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7)
2023(4200)
2022(3693)
2021(3527)
2020(2855)
2019(6927)
2018(6385)
2017(11478)
2016(6191)
2015(7299)
2014(7219)
2013(7513)
2012(7230)
2011(6670)
2010(6539)
2009(6111)
2008(6085)
2007(4980)
2006(4492)
2005(4101)
作者
(18759)
(15988)
(15755)
(15231)
(10025)
(7550)
(7185)
(6312)
(6059)
(5612)
(5448)
(5340)
(5237)
(5026)
(4990)
(4930)
(4671)
(4551)
(4541)
(4486)
(4075)
(4030)
(3808)
(3679)
(3605)
(3528)
(3487)
(3415)
(3231)
(3225)
学科
(33989)
经济(33980)
(18558)
管理(14920)
(13515)
企业(13515)
方法(12809)
数学(11060)
数学方法(10986)
(10073)
中国(9119)
地方(8991)
业经(8701)
产业(8617)
农业(6820)
(5934)
贸易(5927)
(5774)
(5727)
技术(5666)
结构(5403)
地方经济(5364)
(4923)
(4681)
(4570)
(4233)
环境(4170)
(3897)
(3833)
金融(3833)
机构
学院(92499)
大学(91458)
(45570)
经济(44968)
研究(37809)
管理(35846)
理学(30995)
理学院(30644)
管理学(30196)
管理学院(30028)
中国(27446)
科学(22389)
(19665)
(19576)
(18389)
研究所(17930)
(17478)
中心(16462)
农业(14502)
业大(14334)
经济学(14046)
财经(13854)
(13630)
(13272)
(12656)
经济学院(12607)
北京(12454)
科学院(12242)
(12218)
师范(12105)
基金
项目(64080)
科学(51105)
基金(46821)
研究(45999)
(41745)
国家(41428)
科学基金(34965)
社会(30800)
社会科(29415)
社会科学(29414)
(25278)
基金项目(24533)
自然(21869)
自然科(21342)
自然科学(21339)
(21250)
自然科学基金(20988)
教育(19602)
资助(19066)
编号(17314)
(16038)
重点(15076)
(14287)
(13830)
国家社会(13346)
发展(13234)
成果(13143)
(13079)
创新(12961)
课题(12382)
期刊
(50399)
经济(50399)
研究(29875)
中国(20337)
(16858)
学报(14997)
科学(14991)
管理(14127)
(12421)
农业(12055)
大学(11199)
学学(10581)
经济研究(8748)
技术(8746)
业经(8486)
(7577)
教育(7486)
(7001)
金融(7001)
问题(6933)
财经(6932)
(6332)
(6323)
技术经济(5995)
国际(5683)
世界(5589)
资源(5214)
统计(4932)
科技(4907)
商业(4675)
共检索到14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一为  马琨  
一、生产力总体布局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甘肃处于沿黄经济带主轴线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二级轴线的复合部,又是同家19个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之一——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将发展成为开发西部地带的重要基地。根据这一部署,结合甘肃目前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及其东西狭长的地理条件,我们提出实施“据点式”开发、“以点连线、由线联网、带动全面”的布局战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栋生  
生产力布局不仅直接关系投资效益、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90年代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指导方针与基本思路1985年初,着手编制“七五”计划时,我就当时生产力布局的总态势和今后(1986——2000年)布局方针提出了概括为64字的建议,即“三级梯度、三大地带,东靠西移、有序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潜能的沿海开放型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创新的策源地,为广西和东盟双边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经济全球化,南北钦防城市群生产力发展有明显的不足。要发展沿海城市群,必须正确把握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之间的关系:战略上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型产业集群;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水平、模式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跃进  
一、此较优势原理在地区生产力布局中的运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1772-1823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原理或比较优势原理.他在书中以假设的英国和葡萄牙的毛呢、葡萄酒生产为例(见图1),虽然葡萄牙的毛呢、葡萄酒的生产占有绝对优势,但两国这两种商品的贸易仍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靖学青  
旧中国近代经济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带,全国解放后,直到1978年整整30年中,除了短短的3年恢复时期外,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重点西移,生产建设重心一直放在内地,“三五”、“四五”时期甚至放在远离东部沿海的西部地区,进行了大三线建设,对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布局作何评价?从到目前为止的报刊杂志上刊载的文章来看,是褒少贬多,大多数学者认为失误大于成绩,这或许不无根据,但仅仅停留在这样大概、抽象的水平,是不够的,无助于目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作客观的、深层次的、多角度的研究。一、布局重点西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改革开放前30年内地的重点建设至少考虑到下述几方面也是合理的,具有必然性。 1.自从19...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永  
苏联是最早实现计划经济的国家。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管理过程中,始终把制定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区域规划视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规划的实践,已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机构和较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建立了一整套机构 苏联国家计委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产力研究委员会,是负责全苏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研究和规划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分析与思考(上)蒋清海生产力布局是一国一地区生产力要素在空间的有机组合,其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的40多年中,我们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但仍然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解决。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分析与思考(下)蒋清海三、中国生产力布局的战略与总体框架生产力布局战略是一个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具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对生产力布局战略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峥  
区位条件是区域内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规模、可用能源规模、运输的便捷程度和潜在市场的大小。文章将生产力布局的过程,抽象化为在资金、能耗、污染、运输能力等条件的限制下,实现总利润最大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总结了区位条件因素对生产力布局的线性规划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了立足不同的区位条件,在不同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洗漱的限制下,进行工业生产能力配置的三种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义勇  
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是有规律的,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广西过去几十年在生产力布局上有着深刻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这些教训,按生产力发展规律调整生产力布局,对提高广西经济效益,实现到二○○○年的既定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峥  
区位条件是区域内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规模、可用能源规模、运输的便捷程度和潜在市场的大小。文章将生产力布局的过程,抽象化为在资金、能耗、污染、运输能力等条件的限制下,实现总利润最大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总结了区位条件因素对生产力布局的线性规划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了立足不同的区位条件,在不同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洗漱的限制下,进行工业生产能力配置的三种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一 经济效果论证是对生产力布局合理性的最有力论证。仅仅用生产力布局原则,难以全面论证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生产力布局原则颇多,每一条原则规定布局的一个方面。这些原则内部,大都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例如,生产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地原则,讲的是如何节约运费,提高经济效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永岸  
云南边境对外开放的生产力布局研究彭永岸(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650223)云南边境沿线包括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德宏傣族景洪族自治州、临沧地区、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8个地州.总面积20.059万km...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尚志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在39.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山地丘陵占94%。1985年总人口3406.2万,其中少数民族约三分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204.57亿元,居全国第22位,是我国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但云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尤以森林、水力矿产、生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而著称。云南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要使其经济在解放三十八年来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在正确分析省情同时定出切合实际又能抓住一切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