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8)
- 2023(3928)
- 2022(3329)
- 2021(3160)
- 2020(2740)
- 2019(6033)
- 2018(5918)
- 2017(11697)
- 2016(6534)
- 2015(6945)
- 2014(6952)
- 2013(6960)
- 2012(6569)
- 2011(5780)
- 2010(5789)
- 2009(5244)
- 2008(5582)
- 2007(4848)
- 2006(4135)
- 2005(3916)
- 学科
- 济(26573)
- 经济(26535)
- 业(21007)
- 管理(18947)
- 企(18451)
- 企业(18451)
- 方法(13915)
- 数学(12449)
- 数学方法(12313)
- 财(10196)
- 务(7861)
- 财务(7857)
- 财务管理(7848)
- 企业财务(7699)
- 制(6422)
- 学(6339)
- 中国(5592)
- 融(5234)
- 金融(5234)
- 农(4823)
- 地方(4798)
- 体(4667)
- 业经(4602)
- 银(4543)
- 贸(4534)
- 贸易(4534)
- 银行(4530)
- 行(4292)
- 易(4249)
- 技术(4114)
- 机构
- 大学(95466)
- 学院(92804)
- 济(38035)
- 经济(37316)
- 管理(34442)
- 研究(32708)
- 理学(30090)
- 理学院(29696)
- 管理学(29178)
- 管理学院(28965)
- 中国(23813)
- 财(20156)
- 科学(20013)
- 京(19443)
- 所(17369)
- 农(16598)
- 财经(16353)
- 研究所(15723)
- 经(15029)
- 中心(14435)
- 业大(14006)
- 农业(13308)
- 江(13030)
- 财经大学(12657)
- 经济学(12266)
- 北京(12260)
- 院(11627)
- 经济学院(11142)
- 范(11088)
- 州(10971)
- 基金
- 项目(62646)
- 科学(49580)
- 基金(47343)
- 家(42582)
- 研究(42330)
- 国家(42267)
- 科学基金(35883)
- 社会(27585)
- 社会科(26265)
- 社会科学(26257)
- 基金项目(24755)
- 自然(24616)
- 自然科(24152)
- 自然科学(24144)
- 自然科学基金(23760)
- 省(23048)
- 划(20460)
- 资助(20432)
- 教育(19752)
- 编号(15041)
- 部(14633)
- 重点(14220)
- 性(13139)
- 创(13030)
- 成果(12811)
- 科研(12605)
- 发(12566)
- 教育部(12492)
- 创新(12254)
- 计划(11973)
共检索到13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雷 何帆 穆献中
本文采用协整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金融危机时期与2014年6月—2015年9月A股动荡行情时期A股与美股、港股的联动性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金融危机后期以来,A股市场对美股与港股市场的激励响应效应均在增强。在此轮A股动荡时期,下行时期(2015年6月—2015年9月)A股市场对美股与港股市场的联动影响力较上行时期(2014年6月—2015年6月)强。通过两个特定意义时期的比较分析,得出国内A股市场的相关政策和监管启示。
关键词:
联动性 SVAR模型 金融危机 动荡行情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筱菲 朱淑珍 白正午
由于经济增长周期变化,导致不同股票市场存在高低状态转换的现象,在研究不同股票市场之间联动性的研究时,需要考虑股票波动均值和方差两种结构变化。基于具有马尔可夫状态转换的动态SJC-Copula,结合修正ICSS算法对我国内地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行方差结构突变点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内和香港股票市场之间存在非线性非对称的时变相依性,并持续存在高低两种不同状态的概率转换。股票指数由于动态联动受到负面消息的下跌幅度大于正面消息的变化幅度,且上下尾部均受上期信息的持续影响。"沪港通"、"深港通"、中美贸易战等因素使得其上下尾部发生结构突变,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增大和市场波动幅度趋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子光
本文分3个阶段考察了香港回归以来,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联动关系及其变化。协整分析表明,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在内地资本市场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后更趋于稳定。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香港回归以来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引导关系在经历B股开放和股权分置改革后发生了变化。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从动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之间的引导关系及其变化,并深入分析了单个变量的波动或冲击对其自身及另一变量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香港股市 内地股市 联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千里
本文采用2009~2015年的数据,考察利率变动对沪深港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股票市场具有较为显著的价格联动特征,但是从波动性上来看,沪深两市与香港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较弱,且只有沪深股票市场对香港股票市场的单向影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美国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对沪深港股票市场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对沪深港股票市场的影响更大;引入利率变动变量后,沪深港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增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裴延华 余万林
本文讨论"沪港通"的开通是否使沪市与港市及沪市与美市的联动性产生显著变化,以沪港通开通为节点,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2013年7月2日至2016年4月15日沪、港、美三个股票市场SCI、HSI、SPX500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沪港通"开通前,上证综指波动主要源于其自身,几乎不受美股和港股市场的影响,美市和港市与沪市没有联动性;"沪港通"开通后,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对沪股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裴延华 余万林
本文讨论"沪港通"的开通是否使沪市与港市及沪市与美市的联动性产生显著变化,以沪港通开通为节点,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2013年7月2日至2016年4月15日沪、港、美三个股票市场SCI、HSI、SPX500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沪港通"开通前,上证综指波动主要源于其自身,几乎不受美股和港股市场的影响,美市和港市与沪市没有联动性;"沪港通"开通后,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对沪股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鲁旭 赵迎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各地证券价格的联动性也日趋显著。本文梳理已有理论文献,并总结经验成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三元VAR-GJR-GARCH-DCC整合分析框架,对沪深港股市联动效应进行了严谨而全面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三个市场具有联动效应,直接或间接引导对方;沪深股市对港市的新息冲击做出类似的反应,并且它们与港市的动态关联性具有趋同性,该结论为沪深两市合并提供了新证据;三个市场的相关性具有时变的动态特征,"中国因素"与"世界因素"的相关性正趋于增强。上述实证结论对投资者重新认识市场运行机制,合理制定投资策略以及监管当局有效防范国内外股市风险,推...
关键词:
沪深港股市 经济一体化 动态联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美股、港股频创新高1996年11月25日,纽约股市银行股取代一直领涨的科技股继续推动美股攀高,尤其美洲银行、大通曼哈顿、花旗银行、威尔士法戈银行等股票均大幅度上扬,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因此再度创高,至收盘时升为6548点,不仅首次突破了6500点大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权 洪永淼 汪寿阳
对证券市场之间互动和传染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市场信息的跨国(境)传播机制特别是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还可以增进人们对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与信息效率的认识。本文系统化地提出了洪永淼教授新近发展的信息溢出检验体系(简称Hong方法),运用该方法体系详细考察并比较了我国A股市场与美股、港股在次贷危机前后的互动关系,揭示了三者联动结构与信息传递的全景图,包括互动的方式、方向、相对强度、当期影响与多期滞后关系以及时变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三者的关系中,美股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对港股、A股市场具有金融传染效应;(2)A股市场不再是"独立市",A股不仅能够反映美股、港股等外围市场的重要信息,而且已具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彤彤 王世文
本文以沪、港、美三地股票市场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混合Copula模型,对"沪港通"项目是否对沪市与港、美股市间的联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沪港通"之前沪港股市存在长期联动性,且大于港美股市间长期联动性;沪美股市间不存在长期联动性;"沪港通"项目实施后沪港股市短期联动性发生了一定变化,尤其是上尾相关性显著增强。本文最后针对股市间联动性变化特点及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王黎明 聂倩倩 陈小明
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的暴跌270余点引发了美国、欧洲日本及港台股市的大幅下挫。于是,关于中美股市是否存在联动性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本文剖析了中美两国股市长期来没有出现联动性的原因,如中美两国宏观实体经济走势的不同、汇率走势不同、货币流动性充裕程度不同以及市场开放程度不同等等,据此论证了中美股市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存在实质性的正相关联关系。
关键词:
中美股市 宏观经济 关联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世伟 董银霞
自次贷危机之后,美国至今已经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而这些量化宽松政策会对美股、港股及中国A股产生怎样影响?本文经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美股、港股与中国A股间有较强的波动溢出关系;长期来看,美股与中国A股走势独立并呈反向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本该进入实体经济的量化宽松货币流向了股市,使美国股市上扬;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股票市场扩容以抵制热钱流入、通货膨胀预期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等原因所造成。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主权债务 美股 港股 中国A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振辉 徐瑾
本文基于经济基础假说和市场传染假说两大基础理论,将股票收益率分解为开盘收益率和收盘收益率,运用GARCH-M模型研究了上海股市和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显示,两大股市存在相互影响的联动关系,但是上海对香港股市的影响要强于香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反映出两地之间的紧密经济关系及大陆对香港地区经济影响日益增强的现实。
关键词:
上证综指 恒生指数 股票收益率 联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坚 吕鹏博
文章介绍了协整理论在股市分析中的运用,并通过该方法检验我国上交所上证综指与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之间是否存在联动关系。结果表明,2002年1月4日至2008年5月30日期间两市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将整个时段按事件标志划分为7个子时期后,仍未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说明沪市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是分离的、独立的,彼此之间并未受共同因素影响,而两股市的这种情况又是由多种差异性造成的。
关键词:
协整 上证综指 恒生指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金萍 王准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市场不断走向国际化,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连创新高,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已越来越密切。实体经济上的往来必定会对两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本文以199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中国上证指数收益率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收益率为数据样本,通过建立DCC-GARCH模型获取二者的动态相关系数矩阵和走势图。研究发现,在2003年以前,中美股市呈现负相关,2001年以后二者相关系数开始企稳上升,并在2003年开始由负变为正。此后二者一直保持正相关,并在金融危机和美债危机时期,出现了阶段性峰值。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加入WTO、引入QFII和QD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