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1)
2023(14639)
2022(11944)
2021(11108)
2020(9376)
2019(21216)
2018(21228)
2017(41042)
2016(21625)
2015(24823)
2014(24806)
2013(24914)
2012(23213)
2011(21086)
2010(21862)
2009(21137)
2008(20837)
2007(18828)
2006(17279)
2005(15945)
作者
(63321)
(53135)
(52926)
(50199)
(33667)
(25240)
(23848)
(20608)
(19959)
(19102)
(18105)
(17625)
(17185)
(17000)
(16258)
(16146)
(15633)
(15254)
(15185)
(15083)
(13484)
(13025)
(12969)
(12345)
(12006)
(11983)
(11644)
(11617)
(10697)
(10397)
学科
(121175)
经济(121058)
(93496)
(75283)
企业(75283)
管理(73630)
方法(47392)
(47292)
数学(39046)
数学方法(38503)
业经(33369)
农业(31352)
中国(30036)
(28481)
地方(23253)
(22725)
技术(21815)
(19272)
贸易(19258)
(18930)
财务(18886)
财务管理(18860)
(18749)
(18290)
企业财务(17787)
(17430)
(17242)
理论(16968)
(16890)
(16225)
机构
学院(333073)
大学(325720)
(156990)
经济(154255)
管理(133750)
理学(114235)
理学院(113184)
管理学(111535)
管理学院(110927)
研究(109973)
中国(89596)
(70222)
(67603)
科学(60520)
(60033)
财经(55219)
(54740)
(51473)
中心(50820)
(49893)
研究所(48664)
经济学(48314)
业大(46873)
农业(45596)
经济学院(43369)
北京(42879)
(40161)
财经大学(40081)
(38851)
经济管理(38578)
基金
项目(205646)
科学(164112)
研究(155470)
基金(150803)
(128490)
国家(127259)
科学基金(111202)
社会(103608)
社会科(98105)
社会科学(98078)
(81199)
基金项目(78789)
教育(69707)
自然(67913)
自然科(66407)
自然科学(66395)
(65505)
自然科学基金(65246)
编号(63355)
资助(61766)
成果(50129)
(46607)
(46269)
重点(45429)
(45348)
国家社会(43330)
课题(42517)
(41910)
创新(41784)
教育部(40503)
期刊
(188648)
经济(188648)
研究(103528)
中国(66492)
(60883)
(55063)
管理(54340)
科学(43671)
学报(41853)
农业(40959)
(35893)
金融(35893)
技术(34309)
大学(34137)
业经(33879)
学学(32654)
经济研究(29763)
财经(28596)
教育(27668)
问题(24826)
(24811)
技术经济(22118)
(21490)
(19174)
世界(18883)
统计(18752)
(17319)
商业(17227)
国际(16498)
现代(16412)
共检索到521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晓峰  
农业技术变迁的动力一是需求诱导,二是供给推动。经济体制决定了农业技术变迁方向择定机制的差异。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地区差异性、社会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多层次性及农村资源结构的动态性,决定了农业技术变迁的多向化。90年代,我国农业技术长入经济应选择以科研资源的双重配置机制、技术成果的二元转化机制和主动进入机制为内涵的二元复合驱动主动长入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凌耀初  姜黎华  
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农业技术政策的探讨,为我国沿海地区大城市郊区农业和农业技术发展道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随着浦东开发工程的展开,上海都市国际化日益明显,作为城市经济重要一冀的郊区农业,应当自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及时确定新和的发展目标。在农业产业方面,应收缩传统的粮食生产,发展高档、精细和无公害的鲜活副食品、创汇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应当是在高起点基础上,强调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充分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在农业技术项目选择导向上应体现节地原则,效益原则,整体原则和超前原则。为了推进上海及沿海开放区域农业科技的发展,文章提出了五项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田华  
按照区域专业化分工和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到历史上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区域经济联系、资源与经济特点以及近年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90年代,可将全国划分为下列8个经济区:(1)华北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2)东北经济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3)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吉瑞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尤其是在人均GNP方面,大约相差30倍左右。要在半个到一个世纪内赶超上发达国家,必须创造连续几十年人均GNP每年增长5—6%或7—8%,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于3—4%,否则,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难缩小。为此,中国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90年代基本上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者设想,可以在中国建立起一种“民间独立经营、市场自动协调、中央宏观控制”的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攻坚战宜在近期发动,过迟会丧失战机,使我们的战略目标不能实现。我们现在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机,改革前进一步,中国的现代化充满光明和希望,后退一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晓华  郑京平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提前两年实现了翻番。关于90年代的发展速度,在80年代末期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了年均增长6%的计划目标。当时,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期间,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加之计划需留有一定的余地,确定这样一个发展速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寇作鹏  黄建军  
资源因素。我国平均每人占有耕地1.7亩,只相当于世界水平人均占有量的1/4,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耕地面积将由现在的20.5亿亩减少到19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5亩。我国耕地不仅数量有限,质量也较差,优质良田仅占22%,中低产田占78%,总耕地中有59%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耕层较浅的土地占26%,土地板结的占12%,故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并没有很大的自然资源优势,纯属资源高强度约束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红梅  
提高农业技术需求是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传统社会资本和现代社会资本都有利于农业技术扩散,而转型期社会资本则对农业技术扩散有严重负面影响。在保留传统社会资本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社会资本势在必行,农民、农民自组织和政府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雍兰利  
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进行的现代农业技术变迁 ,由于我国国情与西方有较大差异 ,导致在借鉴西方成熟理论的同时 ,所产生的各种不可避免的内在冲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东民  
1991年我国生育率陡然下降,使熟悉以往我国人口控制形势的同志,不同程度地感到突然。90年代我国人口控制的目的,从当前中央的即定方针看,是将当前先进地区人口控制模式放大,推进到后进地区,而主要手段是以“一票否决权”方式加强行政管理力量。先进地区模式向外的这种“扩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丕荣  
1995年引进波尔山羊(原产南非),在江苏、陕西、四川等地推广。1998年山东从新西兰引进波尔山羊150多只,在菏泽、滨州地区推广。波尔山羊体格大,发育良好,体躯早熟,易育肥,产羔率达193%~225%,泌乳力强,每天可产奶2.5kg。1986年从意大利引进皮埃蒙特肉牛良种,已在河南、北京、山东等地繁育推广,用来杂交改良中国黄牛,杂交种生长发育快,肌肉丰满,屠宰和净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辉  赵晓峰  张正新  
农技推广体系如何与小农社会有效对接,这是克服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陕西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实践中,组建了以"大学专家+政府农技推广员+乡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通过"示范点""乡土专家""村级组织"三个嵌入点向农村推广技术,形成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模式。该模式充分尊重农户的主体性,注重发掘农村技术精英学习应用技术的能动性,逐步在乡土社会内部建立农技推广的小环境并与农推体制高效对接,形成技术与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朱希刚  陈良玉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在不同地区出现的各种具体的农技推广模式的特色与存在条件,借鉴国内外农业推广的理论和经验,分地区、分类型地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技推广的模式,并提出了由传统模式向优化模式转变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朱希刚  陈良玉  
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续)高启杰,朱希刚,陈良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技推广模式的优化选择我国未来的农技推广模式,应当立足我国的国情,针对我国农民、农业及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辉煌  邝希聪  
2008年11月21-23日,由湖南商学院承办的全国第12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星城长沙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消费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现选择发表其中部分发言和论文,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