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0)
- 2023(2834)
- 2022(2386)
- 2021(2250)
- 2020(2069)
- 2019(4792)
- 2018(4673)
- 2017(10256)
- 2016(5061)
- 2015(5773)
- 2014(5707)
- 2013(5737)
- 2012(5253)
- 2011(4538)
- 2010(4774)
- 2009(4535)
- 2008(4874)
- 2007(4530)
- 2006(4110)
- 2005(3904)
- 学科
- 业(29784)
- 企(29043)
- 企业(29043)
- 济(24956)
- 经济(24928)
- 管理(24786)
- 财(16523)
- 方法(14893)
- 务(14545)
- 财务(14527)
- 财务管理(14510)
- 企业财务(14113)
- 数学(13645)
- 数学方法(13613)
- 制(8717)
- 体(7445)
- 体制(7145)
- 公司(5618)
- 业经(4750)
- 融(3606)
- 金融(3606)
- 农(3484)
- 贸(3264)
- 贸易(3261)
- 技术(3229)
- 市场(3169)
- 银(3104)
- 银行(3099)
- 中国(2965)
- 划(2960)
- 机构
- 大学(78479)
- 学院(78034)
- 济(34984)
- 经济(34482)
- 管理(34204)
- 理学(29821)
- 理学院(29614)
- 管理学(29380)
- 管理学院(29222)
- 财(21548)
- 研究(19829)
- 中国(17737)
- 财经(17098)
- 经(15618)
- 京(15130)
- 财经大学(13056)
- 商学(12149)
- 商学院(12081)
- 经济学(10379)
- 江(10260)
- 北京(9876)
- 所(9655)
- 融(9475)
- 经济学院(9461)
- 金融(9232)
- 中心(8954)
- 会计(8786)
- 科学(8731)
- 州(8663)
- 经济管理(8319)
- 基金
- 项目(43995)
- 科学(36022)
- 基金(34959)
- 研究(31297)
- 家(28960)
- 国家(28724)
- 科学基金(26549)
- 社会(21279)
- 社会科(20416)
- 社会科学(20404)
- 基金项目(18774)
- 自然(18420)
- 自然科(18076)
- 自然科学(18072)
- 自然科学基金(17816)
- 资助(15468)
- 省(15280)
- 教育(14799)
- 划(13050)
- 编号(12064)
- 部(11040)
- 教育部(10243)
- 人文(10229)
- 成果(9453)
- 创(9266)
- 重点(9084)
- 大学(9063)
- 性(9010)
- 业(8749)
- 科研(8710)
共检索到116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建
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A股全流通时代即将来临,这为通过证券二级市场的收购兼并活动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创造了条件。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是二级市场永恒的题材。上市公司并购投资机会,是指因上市公司发生并购行为而导致二级市场股价上涨的现象。本文站在A股市场投资者立场,寻找二级市场中因上市公司发生并购行为给投资者带来的并购投资机会。
关键词:
全流通 寻找 并购 机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文辉
本文借助西方成熟市场的估值体系,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充分考虑了目前资本市场条件下上市公司的价值,将并购中目标公司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壳价值"两个部分,并得出了目前资本市场条件下并购目标上市公司的估值公式。这个公式的创新点在于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同时我们也针对上市公司估值因素进行探讨,尤其在现有我国资本市场条件,估值因素问题研究,有效解决了我国在估值问题存在偏差。本文研究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将成熟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结合新兴资本市场制度体系特点,形成我国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估值体系,以此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活动参照;(2)通过"壳资源"估值问题研究,有助于我国...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全流通 并购 价值评估 壳资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晔 周成跃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控股权的非流通性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失去了并购、反并购博弈这一最具波澜和最振奋人心的题材。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接近尾声,"全流通时代"即将来临,控制权市场已初现雏形,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理论上来讲,并购在本土资本市场的盛行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满池
通过一个二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证明了上市公司并购中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并购方实施价值支持策略的成本,市场经营的风险以及收购方对于短期利益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对收购方在兼并后策略选择的影响;通过对比股权分置状态和全流通条件下收购方后期的股权转让价格以及股权流通的比例,分析了全流通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全流通 并购 上市公司 博弈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徐健
文章以我国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成长机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长期负债资本比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随着公司成长机会的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非国有法人股持股对公司绩效正向影响作用增强;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与长期负债资本比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随着公司成长性的变化而变化。文章研究对于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明娟 于卓群
近年来,互联网浪潮给传统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纷纷积极对接互联网以谋求转型,而由于互联网的用户黏性等特征,以自建的方式成功转型的困难较大,因此直接并购拥有互联网资源的企业成为很多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捷径。文章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加入到修正后的传统绩效评级体系中,采用会计指标法对2010—2015年成功进行互联网转型并购的82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转型并购后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暂时降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且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的首要因素;总体来看,互联网转型并购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不大,对长期绩效的积极作用显著。
关键词:
互联网转型并购 并购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衔 陈怡男
本文认为,全流通是解决我国控制权市场诸多问题的首要条件,但全流通不能解决控制权市场的所有问题,要警惕全流通后依然存在的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控制权市场失效。因此,还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法制环境,真正实现控制权市场的监督约束功能。
关键词:
全流通 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 股权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随着全流通对资产定价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设计符合国情的股权激励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截至2009年底完成股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筛选出129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披露详细信息的公司,从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等角度对股权激励契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明显特征,且股权激励方案关键要素的设计具有与国际市场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股权激励制度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要素设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张,短期内实现资本大幅增值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公开历史数据,运用市场模型的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2006-2011年间首次发布并购公告的405家A股上市公司的520个并购事件样本的股东财富效应。结果证明,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并未给股东带来显著的正财富效应;行业因素对多元化并购短期绩效存在一定影响;在剔除行业因素后也没有给股东带来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同行业并购与多元化并购绩效实质上没有显著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30%~50%之间时,多元化并购随股权集中度提高,短期绩效下滑;同行业并购短期绩效随股权集中度增加而提升。国有性质与短期股东财富效应正相关,但对同行业并购统计上...
关键词:
多元化并购 股东财富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玲艳
文章以2009年底流通股比例达到100%且在2006年内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6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控股股东控制权的角度,对比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前和全流通后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性。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存在"侵害——趋同——掘壕"关系,58.46%的样本公司进入利益趋同区间;全流通后,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变为"趋同——掘壕",89.23%的样本公司进入趋同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环境,控股股东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性增强,上市公司绩效得到一定提高。但是全流通后,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依然存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锴
历时一年半的股权分置改革于2006年10月基本完成,我国资本市场正进入全新的"后股权分置"时代。本文针对股改前后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变化,提出股改将推动政府主导型并购向市场主导型并购转变,促使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及其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支付方式多元化也将极大地活跃并购市场。同时,针对"新并购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上市公司运作和监管部门监管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资本市场 并购动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军 翁晓华
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理顺了市场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改革具有历史性意义。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股票的全流通,我国上市公司的战略并购与产业整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秀丽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状况受股权制度的制约。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是股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它为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市场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它也必然导致并购动因、并购方式及并购效应的重大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悦
对已有文献的回顾表明,大多数研究认为股权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责任大股东能够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在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并且居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国家股、法人股不可流通,由此引发了公司治理的一系列缺陷。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股份全流通和股权的逐步分散化。这些变化在根本上有利于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和提升绩效,但是具体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股份全流通虽然能抑制"控股大股东控制"问题,但是如果出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吴斯卉
以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投资机会集、所有权性质以及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投资机会集越高则越倾向于聘请高质量审计师以缓解代理冲突,同时由于非国有公司治理水平相对更弱,作为薄弱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非国有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动机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处于市场化进程较慢、法治水平较低以及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的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机会集与高质量审计师选择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