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3)
2023(13910)
2022(12195)
2021(11396)
2020(9681)
2019(22216)
2018(22003)
2017(43508)
2016(23571)
2015(26476)
2014(26103)
2013(25898)
2012(24115)
2011(21670)
2010(21665)
2009(19726)
2008(19484)
2007(17192)
2006(15171)
2005(13433)
作者
(67350)
(55966)
(55573)
(53016)
(36125)
(26794)
(25217)
(21888)
(21336)
(20222)
(19320)
(18784)
(17809)
(17740)
(17443)
(17350)
(16636)
(16568)
(16173)
(16098)
(13887)
(13811)
(13610)
(12768)
(12505)
(12491)
(12456)
(12264)
(11261)
(11067)
学科
(95324)
经济(95218)
管理(70485)
(69376)
(58477)
企业(58477)
方法(45277)
数学(39698)
数学方法(39273)
(26719)
(25965)
中国(23744)
业经(20717)
地方(20496)
(19993)
(17807)
(17730)
财务(17665)
财务管理(17636)
(17421)
贸易(17413)
农业(17218)
企业财务(16874)
(16837)
(15089)
技术(14784)
理论(14663)
环境(14638)
(14583)
(14029)
机构
大学(333261)
学院(332104)
管理(135577)
(133826)
经济(130914)
理学(117601)
理学院(116334)
管理学(114528)
管理学院(113907)
研究(110508)
中国(83078)
(70914)
科学(67436)
(63652)
(54716)
(51403)
财经(51060)
中心(50877)
研究所(49578)
(48721)
业大(48319)
(46559)
北京(45076)
(43387)
师范(43027)
(40666)
农业(40034)
(39669)
经济学(39382)
财经大学(38106)
基金
项目(227421)
科学(179744)
研究(166871)
基金(166327)
(144094)
国家(142907)
科学基金(123691)
社会(104466)
社会科(99094)
社会科学(99070)
基金项目(88703)
(87041)
自然(81838)
自然科(79905)
自然科学(79889)
自然科学基金(78488)
教育(76268)
(74233)
资助(69201)
编号(68308)
成果(55449)
(50734)
重点(50553)
(48009)
(46912)
课题(46582)
教育部(43673)
创新(43644)
科研(43580)
人文(42897)
期刊
(144719)
经济(144719)
研究(99233)
中国(59451)
学报(49729)
管理(49191)
(47674)
科学(47120)
(45599)
大学(37945)
学学(35808)
教育(34814)
(31969)
金融(31969)
农业(31468)
技术(27233)
财经(24708)
业经(23618)
经济研究(22672)
(20842)
问题(18996)
理论(17431)
图书(16594)
实践(15996)
(15996)
(15986)
技术经济(15901)
科技(15457)
现代(15432)
资源(14722)
共检索到485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珂  陈伟  
A股市场具备牛熊市特征,牛市平均日收益率显著大于熊市平均日收益率。追涨杀跌交易策略通过分析A股股票市场历史阶段平均日收益率,识别出当期市场处于牛市市场或熊市市场,确定下一交易日多空持仓类型。追涨杀跌交易策略交易结果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对随机漫步市场有效理论提出挑战。选取参数K=10日,对上证指数25年多的历史数据回测,追涨杀跌交易策略可以获得了约7000倍的复利模拟收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舒平  
本文运用牛市和熊市两种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基金经理及业绩数据,实证分析了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股票型或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事件有关的基金经理个人特征比与时间有关的个人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更大,且从总体上看,前者的影响倾向于促进业绩增长,而后者则倾向于抑制业绩增长。而从牛市转向熊市的过程中,男性基金经理的性别优势变的不明显,基金经理年限从有利于业绩增长转变为倾向于不利于基金业绩,基金经理是否具有实业工作经验对熊市中的基金业绩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如基金任职天数越多则可能获得更高收益,具有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顾锋娟  
本文以1996年12月26日—2010年11月12日中国股票市场的总体收益率和交易量为研究对象,从非预期交易量变化角度对牛市行情中所呈现的正向非对称进行解释。研究显示,由于牛市行情中单位正向信息冲击相比熊市行情中单位负向信息冲击对非预期交易量影响更大;当在波动方程中加入非预期交易量后,牛市行情中的正向非对称性得以消失,并表现出和熊市行情相一致的负向非对称性。这表明投资者在牛市行情中的交易行为特别是非预期交易量变化,是造成中国牛市行情波动正向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伟平  温涛  黄伟敏  
为检验不同市场行情下权证上市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文章选取牛、熊市发行上市权证及其标的股票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牛市行情下,权证上市能引起标的股票价格上涨,产生显著、较高、持续的累计超额收益,说明牛市行情下利用权证作为对价方式进行股改是可行的;而熊市行情下,权证上市不会导致标的股票价格下跌,因此利用权证配合可分离债进行再融资是熊市行情下的可行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文  
文章选取沪深两市当中横跨牛市和熊市的钢铁行业认购权证为样本,运用时间序列相关方法实证研究了B-S模型、投资者情绪对认购权证的定价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在牛市还是熊市中,B-S定价模型对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认购权证定价均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其定价的效果要受到投资者的情绪影响,在牛市中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使实际价格较于理论价格高估,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则使之表现为低估,投资者情绪对权证的定价具有着正向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永兴  汪卢俊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运用EVIEWS软件,研究了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具体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熊市时,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微乎其微;牛市时,货币政策的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帆  熊海斌  
基于熊市中的账户交易数据,对个体投资者的择股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股价连续上涨时,投资者的买入倾向随上涨时间的延长先逐步减小后逐步增大。在股价连续下跌时,投资者的买入倾向伴随股价下跌时间的延长先逐步增大后逐步减小。本文的研究表明,热手效应和赌徒谬误共同影响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同时,本文的结论证明了,当市场股价持续下跌时,个体投资者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支持股价回升的行为方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姜永宏  饶育铭  严伟健  
熊市崇拜价值投资,牛市人人是"股神"是我国股市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利用2006年-2015年开放式基金重仓持股数据来检验基金在牛熊市中的投资行为是否符合价值投资。研究表明:基金具有挖掘未来价值信息的挖掘能力,表现为对股票未来会计盈余的追求;基金在熊市表现出这种能力,遵循价值投资;而在牛市忽视价值投资,是由于基金在不同市场行情下对信息优势的选择性表达。
[期刊] 预测  [作者] 汪冬华  雷曼  阮永平  汪辰  
本文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将2005年6月6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整个样本区间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样本子区间,采用样本子区间内的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总指数的对数收益率日数据,通过VAR(p)-BVGJR-GARCH(1,1)-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市态下中国股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异化现象。结果显示,在牛熊市中,我国股市债市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牛市时期,两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而熊市时期,两市场间只存在股市对债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均存在非对称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学会  陈诤  
在参考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周作为检验周期,将1997年6月至2001年6月的股市作为牛市,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的股市作为熊市,然后分别检验股市在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动量效应。研究发现,赢家组合在牛市中存在着正的动量效应,输家组合在熊市中存在着负的动量效应。而牛市中的输家组合和熊市中的赢家组合都存在着价格的反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少强  金强  
自从我国实施QFII制度以来,随着QFII投资额度的增加,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本文通过改进的GTW模型,选择2004年三季度至2011年一季度作为研究区间,对QFII在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84.85%的QFII采取了惯性交易策略;在指数上涨阶段QFII的惯性交易策略有所增强,而在指数下跌阶段QFII的惯性策略有所减弱,有时甚至采取反转交易策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斌  刘小波  史文璟  
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受研究样本(交易市场、特定股票组合)、市场阶段等多因素影响。本文分段检验沪深A股2001年至2014年动量效应表现形式,对比研究基金持股比例、市值等因素影响。结论显示,熊市反向交易策略往往能够取得超额收益,"追涨杀跌"受到显著损失;牛市动量交易策略短周期内明显占优,市值及基金持股比例效应明显。研究结论可作为交易策略制定的参考;呈现出的投资者行为差异,对于政策效果预判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期刊] 预测  [作者] 于全辉  孟卫东  
本文选择了《股市动态分析》杂志公布的好淡指数作为测度投资者情绪的指标,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将样本期分成了上升和下降两个不同阶段,利用协整检验和基于ECM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投资者情绪与上证综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全样本和下降时期,上证综指是投资者情绪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在股市上升时期,投资者情绪与上证综指互为格兰杰原因。本文的启示在于,监管当局在引导投资者情绪调控股票市场时,需要立足于股市所处的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调节手段。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勇  李传乐  
本文基于向量GARCH模型,对双重上市公司A股与H股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风险传染效应在牛市、熊市中存在着异化现象。在牛市阶段,A股对H股存在单向的风险传染效应;而在熊市阶段,A股与H股之间存在双向的风险传染效应,其中H股对A股的风险传染效应更加强烈。对风险传染效应的异化现象试着给出了解释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峰  迟宁  张亚涛  
已有的相关研究证实或默认投资者会采取追涨杀跌的交易行为,但迄今为止并没有文献解释该交易行为产生的原因。本文基于改进的突出性理论模型,揭示了突出性思考所带来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漂移效应:投资者对于突出的高收益率股票表现为风险追求态度,而对于突出的低收益率股票则转变为风险厌恶的态度。正是突出性思考的风险偏好漂移导致了投资者的追涨杀跌行为。本文采用Agent-Based模拟的方法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所得结论并以中国股票型基金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结果表明:基金管理人表现出"买入最好的,卖出最差的"这样一种"风险喜好-风险厌恶"的风险偏好漂移式的追涨杀跌行为,而且投资组合中高收益率股票越突出,被继续买入的概率越高,而低收益率股票恰恰相反。以上实证结果支持了基于突出性思考的风险偏好漂移效应,从而对投资者的追涨杀跌行为给出了正式的理论解释和实证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