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3)
2023(6358)
2022(5354)
2021(4823)
2020(4059)
2019(9083)
2018(8679)
2017(16511)
2016(9231)
2015(9872)
2014(9637)
2013(9514)
2012(8692)
2011(7888)
2010(7773)
2009(7166)
2008(7235)
2007(6111)
2006(5382)
2005(4428)
作者
(30019)
(25422)
(25236)
(23587)
(16068)
(12239)
(11205)
(9960)
(9586)
(8866)
(8779)
(8343)
(8267)
(7968)
(7953)
(7841)
(7503)
(7483)
(7323)
(7177)
(6582)
(6201)
(6145)
(5838)
(5782)
(5633)
(5511)
(5434)
(5222)
(5112)
学科
(37614)
经济(37563)
管理(27047)
(26803)
(21556)
企业(21556)
方法(19352)
数学(17198)
数学方法(17051)
(10064)
(9960)
(9783)
(8785)
贸易(8785)
中国(8769)
(8524)
业经(8091)
农业(7014)
技术(6271)
环境(6211)
(6195)
财务(6192)
财务管理(6182)
地方(6060)
(6050)
企业财务(5935)
(5424)
(5333)
(5312)
金融(5311)
机构
大学(139744)
学院(137220)
(53947)
经济(53069)
管理(51709)
研究(48264)
理学(46671)
理学院(46055)
管理学(45036)
管理学院(44832)
科学(34127)
(34077)
中国(33720)
(28573)
业大(27839)
农业(27580)
(26230)
研究所(24730)
(22868)
中心(20727)
财经(19461)
(19106)
农业大学(18820)
(17882)
(17317)
北京(17065)
师范(16979)
(16866)
经济学(16735)
科学院(15616)
基金
项目(101781)
科学(79708)
基金(76395)
(70806)
国家(70231)
研究(64004)
科学基金(58717)
社会(42735)
基金项目(41568)
自然(41414)
社会科(40548)
社会科学(40536)
自然科(40530)
自然科学(40510)
自然科学基金(39841)
(39234)
(34334)
资助(30157)
教育(29275)
重点(23288)
编号(22612)
(22162)
计划(21905)
(21588)
(20938)
科研(20527)
创新(20210)
(19348)
科技(19321)
教育部(18298)
期刊
(51843)
经济(51843)
研究(33219)
学报(33089)
(29693)
科学(27624)
大学(23265)
学学(22611)
中国(21907)
农业(19875)
管理(16710)
(16182)
(10612)
业大(9945)
财经(9363)
经济研究(9321)
(9225)
金融(9225)
业经(9034)
(8976)
教育(8548)
农业大学(8534)
技术(8161)
(7939)
科技(7657)
问题(7363)
商业(7306)
资源(6622)
技术经济(6284)
(6124)
共检索到18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杰  刘永霞  冷平  许永新  张素丽  
研究ABA对番木瓜果实成熟软化的影响及其与乙烯的关系,结果表明:番木瓜果实采后乙烯产率逐渐上升,在第8天达到高峰,硬度迅速下降。外源ABA和乙烯利处理促进了果实乙烯的释放以及果实硬度的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和果面颜色变化,加速了果实成熟软化进程。ABA生物合成抑制剂NDGA处理则抑制了乙烯的产量,果面颜色变化和硬度的下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此外,外加Co2+和1-MCP处理可抑制ABA对乙烯产率、果实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上升和果面颜色变化的促进作用。ABA对番木瓜果实成熟的影响可能主要是通过刺激乙烯的产生进行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传强  邓传羽  王川泰  张禹  齐红岩  
设施甜瓜嫁接栽培在获得高产、抗病的同时,也产生了果实品质下降、成熟期延迟等问题。为了探析嫁接延迟甜瓜果实成熟的生理因子,以新汉城翠蜜网纹甜瓜为接穗,以圣砧1号南瓜为砧木进行嫁接,研究外源喷施ABA(100mg·L-1)对嫁接网纹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生物合成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嫁接网纹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外源ABA处理提高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外源ABA处理比嫁接网纹甜瓜果实中乙烯释放高峰出现时间提前3d,且其峰值较嫁接网纹甜瓜提高了13.83%。外源ABA处理明显提高了嫁接网纹甜瓜果实中ACC含量,增强了ACS和ACO活性,并明显提高了Cm-ACS1、Cm-ACS2和CmAC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阚娟  刘俊  金昌海  
【目的】研究不同溶质型桃成熟软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Af)以及乙烯生物合成相关酶(ACC氧化酶ACO和ACC合成酶ACS)的变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乙烯释放量;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相关酶活性;采用RT-PCR研究相关酶的定性表达,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分析其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桃品种之间软化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雨花3号’桃果实成熟过程中,随着果实硬度下降,乙烯释放量明显增加并出现峰值,‘加纳岩’桃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且乙烯释放量很低,其最高值不及‘雨花3号’桃果实乙烯释放量的1%;β-Gal基因表达量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丽  沈元月  
为研究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和乙烯含量与果实成熟的关系,以玛斯义陶芬(MAsui dAuphine)无花果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和ABA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发育分3个时期,第1个快速生长期(时期Ⅰ)、缓慢生长期(时期Ⅱ)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时期Ⅲ),在缓慢生长期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之间为果实发育的转折期"始熟期"。始熟期后果实淀粉分解,大量积累葡萄糖和果糖,果实快速进入成熟期。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乙烯释放量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在始熟期和呼吸速率同步出现一个高峰。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是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诱导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英  生吉萍  刘开朗  申琳  
以番茄中杂101为材料,研究采后果实成熟过程种子和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以及外源ABA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fluridone)处理对果实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种子的乙烯释放量、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含量和ABA含量均高于同时期果皮;种子和果皮中ABA和ACC含量的峰值都出现在乙烯跃变之前;ACC氧化酶(ACO)活性变化趋势与ABA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外源ABA处理使果皮和种子中ABA含量显著增加,促进了果实乙烯的生成;fluridone处理则相反。以上证据表明,番茄果实中的ABA通过刺激乙烯的生成促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正科  HUBER Donald J  LEE James H  饶景萍  
【目的】探讨内源乙烯与1-MCP的相互作用对贮藏过程中番茄成熟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破色期番茄("佛罗里达47")果实分为4组,其中2组经低压低氧(8kPa,1.7kPaO2)处理6h后,分别立即使用50μg/L液态1-MCP(HH+1-MCP)或去离子水(HH)浸泡1min;另外2组未经HH处理的番茄果实,也分别使用50μg/L1-MCP(1-MCP)或去离子水(对照)浸泡1min,测定处理后果实在贮藏(20℃)过程中成熟相关生理指标及细胞壁组分的变化。【结果】番茄果实经HH处理后,内源乙烯含量(IEC)急剧降低至对照水平的75.6%,且对1-MCP的反应敏感性有所提高。HH+1-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世军  尹宝颖  李佳  李中勇  张学英  徐继忠  
苹果早熟品种果实易软化是影响其在生产中推广的重要原因,阐明其果实软化机理对于延长果实贮藏期,保持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藤木1号、XU2-5为试材,分析了果实软化过程中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速率、相关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果实硬度下降,乙烯释放速率升高,藤木1号的乙烯释放速率显著高于XU2-5;两品种(系)的MdACS6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基本一致,前期基因相对表达量较低,之后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随着果实成熟藤木1号果实的MdPG1基因相对表达量和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在盛花后100 d达最高,而XU2-5则表现为盛花后80~90 d基因相对表达量和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在盛花后90 d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酶活性则在盛花后100 d达最高。盛花后80~85 d两品种(系)的PE活性与MdPE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呈升高趋势,此时酶活性达一高峰,盛花后90~100 d,两品种(系)的MdPE基因相对表达量下降,而PE活性逐渐升高;两品种(系)的LOX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低点出现在盛花后85 d,XU2-5的MdLOX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高峰出现在花后85 d,而藤木1号的MdLOX基因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最高值出现在花后100 d。综上所述,采取措施调控基因的表达可能可以有效调控果实软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玉  王艳萍  冷平  王灿磊  刘姝彤  胡莹  
以甜瓜为材料,分析了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克隆了ABA生物合成关键酶9-顺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NCED的保守序列并进行表达分析,研究了ABA,NDGA、1-MCP及1-MCP+ABA对果实成熟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CED基因在甜瓜果实始熟期大量表达,内源ABA高峰出现在此之后。乙烯释放量,ACC含量和ACO活性在果实成熟初期极低,其各自峰值的出现迟于ABA高峰10 d左右。外源ABA处理显著促进果实成熟和软化,各项成熟指标比对照提前8 d。NDGA处理效果相反;1-MCP和1-MCP+ABA处理与NDGA处理相似,但效果较小。ABA启动了甜瓜果实成熟,它通过诱导乙烯合成相关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霞  张艳  刘志勇  
【目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L.)是具有雌性、雄性和兼性性别分化,在热带和亚热带广泛种植的果树作物。番木瓜植株性别的早期确定对果园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与番木瓜性别连锁AFLP分子标记的克隆、测序和PCR引物设计,将31个与番木瓜性别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并在具有不同性别分化的番木瓜植株和分离群体上进行验证。【结果】有16个SCAR标记在番木瓜雌性、兼性和雄性植株DNA样品上可扩增出多态性,在F2代分离群体上均与兼性性别共分离,可以有效地区分雌性株和兼性株或雄性株;另有15个SCAR标记在雌性、兼性和雄性植株DNA样品上没有扩增出多态性,不同性别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海波  刘惠民  王连春  叶维雁  吴红丽  邓佳  李明伟  
选取引进云南的2个番木瓜栽培品种,进行4种灌水处理、2个不同施肥量的正交试验,调查不同处理组合的畸形花和畸形果比率,结果表明,灌水是影响番木瓜产生畸形果的主要因子,灌水频率过高(1次/周)或过低(1次/3周和1次/4周)的条件下,将会使番木瓜畸形果比率增大;正交试验中以台农1号、施肥量为250 g/株、灌水频率为1次/2周的处理组合产生畸形果比率最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金凤  王雪飞  怡荣  哈斯阿古拉  牛一丁  
为研究Cm-ETR2基因在甜瓜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根据已报道的甜瓜(Cucumis melo)品种Cantalupensis的Cm-ETR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甜瓜品种河套蜜瓜(Cucumis melo L.cvHetao)成熟果实中克隆得到了乙烯受体基因Cm-ETR2 cDNA,序列分析显示,序列长度为2 304 bp,编码767个氨基酸。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其在河套蜜瓜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Cm-ETR2基因在15DAP至30DAP表达基本没有变化,35DAP表达量开始上升,上升趋势一直持续至45DAP,且45DAP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小婵  张慧坚  方佳  
本文研究分析了东盟番木瓜生产变动及产业特点,并对东盟番木瓜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志华  刘光华  李荣福  黄家雄  尼章光  
以保山番木瓜为原料研究番木瓜酒加工技术,考察不同发酵温度、糖浓度对果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和糖浓度对酒的品质有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芬  唐文忠  周主贵  黄茂康  崔素芬  何全光  
为探明番木瓜两性株株性转变与温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及激素平衡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台农1号、大白、穗中红3个番木瓜品种两性株的叶片为材料,利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不同高温条件下(30~42℃)叶片的四种内源激素(IAA、GA3、ZR和ABA)含量。结果表明:3个番木瓜品种在株性稳定时(30~32℃)时,IAA、GA3含量及(IAA+ZR)/ABA、GA3/ABA比值保持较低水平,而ZR和ABA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株性转变时(35~40℃)时,4种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均较高,同时(IAA+ZR)/ABA、GA3/ABA和(IAA+ZR)/GA3比值也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温度对四种激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子骞  李敏  高兆银  王义  洪小雨  李春霞  胡美姣  
【目的】为了明确番木瓜炭疽病主要病原菌种类及适宜的防治药剂。【方法】从海南采集番木瓜炭疽病病果,采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7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分离的炭疽菌中,得到2种强致病菌(代表菌株分别为C1和G1),其中C1菌株与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形态特征相似,G1菌株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crides)形态特征相似。通过采用引物ITS1/ITS4对2个病原菌序列扩增并测序,将2个菌株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的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C1菌株与辣椒炭疽菌(C.capsici)同源性达到了99%,G1菌株与胶孢炭疽菌(C.gloeospcrides)的同源性同样达到99%。【结论】500 mg/mL咪鲜胺水分散粒剂对2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好,平均EC_(50)值仅为0.03μg/mL,其次为300 mg/mL咯菌腈悬浮剂和250 mg/mL丙环唑乳油,平均EC_(50)值分别为0.04和0.11μg/mL,确定番木瓜炭疽病主要由辣椒炭疽菌(C.capsici)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crides)引起,500 mg/mL咪鲜胺水分散粒剂、300 mg/mL咯菌腈悬浮剂和250 mg/mL丙环唑乳油对番木瓜炭疽菌抑菌效果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