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4)
2023(13477)
2022(11784)
2021(11056)
2020(9371)
2019(21570)
2018(21357)
2017(41581)
2016(22551)
2015(25341)
2014(25228)
2013(24847)
2012(22504)
2011(20252)
2010(20074)
2009(18587)
2008(18539)
2007(16226)
2006(14333)
2005(12933)
作者
(64016)
(53267)
(52852)
(50214)
(34024)
(25498)
(23852)
(20692)
(20179)
(19003)
(18150)
(17835)
(16825)
(16788)
(16480)
(16215)
(15859)
(15799)
(15268)
(15215)
(13060)
(13004)
(12746)
(12102)
(11836)
(11811)
(11720)
(11634)
(10672)
(10334)
学科
(87280)
经济(87134)
管理(75943)
(71649)
(63707)
企业(63707)
方法(41731)
数学(36104)
数学方法(35720)
(30546)
(21910)
(21365)
财务(21294)
财务管理(21261)
中国(21259)
(21190)
业经(20395)
企业财务(20362)
(17896)
(15786)
地方(15518)
(14662)
贸易(14652)
理论(14410)
技术(14389)
(14245)
(14044)
银行(14005)
(13947)
农业(13880)
机构
大学(321501)
学院(318377)
管理(130268)
(126436)
经济(123688)
理学(113287)
理学院(112094)
管理学(110336)
管理学院(109749)
研究(101507)
中国(76543)
(67403)
(63716)
科学(61473)
财经(50636)
(50047)
(46313)
(46006)
中心(45970)
业大(45676)
(45509)
研究所(45185)
北京(42485)
(39638)
师范(39257)
经济学(37985)
财经大学(37984)
(37079)
(36899)
农业(36116)
基金
项目(218177)
科学(172730)
基金(160592)
研究(159684)
(139025)
国家(137908)
科学基金(119995)
社会(101418)
社会科(96226)
社会科学(96205)
基金项目(86099)
(83927)
自然(78906)
自然科(77079)
自然科学(77065)
自然科学基金(75712)
教育(73240)
(70618)
资助(65804)
编号(64491)
成果(52426)
(48878)
重点(48230)
(45608)
(44378)
课题(43633)
(43180)
创新(42516)
教育部(42511)
科研(41695)
期刊
(136379)
经济(136379)
研究(94741)
中国(57919)
(51907)
管理(49250)
学报(49097)
科学(44908)
(41398)
大学(37635)
学学(35550)
教育(32192)
(29018)
金融(29018)
农业(28485)
技术(26070)
财经(25340)
业经(21567)
(21382)
经济研究(21364)
问题(17534)
理论(16594)
实践(15134)
(15134)
财会(15029)
图书(15011)
科技(14952)
技术经济(14751)
(14689)
现代(14464)
共检索到461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启帆  徐明  
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在董事会,而董事会结构及其治理效果又受到控股方影响。本文利用A股民营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控股方的控制结构对独立董事比例这一治理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A股民营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仅处于满足监管数量要求的"达标"边界,控股方的控股比例越高,越不愿强化董事会独立性;若控股方直接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抑或两职兼任,则愿引进更多独立董事。总的说来,A股民营公司的独立董事机制难以越出控股方的意图。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凯  朱泽钢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股控股和非国有股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后发现,独立董事制度对提升国有股控股公司业绩的作用不显著,而对非国有股控股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的显著性。这种差异说明独立董事制度在改善公司治理质量方面的效用程度,受不同控股权性质所导致的公司代理关系特征的影响,同时与外部市场制度差别和独立董事产生机制相关。因此,实现独立董事制度目标,首先需要在国有企业中改革国有资产受托责任关系制度,建立起有利于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相君  王毓堃  
我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的中心环节。独立董事由于具有独立性,不受经营者的控制,能够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公司内部治理及公司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创业板民营控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代理成本越低;独立董事海外背景、薪酬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显著;独立董事学历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相君  王毓堃  
我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的中心环节。独立董事由于具有独立性,不受经营者的控制,能够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公司内部治理及公司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创业板民营控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代理成本越低;独立董事海外背景、薪酬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显著;独立董事学历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秀华  郭绍俊  
已有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超额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本文考察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进而缓解控股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与公司价值的负相关关系的作用。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例越大,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在制约控股股东侵占问题上越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组独立董事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效果显著,而非国有组效果则不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安国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成果的关系,本文选取了深市A股1337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实质上改善公司经营成果,因此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丁文波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本文根据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情况,选取2004~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自主性治理的视角来研究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及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自主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正向自治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以及市场价值;独立董事薪酬的增加会减弱董事会独立性自治程度对公司价值的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珺  潘美霞  
基于2002~2008年深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本文以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专业性和薪酬等基本特征,考察了独立董事能否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独立董事薪酬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频率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的比例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去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以提高其监督制约控股股东的职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鸿鸣  
独立董事制度形成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多次制度变革。回顾独立董事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能够正确认识这一制度的功能,对于发挥好这一制度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国有控股企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玉娴  
国外控股公司董事会和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应借鉴其有益的制度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有控股公司运营发展需要的董事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控股公司董事会内部构架,完善国有控股公司董事的提名制度,提高董事的素质,为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和平  
独立董事制度是解决目前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分析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 ,借鉴西方独立董事制度的经验 ,对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产生的程序和应当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尹映集  
本文基于中国310家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经验数据,对其独立董事比例、创新行为和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独立董事比例的升高有利于促进家族控股公司的创新行为;第二,独立董事比例的升高对家族控股公司的成长性有正向推动作用;第三,创新行为有利于推动家族控股公司成长;第四,家族控股公司的创新行为在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杜兴强  周泽将  
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以伊利股份的"独立董事风波"事件为案例研究素材,分析了资本市场对"独立董事风波"的市场反应以及是否存在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案例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的制度环境和公司治理机制限制了独立董事监督作用的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固定的薪酬制度对独立董事缺乏激励效应,这些必然导致大股东因为不一致的利益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旭东  迟丹凤  
独立董事在本质上也是剩余索取者的代理人,其本身首先是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只有在其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后,独立董事制度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的行为特征分析,阐明独立董事的代理人性质;在理清股东与独立董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