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8)
2023(5542)
2022(4808)
2021(4756)
2020(3766)
2019(8896)
2018(8473)
2017(15655)
2016(8544)
2015(9791)
2014(10021)
2013(9690)
2012(9386)
2011(8851)
2010(8990)
2009(8668)
2008(8774)
2007(7530)
2006(6938)
2005(6597)
作者
(23887)
(20028)
(19892)
(19142)
(13097)
(9538)
(9105)
(7756)
(7671)
(7550)
(6740)
(6702)
(6576)
(6519)
(6504)
(6242)
(5923)
(5918)
(5732)
(5724)
(5241)
(4910)
(4838)
(4688)
(4648)
(4609)
(4509)
(4405)
(4078)
(3996)
学科
(35179)
经济(35145)
管理(25182)
(23332)
(19324)
企业(19324)
方法(13533)
中国(11543)
数学(11110)
(11079)
数学方法(10924)
(10499)
(9051)
贸易(9045)
(8840)
(8772)
(8131)
业经(7936)
(7532)
(7410)
银行(7409)
理论(7376)
(7163)
(7016)
金融(7016)
农业(6790)
及其(6567)
地方(6494)
政策(5890)
(5630)
机构
学院(123312)
大学(123271)
(55769)
经济(54538)
研究(46597)
管理(46510)
理学(38847)
理学院(38401)
中国(38329)
管理学(37826)
管理学院(37570)
(29170)
(26345)
科学(24952)
(23402)
中心(21436)
财经(21433)
研究所(20550)
(19807)
(19474)
(17681)
北京(17302)
(17160)
经济学(17069)
师范(17062)
(16660)
(15787)
财经大学(15763)
经济学院(15056)
业大(14119)
基金
项目(72589)
科学(57590)
研究(56952)
基金(52567)
(44546)
国家(44129)
科学基金(37727)
社会(36008)
社会科(34052)
社会科学(34048)
(26916)
教育(26487)
基金项目(26133)
编号(24040)
(23355)
自然(22821)
资助(22699)
自然科(22258)
自然科学(22249)
自然科学基金(21872)
成果(21550)
课题(17308)
(16993)
重点(16663)
(15850)
(15577)
教育部(14882)
(14776)
国家社会(14560)
项目编号(14442)
期刊
(67678)
经济(67678)
研究(45528)
中国(28237)
(22455)
(18757)
金融(18757)
管理(18666)
教育(16955)
(16501)
科学(15485)
学报(15476)
大学(12396)
学学(11365)
经济研究(11298)
财经(11167)
农业(10996)
技术(10685)
业经(9777)
(9705)
(9362)
国际(8493)
问题(8032)
理论(7253)
世界(6802)
实践(6480)
(6480)
图书(6093)
现代(5922)
技术经济(5848)
共检索到210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丛安妮  苏明  刘尚希  
本文认为,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并存局面。经过治理整顿,上述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形成问题的原因并未完全消除,这包括政策、体制性因素,也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压力。因此,近中期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仍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困挠。在这种情况下,90年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坚持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方针,在指导思想上变被动治理为主动防治,变急于求成为在追求效益、比例协调和适合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力争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摒弃粗放外廷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建立内涵、集约效益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以自觉调控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选择合理的数量调控界限;调整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扭转国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防治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课题组  
9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极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间,如何确保在经济有效增长的同时,能够防治通货膨胀,这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报告侧重就90年代防治通货膨胀的若干政策思路和对策作些探索,以供宏观决策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90年代我国通货膨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产生了一系列的负效应:破坏了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加剧了国民收入在地区间和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矛盾,最终导致经济滞胀。通货膨胀的治理,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抑制需求,二是增加有效供给。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中发   白景明   柯小星   祝小芳  
社会总需求的强劲增势、社会有效供给的缓慢增长,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内在冲动、经济效益的持续下滑等一系列迹象表明,我国目前存在着通贷膨胀压力加速强化的态势。我们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为使我国经济从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从总体上应推行和实施积极稳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配套改革措施。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优化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上。要管住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把好工资收入分配关,理顺分配关系;稳住并压缩财政赤字规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在建总规模;卡住社会集团消费,放开农村消费需求,引导城乡购买力分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的份量和力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80年代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向我国的经济学界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伴随着1979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实际总产出以极高的速度增长,但通货膨胀的速度同时也在日益加快,而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的短缺现象却在日益减少。自从1988年通货膨胀达到了其最高峰、1989年出现市场疲软之后,短缺现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这种宏观经济发展使我们不能不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货币数量的快速增长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伍海华  
通货膨胀的正效应:在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下,可降低消费,提高积累;在产生结构和投资结构失衡下,使经济增长相对协调。通货膨胀的负效应:不利于动员社会资金支持生产;不利于资金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我国80年代的通贷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危害相当严重。表现为扩货币扩张化和投资结构偏差,阻碍了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东京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王东京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达20%的通胀率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党和政府决定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但是对于如何治理通胀,却还是一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现实课题。一、积极地面对通货膨胀,既不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贵  
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上海财经大学王永贵美国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三大政策,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工资──价格政策。其中以货币管理和利用为主要手段来抑制消除通货膨胀。1、财政政策。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减少财政赤字,紧缩政府消费。2、工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杭生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研究的理论与政策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谢杭生围绕着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升温,价格总水平持续攀高的现实,通货膨胀问题又一次成为理论界与实际部门讨论的热点。本文将力求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一些基本观点。一、通货膨胀究竟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靳玉英  
外部盈余通过制造通货膨胀等压力破坏内部经济均衡,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要面对的问题。当前我国和90年代初的东亚和拉美国家普遍经历了这一问题的困扰。冲销是应对这类通胀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将我国与90年代初拉美、东亚九个代表性国家进行比较,这一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开放过程中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失衡的更有效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庆君  白文娟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剧,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成为货币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包含资本流动与汇率干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设定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并拓展构建了前瞻性、后顾性和前瞻后顾性等货币政策规则,探究开放经济下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开放经济下,跨境资本流动会降低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有效性,但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所提高;与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相比,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较高;从拓展货币政策规则来看,引入利率平滑且盯住汇率波动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更优,并且前瞻性规则优于前瞻后顾性规则和后顾性政策规则;为了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先完成汇率市场化,然后逐步放松资本管制的效果更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伟光  罗庆成  
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对中国九十年代通货膨胀的反思潘伟光罗庆成自1979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两次较高的通货膨胀,一次是1988—1989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7—18%;另一次则发生在90年代,出现了比上一次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不仅在两位数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军  
浅析澳大利亚经济复苏期通货膨胀的构成与防治南开大学大洋洲研究所张军澳大利亚自1991年第3季度经济复苏以来,其经济状况不断好转。尽管投资仍有待于扩张,产出还是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1993/94财年产出的增长率达到了4%,成为经合组织成员中经济增长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路继业  
本文利用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部需求冲击与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及最优政策应对机制。研究发现:(1)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也相应影响中国货币当局最优政策选择。(2)若美联储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制定者,则"浮动汇率+利率规则"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若美联储为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制定者,则固定汇率制度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3)货币政策是否具有可信性是决定中国最优政策选择的核心,增强政策可信性并建立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声誉能够稳定中国的通货膨胀。(4)汇率制度选择并不必然遵循由固定到中间再到浮动的唯一路线,中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外部冲击、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做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