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3)
- 2023(5073)
- 2022(4072)
- 2021(3997)
- 2020(3124)
- 2019(7180)
- 2018(6831)
- 2017(14274)
- 2016(7634)
- 2015(8336)
- 2014(8081)
- 2013(7914)
- 2012(7148)
- 2011(6253)
- 2010(6337)
- 2009(6056)
- 2008(6192)
- 2007(5618)
- 2006(5052)
- 2005(4713)
- 学科
- 济(32806)
- 经济(32770)
- 业(31175)
- 企(29321)
- 企业(29321)
- 管理(28774)
- 方法(16465)
- 财(16087)
- 数学(14801)
- 数学方法(14702)
- 务(13682)
- 财务(13670)
- 财务管理(13654)
- 企业财务(13297)
- 制(9578)
- 体(7701)
- 业经(7682)
- 农(7628)
- 中国(7116)
- 体制(6983)
- 公司(5591)
- 产业(5364)
- 结构(5291)
- 农业(5145)
- 地方(5095)
- 银(4904)
- 银行(4896)
- 融(4884)
- 金融(4883)
- 学(4611)
- 机构
- 学院(109096)
- 大学(108104)
- 济(46283)
- 经济(45475)
- 管理(43984)
- 理学(38340)
- 理学院(38027)
- 管理学(37575)
- 管理学院(37374)
- 研究(32116)
- 中国(26277)
- 财(25632)
- 京(21275)
- 财经(20605)
- 经(18833)
- 科学(17253)
- 财经大学(15667)
- 所(15566)
- 江(15208)
- 中心(14659)
- 经济学(14316)
- 商学(13733)
- 商学院(13646)
- 研究所(13580)
- 北京(13428)
- 农(13310)
- 业大(13084)
- 经济学院(12961)
- 州(12373)
- 院(11782)
- 基金
- 项目(69079)
- 科学(55934)
- 基金(52186)
- 研究(51043)
- 家(44397)
- 国家(44021)
- 科学基金(39217)
- 社会(34073)
- 社会科(32480)
- 社会科学(32469)
- 基金项目(27455)
- 省(26177)
- 自然(25278)
- 自然科(24717)
- 自然科学(24714)
- 自然科学基金(24343)
- 教育(24127)
- 划(21944)
- 资助(21903)
- 编号(20168)
- 成果(16652)
- 部(16313)
- 重点(15394)
- 教育部(14663)
- 创(14570)
- 人文(14275)
- 性(14216)
- 发(14045)
- 国家社会(13898)
- 制(13737)
共检索到158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素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晖 伍新明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 ,它决定了整个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构成和运作。但我国上市公司却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现象。作者对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框架性分析 ,并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根据不同的行业来构造公司治理结构 ;引入竞争机制 ;改善股权结构 ,引入 4~ 5个大股东 ;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加强外部监管。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人控制 公司治理 多元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玉清 张子刚
我国上市公司为国有股占主导的封闭型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股权的相对集中可以在一定程度抑制其发生“杀鸡取蛋”式的非理性行为 ,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股权集中的适度性。
关键词:
股权结构 适度集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世锋,孙明高,徐笑君
文章针对由国企改制的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股权结构适度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优化目标;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要积极稳妥、整体有序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并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进度和顺序,最后探讨了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及减持价格的确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多元化 适度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国柳 董屹
以1997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1998~2002年度公开数据为研究的观测值,对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据显示,经理人员持股和股权集中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国有股和流通A股的存在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影响较小,法人股的存在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存在一定影响。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资本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宏宇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整体偏弱,公司业绩与债务水平显著负相关,但由于直接财务效应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债务期限结构、公司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和流通股比重等因素的作用,使债务水平具有较好的托宾Q效应,从而出现"效率悖论"现象。改善债务期限结构,增强金融机构对外信贷的预算约束和监控力度,加强国有投资主体对控股公司的约束力,强化股权制衡关系,加强证券市场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彬
通过对2000-2003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别股东的再融资方式选择倾向不同,非流通股中国家股与流通A股、内部职工股、高管股倾向配股方式,而其他非流通股和流通B股、H股、基金、战略投资者均倾向增发、转债的方式。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配股,非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增发。原因在于各类别股东在不同再融资方式下的利益格局不同,同时各类别股东对再融资决策的影响力不同,决定最终选择结果不同。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再融资方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关丽洁
国有股减持必将引起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形成何种公司股权结构模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公司股权模式立接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数个相对控股股东并存、企业控制权具有可竞争性的股权结构模式,有利于打破现存的企业“内部人控制”格局,加强了企业内部利益主体间的制衡。此种模式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股权结构模式 相对控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立全
笔者考察了终极股东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终极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越大,终极股东的股权越不容易稀释,金字塔形式的股权结构限制了终极股东稀释股权。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越大,其越倾向于保持甚至集中股权,控制权比例越小越倾向于稀释股权。上市公司的股票回报率与终极股东股权稀释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股票波动率与终极股东股权稀释正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与终极股东股权集中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两权分离限制了终极股东稀释股权,但是并没有因此促使终极股东集中股权。
关键词:
终极股东 股权结构 股权稀释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朱亚兵
通过对中国大陆A股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数据的分析表明,企业股权转让更容易发生在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中,但是股权转让后的企业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往往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通过鼓励企业股权结构分散化并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加以必要的管制,对提高股权转让的效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股权转让 机制设计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徐健
文章以我国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成长机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长期负债资本比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随着公司成长机会的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非国有法人股持股对公司绩效正向影响作用增强;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与长期负债资本比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随着公司成长性的变化而变化。文章研究对于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红敏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股权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构成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构成角度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社会公众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微弱负相关的关系。本文研究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构成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构成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静
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产权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特征是由企业的产权制度决定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必须结合股权结构调整。目前,企业制度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国有股减持推进股权的多元化、分散化,优化股权结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国有股的所有者缺位问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梅 邵林 陈富永
利用1999—2017年的35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最优股权结构的动态调整过程。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模型,基于调整成本的创新视角,证明最优股权结构的存在。实证结果显示,因为调整成本的存在,实际股权结构并不等于最优股权结构,并且实际股权结构处于一个不断向最优股权结构调整的动态过程。股权结构的调整速度会受到来自公司规模、信息不对称和偏离最优水平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调整速度会因为时间、行业和公司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