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6)
2023(3082)
2022(2682)
2021(2708)
2020(2411)
2019(5433)
2018(5336)
2017(10322)
2016(5827)
2015(6595)
2014(6577)
2013(6294)
2012(6316)
2011(5535)
2010(5758)
2009(5529)
2008(5880)
2007(5535)
2006(4920)
2005(4562)
作者
(17000)
(14286)
(14000)
(13584)
(9318)
(7025)
(6450)
(5512)
(5470)
(5344)
(5034)
(4788)
(4621)
(4545)
(4456)
(4423)
(4275)
(4250)
(4245)
(4199)
(3562)
(3549)
(3423)
(3348)
(3265)
(3238)
(3190)
(3116)
(2988)
(2892)
学科
(23437)
经济(23398)
管理(20993)
(17515)
(15819)
企业(15819)
(10968)
方法(10767)
数学(9422)
数学方法(9280)
(6506)
财务(6497)
财务管理(6478)
企业财务(6287)
(6243)
(6177)
国家(5957)
(5635)
地方(5602)
中国(5274)
(5111)
(4642)
业经(4335)
财政(4282)
人事(4193)
人事管理(4193)
工作(3825)
体制(3742)
(3730)
农业(3620)
机构
大学(84836)
学院(82978)
管理(31594)
(31030)
经济(30266)
研究(27461)
理学(26733)
理学院(26406)
管理学(25844)
管理学院(25683)
中国(22423)
(19430)
(19031)
科学(17178)
(14263)
财经(14208)
中心(13656)
(13359)
(13195)
(12975)
北京(12606)
研究所(12423)
业大(11460)
(11047)
(10765)
师范(10641)
财经大学(10627)
农业(10362)
(9761)
(9684)
基金
项目(50482)
科学(39479)
基金(37430)
研究(35298)
(32423)
国家(32132)
科学基金(27829)
社会(22228)
社会科(21007)
社会科学(20999)
基金项目(19813)
自然(18920)
自然科(18539)
自然科学(18534)
自然科学基金(18226)
(17871)
资助(16312)
教育(16176)
(16096)
编号(14000)
成果(12250)
(11483)
重点(10934)
教育部(9851)
(9756)
大学(9741)
科研(9712)
课题(9634)
(9543)
(9374)
期刊
(38455)
经济(38455)
研究(25978)
中国(18964)
(17846)
学报(14157)
科学(12401)
管理(12175)
(12102)
大学(10866)
学学(10293)
(9975)
金融(9975)
教育(8097)
财经(7940)
农业(7892)
(6728)
技术(6137)
经济研究(5446)
问题(4938)
财会(4921)
业经(4852)
会计(4654)
(4449)
理论(4407)
统计(4051)
(3996)
资源(3968)
图书(3956)
实践(3871)
共检索到134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登新  
只有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IPO机制,才能让垃圾股的价格向地板回归,这既是市场价值的回归,更是退市制度功效的回归从理论层面讲,股市应该是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资源配置场所,它主要通过IPO体制及退市制度来实现优胜劣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然而,由于政府对A股市场的双重过度干预,造成了A股"上市难、退市更难"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退市制度形同虚设,进而严重扭曲了股价信号及股市资源配置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敏伶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退市制度过于宽松,被特别处理的公司可以轻易的规避退市风险,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没有起到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质量的作用。201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了新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增加了多项退市指标,为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掀开了新的帷幕。本文结合ST南化的具体案例,就其两次扭亏为盈规避退市的行为中政府补贴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了新的退市制度对利用政府补贴实现营业外收益的会计手段的抑制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馨  
在中国股票市场,政府供给的股票退市制度,影响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完善退市制度供给与变迁中的政府行为,本文从修改并逐步完善相关退市制度、改革发行制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对退市公司的干预、强化证券交易所的作用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行健  李广子  
通过对2010年至2016年期间已提出私有化议案(Going Private Transaction)与从未提出过私有化议案的中概股公司特征进行分析,本文考察了中概股公司私有化退市的动因和溢价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未分配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较高、公司市值被更严重低估、剩余税盾价值较高、资产流动性较高以及国内注册地市场环境的改善较大均会使中概股企业发起私有化退市的概率提升。此外,我们发现,中概股私有化退市交易的溢价高低主要由目标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被低估程度、管理层占股和国内注册地市场环境决定。本文在使用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样本验证了传统公司退市理论的同时首次提出并证实了国内市场环境的改善对我国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决策的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行健  李广子  
通过对2010年至2016年期间已提出私有化议案(Going Private Transaction)与从未提出过私有化议案的中概股公司特征进行分析,本文考察了中概股公司私有化退市的动因和溢价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未分配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较高、公司市值被更严重低估、剩余税盾价值较高、资产流动性较高以及国内注册地市场环境的改善较大均会使中概股企业发起私有化退市的概率提升。此外,我们发现,中概股私有化退市交易的溢价高低主要由目标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被低估程度、管理层占股和国内注册地市场环境决定。本文在使用中概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施娟  潘琰  
中弘股份的退市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开启了"面值退市"优胜劣汰的新机制。系统分析中弘股份的经营与发展战略,导致其退市的主要原因是:过于激进的多元化与海外扩张战略;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组合下薄弱的资金链控制;管理层凌驾致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等。中弘股份的"面值退市"不仅反映其战略选择与风险管控的失败,也是资本市场规则转变的信号。本文从上市公司经营与投资者决策、资本市场规则转变与其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与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有了严格的退市制度,未必能够完全解决市场所存在的弊端,但是如果没有严格有效的退市制度,市场一定会存在很多弊端早期退市政策反思在市场上一直流行一种观点,即中国股市的一大弊端就在于没有退市制度,上市公司"只生不死",导致整体挂牌企业质量不高,缺乏投资价值。严格地讲,这种说法其实似是而非,因为自中国股市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建立有相应的退市制度,而且这么多年来,也确实是有一些公司因为不再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而被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棣华  郑艳霞  
2007年4月4日,佳纸股份终止上市。作为黑龙江佳木斯市惟一的一家上市公司,佳纸股份曾是东三省利税第一大户,辉煌一时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什么原因导致其一步步衰退直至最终消失呢?一、背景简介佳木斯金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据《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经黑龙江省体改委批准,于1994年1月以佳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文莉  兰霜霜  
一、国内外关于退市制度的研究(一)国外研究国外学者近几年对退市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退市公告的市场反应、退市制度的效率等方面。Macecy O'Hara M&Pompilio D(2004)发现自从1995年以来,超过7500家公司从美国证券市场退市,这些公司几乎有一半是非自愿的,并选取了2002年在NYSE退市的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这些公司退市的影响以及随后在pink sheets交易的情况,发现摘牌的成本上升了3倍,市价波动是平时的2倍,但是交易数量非常高;同样还发现摘帽程序的运用并不一致,一些公司在不满足上市的标准后仍然交易了数月。最终研究结论目前美国的退市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安生  吴建丽  
主动退市重点关注退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力量失衡,强制退市则重点关注中小股东因强制退市所遭受损失的补救今年5月13日,*ST博元变更为退市博元,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摘牌,成为自2014年11月16日启动退市新规以来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也是我国证券市场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终止上市的公司,资本市场缺位多年的退市机制开始发力。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作为首家因欺诈发行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欣泰从8月23日起停止复牌交易而正式进入暂停上市阶段。*欣泰的强制退市体现出监管部门打击欺诈发行的决心。同时,*欣泰股票的强制退市也是对A股市场现行制度的一次考验。经过*欣泰强制退市的实践,现行股市制度中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因此暴露出来,其中的四大制度性陷阱令人关注。第一大陷阱:新股发行上市时的股份回购承诺制度。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丰强   刘雨薇   张莉莹  
随着我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的退市制度不断完善,定量标准基本与成熟市场接轨,公司治理、重大违法类监管也将持续强化。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因陷入财务困境、经营与治理水平不高、市场关注度不足等问题,整体退市风险偏高。通过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评估发现,A股整体累积的退市风险偏高,未来可能加速释放;主板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地方国企的整体退市风险较高;有退市风险的企业多集中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建议通过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强化公司治理能力、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等举措,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市场形象,降低整体退市风险;同时,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平衡发展,优化双向转板制度,健全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引导退市企业与投资者预期,保障退市制度平稳实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东光  
公司退市将因为对股票的流通能力产生明显的损害而影响股票的财产价值。以德国法为基础,本文认为,为了充分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公司申请退市时须由股东大会做出是否退市的决议,股份公司或大股东有义务向少数股东发出全值收购股票的要约,并且少数股东可以要求在诉讼程序中审查要约价格的适当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乐  郑登津  
本文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这一视角来探讨退市监管的治理作用,以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较之前更为严格的"退市新规"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与退市新规实施之前相比,受退市新规影响的上市公司在退市新规之后其股价崩盘风险更低,表明退市监管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还发现,退市监管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主要是通过业绩提升而非信息披露操纵和盈余管理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更低的企业代理成本、更好的信息透明度,以及更好的外部治理监督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退市监管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最终有利于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珺  黄怡  李开伟  
2014年发生的南纺股份退市之争在资本市场与监管层引起了高度关注,本文围绕南纺股份是否应该退市的争议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得出完善退市制度要与IPO注册制改革共同对接、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培育与保护市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