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
2023(297)
2022(272)
2021(309)
2020(268)
2019(554)
2018(540)
2017(1091)
2016(634)
2015(640)
2014(659)
2013(617)
2012(555)
2011(456)
2010(479)
2009(448)
2008(528)
2007(382)
2006(296)
2005(274)
作者
(1458)
(1199)
(1142)
(1103)
(789)
(595)
(547)
(432)
(421)
(419)
(416)
(408)
(398)
(388)
(386)
(386)
(380)
(370)
(346)
(313)
(299)
(283)
(281)
(280)
(267)
(266)
(260)
(255)
(249)
(249)
学科
(3212)
企业(3212)
(3167)
(2900)
经济(2898)
管理(2795)
方法(2488)
数学(2419)
数学方法(2415)
(2108)
(2070)
财务(2070)
财务管理(2069)
企业财务(2052)
(729)
(643)
体制(614)
市场(543)
公司(463)
(450)
(442)
证券(442)
人事(428)
人事管理(428)
证券市场(385)
业经(299)
(286)
金融(286)
(263)
经营(247)
机构
大学(8635)
学院(8591)
管理(3983)
(3658)
理学(3641)
理学院(3627)
经济(3618)
管理学(3584)
管理学院(3571)
(2531)
财经(2107)
(1970)
研究(1686)
财经大学(1670)
中国(1573)
(1566)
金融(1545)
商学(1492)
商学院(1482)
(1437)
会计(1235)
经济学(1141)
经济学院(1036)
工商(983)
会计学(978)
金融学(977)
北京(959)
会计学院(956)
金融学院(953)
上海(946)
基金
项目(5176)
基金(4382)
科学(4335)
(3631)
国家(3611)
研究(3449)
科学基金(3425)
自然(2505)
自然科(2465)
自然科学(2465)
社会(2453)
自然科学基金(2432)
基金项目(2368)
社会科(2367)
社会科学(2366)
资助(1951)
教育(1730)
(1636)
(1484)
(1345)
教育部(1283)
人文(1263)
编号(1245)
大学(1123)
科研(1119)
(1102)
(1078)
创新(1026)
成果(1020)
重点(1020)
期刊
(2800)
经济(2800)
(2685)
研究(2288)
(1605)
金融(1605)
管理(1441)
财经(1190)
财会(1189)
(959)
学报(946)
会计(878)
会通(869)
通讯(869)
大学(818)
学学(817)
科学(751)
理论(609)
中国(559)
实践(558)
(558)
经济研究(512)
统计(466)
财经大学(466)
之友(441)
(397)
技术(353)
(353)
问题(344)
月刊(340)
共检索到10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俊  屈迟文  
为了研究A股实施"T+0"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2月31日AH板块股票在香港和大陆两市交易的高频数据,通过对每天的最高和最低股价构建最大获利和最大亏损模型,运用matlab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A股如果实施"T+0"交易制度,将会使投资者获利机会增加,盈利增大,最大获利风险无差异且"T+0"比"T+1"更易弥补亏损或止损。最后,建议投资者必须理性分析价值投资,避免频繁操作,操作错误时及时止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艳磊  秦芳  吴昱  张睿  
本文利用我国股票市场B股交易规则由T+0调整到T+1的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回转交易规则调整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交易规则的调整对市场质量同时具有正面和负面作用。一方面T+1交易规则降低股价波动率和买卖价差,对股票市场质量有一定改善。另一方面,T+1交易规则会减少交易量,降低价格有效性,对股票市场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我国股市回转交易规则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伟全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中股价波动较大。一方面,股价波动是股票的固有属性,它受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股价暴涨将引起股市泡沫,且这种虚幻繁荣有投机性、价格高估、突发性、联动性等特点。在当前股市已高位运行、蕴藏较大风险的市场背景下,亟需建立一套股价泡沫预警机制,完善市场调控体系,投资者亦应理性慎重投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吉林  操君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Copula方法,以相依性作为股市间一体化整合指标,考察了1994年至2009年A、B、H股间的一体化进程,发现A股间的一体化基本达到完全整合,两B股间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两组市场的整合主要在1995年到1997年完成的。A股与B股间一体化程度也较高,其中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2月B股改革推动了两市场的整合。而A、B股与H股间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它们间的整合开始较晚但仍在进行,其中股权分置改革和QDII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中国金融市场如汇率、银行等的改革可能也提高了A、B股与H股的整合速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昊洋  程小可  郑立东  
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性的增加会显著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进一步,投资者情绪通过影响股价同步性,进而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层面投资者情绪会显著增加股价同步性,而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分投资者类型后发现,在一定情绪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昊洋  程小可  郑立东  
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性的增加会显著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进一步,投资者情绪通过影响股价同步性,进而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层面投资者情绪会显著增加股价同步性,而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分投资者类型后发现,在一定情绪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其安  陈慧  
文章以中国股票市场1996年1月~2008年6月期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换手率和错误估值度为投资者过度自信度量指标,利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好与中国股票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晴  
机构投资者在丰富和稳定金融市场、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文章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股票流动性在二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辰星  
以股票投资者的基本情况为起点,通过调查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来分析他们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初步设定年龄、性别、学历、职业、股龄、风险承受能力为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中,风险中立者的比例最大,风险厌恶者其次,风险爱好者最少。当股市处于正常周期时,投资者有预期为正的、较小的未来收益,因此其呈现弱风险规避的特征,表现出相对较强的理性特征和一定的投机心理。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学历和职业是影响股票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性别、股龄、风险承受能力对股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洋  王彦力  马杰  
市场异常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违背,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不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和交易股票,对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影响应不同。本文实证度量了四种市场异常现象,发现我国A股市场明显存在盈余惯性和投资异常的现象,但无法证明另两种市场异常价格动量和价值溢价是否存在。实证结果验证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异常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保险公司通过大量持有总资产体量较大的股票,更能促进而不是降低投资异常现象。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与交易量对四种市场异常的影响,没有发现机构交易量比持有量更能度量市场异常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潇潇  杨春鹏  
文章通过估计五种情绪代表的第一主成分构造了一个总情绪指数,检验投资者情绪和A股溢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小市值型股票溢价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大市值型股票溢价主要与其它非情绪因素有关。与小市值型股票价格更易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的实证结论一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宸瑜  何贵华  谢德仁  
我国证监会强制要求A股上市公司对外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后净利润”),通过将之与报表净利润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发现扣非后净利润比报表净利润更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然而后续的实证检验一致说明,投资者在使用财务指标时表现出显著的弃优用劣非理性倾向:关注报表净利润而不是质量更高的扣非后净利润。在盈余公告日,我们发现股票价格伴随报表净利润而不是扣非后净利润的变动而变动,投资者也主要根据报表净利润而非扣非后净利润交易股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容易在报表净利润与扣非后净利润的相异程度较大时对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错误预期,利用投资者弃优用劣的行为偏误设计交易策略,可以获得1%左右的月度超额收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永  李思昊  
关联交易由于其双刃剑效应饱受争议,本文以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关联交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其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显著增加了其股价崩盘风险,其中流出型关联交易的"掏空"作用会加剧其股价崩盘风险。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能够抑制管理层的"掏空"动机,显著降低关联交易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究其原因在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和监管处罚力度较轻,本文对相关制度的修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权小锋  肖斌卿  尹洪英  
文章利用南京大学联合证监会对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状况的综合调查数据,切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独特视角,实证分析了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违规风险之间的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未来的违规倾向呈显著的负向关系,且这种负向关系在控制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存在。这表明投资者关系的有效管理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违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抑制企业违规风险方面,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互补作用,而媒体报道、分析师跟踪、公司规模、机构持股等公司可视性因素对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违规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文章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研究,而且在实践上对于规范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郝芳静  孙健  谢远涛  
本文以险资介入作为切入点,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理。运用2007-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加大股价崩盘风险,二者呈正向关系;险资介入能够在投资者情绪过度高涨、股价有崩盘风险时稳定投资者情绪,在投资者情绪悲观时提高投资者情绪,防止发生股价崩盘风险,此效应在国企样本中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