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23)
- 2023(18230)
- 2022(15992)
- 2021(15317)
- 2020(12934)
- 2019(30130)
- 2018(29855)
- 2017(56766)
- 2016(31199)
- 2015(35366)
- 2014(35568)
- 2013(34864)
- 2012(32501)
- 2011(29064)
- 2010(29517)
- 2009(27529)
- 2008(27018)
- 2007(23505)
- 2006(20290)
- 2005(18080)
- 学科
- 济(122197)
- 经济(122061)
- 管理(89710)
- 业(86762)
- 企(72406)
- 企业(72406)
- 方法(59365)
- 数学(51715)
- 数学方法(51026)
- 财(35551)
- 农(33739)
- 中国(32464)
- 学(27677)
- 业经(26139)
- 地方(24513)
- 贸(23504)
- 贸易(23490)
- 制(23213)
- 务(23193)
- 财务(23106)
- 财务管理(23027)
- 易(22815)
- 农业(22246)
- 企业财务(21902)
- 理论(19805)
- 和(19125)
- 技术(18703)
- 银(18492)
- 环境(18473)
- 银行(18429)
- 机构
- 大学(439088)
- 学院(438640)
- 济(173416)
- 管理(173006)
- 经济(169506)
- 理学(149668)
- 理学院(148010)
- 研究(146952)
- 管理学(145245)
- 管理学院(144458)
- 中国(111278)
- 京(93582)
- 科学(92698)
- 财(82482)
- 所(74904)
- 农(74047)
- 中心(67978)
- 研究所(67940)
- 业大(66896)
- 财经(65428)
- 江(65243)
- 经(59457)
- 北京(58890)
- 农业(58170)
- 范(57465)
- 师范(56877)
- 院(53637)
- 州(52455)
- 经济学(50921)
- 财经大学(48588)
- 基金
- 项目(298156)
- 科学(233367)
- 基金(215566)
- 研究(215152)
- 家(188518)
- 国家(186977)
- 科学基金(160045)
- 社会(132672)
- 社会科(125649)
- 社会科学(125612)
- 省(116755)
- 基金项目(114581)
- 自然(106862)
- 自然科(104302)
- 自然科学(104271)
- 自然科学基金(102385)
- 教育(99678)
- 划(98767)
- 资助(89930)
- 编号(88892)
- 成果(72105)
- 重点(67056)
- 部(65647)
- 发(62767)
- 创(61133)
- 课题(60953)
- 科研(57947)
- 创新(57092)
- 教育部(55770)
- 大学(55538)
- 期刊
- 济(186676)
- 经济(186676)
- 研究(128241)
- 中国(85162)
- 学报(71457)
- 农(65894)
- 财(65620)
- 科学(64502)
- 管理(61226)
- 大学(53807)
- 学学(50575)
- 教育(47109)
- 农业(45262)
- 技术(38576)
- 融(38400)
- 金融(38400)
- 财经(31180)
- 业经(30788)
- 经济研究(30274)
- 经(26506)
- 问题(24190)
- 业(23708)
- 图书(22788)
- 技术经济(21278)
- 理论(21129)
- 版(21060)
- 科技(20125)
- 统计(20013)
- 贸(19770)
- 资源(19623)
共检索到647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静 朱松 周萍
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7年审计报告,对关键审计事项的首次全面披露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该政策的执行效果。研究发现:"收入""应收账款"等账户是关键审计事项中被关注最多的账户,而"收入确认"和"资产减值"是关键审计事项中最重要的两大事项。政策执行效果的检验显示,2017年审计报告的审计收费较之往年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审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说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达到了政策制定的初衷。进一步检验发现,审计质量的提高主要来自于"非十大"所及高市场化指数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增加了事务所的法律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全面披露虽然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提升审计质量方面是具有一定成效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韩慧林 庄飞鹏
本文基于2018-2022年沪、深两市审计报告数据,从数量、内容、形式和持续增量信息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新审计报告全面实施5年以来关键审计事项的持续披露情况。研究显示:在数量上,平均约为2个,但呈现出小幅下降趋势;在内容上,少数事项披露了审计结论,在选取关键审计事项时,审计师考虑了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涉及重要性和重大估计或判断,具体内容高度集中于收入和减值,且呈现出进一步集中;在形式上,以纯文本方式披露为主,详细度与精确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就前后年度比较而言,趋同度较高且呈现出进一步趋同的趋势。本研究结论能够为评价审计报告改革效果提供参考与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慢慢 庄飞鹏
自2018年1月1日起,沪深两市全面实施审计报告改革,此次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本文以此为契机,从披露数量、内容、表述方式、要素完整性四个方面刻画了新审计报告全面实施首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全貌;研究表明,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在提升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和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体现了审计报告改革的目的,但也存在披露数量过少、内容明显趋同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评价审计报告改革的实施效果,进一步规范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信息含量 透明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庄飞鹏 韩慧林 闫慢慢
一、引言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使用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最主要桥梁,但是传统的审计报告仅传递了企业财务报表"通过与不通过"的信号,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下,难以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求。为回应市场需求,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RC)、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等机构先后开展了审计报告模式改革。在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刚 曾旭
文章以2016—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分组T检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统计结果发现:1 937家样本公司审计报告中共披露4 087项关键审计事项,有关收入和资产减值的关键审计事项最多;不同行业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各有侧重,能够体现其行业特征。分组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但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需要注册会计师耗费更多的审计时间和审计费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丽 陈娇娇
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全面实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17年是A+H股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第二年,在掌握2017年A+H股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对比A+H股上市公司2016年报首次和2017年报第二年度关键审计事项的认定和披露,追踪观察与分析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内容、审计应对程序的实施等具体情况,并针对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认定和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升审计师关键审计事项确认和披露的充分性和合理性,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和不断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建新 王涛
一、引言关键审计事项所披露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增加审计报告信息含量,提高审计项目的透明度,完善我国审计报告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自《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第701号——在独立审计师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ISA701)颁布之后,我国资本市场积极跟进。财政部制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要求A+H股上市公司自2017年1月1号(其他上市公司自2018年1月1号)开始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最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失败 案例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夏云 饶瑾
关键审计事项是指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进行充分沟通后,运用职业判断认定的不存在不确定性且会对当期财务报告等信息披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它具有重要性、可靠性、完整性、行业集聚性和特异性的特征。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企业战略的重大调整事项;有关行业环境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关联方及其交易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股东股权的重大变动事项;有关企业偿债能力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诉讼、仲裁的重大事项;有关公平性的事项;有关合法合规性的事项;有关名誉性的事项等。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信息披露内容 审计准则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进添
本文对2017-2020年度沪深所上市公司的14837份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所披露的30202条关键审计事项,划分为30个大类、66个小类,并从披露条数、年度分布、披露类型、归属行业、所属板块、归属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归属报告审计意见类型等7个维度进行披露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项数上正逐年减少;披露频次前4位从高到低依序为收入确认、应收款项、商誉、存货;制造业被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最多;金融业则是篇均披露数量最多;与主板和创业板相比,科创板的篇均披露数量明显较少;国际四大中国成员所的篇均披露数量比国内本土所多,且披露同质性程度相对较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和质量有呈现下降趋势。建议政策制定及监管部门要完善制度与加强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要全面提升执业质量,被审计上市公司要健全内控制度并积极配合,社会公众及报告使用者强化学习以获取信息。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报告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钰凯 胡本源 岳俊侠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依冉 徐虹
以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为切入点,选择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外部投资者决策两个角度探讨披露资产减值类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减值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同时外部投资者能够通过其获取增量信息以做出投资决策。文章不仅揭示了关键审计事项的"窗口"效应,还指出现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重复率高、"模板化"、未充分披露等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溶冰 许吉宁
本文以2017-2021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关键审计事项的风险词频来探讨风险信息披露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披露减小了分析师的预测偏误和预测分歧度。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获取以及较好的文本可读性是改善分析师预测质量的主要路径,同时,更有利于修正其乐观预测偏差;在内控质量、审计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舆论关注度均较高的子样本中,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披露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此外,经济后果对降低股价同步性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和传递机制提供理论和现实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庄飞鹏 连敏
文章从内容、形式和持续增量信息三个方面,系统刻画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以来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全貌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在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时考虑了多重因素,主要考虑重要性和重大估计或判断;关键审计事项内容涉及广泛,其披露形式正朝着积极方面变化,改变了传统审计报告缺乏持续增量信息的状况;在披露内容上,平均事项数量保持在两个左右,较少披露审计结论,信息内容高度趋同并呈现进一步趋同态势,关键审计事项提供的持续增量信息呈下降趋势。研究有助于评价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对加强执业监管和完善审计报告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孙凯
文章以2016—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主席行业专长、主席法律背景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独董比例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独董比例高的审计委员发挥了监督、审核职能;审计委员会主席具有法律背景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正相关,反映了具有法律背景的主席更有意愿沟通重大风险领域问题;审计委员会主席具有行业专长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负相关,表明主席具有行业专长对重大风险领域问题处理更加规范。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情况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文章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优化公司治理人才结构提供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溶冰 张竞雪
基于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制度理论,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TF-IDF方法计算文本相似性指标,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同构效应及其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模仿同构效应,模仿导致的样板化披露会释放更多行业层面信息,减少公司特质信息进入股价,提升了个股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同构效应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源于行业信息“过载”而非信息“降噪”,这种机制是通过影响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判断而发挥作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