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1)
- 2023(6958)
- 2022(5802)
- 2021(5307)
- 2020(4254)
- 2019(9516)
- 2018(9055)
- 2017(15731)
- 2016(8139)
- 2015(9253)
- 2014(8855)
- 2013(8810)
- 2012(8617)
- 2011(8193)
- 2010(8359)
- 2009(8127)
- 2008(7736)
- 2007(6921)
- 2006(6507)
- 2005(5866)
- 学科
- 济(57985)
- 经济(57959)
- 管理(25918)
- 业(22329)
- 企(19116)
- 企业(19116)
- 地方(16196)
- 方法(15378)
- 中国(14125)
- 数学(13251)
- 数学方法(13156)
- 学(12637)
- 地方经济(12231)
- 技术(11364)
- 业经(10388)
- 农(8832)
- 技术管理(8829)
- 融(7654)
- 金融(7654)
- 财(7560)
- 制(7513)
- 环境(7051)
- 经济学(6963)
- 和(6951)
- 银(6853)
- 银行(6841)
- 行(6707)
- 理论(6563)
- 产业(6339)
- 体(6223)
- 机构
- 大学(126212)
- 学院(123986)
- 济(64458)
- 经济(63432)
- 研究(50060)
- 管理(44422)
- 中国(37558)
- 理学(37160)
- 理学院(36671)
- 管理学(36177)
- 管理学院(35901)
- 科学(27191)
- 财(27170)
- 京(26028)
- 所(24916)
- 研究所(22293)
- 经济学(21627)
- 中心(21535)
- 财经(21073)
- 江(19117)
- 经(19085)
- 经济学院(19033)
- 范(17760)
- 师范(17643)
- 院(17545)
- 北京(16829)
- 农(15857)
- 财经大学(15454)
- 州(15264)
- 科学院(15029)
- 基金
- 项目(76247)
- 科学(61131)
- 研究(57784)
- 基金(55750)
- 家(47982)
- 国家(47593)
- 科学基金(40686)
- 社会(40596)
- 社会科(38411)
- 社会科学(38401)
- 省(29354)
- 基金项目(28343)
- 教育(25571)
- 划(24145)
- 自然(22867)
- 自然科(22340)
- 自然科学(22334)
- 自然科学基金(21932)
- 资助(21713)
- 编号(21248)
- 创(18463)
- 发(18453)
- 成果(18179)
- 国家社会(17781)
- 重点(17718)
- 创新(17618)
- 部(16824)
- 课题(15736)
- 发展(15718)
- 展(15519)
共检索到211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甘文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静
20世纪8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相结合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K)。早期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致力于考察阻碍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出清的名义工资、价格和利率粘性的各种原因以及造成市场不完全的各种因素。通过与新古典主义的不断融合,新凯恩斯主义的发展方向为新新古典综合(NNS)~①。借鉴新古典主义DSGE模型而建立起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 DSGE),具备一定的政策含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不足,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背景、理论的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希宁
新凯恩斯主义、克林顿经济学与美国经济胡希宁[副教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北京100091]从现实的经济发展来看,克林顿总统执政4年多来,美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来讲是良好的;从近期经济状况来看,虽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前景却被人们看好。总体形势较好,主要表现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耀中 童文俊
今年6月5日为20世纪西方著名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本刊为此特开辟“纪念凯恩斯诞辰120周年专题”,以资纪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E.卢卡斯 托马斯·J.萨金特 袁忆秋 齐昊
文章首先回顾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所借助的计量经济学框架,该理论藉此从互不相连的定性讨论进化为一个能够系统地运用数据作估计的方程组,并在需要量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接着,文章对导致这一框架在20世纪70年代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现代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指导上毫无价值,而沿着现在的思路所进行的任何修正也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一判断提出了一个有用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原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国华 范卫清
70年代初期,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普遍的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无法对此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而遭到了反对派新保守主义经济学的猛烈抨击,从而严重动摇了其正统地位。进入80年代以后,新保守主义经济学更是在各个领域与之相对抗,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特别是英美两国政府公开宣布以现代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经济学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之后,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则可以称得上是凯歌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首先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进行了简要阐释,然后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当前金融危机中的若干经济现象进行解释,最后,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干预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言 王素素
珍妮特·耶伦是美国当代著名女经济学家,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她的研究涉猎广泛,从失业与劳动力市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货币与财政政策到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等领域。她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学者,并为建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本文介绍耶伦在劳动力市场的失业、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贡献。耶伦强调现实因素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在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注重理论的微观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推导。耶伦的贡献不仅推进了这些领域的理论研究进展,而且对公共政策的设计、实施乃至美国经济产生了直接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范卫清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正式诞生。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固有的缺陷,这造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不足,并由此引起就业不足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有效需求的不足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和货币扩张等措施加以弥补,在达到充分就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旺
随着主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流行,原创性的凯恩斯经济学实际上已经“夭折”了,它的革命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阐发与传播。从范式角度比较和分析原创性凯恩斯经济学和三个凯恩斯经济学流派之间的本质关系后发现,后凯恩斯经济学对原创性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但是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局限性说明,必须探索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一种制度的演化的经济学范式,从而推动凯恩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凯恩斯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 演化范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瑜
主流经济学在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之后,一直存在着争论,如何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真谛,是当前研究现代经济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在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有关他的研究方法的哲学思想内涵是方法论的根本,也是构成其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凯恩斯的《通论》为基础,分析凯恩斯经济学方法的哲学基础,并在方法论意义上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解应当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宏观经济学只是其理论起源的一个方面,追求经济思维的合理性和适应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
关键词:
凯恩斯经济学 哲学方法 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文建东 吴欣望
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于1940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1962年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从1978年到1980年,在伦敦经济学院任货币银行方面卡塞尔讲座教授。1980年至今,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经济学教授。曾担任1995届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1990届美国经济学协合会理查德·伊利讲座讲师。他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主流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凌星光
后凯恩斯经济学斯拉法理论的基本观点凌星光福井县立大学教授著山泉先牛(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是日本研究魁奈和斯拉法的学术权威。他于1995年5月4日在浙江财经学院以“工业社会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演变”为题做了学术报告。现将他的报告和其有关斯拉法理论著作(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常明明
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是指供需一致时的需求,他反对萨伊等人所主张的"供给能自动创造出它自己的需求"这一观点,并且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它是一个均衡点,由此决定产出和就业水平。同时,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两者各自还提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有效需求 马尔萨斯 凯恩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