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9)
- 2023(9604)
- 2022(8631)
- 2021(8261)
- 2020(7045)
- 2019(16455)
- 2018(16491)
- 2017(32107)
- 2016(17610)
- 2015(19800)
- 2014(19831)
- 2013(19716)
- 2012(17901)
- 2011(16009)
- 2010(16201)
- 2009(15517)
- 2008(13766)
- 2007(11459)
- 2006(9757)
- 2005(8280)
- 学科
- 济(70378)
- 经济(70309)
- 管理(50073)
- 业(46949)
- 企(40097)
- 企业(40097)
- 方法(37856)
- 数学(33479)
- 数学方法(32953)
- 农(16703)
- 中国(16034)
- 学(15576)
- 财(15563)
- 业经(14423)
- 地方(13699)
- 理论(12518)
- 贸(11584)
- 贸易(11579)
- 和(11468)
- 易(11237)
- 农业(11195)
- 技术(11058)
- 环境(10848)
- 务(10398)
- 财务(10332)
- 财务管理(10316)
- 制(10149)
- 划(9851)
- 企业财务(9783)
- 融(9488)
- 机构
- 大学(247620)
- 学院(245930)
- 管理(102446)
- 济(92674)
- 经济(90613)
- 理学(90358)
- 理学院(89403)
- 管理学(87464)
- 管理学院(87049)
- 研究(78657)
- 中国(56049)
- 京(52351)
- 科学(51828)
- 财(39828)
- 业大(39728)
- 农(39538)
- 所(39361)
- 研究所(36418)
- 中心(35215)
- 江(33359)
- 财经(33139)
- 北京(32793)
- 范(32020)
- 师范(31690)
- 农业(31264)
- 经(30196)
- 院(28683)
- 州(27826)
- 经济学(26563)
- 技术(26327)
- 基金
- 项目(177752)
- 科学(138912)
- 基金(128503)
- 研究(127181)
- 家(112375)
- 国家(111456)
- 科学基金(95903)
- 社会(77882)
- 社会科(73794)
- 社会科学(73774)
- 省(70218)
- 基金项目(68800)
- 自然(64944)
- 自然科(63456)
- 自然科学(63445)
- 自然科学基金(62232)
- 划(59100)
- 教育(58887)
- 资助(54315)
- 编号(52042)
- 成果(41287)
- 重点(39384)
- 部(38545)
- 创(36905)
- 发(36856)
- 课题(35470)
- 科研(34476)
- 创新(34296)
- 大学(33104)
- 教育部(32886)
共检索到337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阳 韩鲁佳 阎巧娟 刘依
根据风机性能试验国家标准 ,将 9RZ 6 0型秸秆揉切机改装成试验装置 ,在无动刀条件下测定了风扇叶片面积对进风速度的影响 ;在全正刀、全反刀条件下 ,测定了动刀刃口方向对揉切机进风速度和喂入性能的影响。在空载和负载条件下 ,对 15kW电动机的各项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风扇叶片面积对揉切机进风速度和功率消耗影响较大 ,而动力开刃方向影响较小 ,少量更换正、反刀对揉切机性能影响不大。适当减少正刀 ,增加反刀 ,可提高出料的细碎程度 ;反之 ,则可提高生产率。在安装限量罩盖 ,秸秆均匀喂入的条件下 ,达到额定生产率可配置15kW电动机 ;卸除限量罩盖时 ,建议配置 2 2kW电动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黎骅 陈秋阳 孙圆圆 王之盛
研制了一种锤片-齿条式切揉试验装置,并采用二次旋转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玉米秸秆切揉试验,建立了玉米秸秆揉丝率和度电产量与转子转速、锤片-齿条间隙、锤片厚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响应面分析和多目标优化法,得到了锤片-齿条式切揉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结果表明:当转子转速为2 203.03 r.min-1、锤片厚度为3.26 mm、转子-齿条间距为23.00 mm时,揉丝率为90.12%,度电产量为202.02 kg.kW-1.h-1。实践证明该装置设计方案可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何春霞 姜良朋 李晓波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9种植物秸秆(花生、油菜、芦苇、大豆、红薯、芝麻、棉花、小麦、水稻秸秆)纤维理化特性的差异,以及其替代天然植物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对9种秸秆纤维进行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XRD)分析,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微观结构。[结果]9种秸秆纤维红外光谱曲线基本相似;芦苇、油菜和棉花秸秆峰值较高,结晶度较高;芝麻和油菜秸秆抗吸湿性能高于其他7种植物秸秆材料,而小麦和水稻秸秆抗湿性差;9种秸秆纤维微观结构差异较大,芦苇、水稻和小麦秸秆长径比较大。[结论]在9种秸秆纤维中,芦苇和油菜秸秆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小麦、水稻和芦苇秸秆具有较高的长径比以及较低的阻湿性,这些优异的理化特性都为秸秆纤维增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秸秆纤维 微观结构 吸湿性 长径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佛雏 康建明 颜利民
新疆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棉花秸秆是棉花收获后的作物残体。为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棉花收获后必须把秸秆及时粉碎还田,否则直接影响来年复耕播种。本文针对目前水平旋转式秸秆还田机秸秆粉碎长度不均匀、留茬高度过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Y型甩刀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通过对整机的结构配置、Y型甩刀的加工工艺、排列形式、刀轴转速及动平衡校核等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其最佳结构及排列形式。通过对影响机具作业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工作参数的较优组合。经田间测试,当机具前进速度为9 km/h,滚刀转速为2 400 r/min,刀片离地间隙为10 cm时,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7.5%,留茬平均高度为9...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明倩 安雪晖 谭妮 李鹏飞
堆石混凝土层间界面上露出的块石棱角与周围自密实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堆石混凝土的层间抗剪性能。该文设计并完成了24个堆石混凝土施工缝小型直剪试验,通过在施工缝上布置不同抗剪堆石骨料,研究了堆石骨料露出高度、数量和强度以及竖向荷载对堆石混凝土施工缝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堆石骨料对堆石混凝土施工缝抗剪性能有显著影响。试验出现了2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堆石骨料周围混凝土的挤压塑性破坏和堆石骨料直接剪切破坏。堆石骨料露出高度、数量和强度以及竖向荷载的变化会引起施工缝的抗剪性能和破坏模式变化。参考普通混凝土裂缝剪力传递理论,提出了堆石混凝土层间界面抗剪承载力公式,该方法考虑了外露堆石的几何特征,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利用试验结果对所提出的公式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堆石混凝土的层间抗剪性能,为今后堆石混凝土层间抗剪能力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城 刘梅英 牛智有
为分析小麦茎秆在剪切过程中力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加载速率对剪切强度和剪切功的影响,选择成熟期自然状态下风干的宜宾1号、矮抗58、周麦22和豫麦7号4个品种小麦茎秆的第2~4节间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FTC公司生产的TMS-PRO型质构仪在茎秆节间中心进行横纹剪切试验,测定不同加载速率下不同品种不同节间的最大剪切力、剪切强度以及剪切功。结果表明:小麦茎秆在剪切过程中力的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再减小,然后上升直至切断最后卸载的变化过程,4个品种小麦茎秆不同节间的硬度为37.3~191.0N,剪切强度为4.2~9.8MPa,剪切功为43.53~432.23mJ;同一小麦品种不同节间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功均为第2...
关键词:
小麦茎秆 剪切 剪切强度 剪切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国胜 顾正平 钱桦 陈劭 许静
深栽造林是解决半干旱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深栽造林钻孔机是用于深栽造林最为有效的设备。通过对设计制造的深栽造林钻孔机在实地 -科尔沁沙地进行的钻孔阻力矩与钻头转速、进给速度不同造林地不同土壤硬度之间的关系等的性能试验表明 :该机在科尔沁半干旱沙地进行造林作业、在钻头转速为 36 0~ 40 0r min和进给速度为 0 .0 47m s时具有最佳工作状况和最大钻孔造林效率。在科尔沁沙地的土壤硬度条件下 ,用于深栽造林钻孔机的钻孔直径为 90mm时最大的钻孔阻力矩为 5 3Nm ,而该机所能提供的钻孔力矩完全满足这一要求 ,并具有足够的扭矩储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杜文亮 政东红 刘广硕
针对砂盘式荞麦剥壳机存在效率较低、重复搓擦、能耗大等问题,改进了剥壳机主要工作部件,分析产生间隙调整误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提高荞麦剥壳机的出米率及降低相对碎米率进行研究。以粒径为4.64.8mm的荞麦为试验原料,将出米率和相对碎米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剥壳效率的主要因素:剥壳间隙、砂盘转速及间隙周向误差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剥壳间隙接近5.0mm时,出米率较高而相对碎米率较低;随着砂盘转速的增大,相对碎米率呈二次函数逐渐递升,最佳转速为950r/min。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剥壳间隙周向误差对碎米率影
关键词:
荞麦 剥壳机 间隙调整 剥壳规律 砂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学锋 戴飞 张雪坤 谢军海 杨杰 张锋伟
为解决传统物理方法难以对揉丝机排料装置内物料运动进行可视化研究的问题,基于CFD-DEM气固耦合法,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及Euler-Lagrange耦合算法对揉丝机不同主轴转速下排料装置内物料运动过程、内流道气流速度分布、气流对物料的耦合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风扇主轴转速3 000r/min时物料运动过程进行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在风扇主轴额定转速3 200r/min范围内,主轴转速2 000、2 500和3 000r/min在模拟结束时分别排出物料数量为6 191、6 669和7 161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为民 王耀华 彭嵩植
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把正、反转旋耕刀的运动统一起来 ,用同一个方程表示 ,二者只是在不同的切土范围内工作。用这种方法对正、反转旋耕刀的不同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 ,可知在同样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条件下 ,反转旋耕刀能以较低的转速获得较高的切削速度。对ⅠS2 2 5、ⅡS2 2 5和T140三种正、反转旋耕刀进行了单刀切土扭矩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在旋耕速度比值较大、切土角变化的影响较小时 ,反转旋耕刀的切土扭矩小于正转旋耕刀 ;但切土角对旋耕刀切土扭矩的影响很大 ,不合适的切土角会使旋耕刀切土扭矩大大增加
关键词:
反转旋耕 旋耕刀 切土扭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林春
ZY型活鱼运输机试验研究报告李林春(河南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64000)由信阳农专研制成功的ZY型活鱼运输机是在LY型活鱼运输机基础上配备了发电制冷系统,力图通过控制运输水温(10℃),降低运输鱼类新陈代谢强度,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为检验其性能,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保华 易恋 曾哲 周雲
选取砂率、水灰比及油菜秸秆灰分掺量为变量,在保障秸秆灰分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0的条件下,采用稳态平板导热仪测试秸秆灰分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秸秆灰分掺量呈负相关关系,掺入油菜秸秆灰分后,导热系数比不掺秸秆灰分的混凝土试件的降低6.8%~21.0%,秸秆灰分的掺量越多,保温性能越好。当水灰比为0.52、秸秆灰分掺量为5%、砂率为30%时,油菜秸杆灰分混凝土抗压强度达22.8 MPa,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关键词:
油菜秸秆灰分 混凝土 导热系数 保温性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忠 张翼翔 黄见良 翟康毅 周勇 黄海东 樊啟洲
以拆除插植装置后的高地隙乘坐式插秧机底盘为动力底盘,在其上增设割台、输送槽、集穗箱以及第二动力等装置,设计一种专用于再生稻穗头收获的高地隙割穗机。对该高地隙割穗机的割幅、生产率、行走功率等主要工作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对其螺旋推运器、割台、输送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及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并试制割幅为1.6m、理论喂入量为1.8kg/s的样机。以"两优28"、"黄华占"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在试验田对该割穗机进行收获及稻茬碾压性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田间碾压率≤25.15%,割茬高度在250~650mm间无级调节,纯工作效率约为0.24hm2/h,满足再生稻穗头收获作业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文
针对覆盖免耕播种机作业时易堵塞的问题,提出将驱动圆盘切茬器用做防堵装置的方案。阐明正转的驱动圆盘是理想的切割方式。土槽试验和田间试验证明了驱动圆盘切茬性能可靠,可用做免耕播种机的防堵装置。
关键词:
切茬器 秸秆 驱动圆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凤 陈刚
为了缓解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结合散养模式设计附加阳光间型鸡舍,冬季利用太阳辐射清洁能源提高舍内环境温度,同时增加舍内的通风换气量,有效降低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分别选取12月份打开公共墙上门洞和1月份整体密闭的方式,对鸡舍环境温湿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打开门洞方式下舍内的平均湿度比密闭方式下低8.5%;在晴天10:00—16:00鸡群外出时间段,阳光间内平均温度基本维持在15℃以上,完全符合鸡的适宜生产温度条件,避免了散养鸡冬季外出活动因低温气候条件带来的健康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