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6)
2023(8799)
2022(7069)
2021(6227)
2020(4859)
2019(10917)
2018(10287)
2017(19323)
2016(10280)
2015(11272)
2014(11210)
2013(11069)
2012(10656)
2011(9716)
2010(10256)
2009(9769)
2008(8731)
2007(7892)
2006(7295)
2005(7102)
作者
(29650)
(24268)
(24178)
(22836)
(15437)
(11669)
(10973)
(9519)
(9319)
(8777)
(8362)
(8171)
(7838)
(7751)
(7668)
(7640)
(7163)
(7071)
(7016)
(6855)
(6286)
(5962)
(5874)
(5646)
(5615)
(5469)
(5434)
(5424)
(4964)
(4890)
学科
(47740)
经济(47701)
(30012)
管理(27920)
(25614)
金融(25614)
中国(24195)
(23231)
银行(23222)
(22708)
(22580)
企业(22580)
地方(19796)
(14812)
业经(13332)
(12184)
(11970)
方法(11481)
中国金融(11050)
农业(10946)
地方经济(10073)
(9870)
数学(9682)
数学方法(9608)
(8811)
贸易(8795)
(8474)
(8308)
财务(8279)
财务管理(8267)
机构
学院(143557)
大学(139409)
(62989)
经济(61559)
研究(54172)
管理(50617)
中国(48317)
理学(41603)
理学院(41105)
管理学(40550)
管理学院(40282)
(30774)
(30627)
科学(30131)
(27241)
中心(26559)
研究所(24186)
(23924)
(23479)
财经(23126)
(20813)
北京(20358)
(20100)
(20087)
(20067)
师范(19867)
经济学(19747)
(19627)
银行(19349)
业大(18286)
基金
项目(88103)
科学(69340)
研究(69009)
基金(61132)
(52157)
国家(51633)
科学基金(44227)
社会(44120)
社会科(42070)
社会科学(42064)
(36540)
基金项目(31472)
教育(30736)
(29576)
编号(28766)
(26149)
自然(25428)
资助(24831)
自然科(24820)
自然科学(24818)
自然科学基金(24357)
成果(23790)
发展(21701)
(21310)
课题(21215)
重点(20401)
(19042)
(18566)
国家社会(18173)
(17816)
期刊
(78116)
经济(78116)
研究(50550)
中国(37409)
(33002)
金融(33002)
(24126)
(22896)
管理(20424)
教育(19687)
学报(18441)
科学(18017)
农业(15940)
大学(14650)
业经(14116)
学学(13664)
技术(13000)
经济研究(12705)
财经(11624)
(10006)
问题(9703)
(8165)
国际(7561)
(7503)
世界(7348)
商业(7297)
理论(7123)
(7016)
论坛(7016)
(7006)
共检索到247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苟明宇  
我国金融业存在运行成本高、普惠性不足、可获得性差、客户体验不佳、风险防控薄弱等问题,人工智能(AI)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技术手段。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人工智能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新引擎,可以支持金融机构在复杂而动态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但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如何有效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风险,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薛宏立  
中国式现代化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目标,要求金融定位转向既要“共性”更要“个性”,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通过实践金融生物多样性原则、风险分层丰富财富管理供给、信用分层打通货币传导渠道、推进绿色金融建设ESG投资体系等重塑助力全要素生产率目标提升的金融方案,更加扎实地推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志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等,并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和企业效率等内部优化手段,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实现路径来看,目前数字金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三个路径发挥作用,而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路径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同时,有效的金融监管是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的必要保障。因此,应加强对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等潜在路径,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路径的积极作用,并以适度监管保障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东声  庄定鹏  陈曦  
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选取的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研究期内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并且这种促进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出对东部、中部、西部的促进效应依次递减的特征;分子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绮琪  
实体经济和金融协调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下,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问题在不断得到改善。现阶段,实体经济处于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爬坡阶段,整体环境更有利于金融更好地发挥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需要有与实体经济需求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发展策略。深圳目前正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深圳金融业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引导生产方式和发展动力变革、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面对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带来的产品服务供给不足、金融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善等问题,金融业需抓住实体经济质量型发展特征,不断提升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度、协调性,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苏豫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强化农村金融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本文通过对数字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的分析后发现:数字金融在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农业供应链融资体系完善及突破金融成本约束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供需效率、供给对接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应通过加强数字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户的金融素养,推进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礼  蒋乐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固定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GLS方法实证分析了互联网科技进步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互联网科技有效赋能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规模增长以及结构优化;相较于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发展环境以及互联网商务应用,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正向影响较弱,表明我国互联网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新基建对消费金融行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边际效用递增作用,并逐渐形成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动力,提升金融系统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新参考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捷   陈柳钦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变革传统金融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金融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资源配置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第三,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和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动力,提升金融系统的数字化生产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新参考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等外部约束,并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和企业效率等内部优化手段,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实现路径来看,目前数字金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三个路径发挥作用,而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路径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同时,有效的金融监管是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的必要保障。因此,应加强对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等潜在路径,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路径的积极作用,并以适度监管保障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瑞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在“十四五”甚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主题。实施业财融合,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最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业务需求和财务信息之间不可缓和的冲突和矛盾,说明了以新技术应用为引擎,通过集成化信息平台搭建的业财融合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并同时分析了高效业财融合系统搭建的其他必要条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洪  惠朝阳  田宏忠  尹二军  郑绍忠  
聚力产、科、教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振洪《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的出台是职业教育战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战略要求的重要举措。《意见》深入诠释了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核心理念,指明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方向,部署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的战略任务与重点工作,关于产业、科技、教育的融合协同与一体化发展这一逻辑主线更加清晰。这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上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广大职教战线同仁深化认知、深刻把握、深入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平  董晶  
中国经济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农信机构改制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风险分担机制滞后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金融科技行业迅速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稳步推进,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本文基于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挑战和金融科技发展机遇的分析,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改善风险定价等角度阐述了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从助力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重塑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等维度揭示了金融科技赋能的现实路径,进而提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亚飞  
目前,金融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其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新发展理念,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解为创新发展、普惠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经济增长五个维度。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与科技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等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科技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亟须提升;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放大了开放经济、绿色经济、普惠经济、创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举措,以进一步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机制,提升金融与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