合整理归纳出的二阶主题与聚合构念搭建了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企业与消费者存在协同演化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三个协同阶段、两条演化主线,企业的数字化动作以及消费者数据在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消费者和企业协同演化过程在逐步朝着价值共创和智能制造演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慧敏  王刊良  
文章结合组织间工作流的特点和基本要素,提出了基于客户视图的工作流交互模式,构建了协同工作流的实施框架,有助于保持和协调组织间工作流的合作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雷  张旭  黄震春  范东璞  
数字林业领域中部分应用为典型的数据流驱动,但传统的数字林业领域对数据流驱动型应用还缺少有效的支撑环境。在数字林业网格中,设计基于工作流的面向数字林业网格的数据驱动支撑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发若干林业生态工程应用。描述基于工作流的林业应用支撑平台WIFG(workflow_basedinfrastructureforforestrygrid)的设计以及该平台的特点,介绍基于该平台开发的应用——退耕还林规划来说明如何使用该系统进行快速开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永军  覃秋密  王欢  
在当下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将其融入到企业现有的运行管理体系中,继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现阶段数字技术在各大企业中被运用次数最频繁的方式,是优化企业现有的办公系统,丰富员工的办公形式,促使线下办公模式不再是员工唯一的工作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包剑剑  苏振民  佘小颉  
作为新兴建造管理技术的精益建造和BIM,是未来建筑业变革性发展的战略模型和支撑体系,它们的应用会给建筑业带来巨大效应。针对精益建造体系下BIM的协同应用,从设计和施工整合、采购与供应集成、交付与运营协调三个层面探讨BIM的协同应用机制,同时构建精益建造体系下BIM协同应用的价值流图并进行分析,为推广BIM技术带动的精益建造体系作提供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玉照  刘建准  王晓辉  
介绍了工作流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竞争情报循环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竞争情报循环的流程特点,重点论述了工作流技术在竞争情报循环中的应用,最后给予了展望。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远  钟晓星  
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工具,而知识内容管理和知识流程管理是其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基于工作流的知识地图可以将这两部分有效地结合起来。知识地图的构建包括定义知识款目、定义知识节点、构建知识节点间的链接以及知识地图的最终验证。知识地图要与知识管理的其他模块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图2。参考文献4。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小龙  肖静华  吴记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变革组织学习方式,是企业应对瞬时变化和高度复杂环境挑战的核心议题。尽管组织学习理论讨论了人工智能(AI)对组织学习的促进作用,但尚未探析人与AI协同应对瞬时变化和高度复杂环境的学习机制。本文基于4家企业的案例研究,探讨人与AI协同的组织学习过程和机制,提出确定场景利用式学习与不确定场景探索式学习两类新型组织学习:(1)在确定场景利用式学习中,人(算法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将场景分析经验转化为AI的分析模型;AI基于有监督学习模型,对确定场景的复杂数据进行即时解析;人与AI实现知识共创,修正人对确定场景的分析偏差。(2)在不确定场景探索式学习中,人将认知经验转化为AI的自学习模型;AI基于无监督学习模型,对不确定场景的即时反馈迭代数据进行策略模拟和预测;人与AI实现知识共创,修正人对不确定场景的认知偏差。据此,提炼出确定场景利用式学习的经验拓展机制和不确定场景探索式学习的认知突破机制,构建与人作为单主体学习逻辑不同的人与AI双主体协同学习逻辑,形成理论创新。本文的研究突破了现有文献隐含的单主体组织学习假设,拓展了数字技术影响组织学习的研究边界,对于数字经济时代适应瞬时变化和高度复杂环境的组织学习创新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佛朝晖  李金国  杨洪元  
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社会应用能力。调研显示,政府和高职院校重视科研工作,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水平不高。根据协同管理相关理论,必须将内部与外部系统协同管理相结合,在外部系统中,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和应用技术服务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校际、校企、校所协同机制;在内部系统中,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定位,构建内部协同运行机制,促进科研对教学反哺等,产生倍增效应,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家琴   刘炜  
数字学术是数字技术和方法介入学术研究过程的研究范式。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到来,有学者称之为AI2.0时代,也使得科学研究从数据密集型向计算密集型过渡,从而进入以人工智能介入研究过程的第五范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过程将有人工智能参与,甚至主导。与数据驱动型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大模型不仅可以更加高效甚至“自动”进行数据获取、提取、管理和分析等工作,而且有可能实现海量科学数据的“理解”,从而发现新的规律和趋势。大模型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数据,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同时,它还能应用于多种相关场景,帮助科学家发现数据或成果中的错误和缺陷,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当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对于图书馆而言,面向科研的服务将更加学术化和技术化,除了基础设施、科研交流环境建设和数据支撑服务之外,还将以AI思维和数字化方法与工具更加深入地介入科研过程,并在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以及数据伦理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