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5)
2023(6864)
2022(5920)
2021(5457)
2020(4893)
2019(11572)
2018(11324)
2017(22964)
2016(12522)
2015(14419)
2014(14451)
2013(14542)
2012(13547)
2011(12293)
2010(12386)
2009(11705)
2008(12072)
2007(11125)
2006(9402)
2005(8492)
作者
(36838)
(31291)
(31114)
(29653)
(19907)
(15095)
(14343)
(12035)
(11437)
(11002)
(10421)
(10339)
(9873)
(9839)
(9817)
(9687)
(9675)
(9187)
(9174)
(9076)
(7744)
(7607)
(7560)
(7118)
(7030)
(7001)
(6992)
(6843)
(6226)
(6215)
学科
(56852)
经济(56782)
(43876)
管理(41750)
(38114)
企业(38114)
方法(32076)
数学(29111)
数学方法(28933)
(21496)
(16444)
财务(16425)
财务管理(16396)
企业财务(15806)
(13626)
(11668)
中国(11432)
业经(10700)
(10093)
贸易(10091)
(10069)
(9804)
农业(9042)
地方(9027)
(8355)
(7844)
(7758)
(7753)
金融(7751)
银行(7735)
机构
大学(190205)
学院(188414)
(80803)
经济(79271)
管理(75340)
理学(65664)
理学院(65021)
管理学(64088)
管理学院(63733)
研究(58200)
中国(45338)
(39855)
(38370)
科学(34845)
财经(32411)
(31706)
(29925)
(29570)
业大(27862)
中心(27629)
(27231)
研究所(26949)
经济学(25519)
农业(25184)
财经大学(24409)
北京(23947)
经济学院(23476)
(21684)
商学(21603)
商学院(21450)
基金
项目(122499)
科学(96764)
基金(91225)
研究(86937)
(78979)
国家(78361)
科学基金(67746)
社会(56421)
社会科(53698)
社会科学(53679)
基金项目(49038)
(46930)
自然(44723)
自然科(43717)
自然科学(43702)
自然科学基金(42991)
教育(40432)
(39612)
资助(38163)
编号(34720)
(28578)
成果(28005)
重点(27200)
(25216)
(24799)
教育部(24798)
科研(24378)
人文(24121)
创新(23632)
大学(23510)
期刊
(82648)
经济(82648)
研究(51672)
(34914)
中国(30119)
学报(29535)
(27674)
科学(26149)
管理(25361)
大学(22035)
学学(21067)
(18617)
金融(18617)
农业(18162)
财经(16880)
技术(14593)
(14309)
经济研究(13648)
业经(13368)
教育(12730)
问题(11626)
财会(10970)
(10289)
技术经济(10065)
理论(9645)
统计(9637)
(9539)
会计(9384)
商业(9102)
(9055)
共检索到266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郦解放  李冰洁  
本文以2009~2012年我国A股送转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对其除权日前后股价变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在除权日前后的一段时间内,送转股都将使公司股价呈倒V型波动,即在除权日前股价显著上升,除权日及其后短期内股价显著下跌;牛市中公司股价在除权后显著上涨但其涨幅未及预期的好,熊市中股价在除权后显著下跌但其较预期正常的跌幅小;相比上年年底股价,事件期内公司股价均较高,即除权事件无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多娇  
从信号传递假说出发,实证检验上市公司送转股信号传递效应假说在我国的解释力。用事件研究法研究送转股预案公告期累计超额收益,结果显示在送转股预案公告期有送转股公司累计超额收益显著为正,且高于无送转股公司,但其长期累计超额收益下降且低于无送转股公司,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送转股行为不符合信号传递假说;用剩余收益模型(RIM)估计公司在送转股预案公告时的内在价值,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价值普遍被高估,在长期其股票价格会向真实的内在价值回归,因而股票价格会降低,长期没有累计超额收益,从公司价值角度解释了信号传递效应失灵的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国富  
送、转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重要形式,有其产生的制度背景,集中体现在股权分置与流通股高溢价发行,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有迎合市场的动机。随着股票市场投资日趋理性,送、转股的信号传递与提高股票交易流动性的作用将加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中国A股市场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从财务效应、法治效应和市场效应三个角度对强制现金分红可能引致的种种情形进行了分析,认为证券监管部门运用行政机制直接介入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既不利于维护股东权益,也不利于维护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运作秩序,因此,应从落实《公司法》有关条款出发,将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权交给股东大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慧玲  吕硕夫  
股利政策的重要性对于上市公司不言而喻,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高送转"的股利政策,这对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和证券市场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高送转"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方式。选取我国历年A股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从股权角度阐述股权结构对"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影响。将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结构对"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具体影响情况和方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杨  谭祖卫  赵弟  付莉  
"PE+上市公司"型私募股权基金是我国经济转型和金融创新大环境下的产物。基于2007—2017年上市公司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只在公告当天产生了极为短暂的价值提升,累计超额收益和长期价值显著为负。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其价值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基金管理人的出资特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权特征对长期价值影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洪波  
实证研究证明,产业效应在上市公司股权更迭的产业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上市公司倾向于从产业效应较低的行业转向产业效应较高的行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娟  
文章在"动机-行为-结果"的范式框架下,选取2010—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流动性、信号传递、股本扩张、利益输送、股利迎合五个方面研究了企业"送转股"的动机,并通过换手率、财务业绩、交易量、大股东减持行为、超额累计收益的市场效应进行反馈式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送转股"股利方案主要出于流动性和股本扩张动机,但在牛市阶段和"高送转"中股利迎合动机也显著存在,信号传递动机和利益输送动机不成立。反馈式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淑芳  张超  
以2006年1月1日~2008年7月30日沪深两市首次披露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经理人的行权价操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股利和公积金转增是经理人操纵其股票期权收益的主要方式,影响送转股的主要因素包括经理人的激励比例、股权集中度和股价涨幅等。大股东拥有比较强的控制地位,对经理人的操纵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股价涨幅是影响送转股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说明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公司,经理人有目的的利用提高送转股水平方式降低行权价格,通过市场的"价格幻觉"提高股权激励收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凤鸣  喻国平  卢致昱  邹朋飞  
上市公司高送转是陷阱还是馅饼,关系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高送转预案公告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板块不同送转比例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所有股票在高送转预案公告前后,均存在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但并不存在显著的板块差异;累计超额收益主要产生于高送转预案披露前;上市公司高送转给普通投资者的大概率不是馅饼,而是陷阱。本文结论为监管层出台相关规范高送转行为和内部人减持行为的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伟  李国民  
我国上市公司热衷"高送转"股利政策的现象,历年来备受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会计和税法角度对"高送转"股利政策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投资者和其他相关人员能够从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等层面对"高送转"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理性投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一、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历史的简单回顾上市公司以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是国际证券市场的通行做法。在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历史相对较短。1997年7月,上菱电器的成功增发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单一的再融资格局被打破。2000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亮龙  
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内部治理对上市公司送转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实施送转行为的可能性呈现倒U型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和高管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实施送转行为。同时还发现,流通股比例与送转行为可能性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对上市公司选择送转行为的动机无显著影响,董事长与总经理为同一人时上市公司实施送转行为的可能性更大。说明内部治理因素对上市公司的送转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悉承  谢赤  赵亦军  
基于信号传递假说,选取在沪深两市上市的2003~2009年期间实施了送股、转增或股票送转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股票送转财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上市公司实施股票送转的确存在财务效应,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与偿债能力在公司实施股票送转后均显著增强,但是整体而言,股票送转的财务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般为一个季度;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股票送转的财务效应强度与送转比成正比例关系,且财务效应的强度也随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成长性的增长而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