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2)
- 2023(4734)
- 2022(3803)
- 2021(3578)
- 2020(2875)
- 2019(7060)
- 2018(6574)
- 2017(12424)
- 2016(6561)
- 2015(7427)
- 2014(7379)
- 2013(7542)
- 2012(7273)
- 2011(6627)
- 2010(6484)
- 2009(5963)
- 2008(5752)
- 2007(4825)
- 2006(4174)
- 2005(3917)
- 学科
- 济(37177)
- 经济(37162)
- 业(17891)
- 管理(15455)
- 企(14290)
- 企业(14290)
- 方法(11108)
- 中国(10141)
- 地方(9890)
- 数学(9621)
- 产业(9569)
- 数学方法(9555)
- 业经(9164)
- 农(9098)
- 制(7040)
- 结构(6996)
- 体(6719)
- 财(6125)
- 贸(6099)
- 贸易(6095)
- 农业(5975)
- 技术(5971)
- 地方经济(5944)
- 易(5805)
- 学(5366)
- 融(4666)
- 金融(4666)
- 体制(4342)
- 银(4330)
- 银行(4322)
- 机构
- 学院(91107)
- 大学(90058)
- 济(45203)
- 经济(44527)
- 研究(37113)
- 管理(34857)
- 理学(29884)
- 理学院(29514)
- 管理学(29214)
- 管理学院(29021)
- 中国(26942)
- 科学(20124)
- 京(19094)
- 所(18146)
- 财(17596)
- 研究所(16449)
- 中心(16353)
- 农(15044)
- 经济学(13894)
- 财经(13707)
- 江(13631)
- 院(13605)
- 经(12485)
- 经济学院(12480)
- 范(12373)
- 师范(12250)
- 北京(12167)
- 业大(12028)
- 农业(11452)
- 州(10967)
- 基金
- 项目(61744)
- 科学(49767)
- 研究(47060)
- 基金(44856)
- 家(38702)
- 国家(38406)
- 科学基金(32979)
- 社会(31440)
- 社会科(30012)
- 社会科学(30006)
- 省(24609)
- 基金项目(23801)
- 教育(20633)
- 划(20571)
- 自然(19495)
- 自然科(19013)
- 自然科学(19010)
- 自然科学基金(18716)
- 编号(18318)
- 资助(17673)
- 发(15910)
- 重点(14603)
- 成果(14592)
- 部(14058)
- 创(13608)
- 发展(13428)
- 国家社会(13348)
- 展(13252)
- 课题(13243)
- 创新(12764)
共检索到14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坤维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1、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总量的扩张,还体现在以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标志的质的提高。合理的产业结构应与一国(或地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相一致,各产业之间有机地关联并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实现升级转型。80年代的广东,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向晓梅 李宗洋 姚逸禧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深层次协调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挤出效应显著且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工业劳动力趋于饱和、就业效应不显著;粤港澳三地第三产业均表现强劳动力吸纳,其中珠三角和澳门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升;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水平不均衡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和澳门的产业与就业结构稳定性显著弱于香港,珠三角协调性和就业结构适应力显著低于港澳地区,其就业结构调整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红 单丽娜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基本适应,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较低,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超出其发展。为此,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体系,建设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保障机制,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美苑 兰青
高职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大湾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应深入研究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专业结构优化方向和发展策略。基于对大湾区现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的适配性分析,探讨高职专业设置调整策略,包括构建专业设置调控预警机制,探索区域内学分、资格和学历互认制度,充分发挥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作用,促进高职专业集群发展,进行中长期预测规划专业布局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思敏
2014年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启动五周年。广东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实现了从亿元到万亿元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9月末,全省累计结算量超过5.6万亿元,年均增长162%,占全国结算总量三成左右,连续5年居全国各省市首位。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彭星国 罗健中 丘荣盛 刘文炎 王峰 曾祥效 许飞月 周虹
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国际间的技术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加速了区域问的科技与经济的合作与交流。粤港澳(指广东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下同)有着地缘、人文的密切关系,是三地科技与经济合作的优势所在,随着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三地产业科技合作及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现有工业行业中重点企业的主要产业科技合作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了解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现状,提出产业科技合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祁湘涵
伴随着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程度不断提高。粤港澳经济一体化为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既提供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国内目前对这一研究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本文首先回顾了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背景和历程,然后对粤港澳目前合作现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基于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理论提出了未来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总体构想、合作模式及主要任务。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区域一体化 产业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春明
在新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迎来了新的变革时期。这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两大变化趋势:一是以内需为主导,在国内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主导产业群;二是依据优势互补原则,在亚洲广设生产据点和销售网络,形成“国际分工型产业结构”。新产业结构的形成促进了亚洲国际分工正在由垂直型走向水平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震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995-2016年经济数据,将产业结构变迁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方面,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变化波动较大,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而合理化水平则出现大幅度波动、高级化较为平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在主要研究时段出现轻微波动,但1998与2015年出现骤降导致整体变化较大;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较为稳定。未来长期内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短期内产业结构高级化将阻碍合理化进程,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变动在较长时期内将对经济协调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但从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来看,二者在长期发展中将会缓慢加速高水平经济协调发展进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经济协调发展间阻碍与推动作用近期主要来源于其本身,长期产业结构变动除受本身冲击外,均受经济协调发展影响较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文思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以来,其发展就备受瞩目,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已成为普遍希冀。合理、良性的产业发展,是推动湾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际三大一流湾区产业结构及优化路径,归纳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与成熟湾区的差距及可借鉴经验,提出大湾区产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坚 王锋波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研判大湾区城市群的金融业辐射能力,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加权Voronoi图绘制出大湾区城市群的金融业辐射范围并划分城市类型,从技术进步、就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阐述增强金融业辐射能力对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湾区各大城市的金融业辐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香港、深圳、广州和澳门的金融业辐射力较强,其余城市相对较弱但也在逐年提升;增强金融业辐射能力可显著提升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技术进步、就业结构高级化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金融业辐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应传导机制,且技术进步效应最大、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效应次之、就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最小。因而应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鼓励大湾区城市走特色发展和协作发展道路,提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结构和就业结构水平,促进大湾区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单婧 张文闻
通过产业结构转换,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利用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及2个特别行政区1995-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转换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转换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不显著;(2)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应对经济形势采用的产业政策,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发挥了正面作用;(3)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对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仍有空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防范要素流向虚拟经济,同时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换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向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全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金融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更好地发挥支持作用,一是应紧密围绕形成高质量供给体系的目标,推动金融改革与开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强股权市场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二是增量优化应与存量调整并重,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利用区域内金融业较为发达、制度创新较为活跃的优势,探索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债务重组模式,完善要素市场,形成增量优化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支持 经济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