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2)
- 2023(8868)
- 2022(7951)
- 2021(7479)
- 2020(6518)
- 2019(15908)
- 2018(15128)
- 2017(28359)
- 2016(15570)
- 2015(17881)
- 2014(18000)
- 2013(18322)
- 2012(17548)
- 2011(16154)
- 2010(16293)
- 2009(15575)
- 2008(15718)
- 2007(14030)
- 2006(12427)
- 2005(11638)
- 学科
- 济(70701)
- 经济(70626)
- 管理(39544)
- 业(38967)
- 方法(31969)
- 企(30737)
- 企业(30737)
- 数学(28304)
- 数学方法(28007)
- 中国(19145)
- 农(18221)
- 财(16970)
- 学(16326)
- 贸(14982)
- 贸易(14972)
- 易(14528)
- 制(13485)
- 地方(13175)
- 业经(12580)
- 融(11952)
- 金融(11949)
- 农业(11624)
- 银(11227)
- 银行(11178)
- 行(10727)
- 和(9882)
- 理论(9789)
- 务(9690)
- 财务(9666)
- 财务管理(9635)
- 机构
- 大学(235377)
- 学院(229078)
- 济(98601)
- 经济(96551)
- 研究(89553)
- 管理(82646)
- 理学(69675)
- 中国(68772)
- 理学院(68760)
- 管理学(67452)
- 管理学院(67000)
- 科学(54488)
- 京(52068)
- 所(48111)
- 农(46595)
- 财(46005)
- 研究所(43396)
- 中心(39811)
- 农业(37139)
- 江(36407)
- 业大(36395)
- 财经(35617)
- 北京(33755)
- 经(32375)
- 院(31668)
- 范(30844)
- 经济学(30712)
- 师范(30452)
- 州(28257)
- 经济学院(27597)
- 基金
- 项目(145536)
- 科学(112490)
- 基金(105482)
- 研究(102164)
- 家(94406)
- 国家(93648)
- 科学基金(77308)
- 社会(63308)
- 社会科(59899)
- 社会科学(59873)
- 省(54900)
- 基金项目(54708)
- 自然(51241)
- 自然科(50029)
- 自然科学(50005)
- 自然科学基金(49131)
- 划(48375)
- 教育(47410)
- 资助(45035)
- 编号(40745)
- 成果(34780)
- 重点(34027)
- 部(33106)
- 发(31463)
- 创(29350)
- 课题(29079)
- 科研(28693)
- 计划(27908)
- 教育部(27741)
- 创新(27556)
- 期刊
- 济(112398)
- 经济(112398)
- 研究(74170)
- 中国(51280)
- 学报(42737)
- 农(41538)
- 科学(37179)
- 财(36854)
- 大学(31397)
- 管理(31180)
- 学学(29119)
- 农业(27662)
- 教育(25529)
- 融(25495)
- 金融(25495)
- 技术(19422)
- 经济研究(18881)
- 财经(18746)
- 业(16408)
- 经(16167)
- 业经(15904)
- 贸(15399)
- 问题(14800)
- 国际(14495)
- 世界(13195)
- 版(12128)
- 技术经济(12014)
- 图书(11931)
- 理论(11842)
- 统计(11062)
共检索到370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长年
1 90年代初出现的世界性机床市场萧条受苏联解体、东欧动荡、美国及西欧经济衰退等因素影响,90年代初出现了世界性机床市场萧条,1991年世界机床生产总值为408.6亿美元,同上一年相比下降10%;世界机床进口总额1587亿美元,下降13%;出口总额190.77亿美元,下降10%。在目前我国机床主要出口市场中,美国进口额下降6.4%,原苏联下降50%,南斯拉夫下降36%,罗马尼亚下降24%,意大利下降12%,香港机床销售额则下降了62%。在世界10大机床消费市场中,6个呈下降趋势:原苏联(-40%),英国(-20%),美国(-19%),法国(-19%),瑞士(-18%),意大利(-9%)...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蕴岭
欧洲统一大市场将于1993年1月1日建成,届时将实行"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自由流动.对于大市场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和前景,《欧洲统一大市场面临的挑战》一文,对此作了分析说明.文章认为,大市场的如期建成,将对欧洲经济、社会以及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厚文 张崇和
欧洲统一大市场将在1992年底以前建立。欧洲联合将沿着德洛尔提出的“三个同心圆”的方向迈进。大市场建成后,将使世界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西欧、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对我国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但挑战大于机会,只有趋利避害,采取正确的方针,才能进一步发展中国与西欧的经济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润森
1985年3月,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在《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白皮书》中提出,要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联结成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并认为完善的内部市场将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安和芬
欧共体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实力,扭转高科技的被动局面,以对付美、日的挑战,决定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目前,大市场的建设在解决各成员国的财政分摊额度和农业的巨额支出、开放公共采购市场、资本自由流动、经济货币联盟、提高经济活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到1992年底可完成统一大市场的基本框架。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欧共体在保护区内市场的同时,仍要发展同区外的经济关系,它的保护壁垒将是有一定限度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枫松
欧市单一化后,无疑为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造就了有利的条件,为工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目前的状况和已落实的措施,均距离“人员、商品、资金、服务自由流通”的目标尚远。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相互关系中既有合作又有对抗的形势将持久存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世刚
世人瞩目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将于1992年底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这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形势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欧洲市场的统一,对于世界经济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各国在投资、企业兼并、市场争夺、甚至势力范围划分竞争的加剧,都将产生强有力的推动。欧洲作为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曙明
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欧洲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的企业应该认真研究这个问题,确立在欧洲的跨国经营战略。本文探讨了欧共体及统一大市场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最后研究我国企业在欧洲的跨国经营战略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骥如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诞生,同年11月1日,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1995年,随着奥地利、芬兰和瑞典的加入,欧盟成员国已增加到15个。当前,欧盟15国拥有约3.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近7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约3万亿美元,其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而国际贸易则远远超过了美国。今天,在欧盟统一大市场上,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实现了自由流通,像在一个国家一样,欧洲人声称,15国之间已经取消了经济边界。本文就欧盟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借鉴作用,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裴万辉
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将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宣告建立,实现人员、资本、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届时,就会形成一个拥有3.4亿人口的高水准的消费市场。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中国和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发展还很不完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据欧共体统计,中国向欧共体的出口额仅占其进口额的0.5%左右,中国自欧共体的进口额不足其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米锡尔·塞尔维恩
一、一体化市场给亚洲国家带来的机遇随着欧洲一体化市场进程的加快,它与亚洲公司的关系将发生某种变化。不管进程多快,一体化市场的功能不可能在1993年前彻底健全。比如,要使用欧共体单一性纺织品配额制来替代目前各国的进口配额制并非易事。不过,它还是给亚洲企业、公司带来了更多的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达 李子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目前,基于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体制的竞争性等因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面临一些问题。本文立足如何正确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从财税视角分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提高财税领域执法的统一性协调性权威性、健全财税配套司法保障制度、提升经营主体税法遵从度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财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解晋 仲伟东 黄娟
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倒逼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等手段降低相关成本,促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利用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主要机制。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有效降低了区域碳排放,且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模型估计法、考虑内生性问题、考虑政策滞后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基于分层回归的机制分析发现,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激励企业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费、提高碳排放配置效率等渠道产生减排效应。基于门槛面板模型、分组回归法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考察影响市场整合减排机制的主要外部因素。估计结果表明,在更富创新活力和减排规制更强的地区,减排效应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引导、激励企业转向绿色集约生产,逐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通过“做对激励”引导地方放弃保护主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竞争效应,激励企业调整生产决策,转变生产方式。
关键词:
市场整合 市场分割 市场竞争 碳减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祝宝良
欧共体12国已于1992年底建立了一个拥有236.6万平方公里面积、3.46亿人口的内部统一市场。市场内部将逐步取消一切有形的、技术的和财政的边界障碍,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