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7)
2023(2289)
2022(2089)
2021(2162)
2020(1736)
2019(4656)
2018(4263)
2017(7001)
2016(3746)
2015(4608)
2014(4693)
2013(4507)
2012(4499)
2011(4324)
2010(4255)
2009(4122)
2008(4189)
2007(3165)
2006(2893)
2005(2814)
作者
(10417)
(9178)
(8914)
(8436)
(5741)
(4421)
(4374)
(3549)
(3345)
(3241)
(3067)
(3012)
(2973)
(2921)
(2829)
(2745)
(2721)
(2695)
(2621)
(2517)
(2232)
(2157)
(2102)
(2007)
(1975)
(1966)
(1961)
(1859)
(1809)
(1803)
学科
(16434)
贸易(16425)
(15974)
(15330)
经济(15318)
方法(6229)
(6224)
关系(6094)
(5674)
出口(5668)
出口贸易(5668)
数学(5071)
数学方法(5029)
管理(4910)
中国(4815)
(4572)
国际(4230)
概况(3882)
(3708)
地方(3605)
贸易关系(3595)
进出(3586)
进出口(3586)
进出口贸易(3586)
各国(3408)
世界(3155)
国贸(3106)
国际贸易(3077)
(2970)
(2958)
机构
大学(55407)
学院(52499)
(27726)
经济(27349)
研究(26346)
中国(18559)
管理(15248)
(14034)
科学(13456)
研究所(12640)
理学(12531)
(12457)
理学院(12316)
管理学(12121)
管理学院(12024)
中心(10550)
(10414)
(9797)
(9585)
(9386)
师范(9330)
经济学(8734)
(8610)
北京(8412)
国际(8301)
师范大学(8038)
财经(7974)
经济学院(7941)
科学院(7594)
(7503)
基金
项目(31632)
研究(24705)
科学(23934)
基金(22481)
(19841)
国家(19695)
社会(15300)
科学基金(14942)
社会科(14552)
社会科学(14550)
教育(11627)
基金项目(11123)
(10429)
编号(10251)
(10220)
资助(9603)
成果(9462)
自然(8386)
自然科(8160)
自然科学(8158)
(8079)
自然科学基金(7995)
重点(7892)
中国(7593)
(7488)
课题(7424)
教育部(7005)
(6922)
大学(6546)
社科(6530)
期刊
(30750)
经济(30750)
研究(22506)
国际(12668)
中国(12276)
(12162)
教育(9138)
学报(8152)
(7998)
世界(7260)
(6980)
(6880)
贸易(6880)
科学(6831)
经济研究(6786)
大学(6388)
农业(6135)
国际贸易(6112)
(5623)
金融(5623)
学学(5480)
管理(5441)
问题(5177)
(4336)
经贸(4293)
业经(4036)
世界经济(3851)
图书(3622)
(3605)
论坛(3605)
共检索到98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永健  孙斌  
90年代美国与亚洲贸易的特点赵永健,孙斌1.亚洲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并巩固和加强了这一地位。欧洲历来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80年代后这一地位被亚洲所取代。1982年美国对亚洲出口首次超过欧洲,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永健  孙斌  
战后美国与亚洲的经济关系经历了几个时期的转变: 第一个时期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当时美国国内的经济重心是在大西洋沿岸的东部地区。由于历史的联系,美国的国际经济关系重点在于两个地区:一是欧洲,二是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及加勒北海地区。50年代与6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战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与此同时,亚洲大多数国家正忙于清理战争留下来的废墟,经济落后,发展缓慢。对于美国来说,这一时期美国在亚洲的政治和军事利益要比经济利益重要得多,在美国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玲  
90年代美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及其主要特点林玲一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步入了日臻成熟的“新经济”时期,其主要标志为:近年来经济的“一稳三低”,即经济稳步而适度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美国出口贸易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丽琼  
90年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刘丽琼90年代,国际贸易领域呈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和突出现象,大体上可概括为四大特点,现将各大特点分述如下:一、世界贸易在90年代初经济衰退中受冲击不大;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后,世界贸易以服务贸易为“增长点”进入新的“黄金”增长时期9...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远讯  
随着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逐渐削弱,目前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不同程度的实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没有任何国家公开申明反对自由贸易。纯粹的自由贸易和纯粹的保护贸易均不存在。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不完全的自由贸易和不断装饰的保护贸易将并存并将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作用。被美国学者称为管理贸易(Managed Trade)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政策和体制将风行世界。美国80年代以来贸易政策的变化,使美国管理贸易的形成尤为突出。90年代,美国在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同时,由于1990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双赤字居高不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远讯  
随着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逐渐削弱,目前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不同程度地实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没有任何国家公开申明反对自由贸易。实际上,纯粹的自由贸易和纯粹的保护贸易均不存在。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不完全的自由贸易和不断装饰的保护贸易仍将并存,并将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作用。被美国学者称为管理贸易(Managedtrade)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政策和体制将风行世界。美国80年代以来贸易政策的变化,使美国管理贸易的形成尤为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捍马  
一、亚洲城市发展政策的由来亚洲各国政府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寻求对城市人口和布局作出更“均衡”的配置。但据联合国近期的调查表明亚太地区35个政府大约94%对其人口配置状况部分或完全地表示不满。大多数国家发展计划提出的均衡观念模棱两可。在它们看来均衡的城市化意指减少或防止收入和财富的地域差别,并非在城乡之间系统的内在联系中极大地缩小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巨大差别。均衡观念的出现是对60~70年代大城市及城市人口迅猛发展的反应。从50年代到1980年,全部亚洲国家城市人口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彼得·德赖斯代尔  宋立刚  李周  
中国旨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进入到必须最优先考虑贸易自由化的阶段。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已发生的变革规模和继续变革的势头表明,从此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贸易关系,不仅对其自身产业转型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这一影响更为深远和广泛。本文简要地探究了复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景学成  
一 新加坡亚元市场近期发展的新特点 90年代以来,亚元市场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1.新加坡亚元市场已趋成熟,经营亚洲货币单位的机构数量增势渐缓,并在最近几年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到1993年3月份,持有ACU准证的金融机构195个,比最高年份的1990年减少4个。其中持有ACU准证的商业银行数量减少较多,由1990年的131家,减少到1993年3月的118家,而同期拥有ACU准证的证券银行持续增加,由1990年的68家,增加到目前的77家。岸外商业银行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这些商业银行的总行合并造成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运顶  
美国的贸易政策思维是多向度的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的单边主义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贸易政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0世纪 90年代美国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一枝独秀 ,但具有强烈保护色彩的单边主义依然存在。单边主义基于政治考虑甚于经济考虑。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单边主义兴起的经济背景和理论背景 ,第二部分探讨了单边主义的法律基础 ,第三部分对 2 0世纪 90年代的单边主义措施进行了数量分析 ,结论部分对单边主义的两面性作了简要评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建清  
90年代美国出口贸易剧增的原因分析张建清90年代以来,美国出口贸易获得了迅猛的增长,其对美国经济的作用与影响进一步加强,从而成为近些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考察这一变化:首先,出口贸易增长迅速。1990年至1996年间,美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善利  张一驰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过程中,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把失去国际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与美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而且长期以来这一地区在美国进口中一直保持着顺差地位,所以,中国在接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那些作为美国经济重要补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同时,也继承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历史上作为美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主要供给者地位,从而引致所谓的“中美贸易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邱世蒨  
我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英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80年代后半期,中英之间的商品贸易逐年扩大.按照我国海关统计,双边贸易额从1985年的10.99亿美元持续增加到1990年的20.27亿美元,增长84%.但是进入90年代,情况有些变化.1991年,中英双边贸易额降为16.7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7.28亿美元,进口9.42亿美元,与1990年比较,我国出口增长13%,进口下降32%.今年上半年的贸易统计仍然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玉坤  
90年代初,世界贸易发展缓慢,到1994年才转为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还会持续到90年代后半期。在其高速发展中,市场竞争加剧,美国在竞争中仍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出口前景喜人,使美国的领先地位受到挑战;日本在市场竞争中也是一个最富有活力的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市场,美国、欧盟都急欲在亚洲扩大出口,它们的发展战略值得注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新奎  
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据统计,1980—1990年,中国按美元计算的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2.2%,其中,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3%,进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11.1%,均高于9.0%的GNP年平均增长率。 促成8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这一时期世界贸易继续稳定增长这一国际有利条件以外,从中国国内来看,主要有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区域推进对外经济开放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三个因素。其中,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对外贸易的发展摆脱了传统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