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6)
2023(14763)
2022(12828)
2021(12307)
2020(10435)
2019(24120)
2018(23745)
2017(46487)
2016(24956)
2015(28017)
2014(27769)
2013(27263)
2012(24781)
2011(21657)
2010(21410)
2009(19234)
2008(19083)
2007(16109)
2006(13697)
2005(11628)
作者
(67295)
(55952)
(55406)
(52891)
(35756)
(26699)
(25344)
(21989)
(21196)
(19837)
(19076)
(18549)
(17370)
(17357)
(17208)
(17158)
(16761)
(16698)
(15924)
(15888)
(13651)
(13422)
(13352)
(12821)
(12491)
(12366)
(12229)
(12226)
(11028)
(10995)
学科
(93707)
经济(93597)
管理(81357)
(76952)
(67868)
企业(67868)
方法(48187)
数学(42192)
(41670)
数学方法(41631)
(25885)
财务(25814)
财务管理(25751)
企业财务(24616)
中国(23704)
(23666)
业经(20917)
(19471)
(18886)
地方(18319)
理论(16459)
农业(15582)
(15547)
贸易(15538)
(15092)
技术(14957)
(14955)
(14167)
环境(13986)
财政(13912)
机构
大学(338782)
学院(336709)
管理(139792)
(132297)
经济(129514)
理学(122540)
理学院(121311)
管理学(119236)
管理学院(118623)
研究(103654)
中国(78569)
(70495)
(70177)
科学(63416)
财经(53726)
(50158)
(49043)
中心(48337)
业大(48288)
(47500)
(46607)
研究所(45209)
北京(43741)
(41991)
师范(41594)
财经大学(40430)
经济学(39599)
(38093)
(38037)
商学(37507)
基金
项目(235793)
科学(186708)
基金(173339)
研究(172826)
(149586)
国家(148356)
科学基金(129869)
社会(108945)
社会科(103354)
社会科学(103328)
基金项目(93016)
(90996)
自然(85970)
自然科(84037)
自然科学(84019)
自然科学基金(82490)
教育(79950)
(76440)
资助(71433)
编号(70649)
成果(56080)
(52661)
重点(51995)
(49278)
(48094)
课题(46746)
教育部(45986)
创新(45877)
科研(45758)
人文(45109)
期刊
(137077)
经济(137077)
研究(98283)
(61422)
中国(58115)
学报(50738)
管理(50450)
科学(45985)
(41319)
大学(39560)
学学(37317)
教育(33718)
农业(28941)
技术(28916)
(27065)
金融(27065)
财经(26146)
经济研究(22500)
业经(22279)
(22119)
财会(18787)
问题(17312)
会计(17289)
理论(16685)
图书(16574)
(15836)
技术经济(15538)
实践(15213)
(15213)
科技(15160)
共检索到478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嫦  杨文平  王薇  
以财务重述为切入点,基于控股股东掏空视角的研究发现:在董事会被实质性控股股东控制时,"相近持股比"股权结构无法发挥有效的制衡作用,加之案例公司投资者及外部审计未能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公司被实质性控股股东掏空后为掩盖公司业绩下滑的事实是导致案例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真正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党宏欣  
本文以201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掏空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增强,其掏空行为使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本文解释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通过掏空影响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机制,丰富了股权质押经济后果及财务困境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防范股权质押风险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淞文  
本文以2009-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在不同法律制度环境下,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两权分离度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人为国有公司时,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公司所在地区的法律制度环境越完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法律制度环境能够抑制控股股东利用财务重述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程度。本文基于法律制度层面和公司治理层面分析公司财务重述这一问题,对于深入了解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严继超  刘瑞涵  
LLSV研究范式正是建立在股权相对集中、两权部分分离基础上,研究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及外部股东代理问题的一种全新范式。本文通过对1976-2010年64篇文献的研究发现:LLSV研究范式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掏空理论"阶段和"投资者保护理论"阶段;控股股东主要通过股票金字塔控制结构,以自利性交易和非资产性转移的方式谋求控制权私利;控股股东与企业存在四种关系,即掏空、掏空为主、支撑为主、支撑,当所有权与控制权严重偏离时,控股股东将以掏空企业为主要目的,企业价值下降;加强投资者保护能够有效抑制掏空行为的发生,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婉丽  吕怀立  陈丽英  
把控股股东按照不同的终极产权性质分为非国有控股和国有控股两类,其中国有控股又包括中央国有控股、省级国有控股和市县级国有控股,以此来研究不同类型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三种"掏空"方式(关联交易型、资金占用型和现金股利型)的选择偏好。研究发现,国有控股股东偏好于选择关联交易型"掏空"方式,政府层级越高的国有控股股东越编好于选择关联交易型"掏空"方式,市县级国有控股股东和非国有控股股东偏好于选择资金占用来"掏空"上市公司,并且国有控股股东与非国有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型"掏空"方式的选择偏好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妍锦  冯建  
本文从内生性视角出发,研究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侵占程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经Hausman检验发现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具有内生性。为此,本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运用3sLs回归以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大股东侵占会降低公司绩效,同时公司绩效的降低又会刺激大股东进一步的侵占,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此外,实证检验还得出,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大股东侵占和公司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鲁光  李曼曼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系统影响已引起学界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文章以2013—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控制权保持的市值管理动机,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企业财务重述概率较大,且股权质押比例越高财务重述概率越大;高质量外部审计能有效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重述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质押新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股权质押带来的财务重述。文章揭示了财务重述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境下盈余管理的一种买单行为,对规范股权质押监管和会计信息披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京芳  刘睿智  
本文以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内沪深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交易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过度掏空对控股股东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控股股东净购买率与两权分离系数、两职兼任以及过度负债负相关;与法制水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说明控股股东减持那些被过度掏空的公司股份,而增持那些没有被过度掏空的公司股份。因此,控股股东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场传递了有关公司掏空水平的内在信息,而这种交易行为反过来又会对公司未来治理水平和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薇  朱艳苹  冯雪莲  
文章以2013—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CEO薪酬溢价在企业财务乱象中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大股东掏空在CEO薪酬溢价与财务乱象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CEO薪酬抑制能对企业财务乱象起到较好的治理效应,即CEO薪酬溢价能显著抑制企业财务乱象;大股东掏空在CEO薪酬溢价与企业财务乱象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即CEO薪酬溢价能通过降低大股东掏空的方式抑制企业财务乱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闯  李小燕  孙健  
传统的研究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是公司治理的结果,然而本文发现,会计信息质量还可以预示公司治理的效果。具体而言,本文以应计质量为盈余质量的度量,考察了在不同控制权水平下,盈余质量对掏空行为的预示作用。研究发现,当期的盈余质量能够有效预示当年、1年后和2年后的掏空行为,而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水平对盈余质量的预示作用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防范与治理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已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市场环境显著地影响了控股股东“掏空”的行为。换言之,地区间政府干预市场越少、金融市场越发达,该地区的上市公司越不会发生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因而如何减少政府干预,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政府在减少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应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会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了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制定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遏止“掏空”的行为。这说明,制度层面的约束和公共治理对公司层面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伟忠  吴磊磊  
本文以2003~2009年期间全部挂牌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财务重述主要受到与大股东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司再融资、保壳、限售股解禁后的市值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未发现财务重述与管理层行使期权、减持股份之间的系统性联系。这一发现显示,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已有研究结论,A股公司财务重述主要由大股东自利动机引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黎明  刘文琦  
本文基于大股东的财务状况这一独特视角刻画大股东的"掏空"动机,并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在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的研究表明,是否陷入财务困境会显著地影响大股东"掏空"的行为动机,处于财务困境的大股东更有可能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占;政府干预会影响财务困境下的大股东"掏空"行为,企业所在的地区政府干预越大,处于财务困境的大股东越容易发生"掏空"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本文以2004-2019年间金字塔结构企业集团控制链变动为研究对象,考察财务困境和掏空动机双叠加下高管因素、股东因素对终极股东控制链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股东是金字塔结构企业集团控制链变动的主导。从高管因素角度看,财务困境和掏空动机双叠加时,终极股东有了高管的助力,增加了铺设掏空隧道的控制链变动,同时也因为没有了高管的辅助,减少了铺设掏空隧道的控制链变动,财务困境是终极股东掏空动机下与高管合谋借助控制链变动铺设掏空隧道的诱因。从股东因素角度看,具有掏空动机的终极股东通过控制链变动增强资金侵占能力,此行为不会因财务困境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具有掏空动机且财务困境小的样本中,现金流权高的终极股东面对高资产负债率上市公司增加了铺设掏空隧道的控制链变动。掏空动机和财务困境叠加时,现金流权高的终极股东增加了控制链变动概率,且偏好于延长股权控制链,但面对高资产负债率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放弃了控制链变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付莉  翟伟娜  
随着股权质押规模的不断扩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财务重述能反映公司的治理问题,因此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很可能会加剧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本文以201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同地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存在正向的同群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其同群效应与公司财务重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和盈利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其同群效应与财务重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