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4)
- 2023(11484)
- 2022(9228)
- 2021(8461)
- 2020(7159)
- 2019(16280)
- 2018(16327)
- 2017(32214)
- 2016(17089)
- 2015(19272)
- 2014(19251)
- 2013(18796)
- 2012(16632)
- 2011(14767)
- 2010(15263)
- 2009(14899)
- 2008(14987)
- 2007(13717)
- 2006(12243)
- 2005(11564)
- 学科
- 业(84327)
- 企(79289)
- 企业(79289)
- 济(77070)
- 经济(76948)
- 管理(73194)
- 方法(35094)
- 业经(28863)
- 财(28100)
- 数学(27018)
- 数学方法(26494)
- 农(24550)
- 制(22969)
- 务(21277)
- 财务(21232)
- 财务管理(21207)
- 企业财务(20061)
- 技术(17583)
- 农业(17454)
- 中国(16441)
- 体(15623)
- 理论(15493)
- 划(15306)
- 策(15067)
- 银(14717)
- 银行(14711)
- 和(14612)
- 体制(13764)
- 行(13754)
- 经营(12749)
- 机构
- 学院(251715)
- 大学(244938)
- 济(107258)
- 管理(105660)
- 经济(105211)
- 理学(90446)
- 理学院(89673)
- 管理学(88266)
- 管理学院(87811)
- 研究(72579)
- 中国(62651)
- 财(54573)
- 京(50509)
- 财经(42354)
- 科学(40422)
- 江(39565)
- 经(38265)
- 农(37765)
- 所(34844)
- 中心(34201)
- 业大(33214)
- 经济学(32095)
- 北京(31463)
- 财经大学(31155)
- 州(30986)
- 研究所(30689)
- 商学(30126)
- 商学院(29849)
- 农业(29352)
- 经济学院(28870)
- 基金
- 项目(158495)
- 科学(127818)
- 研究(118990)
- 基金(117151)
- 家(99049)
- 国家(98177)
- 科学基金(88162)
- 社会(77880)
- 社会科(74015)
- 社会科学(73997)
- 省(63382)
- 基金项目(61300)
- 自然(56451)
- 自然科(55239)
- 自然科学(55228)
- 教育(54793)
- 自然科学基金(54302)
- 划(50981)
- 资助(48301)
- 编号(48119)
- 成果(37746)
- 创(36876)
- 制(35678)
- 业(35524)
- 部(35241)
- 重点(34860)
- 创新(33532)
- 发(33010)
- 课题(32685)
- 国家社会(32011)
- 期刊
- 济(124758)
- 经济(124758)
- 研究(74264)
- 中国(49126)
- 财(47583)
- 管理(46550)
- 农(36402)
- 科学(31284)
- 学报(29259)
- 融(29014)
- 金融(29014)
- 技术(25797)
- 大学(24534)
- 农业(24381)
- 学学(23491)
- 业经(23018)
- 教育(22290)
- 财经(21872)
- 经济研究(19126)
- 经(18749)
- 问题(15582)
- 技术经济(15383)
- 业(15280)
- 财会(14533)
- 现代(13236)
- 商业(13122)
- 统计(12917)
- 策(12740)
- 会计(11885)
- 世界(11514)
共检索到381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晓宇 尚俊茹 王斌 Satish Nambisan
AI技术为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AI在推动制造企业实施循环商业模式方面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将其归纳为延缓、缩减和闭环三种机制,指出AI驱动存在的挑战并给出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推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新波 王昊翀 张媛 何建笃
基于数据驱动的理论视角,选取海尔食联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数据驱动-动态能力提升-数字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逻辑框架,运用扎根理论系统阐释数字商业模式创新过程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有赖于组织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数据驱动作为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的重要动因,其中包含“需求源点建立-场景链条联动-网络共享交互”的三个关键环节;数据驱动作用于组织动态能力的发挥与提升,同时动态能力补充了企业数据驱动为前因的中间作用机制,以实现企业数字商业模式组件的优化;从整体生成式视角进行剖析,数字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价值主张校准-场景体验优化-价值网络拓展”三维度的动态过程而实现,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晓燕
2008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外贸易壁垒增加,国内生产成本的变化、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家金融和税收政策调整等,使得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中小制造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结合对微笑曲线的讨论,研究中小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讨论中小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微笑曲线 中小企业 商业模式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纪慧生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强调技术创新,但是单纯的技术创新可能会导致路径依赖的形成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强调通过系统性商业创新获取价值,成为突破技术创新路径依赖的重要手段。结合比亚迪公司案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业模式创新是落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落后制造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企业家精神、市场机会和政策激励,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包括产品或服务创新、联盟网络构建、客户需求分析等。
关键词:
制造业 商业模式创新 转型升级 比亚迪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戚耀元 戴淑芬 王旭
对高新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内容进行分类。从业务结构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战略领先及匹配程度以及市场表现6个方面构建了高新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据此设计商业模式创新评价调查问卷,并收集了在中国创业板37家高新制造企业在上市后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利用专家打分法获得样本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数据。结合熵权法和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商业模式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高新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态势。最后,针对中国高新制造企业的特点,对其商业模式创新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新制造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戚耀元 戴淑芬 王旭
对高新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内容进行分类。从业务结构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战略领先及匹配程度以及市场表现6个方面构建了高新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据此设计商业模式创新评价调查问卷,并收集了在中国创业板37家高新制造企业在上市后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利用专家打分法获得样本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数据。结合熵权法和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商业模式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高新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态势。最后,针对中国高新
关键词:
高新制造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潘为华 潘红玉 吴艳
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短期内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长期中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交易成本在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过程 商业模式 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陈志霞 于程灏
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是一个复杂系统,相关研究尚未饱和。基于内、外驱动视角,加入企业社会网络和企业组织学习两个过程驱动因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机制。通过剖析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组态,发现存在顺势而为型、运筹帷幄型和高瞻远瞩型3类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通过分析每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的典型企业,为制造企业探索和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广仁
制造企业所处的价值链环节集中于三个方面:组装加工、简单零部件制造、高科技关键零部件制造。如果制造企业能结合其他三个环节进行创新,则可以突破以制造为中心的功能。在企业进入新的竞争时代——商业模式竞争时代后,我国制造业开始由传统的第二产业向介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阶段过渡和演化。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以实现其在产业价值链环节上由低到高的演化,必须围绕着企业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价值而进行。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传统制造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以推动升级转型的成功案例,无不涉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三大战略,即通过对原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雅楠 张子山 云乐鑫 刘伟乐
商业模式内容创新意味着新价值主张提出亦或新价值创造活动的开展,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对金锣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制造企业如何借助双元学习与组织敏捷性实现商业模式内容创新及其动态演化的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企业凭借双元学习与组织敏捷性的交互匹配升级有助于实现商业模式内容创新,并使其呈现"市场需求型商业模式内容创新——技术创新、自身资源新利用型商业模式内容创新——循环互补型商业模式内容创新"的演进过程。在商业模式内容创新过程中与利用式学习相比,探索式学习在每一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组织敏捷性各维度作用力度的不同则与其商业模式内容创新事件相关。
关键词:
双元学习 组织敏捷性 商业模式内容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尚晏莹 蒋军锋
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为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可能性的同时,外部与内部影响因素在互动过程中如何相互适应构成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挑战。基于海尔1984—2019年和长虹1958—2019年的案例资料,结合扎根理论与案例分析方法,提出制造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基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分析框架,并通过长虹案例饱和度检验后,将其修正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外部交互"三因素理论框架,凸显了内外部环境影响下创新学习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样本经验分析表明,创新学习(包括开放学习以及互联网创新生态创造)对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研究揭示了工业互联网情境下的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为制造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宗乾 尚晏莹 张若晨
基于海尔案例资料,借助扎根分析,通过分析海尔商业模式的转化演变路径,提出制造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形成与演化框架。研究表明,多元化价值主张、满足潜在客户需求、批量定制化和供应网络关系伙伴化是工业互联网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典型特征;工业互联网自身发展驱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沿"九宫格"模型演化。研究揭示了工业互联网演变进程中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为制造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分析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邢纪红 王翔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将第一代互联网与第二代互联网进行对比分析,从功能、结构和文化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全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影响,提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路径——产出智能化、活动网络化、打造智能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本文对推动"互联网+"行动和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邢纪红 王翔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将第一代互联网与第二代互联网进行对比分析,从功能、结构和文化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全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影响,提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路径——产出智能化、活动网络化、打造智能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武光
商业模式创新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在中国制造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已引起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尚未得到系统的整合与归纳,中国情境特征并未给予充分阐释。鉴于此,本文全面分析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作用机制和演化机制,总结归纳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中国路径,剖析实现创新的中国策略和中国企业能力,并构建“创新机制—创新路径—创新实现”的中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整合研究框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情境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为制造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基于多案例的研究
大数据分析能力、动态能力与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来自资源编排视角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以广电运通为例
协同创新背景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价值创造的双中介作用机理研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研究——基于fsQCA的实证分析
双加工视角下制造业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演化研究——基于陕西鼓风机集团2001—2017的纵向案例
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
创业导向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对能力追赶绩效的影响——基于增材制造企业的多案例研究
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沈阳机床为例
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一个多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